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作文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特点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作文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特点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作文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特点文案

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作文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特点文案:

匈奴[挛鞮氏](前240-216)
前匈奴(前240-48)
头曼(31)辛酉前240
冒顿(35)壬辰前209
老上单于(稽粥)(16)丁酉前174
军臣(33)壬午前159
伊秩邪(12)己卯前126
乌维(9)丁卯前114
詹师庐(3)丙子前105
句犁湖(2)己卯前102
且鞮侯(4)辛巳前100
狐鹿姑(11)乙酉前96
壶衍鞮(17)丙申前85
虚闾权渠(10)癸丑前68
呼韩邪(27)癸亥前58
复株累若鞮单于(雕陶莫皋)(11)庚寅前31
搜谐若鞮单于(且麇胥)(9)辛丑前20
车牙若鞮单于(且莫车)(3)庚戌前11
乌株留若鞮单于(囊知牙斯)(21)癸丑前8
乌累若鞮单于(成)(5)癸酉公元13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舆)(28)戊寅18
蒲奴(2)丙午46
南匈奴(48-216)
薁鞬日逐王(比)(8)戊申48
臣浮尤鞮劳单于(莫)(1)丙辰56
何伐于虑鞮单于(汗)(2)丁巳57
醯僮尸逐侯鞮单于(适)(3)己未59
丘徐车林鞮单于(苏)(2)壬戌(十二)62
胡邪尸逐侯鞮单于(长)(22)癸亥63
伊屠于闾鞮单于(宣)(4)己酉85
休兰尸逐侯疑单于(屯屠河)(6)戊子88
安国(1)癸己93
亭独尸逐侯鞮单于(师子)(4)甲午94
万氏尸逐鞮单于(檀)(26)戊戌98
拔(4)甲子124
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休利)(12)戊辰128
吾斯立车纽(3)庚辰(九)140
守义王(兜楼储)(5)癸未(六)143
伊陵尸逐就单于(车居儿)(31)丁亥147
呼徵(1)戊午178
羌渠(10)己未179
持至尸逐侯单子(於夫罗)(8)戊辰(三)188
呼厨泉(22)乙亥(十一)195
北匈奴(48-118)
蒲奴单于(36)丙午48
优留单于(5)甲申84
北单于(2)己丑89
於除鞬单于(3)辛卯91
逢侯单于(24)甲午94
百越年表
南越(南粤)(前207-前110)
武王(赵佗)(70)甲午前207
文王(~眜,又名胡)(15)甲辰前137
明王(~婴齐)(10)己未前122
哀王(~兴)(1)己巳前112
高昌侯(~建德)(1)丁卯前111
闽越(前202-前111)
驺无诸(17)己亥前202
驺某(30)丙辰前185
驺郢(20)丙戌前155
武帝(~余善)(24)丙午前135-前111
繇王(~丑)(15)丙午前135
东成侯(~居股)(9)辛酉前120
瓯越(东海王国)(前192-前138)
驺摇(7)己酉前192
驺贞复(17)丙辰前185
驺望(30)癸酉前168
西南夷年表
哀牢(?-76)
九隆
禁高

建非
哀牢
桑藕
柳承
扈粟[栗](21)戊申48
柳貌(7)己巳69
类牢(1)丙子76
夜郎(?-前27)
雅蒙
蒙雅液
液那朵
那朵藏
藏辞辞
辞阿宏
宏阿武
武阿古
古阿举
举雅则
则雅尼
尼雅哎
哎雅鄂
鄂鲁默
姆赫邓
邓雅奏
奏默遮
默遮索
索武额
额哼哈
哼哈足赤
足哲多
多同米(多同)
同米妣
妣鄂莫
莫雅邪(兴)
西域诸国年表
龟兹(?-?)
绛宾
丞德

则罗(4)甲午46
身毒(23)庚戌50

尤利多
白英
乌孙(?-前53)
前53年,乌孙分裂为大昆弥和小昆弥。
难兜靡
昆莫(猎骄靡)(74)甲子前177
岑陬(军须靡)(12)丁丑前104
肥王(翁归靡)(34)戊子前93
狂王(泥靡)(7)辛酉前60
小昆弥(前53-?)
