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作文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图片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作文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图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作文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图片文案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作文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图片文案:

学前班手工《毛毛虫》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每当我跟小朋友们做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的时候,他们对毛毛虫都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但兴趣点各不相同。在一次教学活动《雪花飘》中,孩子们又在谈论毛毛虫到哪里去了,毛毛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兴趣点达到了共鸣。同时,教师应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由此,我设计了此手工活动《毛毛虫》,来进一步延伸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并将蒙氏教育中的五指抓、三指抓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纸球和套皮筋的方法制作毛毛虫,并尝试为毛毛虫贴眼睛和嘴巴。
2、通过练习捏、揉、团、抓的技巧,增强幼儿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制造成型的毛毛虫一个、裁成小块的报纸若干、袜子人手各一、皮筋若干、托盘、小筐、塑料碗
活动重点:将报纸揉成球
活动难点:将蒙氏活动中五指抓、三指抓恰当的应用于活动中,给毛毛虫身上套皮筋。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发兴趣。
教师:今天,徐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谁呀?她长得什么样子呀?当幼儿说不出来时可引导幼儿:他的身体长的是什么样子的?长不长呀?
教师小结:毛毛虫长得长长的,他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
二、通过观察分析,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毛毛虫的制作材料。
1、教师:小朋友们猜猜看,毛毛虫是用什么做成的?(鼓励幼儿说一说做毛毛虫所用的材料)
2、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做毛毛虫的材料。那,毛毛虫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
(教师边打开毛毛虫边向幼儿展示所用材料并要求幼儿说出材料名称。)
教师小结:噢!原来袜子里面装上纸球,外面套上皮筋,便做成了毛毛虫。
三、教师示范。
1、教师:那你们知道徐老师是怎样用这些东西做毛毛虫的吗?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一老师究竟是怎么做毛毛虫的,来看老师的手。(教师开始示范)
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拿纸团成球塞入直到塞满——拿皮筋把口封住——然后用手摸到一个球套一个皮筋——最后贴上眼睛和鼻子。
2、现在,徐老师的毛毛虫做好了,谁来说一说,徐老师是怎么做毛毛虫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徐老师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然后将纸球塞入袜子,套上皮筋,最后,贴上嘴巴和眼睛。把即时贴反面的纸解下后放到小筐里。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1、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做一条自己的毛毛虫?
2、教师:小朋友们在做毛毛虫时,有时间的可以贴上眼睛和嘴巴,没有时间的可以等下一次再贴。
3、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请老师帮忙,也可以看看你临边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观察以下内容:幼儿能否将纸揉成球。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将纸团塞入袜子中,并将皮筋套在袜子上。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将毛毛虫的眼睛、嘴巴贴上。)
四、讨论分享。
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一会儿就将毛毛虫做好了。现在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毛毛虫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告诉他,你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毛毛虫身上套的是什么颜色的皮筋,好吗?
五、活动延伸。
教师:现在,咱们拿着毛毛虫到另一间屋里去跟毛毛虫做游戏吧!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作文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图片文案:

幼教手工制作课程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手工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课程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1理论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手工艺术了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手工艺术的内容和基本原理,了解手工艺术的主要流派,手工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表现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手工艺术的目的及意义。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
2.2实践要求:
使学生理解手工艺术的概念,了解手工艺术的构成,了解手工艺术的的特征以及手工艺术的规律,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具体综合运用手工艺术规律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手工艺术的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手工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表现方法,把握手工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丰富性。
2.3学生学习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手工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艺术造型中的艺术性原则。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技法表现力,熟练掌握手工艺术的知识理论和实操技能。掌握结构的概念,建立结构思维来表现手工艺术的空间。
2.4教师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课堂训练中以短期作业为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又熟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高对手工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概述(2学时)
1.明确手工学习的意义与工具材料的准备
2.手工的大体分类
3、代表作品赏析
(二)纸艺篇(8学时)
1、概述
2、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3、常用折纸技法
4、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5、染纸的技法与创作
6、纸浮雕
7、多面体
8、立方造型结构组织
9、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三)雕塑篇(2学时)
1.泥雕(陶泥、橡皮泥)
2.木雕
3.牙雕
4.石雕(影雕)
5.核雕
6.漆雕
7.沙雕
8.冰雕
9.肥皂雕
10.红萝卜、白萝卜雕刻
(四)、珠串篇(2学时)
1、手链
2、项链
3、戒指
4、挂链
5、其它装饰挂件
(五)、布艺篇(2学时)
6、香包
7、钱包
8、手机包
9、钥匙包
10、手提包
11、杯垫
12、布艺画
13、布娃娃
14、其它
(六)、绣艺篇(2学时)
1.珠绣
2.十字绣
3.丝带绣
4.传统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等)
5.欧式刺绣
(七)、编织篇(2学时)
1.围巾、手套、帽子编织
2.钩针、毛衣编织
3.梭编
4.蕾丝编织
5.凤眼梭编
6.中国结
(八)彩绘篇(4学时)
1.彩绘瓶子
2.彩绘杯子
3.彩绘罐子
4.彩绘葫芦
5.彩绘石
6.彩绘盘子
7.彩绘勺子
8.彩绘扇子
9.彩绘脸谱
10、彩绘T恤
(九)综艺篇(8学时)
1.丝网花
2.豆贴画
3.染纸画
4.树皮画
5.堆沙画
6.建筑模型
7.瓶盖粘贴画
8.钮扣粘贴画
9.围棋粘贴手工
10.树叶拼贴画
11.可乐罐创意手工
12.纸杯创意手工
13.铅笔组合创意手工
14.洗涤用品创意手工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手工工艺》\/郑健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2、参考书目:
《美术综合—探索》河海大学出版社
《彩色纸艺》海天出版社
《立体构成》浙江美术出版社
《应用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美术》余乐孝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用美术基础》李学英等编著天津美术出版社
五、实践要求: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除了对中外最新的手工制作技巧的学习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凡创意能力,在实践中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以及具备能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巧妙组合,提高材料的表现力。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在课内外对手工制作的本质、语言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为今后的手工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本课程拟以课内示范和课内专题训练为主,教学中的专题训练结合理论阐述并联系课内外作品进行互动性的探究和分析,并努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手工制作的技巧与方法等。同时要求学生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取手工材料并利用创意理念在课内外进行手工的制作,通过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系统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一)教学重点:纸工艺的基本技法常用折纸技法剪纸的技法与创作纸浮雕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布艺画彩绘类手工豆贴画废旧材料的创造与再利用
(二)教学难点:纸工艺的技能技法装饰的手法废旧材料的创造与再利用
(三)教学方法提示:
1、讲究图文结合、讨论、设疑、示范教学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来获得多方面知识,并在这过程中生成学习策略,学会学习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2、讲究语言的生动性、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师生的互动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2、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反馈。
3、针对专业特点合理安排一些课外考察学习,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本学科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每周2学时,期末考查。
成绩构成:平时考核成绩(30%)+课内课外的作业成绩(30%)+期末考查(40%)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作文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图片文案:

第一课时折纸
教学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教学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师:青蛙的头和身体象一个什么形状?
幼:三角形。
师:青蛙有几条腿。
幼:青蛙有四条腿。
师: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
师:它们分别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幼: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师:老师观察青蛙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你们看看老师的纸青蛙和你们观察的一样吗?它们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幼:用上面一层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层向下折出来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a:引导幼儿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c:背面同样。
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a、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
b、引导幼儿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延伸:
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第六课时送伞
教学目标:
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
(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天气怎么样?
提问:(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
(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
(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
3、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
(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
(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的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五)活动评价。
(1)小朋友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刚才呀!小兔们得到了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他们非常高兴,还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那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都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
教学延伸:
(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嘶和贴的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助。
第十一课时纸影人
教学目标:
1、探讨纸影人活动的奥妙,并尝试制作纸影人。
2、激发对民间艺术皮影戏的喜爱。
3、在制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1、事前和幼儿一起观看过皮影戏,知道皮影戏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
2、教师自制的纸影人一个。厚纸板、剪刀、木螺丝、针线、记号笔等。
3、活动室周围布置一些皮影人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语言过渡,和幼儿一起回忆皮影戏
1、小朋友,上次老师和你们一起观看了一种由人在幕后操作的戏曲,你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2、你们喜欢皮影人吗?想不想也来做个玩玩,今天我们就用纸来学着做一做。
二、教师操作自制的纸影人,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1、观看教师操作纸影人,探讨纸影人可以活动的奥妙。
2、商量如何制作纸影人
(1)幼儿讨论:纸影人为什么可以活动吗?怎样才能使它活动起来呢?提醒幼儿说出使关节活动的技巧,需要用哪些材料呢?怎样使用等。千万不能把它们固定死了。
(2)制作纸影人的注意事项师:你想做一个哪些地方可以活动的纸影人?想一想,不需要动的地方怎么办,需要动的地方又该怎么办?
幼儿回答后师:制作纸影人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关节动起来,如果你想让你纸影人的头动起来,那么画的时候就要注意把头和身体分开来画,如果不想让它动,那就可以连起来画。
三、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小朋友除了做纸影“人”以外还可以做些其他的,如:动物。你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老师在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等会需要的时候可以自己来取。
1、幼儿制作纸影人
2、玩耍自己制作的纸影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立体的纸影人。
第十六课时团包手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构建原理。
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3、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4、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5、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师:桌前有四个商店“新鲜的蔬菜”“好吃的水果”“可爱的小动物”“小百货”,请同学们把你们的作品放到相应的商店里。(出示商店牌)
师:我是一名顾客,要去买东西了,请同学们帮老师看一看,选一选,哪个蔬菜、水果团包得好,哪一个有不足之处需要再加工。
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
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
师:同学们多数都用皱纹纸团包出各种造型,那你发现皱纹纸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吗?
教学延伸: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作文 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图片文案:

:艺术《我把报纸变一变》
活动目标:
初步学会用旧报纸通过撕、贴、剪、团、拧、卷等各种方法做出平面和立体的手工玩具。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旧报纸,各种手工制作所需要的美工材料(如剪刀、胶水、双面胶、色纸、金纸等)以及辅助材料,“奖牌”等。
活动指导:
1.出示旧报纸,生动引题。
2.示范报纸的1-2种变法,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将报纸变成其他东西?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观察指导。
★启发、指导幼儿通过卷、折、剪、贴、拼、摆等方法制作有趣的玩具,如彩色的报纸可以剪出蝴蝶;整张报纸可以卷成长长的金箍棒,可以做成火车,做成棒球、立体树、面具等。
★观察幼儿的动手情况,提醒幼儿大胆使用辅助材料。
4.展示与分享。
★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引导幼儿比一比谁将报纸变出最多的东西,评出今天的“闪亮之星”、并颁发“奖牌”。
手工活动《制作新年贺卡》
活动目的:
1.知道新年到了,贺卡是人们之间传递祝福的卡片。
2.会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知道贺卡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3.在认识卡片的基础上,能大胆的想象,有创新的意识。
活动准备:
花边剪,糨糊,剪刀,彩色纸,打印好的祝福语,小贴纸,水彩笔,种子,花布等。
活动指导:
1.老师出示自己做的卡片,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卡片的形状和制作材料。小节:卡片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形式来装饰
贺卡,另外卡片可以打开,里面有祝福语。
2.介绍制作贺卡的材料
3.提出制作贺卡的要求:
(1)要充分利用材料进行制作。
(2)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手指,不要和小朋友做危险的动作,糨糊用好后用抹布擦干净,注意卫生,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
(3)制作的卡片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在做之前先想好要用到哪些东西。
(4)遇到困难时可以老师或小朋友帮忙。
4.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卡片。
6.以给好朋友送卡片的形式结束。


结语:《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学前班手工教案大全》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