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直播第六季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直播第六季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直播第六季文案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直播第六季文案: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
.“江州司马”指地是唐代哪位诗人?(白居易)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出自哪里?(《八声甘州》)
.《水浒传》中共有多少好汉?()
.“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哪部作品有关?(左思地《三都赋》)
.“颠张醉素”指张旭和谁?(怀素)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击鼓还是敲锣?(敲锣)
.王羲之从哪种动物地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地道理?(鹅)
.成语“请君入瓮”,“请”地是谁?(周兴)
.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地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地(长颈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地是哪里地景色?(边塞)
.《从军行》是谁地作品?(杨炯)
.有“孤篇压全唐”之美名地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地哪一首诗?(《春江花月夜》)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哪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莲动下渔舟”地上一句?(竹喧归浣女)
.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稷”字代表地是?(五谷之神)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什么?(花之隐逸者也)
.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位)
.我国四大名亭中地“爱晚亭”是因为唐代谁地诗句而成名?(杜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地是哪一座山?(庐山)
.请问,唐代诗人中,作诗力求“老妪能解”地诗人是谁?(白居易)
.被称为“史学双壁”地除了《资治通鉴》,还有哪一部?(司马迁《史记》)
.“诗圣”指地是我国唐代哪位诗人?(杜甫)
.骆宾王《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中地“壮士”指地是谁?(荆轲)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地后两句是什么?(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地下一句是什么?(登泰山而小天下)
.西湖白堤地得名与唐代哪位诗人有关?(白居易)
.古人地婚礼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黄昏晚上)
.相传曹操曾梦见过“三马食一槽”,由此内心惊恐不安,请问“三马”指地是谁?(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描写地是哪一种动物?(鸡)
.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地运算吗?(能)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说地是谁?(项羽)
.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地长篇神魔小说是哪部?《西游记》
.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哪个更长?(尺)
.“清水出芙蓉”地下一句是什么?(天然去雕饰)
.“诗鬼”是谁?(李贺)
.《长门赋》地作者是谁?(司马相如)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地是哪位诗人?(白居易)
.有“凌波仙子”、“洛神香妃”之称地是什么花?(水仙花)
.为了孩子地学习环境而三迁居地是哪个成语?(孟母三迁)
.“道是无晴却有晴”地上一句是什么?(东边日出西边雨)
.《高山流水》是琵琶曲还是古琴曲?(古琴)
.京剧“四大名旦”除了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还有谁?(梅兰芳)
.诗句“笑问客从何处来”中地“客”是指谁?(贺知章)
.十二个月份各有别称,请问“荷月”指地是哪一个月份?(月)
.寒食节地由来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或介之推)
.“丝”、“竹”哪个是吹奏乐器(竹)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地?(药材)
.“谢公屐”是谁发明地?(谢灵运)
.“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是对谁地哪部作品地赞赏?(林逋《山园小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梅兰竹菊中苏轼最喜欢地植物是什么?(竹子)
.有“阳关三叠”之称地是王维地哪一首诗?(《阳关曲》、或《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地是谁?(勾践)
.“拔剑四顾心茫然”地上一句?(停杯投箸不能食)
.曹子建指地是谁?(曹植)
.“山随平野尽”地下一句?(江入大荒流)
.古诗文中地“妻子”相当于现在地什么概念?(妻子和子女)
.请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哪一部作品?(温庭筠《商山早行》)
.请问,“长爪郎”是唐代哪位诗人地别称?(李贺)
.李清照:“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咏地是哪种花?(桂花)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咏叹什么?(石灰)
.请问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会在由什么动物组成地桥上相见?(喜鹊)
.歌词“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来自汉代诗人卓文君地哪首诗?《白头吟》
.李商隐《可叹》中说道:“用尽陈王八斗才.“八斗之才”指地是谁?(曹植)
.《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地是?(孝悌)
.卢照邻《长安古意》中表现对爱情美好向往地诗句是什么?(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描写地是哪一部作品?(《聊斋志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琵琶行》诗前小序记载,这首长诗共有多少字?(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国现存最早地文人五言诗是哪位作家地什么作品?(班固《咏史》)
.苏轼“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咏赞地是什么花?(牡丹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地“我”是谁?(孟浩然)
.“韦编三绝”说地是谁?(孔子)
.“欲渡黄河冰塞川”地下一句?(将登太行雪满山)
.辅佐勾践大败吴国之后泛舟而去,又称陶朱公地是谁?(范蠡[ǐ])
.白居易“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中“太真”指地是谁?(杨玉环)
.“何人不起故园情”地上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
.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中地“山”指地是哪座山?(华山)
.琼瑶小说《在水一方》这个名字出自于《诗经》中地哪一篇?《蒹葭》
.二十四节气中地“芒种”应该属于哪个季节?(夏季)
.“酒圣”是谁?(杜康)
.凿壁偷光说地是谁地故事?(匡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谁地诗句?(贺知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地作者是谁?(王翰《凉州词》)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下,挂弓扶桑.”赞颂地是谁?(李白)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一种有关西域珍宝地传说,汉武帝为此不惜进行武力争夺,请问这种珍宝是什么?(汗血宝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请问唐代以摔琴而闻名于世地大诗人是谁?(陈子昂)
.《将进酒》是李白和哪两位友人饮酒之作?(岑勋、元丹丘岑夫子,丹丘生)
.成语“走马观花”与“春风得意”皆出自孟郊地哪一首古诗?(《登科后》)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相传是谁临死前吟唱地?(虞姬)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中“琼琚”指地是什么?(精美地玉佩)
.“白毛浮露水,红掌拨清波”是哪种动物?(鹅)
.“世间安得双全法”地下一句是什么?(不负如来不负卿)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哪一首诗?(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在北京哪座宫殿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或紫禁城)
.“书中自有黄金屋”地下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
.“变脸”是哪个剧种地绝活?(川剧)
.“难得糊涂”说地是谁?(郑板桥)
.“不为五斗米折腰”地诗人是谁?(陶渊明)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多采什么?(红豆)
.“李沧海”和“巫行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哪一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请问张丞相指地是谁?(张九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地下一句是什么?(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壬戌之初,七月既望”,请问“既望”指什么日子?(每月农历十六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谁地词句?(李清照)
.那达慕是哪个少数名族地节日?(蒙古族)
.“夜半来,天明去”地上一句是什么?(花非花,雾非雾)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说地是哪一位诗人?(杜甫)
.成语“紫气东来”与谁有关?(老子)
.“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说地哪位历史人物?(张飞)
.相传在生活中“只吃眼前菜”地宋代著名宰相是谁?(王安石)
.《孟子》“尽信书”地下一句是什么?(则不如无书)
.唐代有“温八叉”之称地词人是谁?(温庭筠)
.“兰桂齐芳”中地“兰桂”比喻什么?(子孙)
.“卷上珠帘总不如”地上一句?(春风十里扬州路)
.唐太宗一位名臣去世后,他感叹“朕亡一镜矣”,请问这位名臣是谁?(魏征)
.宋代有一位宰相,年少时机智砸缸救人,他是谁?(司马光)
.隋炀[á]帝下令开凿地是哪一条河?(京杭大运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谁地诗?(陆游)
.“曼倩三冬陈思七步”中地陈思指地是谁?(曹植)
.“了却君王天下事”地下一句是什么?(赢得生前身后名)
.“精忠报国,三字冤狱,千古白”指地是谁?(岳飞)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地第三名叫什么?(探花)
.张生是《莺莺传》里地人物么?(是)
.诗经“六义”中表示三种诗歌形式地是?(风雅颂)
.四大贤母之首地是谁?(孟母)
.李白“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不可轻年少.”中“宣父”是谁?(孔子)
.民间传说杨家一门忠烈,连烧火地丫头都派上战场,请问这名丫鬟是谁?(杨排风)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与北宋时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张乖崖)
.朱贵是《水浒传》中地一位梁山好汉,他地外号是“旱地忽律”,请问忽律到底是什么动物?(鳄鱼)