乌就屠(21)戊辰前53
拊离代(4)戊子前33
安日(14)辛卯前30
末振将(7)甲辰前17
安犁靡庚戌前11
大昆弥(前53-?)
元贵靡(3)戊辰前53
鸱靡(1)庚午前51
星靡(19)庚午前51
雌栗靡(17)戊子前33
伊迭靡乙巳前16
安犁靡
大宛(?--?)
毋寡
昧蔡(1)庚辰前101
蝉封庚辰前101
……
延留
桥塞提(1)丁未47
延留戊申48
蓝庾
摩之
疏勒(70-171)
成(3)庚午70
左侯兜题(2)癸酉72
忠(10)甲戌74
安国(9)丙辰116
遗腹(2)乙丑125
臣磐(42)丁卯127
和得(3)戊申168
于阗(前254-242)
地乳王
叶护罗
尉迟散跋婆一世
[8世]
尉迟毗梨耶
?
俞林(33)癸未23
位侍(1)丙辰56
君得(3)丁巳57
休莫霸(1)庚申60
广德(37)庚申60
?(13)丁酉97
放前(22)庚戌110
建(20)壬申132
安国(30)壬辰152
献象王(30)壬戌182
山习(30)壬辰212
莎车(9-89)
忠武王(延)(10)己巳9
宣成王(康)(16)己亥19
贤(30)癸巳33
不居徵(1)壬戌62
齐黎(27)壬戌62
拘弥(126-?)
兴(3)丙寅126
放前(4)己未129
成国(44)壬申132
定兴乙卯175
车师前部(前71-?)
乌贵(3)庚戌前71
军宿癸丑前68
尉卑木
弥窴
伊洛(车夷落)
车师后部(前89-?)
兜莫壬辰前89
姑句
须置离
狐兰支
安得
涿鞮(3)甲午94
农奇(24)丁酉97
军就(7)庚申120
加特奴(9)丙寅126
阿罗多(18)乙亥135
卑君癸巳153
阿罗多
焉耆(91-128)
广(3)辛卯91
元孟(34)甲午94
鄯善(楼兰)(?-?)
安归
尉屠耆
?

广
尤还
?
贝地耶
陀周迦
安归迦
马希利
伏色摩耶
?
元孟(51)辛卯331
休密驮(4)壬午382
胡员叱(36)丙戌386
比龙(23)壬戌422
真达(3)乙酉445
韩牧戊子448
羌年表
烧当羌(40-139)
滇良(15)庚子40
滇吾(20)乙卯55
东吾(12)乙亥75
迷唐(2)丁亥87
东号(16)己丑89
麻奴(19)乙己105
犀苦(2)甲子124
那离(13)丙寅126
先零羌(107-119)
滇零(6)丁未107
零昌(6)壬子112
狼莫(2)丁巳117
东胡年表
乌桓(乌丸)(187-207)
丘力居(3)丁卯187
踏顿(9)庚午190
楼班(9)己卯(三)199
速仆丸(1)丁亥(八)207
辽东乌桓(168-208)
峭王(苏仆延)(40)戊申168
上谷乌桓(168-208)
难楼(40)戊申168
右北平乌桓(168-260)
汗鲁王(乌延)(40)戊申168
寇娄敦(15)戊子208
厥机(4)癸丑233
沙末汗(23)丁巳237
代郡乌桓(216-216)
普庐(1)丙申216
无臣氏(1)丙申216
鲜卑(156-235)
檀石槐(15)丙申156
和连(8)辛酉181
魁头(1)己巳189
步度根(35)己巳189
轲比能(11)甲辰224
北部鲜卑(辽西)(120-247)
率觽王(乌伦)(1)庚申120
率觽侯(其至鞬)(10)辛酉121
勇健(1)辛未131
咄归(35)壬申132
归义王(素利)(61)丁未167
成律归(19)戊午228
西部鲜卑(189-233)
扶罗韩(44)己巳189
泄归泥(9)甲辰224
稽胡(525-576)
刘蠡升神嘉(10)乙巳525
南海王(1)乙卯535
圣武帝(~没铎)(40)丙辰536
石平(1)丙申(十二)576
扶余(夫余)(前239-?)
