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0304答案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0304答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0304答案文案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0304答案文案:

1、()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细菌性痢疾3.流行性乙型脑炎4.甲型肝炎
2、睡眠时,如儿童伴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以致从梦中惊醒、哭闹,醒后仍有短暂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有片段的记忆。这种现象称为()。1.儿童期恐惧2.夜惊3.梦游4.梦魇
3、幼儿骨损伤较成人愈合得快的主要原因是:()1.骨膜较厚、血管丰富、保证了旺盛的新陈代谢2.骨含有机物较多,富有弹性3.骨本身含无机盐少而使其较软4.骨膜较薄,易于再生
4、在幼小的时候,如果()分泌不足,就可能发生呆小症1.生长素2.甲状腺素3.甲状旁腺素4.肾上激素
5、刚出生婴儿的脊柱从侧面看有()个生理弯曲1.22.33.44.0
6、托幼园所室外游戏场地应使每班的专用活动场地不少于()平方米1.602.703.804.90
7、“婴儿抚触”可解除婴儿的()1.皮肤疼痛2.皮肤瘙痒3.皮肤寒冷4.皮肤饥渴
8、新生儿期指:从出生到生后()天1.20天2.23天3.28天4.30天
9、学前儿童因为眼球前后轴较短而易产生生理性()1.E.正视2.F.远视3.弱视4.近视
10、以下哪种营养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1.A.钙2.B.铁3.C.锌4.D.碘
多项选择题
11、社会退缩的影响因素1.同伴互动的缺失2.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3.认知的不足4.儿童的气质类型
12、常见的人工呼吸有哪些方法?1.俯卧压背法2.口对口呼吸法3.仰卧压胸法4.口对鼻呼吸
13、心理健康的标准1.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2.智力正常3.意志健康4.情绪健康
1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症状有()1.发热2.头痛3.呕吐4.杨梅舌5.颈部有抵抗感
15、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和生活有重大影响,它能()1.净化空气2.杀灭细菌3.降低噪音4.降低湿度5.降低温度
16、导致龋齿的原因有()1.牙齿排列不整齐2.牙齿过大3.牙齿过小4.口腔中细菌的作用5.营养不良
17、缺碘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最大危害是()1.脖子变粗2.智力低下3.听力下降4.言语障碍5.生长受阻
18、钙的生理功能有()1.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2.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3.是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4.是许多酶的激活剂5.是构成肌肉的主要成分
19、能产热的营养素有()1.蛋白质2.脂肪3.碳水化合物4.维生素5.水
20、下列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的有()1.鸡蛋2.豆浆3.蹄筋4.豌豆5.胡萝卜
21、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有()1.菠菜2.鱼3.牛肉4.虾5.牛奶
22、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有()1.维生素D2.乳糖3.蛋白质4.脂肪5.矿物质
23、母乳喂养的好处有:()1.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的患病几率2.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产后体型的健美3.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情感4.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5.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和饮料
24、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发生哪些情况?1.血液高渗性和继发的高张力性脱水2.肝肾功能异常3.被动性钙丢失4.发胖
判断题
25、包扎伤口时要马上用干净的纱布按住伤口,尽可能抬低患处,以期迅速止血。1.A.√2.B.×
26、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1.A.√2.B.×
27、肝脏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具有分泌胆汁、物质代谢、储藏养料及解毒等作用。1.A.√2.B.×
28、对火焰烧伤者,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服,用冷水冲患处。1.A.√2.B.×
29、学前儿童肾脏在出生时已基本发育,重量相对小于成人。1.A.√2.B.×
30、胎内环境也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环境因素。1.A.√2.B.×
31、儿童的说谎行为属于品行障碍。1.A.√2.B.×
32、人工被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向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使机体自己产生特异性免疫力。1.A.√2.B.×
33、幼儿的吮指行为主要源自情感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和心理情绪上的障碍。1.A.√2.B.×
34、如严重缺乏维生素A,就容易患夜盲症1.A.√2.B.×
35、体重超过5公斤的刚出生婴儿被称为巨大儿1.A.√2.B.×
36、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在12个月时添加辅食1.A.√2.B.×
37、有6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或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来,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A.√2.B.×
38、5岁前婴幼儿的视力多为近视1.A.√2.B.×
39、儿童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是咽部。1.A.√2.B.×
40、对于婴儿而言,有8种“必需氨基酸”。1.A.√2.B.×
41、噪声在50分贝以下的环境属于比较安静的环境。1.A.√2.B.×
42、儿童学习时桌椅间的距离应为2-4厘米的负距离1.A.√2.B.×