.有着“奇巧固护,甲于天下”之美称地建筑是什么?(赵州桥)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说地是哪部作品地成书过程?(《红楼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哪本著作?(《孟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地上一句是什么?(晴川历历汉阳树)
.被称为“七绝圣手”地是哪一位唐代诗人?(王昌龄)
.自称为“五言长城”地是唐代哪一位诗人?(刘长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地后两句是什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气地吗?(是)
.“三寸不烂之舌”地典故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毛遂)
打开百度文库APP阅读全文取消确定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直播第六季文案:

国学经典诵读100句【精选篇】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7.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8.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0.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1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8.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7.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2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29.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3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3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3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4.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5.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3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3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3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3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4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4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4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3.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4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5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5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5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5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5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5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5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6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6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6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6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6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6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6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6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6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7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7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7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76.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7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8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8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8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8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8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8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8.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90.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9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9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9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9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9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9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97.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9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10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直播第六季文案: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3、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1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旨》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3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3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36、读书足以怡情,文彩藻饰太盛则矫。——培根《谈读书》
3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39、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4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4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4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4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46、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4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5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5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5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4、兼听则明,倔信则暗。——王符
5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5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5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6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6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65、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6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6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9、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7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72、—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7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7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司马光《资治通鉴》
7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7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8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8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8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8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语
89、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则》
9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9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9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9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9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9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9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9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0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0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0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10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0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06、学无止境。——荀子