始王(解慕漱)(45)壬戌前239
慕漱离(25)丁未前194
高奚斯(49)壬申前169
高于娄(12)辛酉前120
高豆莫(49)癸酉前108
慕漱王(高无胥)(1)壬戌前59
夫娄王
金蛙王
带素王?-21
夫余王
夫台王
尉仇台王?-200
简位居王
麻余王
依虑王(1)乙巳285
依罗(60)丙午286
玄王(38)丙午346
蔚王甲申384
夫余王

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作文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特点文案: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西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中阳里人,汉族,字季,原为地痞无赖,后买官当上泗水亭长。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后趁关中兵少趁虚入。数败于项羽,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不久在白登城被匈奴国冒顿单于包围数月,被迫求和。在位后大杀功臣,激起英布谋反并被击成重伤,旋归天。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在位。他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23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
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个性特征。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武帝少子,母赵婕妤(即钩弋夫人)。
幼年即位,初由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共辅国政,继续实行武帝时期政策,曾多次击败匈奴、乌桓等,加强了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因武帝时期官营盐酒铁及对匈奴长期作战的政策遭到“贤良、文学”的批评,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不久与匈奴和亲。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更改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与民休息。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又字谋,即位后改名刘询,西汉第七位皇帝(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嫡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史皇孙刘进子。因汉昭帝无子,昌邑王刘贺又被废,所以在元平元年(前74年)七月,18岁的刘病已先被上官太后封为阳武侯,一个时辰后即被立为皇帝,改名刘询,宣帝改名“询”的理由是“病”、“已”两字太过常用,臣民避讳不易。宣帝刘询因少遭不幸(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流落民间,察知民间疾苦,所以即位之后,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为政励精图治,史称“中兴”。然而宣帝刘询从出生到即位,再到亲政,既坎坷多难,又极富传奇色彩。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在位,是西汉第八位皇帝。他属马,是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三年(前49年)十月,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孝元皇帝,庙号高宗。元帝及其儿子汉成帝正处于汉代由鼎盛而趋于衰亡的转折期,他们在汉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究竟采取了什么措施,起了什么作用呢?是倒行逆施,促进了汉朝的衰亡,还是采用“以柔治国”的儒家方略,多少缓和了一些社会矛盾,延缓了汉朝的衰亡?我们还是应该在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中寻求解答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2年—公元前7年),是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他自甘堕落,迷恋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汉成帝刘骜生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属蛇。他是汉元帝刘奭做太子时与王政君生的儿子。“骜”这个名字是他爷爷汉宣帝给起的,意思是希望他做刘汉王朝的千里马,结果却连猪狗都不如。由于成帝昏庸失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便留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汉哀帝刘欣(前27-前1)汉哀帝刘欣,字和,生于成帝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三月壬辰日。成帝死后,十九岁的刘欣于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四月继位称帝,翌年改年号为“建平”,此即历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汉哀帝。史称汉哀帝少年时原本不好声色,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即位初期,面对汉朝中道衰落的局面,哀帝很想有一番作为。他为此曾躬行节俭,省灭诸用,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然而哀帝生不逢时,当时汉家王朝根基已动,无论何人也无力回天。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而长于权术的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哀帝办起事来力不从心,结果导致权力外移,朝风日坏。
面对失败和挫折,年轻的汉哀帝很快便气馁了。即位之初的锐气很快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在声色犬马之中求刺激。这样,即位不久的汉哀帝便由一个颇有朝气的年轻有为之君,彻底堕落为一个比成帝还要荒淫腐败的昏君.
