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作文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有哪些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作文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有哪些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作文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有哪些文案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作文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有哪些文案: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9.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之首。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0.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
1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是“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12.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13.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唐朝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主要诗作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结为《李太白集》。其诗属浪漫豪放派,是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其诗为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16.岑参:唐朝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7.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马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结为《昌黎先生集》。
18.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秋词》《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1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有《钱塘湖春行》《观刈麦》《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他是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通俗诗派的代表,相传其诗老妪可懂。
20.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
21.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赤壁》《阿房宫赋》等。尤擅七律七绝。
22.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夜雨寄北》《乐游原》《锦瑟》《无题》等。《无题》组诗开创了朦胧诗的先河,其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
23.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有《虞美人》《相见欢》等。
24.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25.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我国第一部诗话)。
2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元日》《泊船瓜州》《登飞来峰》《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
2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赤壁赋》《石钟山记》等。其诗文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法自创“苏体”。
2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主要作品有《如梦令》《武陵春》《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她是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29.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主要作品有《书愤》《示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咏梅》等,结为《剑南诗稿》。他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万余首)。
30.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西江月》《破阵子》《清平乐·村居》等。其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
31.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
32.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所作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33.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34.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智取生辰纲》即选于此。
35.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杨修之死》即出于此。
36.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主要作品为《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
37.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主要作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山市》《狼》即出于此。
38.吴敬梓:清代小说家。主要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范进中举》即选于此。
39.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血泪智慧结晶,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40.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其诗集《已亥杂诗》共有诗作315首。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作文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有哪些文案:

欧阳修(10071072)字号: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
个人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是宋朝第一个在散文、诗、词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的杰出作家,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作文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有哪些文案:

王维简介
人物生平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维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主要作品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雪景传为王维作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边塞军旅诗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绘画作品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同一时期的殷璠在其著作《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之诗:\"在泉成珠,著壁成绘。\"
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例如\"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以及《鸟鸣涧》、《鹿柴》、《木兰柴》等诗,都有体物入微之作。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插图选自清代光绪刻本《名家画稿》。并著有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论》,《山水诀》。
历史评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苏轼:①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②吴生(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像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姚鼐:①盛唐人诗固无体不妙,而尤以五言律为最。此体中又当以王、孟为最,以禅家妙悟论诗者正在此耳。吴曰:王、孟诗专以自然兴象为佳,而有真气贯注其间,斯其所以为大家也。②右丞七律能备三十二相似,而意兴超远,有虽对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宜独冠盛唐。
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王维作品品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作文 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有哪些文案:

隐于旷达下的悲戚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北宋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一、不平凡的人生遭际
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平,北宋嘉?v二年,进士及第。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病逝。高宗时追赠苏轼为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的词历代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但他的婉约词成就也很高。苏轼的婉约词不仅仅止于吟风弄月,而是在这些物象的背后都富有深意,寄托着他的政治理想和高尚情操。陈师道在评价苏轼时说他是“以诗写词”。苏轼解放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功能,拓展了词的意境。
《宋史本传》中对苏轼的评价是:“虽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其题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鲜矣。”陆游对他的评价是:“不以一身之祸福,易其忧过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总结起来,我觉得苏轼在一生中都是一个“性情中人”,所以他的感情是会发生矛盾与冲突的,但这些丝毫不会影响他的卓越,反而得更加真实而可爱,让人对他又爱又敬。苏轼一生中多次遭贬,他的人生道路颇为崎岖,但生活经历与感悟也丰富了许多。在这些人生经历中,苏轼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苏轼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那种文人怀才不遇却又渴望为国立功的思想情感伴随了他的一生。在这些看似旷达的诗词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的是苏轼对于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与悲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结合使苏轼的诗词形成了一种于豪放出见含蓄,达观出露幽怨的独特风貌。苏轼有着古代做官文人的普遍思想,既思君又念家,为君王,为家族有着一种厚重的责任感。
二、悲戚隐于旷达下的独特诗词风貌
苏轼的词风一向豪迈旷达,于作品中无不显露出他的达观心态。他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了他虽身处逆境但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东坡词雄奇奔放的特点。
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体现了对于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他有着旷达不羁人、潇洒如仙的襟怀,不满世俗与对追求自由。
但是,在这些旷达的背后,始终隐藏不变的是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元丰二年三月,苏东坡作《湖州谢上表》其中发了几句牢骚:“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他“其”为自称,将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而暗指“新进”人物“生事”,但却被别有用心之人抓住了把柄。监察御史舒与御史中丞李定等人,又查找苏轼的其他诗文进行断章取义,认为苏轼“玩弄朝廷,讥讽国家大事”。
由于案件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又在多种柏树并常有乌鸦栖息的御史台狱受审,故称\"乌台诗案\"。这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原本顺风顺水的人生直转而下。在苏轼被传唤进京,途经扬州江面和太湖时,他想跳水自杀。但最终,因担心给家人带来麻烦而放弃。在狱中,苏轼对子由写下了他那时最真实的心理状况:“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可见,这一事件给苏轼的打击是巨大的。即使时间过去,但这样一道深刻的伤疤在苏轼的心中依旧时时会隐隐作痛。
在乌台诗案险遭灭顶之灾,被贬黄州惊魂未定的时候,苏轼来到了黄州定惠院。在这里,他写下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全词情感压抑,表现出一种寂寞、孤单的心态。苏轼在这首词中将自己比作“月夜孤鸿”,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表现了出来。这里的苏轼是悲戚的,他孤高自许、蔑视流俗,不甘于和其他人同流合污,在他初贬黄州之后身体和心理受到的双重痛苦让苏轼深切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他无法再自我开解,只有将这种内心的感情真实地表达了出来。这里的“幽人”指的是苏轼自己,而这时的苏轼心态颇似被逐的屈原。在《前赤壁赋》中就可以看出他模仿屈子《思美人》所作的一段话:“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唐圭璋先生认为这首诗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鸿与人已经不分彼此,此时孤鸿的境地与苏轼相同,这一手法类似于诗经中兴的手法。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君而侍,即使是被无辜降罪的苏轼依旧想着的是为君王效力,儒家文化带给苏轼的影响已经与他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只有建功立业,为国解难才是真正的人生?r值。
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写道:“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中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将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为一体。但是,苏轼最后发出“人间如梦”的感慨时,已经有一种无奈与怅然的感慨。对于个体生命的渺小,对于个人命运的悲戚之感都让苏轼深觉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终而化作如是观。
苏东坡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于建功立业的追求,因为求而不得所以会更加痛苦与无力。这种情感在他的《黄州寒食诗帖》中体现地更为明显,第二首诗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诗中营造出凄迷的意境,“空庖、寒菜、寒食、乌鸦、坟墓、死灰”等意象都体现了苏轼心境的苍凉、惆怅与孤独。最后一句“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用了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已经处于困境中并且绝望的状态。黄庭坚在此诗后跋题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虽然这一个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诗帖的书法影响力要大于它的文学影响力,但是这是苏轼遣兴的诗作,真实地表达了苏轼的内心的苦闷与痛苦。苏轼在很多诗词中彰显出他的旷达于豪放,虽然是个人心胸开阔,气量宏大的证明,但是在旷达之后,苏轼依旧归于一种愁闷与苦痛,而不得志一直都是所有文人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结。
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对于琼楼难登的感慨也是暗示了他无法置身朝中,为国效力的无奈与痛苦。虽然苏轼为人以达观闻名,其词也以豪放著称,但是文人的心态意象都是复杂的,他不可能完完全全的旷达,我们总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出他掩藏在豪放下的含蓄,在旷达中流露出的悲戚。“九死南荒吾不恨,此游奇绝冠平生。”佛老思想让苏轼能够解脱困境,超脱自我,这正是苏轼能够在悲戚之中找到以旷达来解脱释放情感的方式,这种独特的表现特色,让苏轼的诗词耐人寻味,经久不衰。
在《自题金山画像》中,他自嘲般地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是苏轼磨炼心性之所,虽然条件恶劣,却让他真正反思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自我的恐惧与放纵,到本我的接受,沉静,再到超我的旷达潇洒与反思,关心自己的悲苦更关心人民的悲苦,都无不令人动容。
三、总结
其实,苏轼就是既有超然自适,宠辱不惊,不同流合污的旷达心态但却又希望为君王所任用,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因此不断感伤、苦闷又不旷达的心态。但是东坡会常常强做慰藉,去追求旷达。他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坦诚的性情中人。他的前后赤壁赋就是一篇是旷达安稳,而另一篇则透露着隐隐的悲戚。小妾朝云所说他的满腹的不合时宜都是他在经历宦海沉浮,阅尽人间百态之中思想的不断矛盾、冲突但却又不断升华而产生的结果。
正是苏东坡的于旷达之中隐藏着悲戚这种真实的情感,让他为历代的读者所亲近,所喜爱,因为人们在他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同时,他的处世态度为人们提供了于逆境中超然旷达榜样,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闪耀的明星。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的名人字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