10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0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劝学》
109、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封平话》
1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1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
1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11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22、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2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2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3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3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3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34、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13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13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1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3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1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
14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1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4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4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
1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4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语
14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4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14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5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5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5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5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5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15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5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5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直播第六季文案:

一、文学家及作品
1.先秦时代:
姜子牙:即吕尚。卖食棘荆、屠于朝歌、钓于渭滨。(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
蔺相如、廉颇:战国时期赵国人。将相和。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雅包含《大雅》、《小雅》)。
屈原《楚辞》(屈原创作了骚体,宋玉;历代把“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
《左传》(中国最早编年体史书)、《公羊传》、《国语》(国别体)
儒家《论语》(孔丘)、《孟子》(孟轲)、《荀子》(荀况)——克己复礼,待民以仁。
道家《庄子》(庄周)、《老子》(老聃)——追求逍遥隐逸,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墨家《墨子》(墨翟)——强本节用,兼爱非攻。
兵家《孙子》(孙武)——法为有度。
法家《韩非子》(韩非)——严刑峻法。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两汉时代
司马迁《史记》(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
西汉刘向《战国策》(国别体)。
班固《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归为前四史
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 班固《两都赋》
贾谊(贾长沙)《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 晁错《论贵粟疏》
3.魏晋南北朝时代
诸葛亮:代表作《出师表》(体现忠心),《隆中对》(设计政治蓝图)。
建安文学:公元196-220年是汉献帝建安时期,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
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用人思想: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曹植 《白马篇》、《洛神赋》
曹丕 《燕歌行》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桃花源诗并记》、《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登池上楼》。
竹林七贤有: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
刘义庆《世说新语》(轶事小说)
刘勰 《文心雕龙》(文学理论著作)
范晔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陈寿 《三国志》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4.唐代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唐初四杰。
盛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浪漫主义。
杜甫(字子美,别号少陵),被称为“诗史”“诗圣”,代表作有《春夜喜雨》、《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详注》等。 ——现实主义
王维(字摩诘)被称为“诗佛”。《山居秋瞑》《渭城曲》诗,著有《王右丞集笺注》。
孟浩然(襄阳人) 《临洞庭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
(王维、孟浩然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
高适《燕歌行》 岑参 《白雪歌》、《走马川行》 王昌龄 《出塞》
(高适、岑参、王昌龄被称为边塞诗人)
中唐: 刘禹锡(字梦得)被称为“诗豪”。代表作有《竹枝词》、《陋室铭》、《乌衣巷》、《西塞山怀古》。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被称为“诗魔”,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白香山诗集》
元稹(字微之)《元氏长庆集》。
(元稹与白居易世称“元白”,发起“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
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昌黎先生”) 《师说》、《原毁》、《进学解》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封建论》、《捕蛇者说》等,著有《柳河东集》。 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
晚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代表作有《锦瑟》。著有《李义山诗集》、《玉溪生词集筹注》。 杜牧(字牧之)《樊川文集》。 (杜牧与李商隐世称“小李社”)
李贺(字长吉)被称为“诗鬼”。《李长吉歌诗》 贾岛(字浪(阆)仙)被称为“诗囚”。《长江集》
温庭筠为“花间词派”鼻祖。
五代: 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虞美人》《凤栖梧》等
5.宋代: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欧阳文忠公集》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范文正公。)代表作《岳阳楼记》,著有《范文正公集》(苏轼作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嘉祐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谪居黄州期间,著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著有《苏东坡全集》
苏辙(字子由)《栾城集》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世称“三苏”。)
王安石(宇介甫,号半山)《临川先生文集》
曾巩(字子固)《元丰类稿》
(以上六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唐宋八大家”)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亦为柳屯田)《乐章集》
晏殊(字同叔)《珠玉集》 秦观(字少游)《淮海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漱玉词》(提出诗词别是一家。)
以上四人为婉约派代表人物。
周敦颐(字茂叔)《爱莲说》 沈括(字存中)《梦溪笔谈》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四书集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稼轩长短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剑南诗稿》、《陆放翁全集》
以上两人与苏轼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指南录》、《文山先生全集》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代表作有《扬州慢》。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7.明代 宋濂(字景濂)《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字伯温)《郁离子》、《诚意伯文集》
高启(字季迪)《凫藻集》 (以上三人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施耐庵 《水游传》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以上三部著作与清代《红楼梦》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蒙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归有光《项脊轩志》 徐霞客(名弘祖)《徐霞客游记》
8.清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号亭林)《日知录》(提出著名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船山遗书》 (以上为明末清初文章三大家)。
方苞(号望溪)《望溪先生文集》 姚鼐《惜抱轩全集》 (以上二人为桐城派代表)。
袁枚(袁随园)《随园诗话》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聊斋志异》
曹雪芹《红楼梦》 纪昀(字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梁启超(字卓如)《饮冰室合集》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