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5年)刘衎,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子。哀帝于公元前1年6月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在位5年,一说被王莽毒死,一说病死。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成阳市西25里处)。
东汉王朝:
汉更始帝刘玄(卒于25年),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中国两汉之际绿林军建立年号更始的政权的皇帝。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祖父为苍梧太守刘利,父刘子张,母何氏,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
汉明帝刘庄,字子丽。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阴皇后阴丽华。公元57-75年在位,凡十九年。年号永平(58-75),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即皇帝位。
汉章帝刘炟(公元58-88),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公元75-88年在位,凡十四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
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是东汉第四位皇帝,他是汉章帝次子,公元88年—105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27岁,母亲梁贵人。刘肇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106年在位)。谥号孝殇皇帝。
汉安帝:名祜,父清河王庆,汉章帝子。生于公元94年,公元106年即位,在位十九年。公元125年崩,年三十二,葬于恭陵。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
汉顺帝刘保,汉安帝长子也。生于公元115年,公元125年农历十一月即位,在位二十年。至公元144年八月卒。年三十岁,死后葬于宪陵。年号: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汉冲帝刘昺(143年—145年正月),东汉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在位仅半年,享年3岁。汉顺帝死后,2岁的太子刘昺于八月庚午登基,是为汉冲帝,改元“永嘉”,顺帝的皇后梁氏被尊为皇太后。冲帝在位时,由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冲帝在位期间九江发生暴乱。145年,3岁的冲帝病死死后葬于怀陵,谥号孝冲皇帝。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东汉第九位皇帝。于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谥号孝质皇帝。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146年—167年在位),他是汉章帝曾孙,在位21年。
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汉少帝刘辩。在世176年—190年。在位189年四月-九月。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祖籍江苏沛县,生于洛阳。生年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卒年青龙二年(公元234年)。父汉灵帝,其生母是王美人,由于备受汉灵帝的宠爱,被嫉妒心极强的何皇后设计杀害了。

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作文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特点文案:

秦朝
1.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2.秦朝存在多少年——十五
3.秦朝灭亡于几年公元前207年
4.秦始皇病死于何处——沙丘
5.指鹿为马的是——赵高
6.子婴被谁所杀——项羽
7.子婴当了几天皇帝——46
8.秦始皇的亚父是——吕不韦
9.王剪的儿子——王愤
10.蒙恬的弟弟是——蒙毅
11.秦灭亡于多少年——公元前207
12.巨鹿之战发生于何年公元前208
13.三秦的三王之地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雍王章邯
14.破釜沉舟杀死那位秦将:苏角
1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沛公:刘邦
16.项羽的亚父是——范曾
17.宋义被封为——卿子冠军侯
18.东城快战楚军数量是——28
19.项羽的老婆是——虞姬
20.项羽一生唯一的文学作品:垓下歌
21.项梁被谁所杀——章邯

1.公元前201年汉匈第一次交兵称:白登之围
2.汉文景帝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3.吕后之乱持续多久——八年
4.七国之乱吴王打着什么旗号?
——清君侧,诛晁错
5.汉武帝在位几年——54
6.汉武帝有几个皇后——两个
7.汉武帝在位有几次巫蛊之祸:两次
8.汉宣帝靠谁的支持登上帝位?霍光
9.汉武帝的乳名是什么?——刘彘
10.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权,提出了什么?——“独尊儒术”
11.霍去病死时几岁——23
12.周亚夫怎么死的——在监狱饿死
13.汉文帝死时几岁——47
14.汉景帝死时几岁——48
15.汉武帝几岁当皇帝——16
16.汉武帝死时几岁——70
17.江充本名——江齐
三国
1.诸葛亮出山时几岁——28
2.在正史中谁斩了华雄——孙坚
3.诸葛亮的老师是——水镜先生
4.刘备托孤地点——白帝城
5.张飞在长坂桥吓死谁——夏侯杰
6.谁斩了魏延——马岱
7.三国最后归——晋
8.高贵乡公是——曹髦
9.曹髦被谁所杀——成济
10.谁七步成诗——曹植
11.三国时期马谡曾在街亭一战败给哪位魏国大将?——张郃
晋朝
1.晋朝有个白痴皇帝他是—司马衷
2..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晋朝(西晋)
3.八王之乱持续了多久——16
4.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刘琨
5.王马共天下指的是—司马睿、王导
6.草木皆兵——苻坚
7.东山再起——谢安
8.五胡乱华是汉族人出现一个英雄他是——冉闵
9.羊祜死后,谁接替了他担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杜预
10.“八王之乱”幸存的王是谁?
