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九日五首》作文 九日五首其四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素材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九日五首》作文 九日五首其四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九日五首》作文  九日五首其四文案

《九日五首》作文 九日五首其四文案:

九日五首[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
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
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
为客裁乌帽,从儿具绿尊。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
【注释】: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都远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这一带着较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妙趣神来,好象有些任性,恰好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而诗人的任性使气,显然是他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这一联,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对(亦即沈德潜所谓“真假对”),借“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对,“萧散不为绳墨所窘”(《诗人玉屑》),被称为杜律的创格。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贴切,特别显得新鲜别致,全联遂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独身飘泊异地,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漂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象在写散文;直接发议论而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又能与诗人的忧思关合很紧。笔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陶道恕)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九日五首》作文 九日五首其四文案: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九日五首》作文 九日五首其四文案:

《蜀中九日登高》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一首诗。该诗抒发了诗人因佳节触景而引发的思亲之情。
【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想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九日五首》作文 九日五首其四文案: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3、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7、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1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9、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5、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6、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8、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9、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0、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3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33、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5、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37、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39、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0、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1、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4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4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45、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46、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4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50、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51、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52、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5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54、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55、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56、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57、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58、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5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60、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61、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2、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6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64、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结语:《《九日五首》》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日五首》》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九日五首》》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