43、合理的椅子深度应使儿童的大腿置于椅面的3\/4上。1.A.√2.B.×
44、母乳对于4-6月的婴幼儿来讲是最理想的食品。1.A.√2.B.×
45、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容易兴奋、不易疲劳1.A.√2.B.×
46、头围是6岁以上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1.A.√2.B.×
47、肥胖、哮喘等属于纯生理性疾病。1.A.√2.B.×
48、学前儿童常常为了博得赞扬、满足需求,或逃避惩罚而说一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话,即说谎。1.A.√2.B.×
49、乳牙的钙化始于胎儿5个月,在婴儿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1.A.√2.B.×
50、肺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负责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1.A.√2.B.×
主观题
51、特殊锻炼包括阳光浴、_________浴、_________浴的锻炼。参考答案:冷水浴;空气浴
5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价的内容有情绪反应、、、和照料环境的质量。参考答案:行为表现、早期社会关系、认知功能活动水平
53、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它由——、——、——、和——组成。参考答案:大脑小脑间脑脑干
54、儿童期“多动综合症”是一类以________为最突出表现,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参考答案:注意障碍;多动
55、止血的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参考答案:指压法止血、止血带止血
56、符合儿童身材特点的桌椅距离应是_______距离,桌椅高差为________的1/3。参考答案:负;坐高
57、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_分泌的一种激素,人体一旦缺乏生长激素就导致_________。参考答案:脑垂体生长停滞
58、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以___________为主。参考答案:腹式呼吸
59、骨骼主要是由——、——和——组成参考答案:骨质骨髓骨膜
60、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参考答案:答:(1)不要突然断奶;(2)不用吃食给孩子解闷儿;(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4)训练大小便;(5)不要吓唬孩子;(6)保护要适度。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0304答案文案: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尖颅主要是下列原因引起、
A.囟门过早闭合
B.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
C.缺钙所致
D.脑积水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健康评估试题及答案
2.水肿的产生机理不包括:、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正确答案:D
3.S4的产生与下列哪项有关?、
A.心室收缩
B.心室快速充盈
C.心房收缩
D.心室舒张
E.血流加速
正确答案:C
4.关于杂音的形成机制,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血粘稠度显著增加,发生杂音的倾向亦增加
B.乳头肌或腱索断裂,断端在心腔内摆动,使血流加速而产生杂音
C.心脏内发生异常通道,产生分流,使血流加速而产生杂音
D.血流通过狭窄或关闭不全部位产生旋涡可出现杂音
E.血流速度越快,旋涡越易产生,杂音越弱
正确答案:D
5.心脏听诊的规范顺序是:、
A.二尖瓣区开始→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B.三尖瓣区开始→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区
C.主动脉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区→三尖瓣区
D.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E.二尖瓣区开始→三尖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正确答案:D
6.蝶窦的物理检查方法:、
A.紧压双眼内眦处
B.压按两眉之间
C.深压眼眶上缘内侧
D.拇指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E
7.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左心衰竭
B.右心衰竭
C.渗出性心包炎
D.缩窄性心包炎
E.心绞痛
正确答案:B
8.肝浊音界缩小应除外:、
A.暴发性肝炎
B.急性肝坏死
C.急性胃肠穿孔
D.肝硬变
E.胃肠胀气
正确答案:C
9.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正确答案:D
10.关于心脏瓣膜听诊区的部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体下端右缘
B.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
C.二尖瓣区位于心尖部
D.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3肋间
E.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正确答案:C
11.膀胱刺激征伴寒战.高热.腰痛,首先应考虑:、
A.尿毒症
B.急性肾炎
C.急性膀胱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慢性肾炎
正确答案:D
12.意识障碍伴瞳孔散大可见于:、
A.颠茄类中毒
B.吗啡类中毒
C.巴比妥类中毒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毒蕈类中毒
正确答案:A
13.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的疾病是:、
A.急性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右心衰竭
D.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正确答案:E
14.下列哪种情况胸骨左缘第2肋间见异常搏动、
A.右心室肥大
B.肺动脉高压
C.升主动脉瘤
D.主动脉弓瘤
E.大动脉炎
正确答案:A
15.胸腔积液患者,心尖搏动位置有何改变?、
A.向上移位
B.向下移位
C.向患侧移位
D.向健侧移位
E.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16.单纯二尖瓣狭窄时,第一心音亢进是因为:、
A.心脏收缩时,二尖瓣前叶处于低位置
B.二尖瓣及腱索增厚