——司马越(东海王)
南北朝
1.萧衍死时几岁——86
2.中国历史上一个皇后被前夫五废五立——羊献容
3.在西晋时哪两个比富—石崇、王恺
4.西晋贾皇后的父亲是谁?—贾充
5.淝水之战中,晋朝军队打破前秦哪位皇帝率领的军队?
——苻坚
6..东晋时期,司马奕从登基为帝起便是谁的傀儡,后亦被此人逼皇太后下诏废除?——桓温
7.哪个人与陶渊明并称为当时的“诗坛双璧”?——谢灵运(谢客)
8.南北朝时,谁是由南入北的赋作大家,从绮丽柔靡转为苍凉悠远?
——庾信
9.遗山先生是——元好问
10.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
11.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
12.谢康乐是——谢灵运
13.南北朝一共多少年——169
14.“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出自谁之口?——王导
15.前秦宣昭帝(苻坚)被谁所杀?
——姚苌
16.千字文作者是——周兴嗣
17.陈庆之——字子云
18.兰陵王是——高长恭
19.高长恭怎么死的:被高纬赐毒酒死
20.北齐的开朝皇帝——高洋
21.南北朝时期,哪个皇帝把佛教定为国教并先后舍身佛门?
——梁武帝萧衍
22.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唐朝皇族的祖先)被迫改成什么?——大野氏
23.北齐一共几位皇帝——6
24.贺六浑是哪个人的别名?
——高欢(贺六浑是高欢的鲜卑名)
25.是谁篡夺了南朝宋政权?:箫道成
26..曾经平定侯景之乱的陈霸先废掉了谁,自立陈朝政权?:梁敬帝
27.(萧北周武帝诛杀了哪位权臣后夺取了大权?——宇文护
隋朝
1.隋朝一共存在多少年——37
2.隋朝大运河:北达逐郡南至余杭
3.隋炀帝曾几次去讨伐高丽?:3
4.谁杀了翟让:李密
5.李密最后是怎么死的:乱箭穿心
6.罗成的原型是:罗士信
7.隋文帝有几个儿子:5
8.隋文帝在位几年:24
9.昌平王是:邱瑞
10.隋末一共有多少路反王:18
唐朝
1.唐高宗开创了——永徽之治
2.有位大臣一年劝谏200余次:魏征
3.虞美人是谁写的——李煜
4.演义中扫北王是——罗通
5.薛仁贵家乡在——绛州龙门
6.唐高宗时期,唐军攻克平壤,在平壤设置安东督护府,以谁为督护,带领唐军二万人驻防高丽?
——薛仁贵(右威大将军)
7.中国传统门神:秦琼、尉迟恭
8.武则天几岁当皇帝:67
9.武则天死时几岁:82
10.狄仁杰之父是:狄知逊
11.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马嵬驿
12.狄仁杰死时几岁:98
13..唐太宗派谁主编《隋书》?魏征
14.吐谷浑最终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
——土藩
15.历史上李朔雪夜袭蔡州迫使谁投降?——吴元济
16.李后主(李煜)投降后,宋太祖(赵匡胤)封他的爵位—违命侯
17.唐朝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青、绿、黄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称为?——唐三彩
18.杨玉环原先的丈夫寿王李瑁是唐玄宗哪个妃子的儿子?——武惠妃
19.结束了唐朝:朱全忠(朱晃,朱温)
20.唐显庆2年(公元657年)灭西突厥之战中谁任伊丽道行军总管带军攻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部,灭亡了西突厥?——苏定方
21.大唐名将数二李,问这“二李”分别是哪两个人?