C.心肌收缩力提高
D.心脏收缩时,二间瓣后叶关闭延迟
E.心室收缩时间延长
正确答案:A
17.关于脾肿大的测量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第1测量指左肋缘至脾下缘的距离
B.第2测量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的距离
C.第3测量指脾右缘与前正中线距离
D.脾轻度肿大只作第1测量
E.脾明显肿大时,应加作第2测量和第3测量正确答案:A
18.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的发病机理是:、
A.淋巴回流受阻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毛细血管内滤过压升高
E.钠和水潴留
正确答案:B
19.瞳孔正常直径为:、
A.2~5mm
B.1~2mm
C.3~4mm
D.5~6mm
E.3~5mm
正确答案:A
20.肠鸣音消失常见于:、
A.大量腹水
B.机械性肠梗阻
C.巨大卵巢囊肿
D.肠麻痹
E.急性胆囊炎
正确答案:D
21.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可见于:、
A.颠茄类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酒精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癫痫
正确答案:B
22.听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可排除下列哪种情况?、
A.频发室性早搏
B.心房颤动
C.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D.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E.室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D
23.甲状腺肿大分为Ⅲ度,Ⅲ度指、
A.不能看到仅能触及
B.能看到又能触及为Ⅱ度
C.超过胸锁乳突肌
D.甲状腺上有结节
E.甲状腺肿大有脓性分泌物
正确答案:C
24.关于脾肿大的测量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3cm为轻度肿大
B.超过2cm至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
C.超过脐水平线为高度肿大
D.超过前正中线亦为高度肿大
E.如脾高度肿大向右越过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正确答案:A
25.中度昏迷与深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是:、
A.各种刺激无反应
B.不能唤醒
C.无自主运动
D.深浅反射均消失
E.大小便失禁
正确答案:D
26.肾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
A.下肢
B.全身
C.眼睑
D.胸腔
E.腹腔
正确答案:C
27.腹部的浅部触诊法有利于检查下列各项,除外:、
A.有无压痛
B.抵抗感
C.搏动
D.某些肿大的肿瘤
E.阑尾压痛点
正确答案:E
28.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称为:、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正确答案:C
29.检查心脏震颤常用:、
A.手掌尺侧
B.全手掌
C.2-4指指腹
D.2-3指指腹
E.手掌桡侧
正确答案:D
30.心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
A.腹腔
B.眼睑
C.全身
D.胸腔
E.人体的最低部位
正确答案:E
西交《健康评估》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12道试题,共24分。)
1.阿米巴痢疾患者粪便检查可发现()、
A.外观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B.镜检红细胞少于白细胞
C.镜检红细胞成堆
D.镜检可见大量脂肪小滴
E.镜检可见阿米巴滋养体及其包囊
正确答案:ACE
2.脓血便可见于()、
A.痢疾
B.结肠癌
C.肛裂
D.溃疡性结肠息
E.局限性肠息
正确答案:ABDE
3.房颤的心电图表现:()、
A.正常P波消失
B.f波在V1导联最明显
C.f波频率350~600次\/分
D.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E.可伴有室内差异传导
正确答案:ABCDE
4.以下哪些原因可造成中性粒细胞增多:()、
A.化脓菌感染
B.急性心梗
C.急性溶血
D.消化道大出血
E.非白血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ABCD
5.下列哪些疾病常有蜘蛛痣?(
A.肝硬变
B.伤寒
C.慢性肝炎
D.出血性疾病
E.急性肝炎
正确答案:ABCDE
6.肠鸣音减弱见于:()、
)、
A.老年性便秘
B.腹膜炎
C.低血钾
D.大量腹水
E.胃肠动力低下
正确答案:ACE
7.脑膜剌激征包括()、
A.颈项强直

inski征
e征

正确答案:ABC
8.护理专业中的自我概念的组成有:(
A.体像
)、
B.社会认同
C.自我认同
D.自尊
E.理想自我
正确答案:ABCD
9.据国内标准,Hb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成年男性低于120g\/L
B.成年女性(非妊娠)低于110g\/L
C.妊娠期100g\/L
D.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
正确答案:ABC
10.脊柱腰椎段活动受限常见于()、
A.腰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劳损;
B.腰椎椎管狭窄;
C.椎间盘突出;
)、
D.结核或肿瘤浸润腰椎;
E.腰椎骨折
正确答案:ABCDE
11.评估个体思维能力包括:()、
A.记忆
B.推理
C.判断
D.语言
E.洞察力
正确答案:ABCE
12.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有:()、
A.一般的技术误差
B.病人的性别、年龄等生理因素
C.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D.药物的影响
E.进食、吸烟、饮酒等生活因素
正确答案:ABCDE
西交《健康评估》在线作业
三、判断题(共8道试题,共16分。)
1.正常成人的肝,一般在肋缘下触不到,瘦人在深呼吸时可于肋缘下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如超出上述标准,则提示肝肿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腹中部膨隆常见于肝左叶肿大,胃癌,胃扩张,胆囊肿大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浅部触诊只能发现腹壁的紧张度、抵抗感、表浅的压痛、包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脊肋角是指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为肾叩痛位置。、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及小儿以胸式呼吸为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6.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的McBurney点压痛标志阑尾的病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肠鸣音达10次\/分钟以上,称肠鸣音亢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8.腹上角是指两侧肋弓的交角,剑突根部,用于判断体型及肝测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0304答案文案:

爱护环境
我们就应爱护环境,正因为大家不爱护环境,才导致地球姑娘生病。
这天地球姑娘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了急诊室,一听说地球姑娘生病了,大象大夫风风火火赶到了急诊室,小兔护士急忙把地球姑娘扶到了床上,几天后,大象大夫拖着疲惫的身子从急救室里走了出来,大象大夫摇头叹气的说:唉,地球姑娘的病情很严重,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太阳妈妈已经焦急的等待很久,看见大象大夫走了出来,急忙走上前询问地球姑娘的病情,大象大夫忧心忡忡说:它有四大症状:发炎,高烧一向不退;皮肤受损,身体多处有伤;头发也脱落的差不多了;面黄肌瘦,身体状况十分糟糕啊。太阳妈妈听完大象大夫的话,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地球姑娘一向很健康,怎样会突然病的这么严重呢?大象大夫气愤的说:还不是因为人类不爱护环境,才使地球姑娘生病的。
是啊,地球姑娘生病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我们就应向她说声对不起。由于人们超多砍伐树木,造成全球沙漠化日益严重,所以地球姑娘才变的面黄肌瘦,人们到处乱扔垃圾,工业企业里的废水四处横流,废气在空中弥漫,废渣乱堆乱放,汽车尾气的超多排放,使地球姑娘原先绿油油的茂密头发,如今也快脱落完了,到处伤痕累累。
为了让地球姑娘快点恢复健康,大家一齐行动起来吧,从我们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将废报纸卖给废品收购站,以重新利用,不乱扔废旧电池,在我们的校园中,有的同学却没有做到这些,而老师却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为了我们明天有一个完美的家园,请爱护我们的地球吧!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 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0304答案文案:

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完整版)
第一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个体心理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3.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在个体心理发展方面,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性的观点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6.自我是本我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遵循现实原则。
7.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
8.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
9.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四个方面。
10.维果茨基从种系与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1.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是由工具与符号为中介的。
二、选择题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是遵循()。
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道德原则D.利己原则
2.埃里克森认为,在儿童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与疑虑,体验着()。
A.希望的实现B.意志的实现C.目的的实现D.能力的实现
3.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出现“自我中心”特征是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通过一系列守恒实验,发现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获得“物质守恒”的时间是()。
A.6~8岁B.7~9岁C.8~10岁D.9~10岁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
3.图式——
4.最近发展区——
四、简答题
1.简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简答埃里克森关于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3.简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4个阶段理论。
五.案例分析题
吴某是初二年级的一名男同学,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上水平,智力较好,对教学比较感兴趣。但是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使性子,甚至离家出走。父母都从事旅游事业,经常在外,与之交流时间比较少。上一学期的一天早上,因洗头与母亲大闹一场。他母亲认为,早上时间太紧,因而要他晚上再洗。中午,他与同学喝酒,借此来气他的母亲。还有一次,放学路上与一群社会青年一起玩耍,其中有几人抽烟,邻居发现后告诉了他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他趁机跑出家门,在外流浪两天后才回家。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瞪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与老师讲道理。在初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老师发现他与其他班级的同学打架,把他叫过来进行教育,本来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他担心老师会惩罚他,于是就一口否认,并且与老师大吼大叫,叫老师找出证据和证人。
问题:1.造成吴某叛逆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2.作为他的班主任,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对他进行教育?
3.这个案例有什么教育启示?
6.论述题
1.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依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进行课堂教学。
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注意的思考与练习:
1、填空题
1.专心孜孜、心无旁骛、朝三暮四、胡思乱想等指的就是(注意)。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3.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4.(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或任务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
5.一般而言,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等几个方面。
6.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7.根据当前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这是(注意的转移)
2、判断题
1.学生在听课时只注意听老师讲的东西,而对上课无关的东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是注意的指向性。(×)
2.它不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而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或方式。(√)
3.无意注意更多是一种积极的注意,它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4.有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消极、主动的形式。(×)
5.注意起伏是指注意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现象。(×)
6.一般说来,注意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能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7.在打篮球时,既要分一部分精力去防守,又要随时想到进攻。这是注意的分散现象。(×)
3、名词解释。
1.注意
2.注意的分配
3.有意后注意
4、分析题
一位老师在上某一节课时,有意地采取了以下做法:(15分)
(1)走进课室时,将画好的小黑板画面朝里,放在不显眼处,等到讲课需要时才亮出。
(2)上课时先给学生讲解这节课的目的、任务,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
(3)当他发现有学生做小动作时,不是点名批评,而是突然停止讲课或提高说话的声音。
这位教师这样做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教材P25:无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5、论述题
试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答案:P25-27:注意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概括要点说明)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一、判断题
1、我们认出正在阅读的字母是“T”,或听清某同学说话发出的声音,这种心理现象属知觉。(×)
2、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3、静觉是对人体做加速或减速的直线运动以及旋转运动所产生的感觉。(√)
4、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之中,我们会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对象,而未能被注意到的其它事物则成为背景,这是知觉的整体性。(×)
5、看见一个苹果,听一首乐曲等是感觉心理现象。(×)
6、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或源头,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7、知觉作为一种认识活动过程,包含了觉察、分辨、识别和确认等几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8、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声音是听不见的。(×)
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属于时间错觉。(√)
10、一般来说,事物的关键部分、强的部分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决定作用。(×)
二、填空题
1、(知觉)是有机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2、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3、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主要是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
4、人类语言信息和其他与声音有关的信息主要就是通过(耳朵)获得的。
5、根据所知觉的事物的特性,可把知觉划分为(物体知觉)知觉和(社会知觉)知觉。
6、(时间知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7、社会知觉是指对人的知觉,包括(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及(对个人)知觉。
8、(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9、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疑人偷斧”等指的是(错觉)。
10、(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是运用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形态的一种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活动。
三、单项选择题
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A.360~760B.380~780C.480~780D.400~800
2.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之中,我们会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对象,而未能被注意到的其它事物则成为背景,这是()。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逻辑性D.知觉的恒常性
3.看见一个苹果,听一首乐曲等是感觉心理现象。
A.感觉B.知觉C.视觉D.听觉
4.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赫兹的声波,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声音是听不见的。
A.20~20000B.16~20000C.400~2万D.200~2000
三、名词解释
1、知觉
2、时间知觉
3、知觉整体性
4、错觉
四、问答题
1、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P27感知的含义)
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P28-29)
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P31)
五、案例分析:
1、为什么教师板书时,有时用彩色粉笔?为什么有的教科书某些地方用粗体字或加上着重点?有些人读书,为什么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
参考答案:a.符合知觉选择性原理;b.结合例子分析
第三章记忆的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
1、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2、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记忆)就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3、按记忆信息保留的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记忆系统。
4、按记忆内容,可将它分为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情境记忆)、逻辑记忆。
5、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模块。
6、(保持)是指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与巩固的过程,是记忆的中间环节。
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先快后慢)的趋势。
8、(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觉得熟悉,能够确认或重新认出来。
9、(前摄抑制又称前摄干扰)是指先前学习过的材料对识记、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0、一个人的记忆力水平综合起来,可以从记忆品质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备用性)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
二、判断题(错打×,对打√)
1、记忆是反映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不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记忆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心理过程。(√)
3、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4、形象记忆通常以想象的形式存在。(×)
5、长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记忆。(×)
6、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环节,是保持和回忆的目的。(×)
7、大量实验表明,机械识记的效果优于意义识记。(√)
8、一般而言,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的时间为2:3比较恰当。(√)
9、学习强度达120%的过度学习,保持效果最佳;超过120%则记忆效果不再有明显增加;(×)
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有语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类。(×)
11、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2、回忆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出现时而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
三、案例分析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位教师的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参考答案:
1、这些教法应用了意义识记(意义记忆或理解识记)的心理学原理。
2、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
3、这位教师教“买”与“卖”这两字时,向学生指出只有多了才能,少了则就要回买来,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而针对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时,则教学生“干燥”与“火”有关,“急燥”与心情有关,心急是总会跺脚,因而是“足”傍。
四、问答题
1、如何复习才有较好的效果?