——李靖、李绩
22.唐高宗灭百济时任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带兵的将领是——苏定方
23.唐高宗时期高句丽内部泉男建发动叛乱,趁此机会谁任辽东行军大总管带兵灭掉了高句丽?——
李勣(李世勣、李茂功、徐世绩)
24.唐中宗李显是被谁毒死的?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25.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说的是薛仁贵在这场战争中三箭射死对方三个挑战将领,对方威服,十三万人投降后被杀,此次战争的对手是哪个民族?:
回纥九姓(铁勒九姓、回纥、铁勒)
26.唐太宗曾把谁比喻为镜子?魏征
宋朝
1.杨业本为——北汉降臣
2.杨业撞死在——李陵碑
3.是谁继承杨业的事业——杨延昭
4.南宋皇帝以什么罪名处死岳飞
——莫须有
5.赵构封岳飞为——精忠元帅
6.岳飞死時几岁——39
7.狄青死时几岁——50
8.在演义上杨家几代人效忠朝廷:5
9.在正史上杨家几代人效忠朝廷:3
10.水浒一共有几个好汉——108
11.八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哪位大臣背着跳海而死?——陆秀夫
12.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钦宗(赵桓)
13.宋理宗是南宋的第五代皇帝,宁宗养子。宁宗死后哪为宰相拥其为帝?——史弥远
14.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的作者是谁?——宋慈
元朝
1.元朝存在多少年——97
2.元朝将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仅次于蒙古人的那个等级是什么人?——色目人
3.行省制始于那个朝代——元
4.天净沙秋思是谁的作品:马致远
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6.铁木真那个儿子可能不是他的儿子——术赤
7.务必列是谁的儿子——托雷
8.周德清字——日湛
9.《湛然居士文集》——耶律楚材
10.《授时历》——郭守敬
11.铁木真的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
12.元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了哪本书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马可波罗游记
明朝
1.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2.韩林儿在谁的拥立下,带领红巾军与元军抗衡?——刘福通
3.《徐霞客游记》以什么形式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日记体
4.建文帝和明太祖什么关系:祖孙
5.明成祖把都城有迁到那里?:北京
6.魏忠贤是在x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天启(明熹宗朱由校)
7.道衍俗名是——姚广孝
8.三保太监是——郑和
9.阳明先生是——王守仁
10.何人收复台湾——郑成功
11.宋慎是谁的孙子——宋濂
12.中国最后一位丞相是——胡惟庸
13.朱标是朱元璋第几个儿子:一
14.1625年哪位东林党领袖被魏忠贤在狱中杀害,死后谥忠毅公?
——左光斗
15.明朝正德年间,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的皇室是谁?——宁王(朱宸濠)
16.明朝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不理朝政,哪位大臣把持朝纲,致使政治腐败,财政出现危机?——严嵩
清朝
1.“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2.郑经死后,他的长子即位,后来被谁所杀?——冯锡范
3.中俄的哪个条约规定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给沙俄?——中俄《北京条约》
4.“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的主张?——魏源
5.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皇太极(清太宗)
6.清顺治帝能坐上皇位主要是得到谁的支持?——多尔衮
7.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为哪四部?