有较好复习效果应做到:
①及时复习。
②清晨起床和睡前复习。
③把握好复习时间间隔。
④试图回忆。
⑤过电影。
2、比较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区别与联系。
持续时间编码形式容量是否有意识储存与提取举例瞬时记忆(5分)一瞬间的记忆;1至2秒钟左右外界刺激物的形象瞬时记忆的容量较大,一般为9~20比特无意识视觉后像短时记忆(5分)1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记忆听觉编码为主;少量的语义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模块有意识信息提取是较完全的;串行加工平行加工打电话时复述电话号码长时记忆(5分)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1.语义编码2.形(表)象编码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一般意识不到平时永久性记忆的人或事联系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时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不及时复述则遗忘。如加以复述,并编目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又被提取出来。提取时,信息从长时记忆回到短时记忆,从而被意识到。
3、影响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识记方法有很多,比较有效的实际方法主要有:
(1)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2)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3)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相结合;(4)集中识记与分散识记相结合;(2分)
(5)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6)多种感官并用。
第三章思维与想象
一、填空
1、思维的特点包括、。
2、根据思维凭借对象的不同,思维可以分为、和。
3、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
4、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划分为、。
5、梦是的极端形式。
6、指向未来并能实现的想象称为。
7、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类型是。
8、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属性的思维过程称为。
9、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不同的顺序与层次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称为。
10、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是。
11、判断由组成,以的形式表现。
二、选择
1、由于思维的(),人们才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感知到的事物。
A.抽象性B.概括性C.独立性D.间接性
2、三个数字ABC,其中AB、BC,可知AC,这属于()
A.逻辑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创造性思维
(多选)3、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们练习写出白纸的不同用途,这个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
A.集中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创造性思维
4、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获得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动作思维D.创造性思维
5、作为思维的重要过程之一,()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极其关系。
A.分析B.比较C.综合D.抽象与概括
6、()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A.分析B.抽象C.综合D.概括
7、个体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这一思维活动以后,最可能进行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B.抽象C.综合D.概括
8、在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时,头脑中形成的阿Q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
9、鲁迅在创作《阿Q正传》时,塑造的阿Q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
(多选)10、按照想象活动是否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划分为()。
A.有意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再造想象
11、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其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
A、形象抽象思维B、理论型思维C、辨证思维D、经验型思维
12、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并开始形成()。
A、抽象逻辑思维B、发散思维C、辨证思维D、形象抽象思维
13、初中学生的想象()
A、多为有意识有目的的B、全属有意识有目的的
C、意识性目的性较差D、多为无意识无目的的
三、名词解释:
1、思维
2、定势
3、想象
四、简答题
1、思维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有哪些种类。
2、想象的种类。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中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5、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6、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7、思维的品质。
五、案例分析
1、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2、有时候,我们在以某种方式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有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的沿用这种方式。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床单只能用来铺床、玻璃瓶只能用来装水,而不知道他们还能有其他用途。请依据问题解决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六、论述
1、中小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中小学生良好的想象力的培养。
答案:
一、填空
1、间接性概括性2、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4、有意形想象无意想象5、无意想象6、理想7、形象思维
8、分析9、系统化10、概念11、概念句子
二、选择
1、D2、A3、BD4、D5、B6、B7、D8、A9、A10、ABCD11、D12、A13、A
三、名词解释
1、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
2、定势: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3、想象: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四、简答题
1、1)按照思维凭借的对象,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根据思维过程指向的不同,分为集中思维、发散思维;3)根据思维创造性程度,分为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1)根据想象活动有无目的性,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其中有意想象根据创造性的不同,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3、1)问题情景;2)知觉特点;3)知识经验;4)定式;5)功能固着;6)原型启发;7)动机、情绪与个性因素。
4、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2)想象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多;3)想象的现实性逐渐增强。
5、1)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2)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3)思维独立性与批判性日益增强;4)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性逐渐消失。
6、1)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思维的基本过程逐渐发展并日趋完善;3)初步具备逻辑思维各种形式,辩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4)思维品质不断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性。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西南大学学前卫生学作业及答案》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