——经、史、子、集
8.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皇太极(清太宗)
9.清朝入关后一共有几位皇帝:10
10.虎门销烟是:林则徐
11.《南京条约》什么时候签定的?:(年月日)1842.8.29
12.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兵民合一
13.清顺治帝死后,康熙帝继位,由哪四位大臣辅政?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14..“戊戌六君子”分别是哪六人?(请依次列出):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
其他
1.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2.四大妖姬妺喜、妲己、褒姒、骊姬
3.四大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崇黑虎)
4.四大将军:托塔天王李靖(镜天王苏护,西伯侯姬昌(周文王),飞虎天王黄飞虎
5.四大君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
6.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7.战国四大将军: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秦朝21总计汉朝17186题三国11晋朝10南北朝27隋朝10唐朝27宋朝14元朝12明朝16清朝14其他7

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作文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特点文案:

汉中市简称“汉”,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游,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是汉中盆地。辖汉台区和镇巴、留坝、勉县、西乡、南郑、城固、宁强、洋县、佛坪、略阳10个县,总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380万。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现任市委书记张会民、市长胡润泽、市政协主席李怀生。汉中主产水稻、小麦,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洋县为国家稀有动物保护区。
中文名称:汉中外文名称:HànZhōngCity别名:天汉,梁州,褒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汉台区,南郑县,洋县等政府驻地:汉台区电话区号:0916邮政区码:723000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缘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380万人(2010年)
方言:汉中话(属西南官话)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古汉台,褒斜栈道,武侯墓,张良庙等机场:汉中机场火车站:汉中站车牌代码:陕F城市精神:仁智,和谐,开放,图强市花:旱莲市树:汉桂行政区划代码:610700拼音:HANZHONG
概述
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有“秦巴天府”之称,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截止2006年第六批[1]),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截止2008年第五批[2]);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截止2004年),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截止2009年),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截止2009年第九批),国家森林公园4个(截止2009年)。中国真正的心脏部位。
汉中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如秦、唐、宋等)是作为国家的一级行政区治所存在的,例如在秦代设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秦为郡县二级制,郡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蜀郡),唐代中期汉中为山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地(唐开元至五代时为道、州、县三级制,道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剑南道),北宋汉中曾为利州路的治所兴元府所在地(宋设路、州、县三级制,路为宋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益州路,治成都府;梓州路,治今
绵阳市三台县;夔州路,治重庆渝中区。是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此即为“四川”之名最初由来)。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逐渐撤消了汉中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治所的地位,并入以关中地区为治所的行政单位,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在历史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案例中,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即使现在看来无论是地理气候、方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川北极为相似。而且汉中自古出美女这与其天然的环境也有原因。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汉中市辖1区10县(市辖中心汉台区)面积2,724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80.03万,常住人口341.62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汉中市人口分布情况区县面积(单位:平方公里)人口(单位:万)汉台区55653.49南郑县284947.16城固县226546.49洋县320639.40西乡县320434.18勉县240638.81宁强县324630.89略阳县283120.16镇巴县343724.68留坝县19704.34佛坪县12793.01
2011年7月7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汉中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汇总信息如下:
汉台区——撤销汉中市汉台区望江乡、徐家坡乡合并设立徐望镇,撤龙江镇和舒家营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龙江街道办事处。
南郑县——撤销南郑县歇马乡并入大河坎镇,撤郭滩乡并入梁山镇,撤塘口乡并入黄官镇,撤魏家桥乡划归黄官镇和两河镇,撤喜神坝乡并入红庙镇,撤销高家岭乡并入牟家坝镇,撤西河乡并入碑坝镇,撤白玉乡、福成乡合并设福成镇,撤胡家营乡设胡家营镇,撤忍水乡设忍水镇。城关镇更名为汉山镇,元坝镇更名为黎坪镇。
城固县——撤销城固县盘龙镇并入小河镇,撤水磨镇并入双溪镇,撤孙坪镇并入五堵镇,撤盐井乡并入天明镇,撤大盘乡并入二里镇,撤宝山镇并入原公镇,撤五郎庙乡设立五郎庙镇,撤销董家营乡设立董家营镇,撤销三合乡设立三合镇。
洋县——撤销洋县贯溪镇并入洋州镇,撤湑水镇并入谢村镇,撤窑坪乡并入溢水镇,撤秧田乡并入金水镇,撤石关乡并入黄安镇,撤草庙乡并入磨子桥镇,撤白石乡、四郎乡、长溪乡、八里关乡、桑溪乡、关帝乡乡的建制,相应设镇的建制。
西乡县——撤销西乡县古城镇并入堰口镇,撤左溪乡并入峡口镇,撤司上乡并入罗镇,撤三花石乡、子午乡合并设子午镇,撤马家湾乡、白勉峡乡合并设白勉峡镇。
勉县——撤销勉县黄沙镇划归周家山镇,撤长林镇并入老道寺镇,撤二道河乡并入新街子镇,撤土关铺乡并入武侯镇,撤小砭河乡并入茶店镇,撤小河庙乡并入阜川镇,撤镇川乡、漆树坝乡、张家河乡、长沟河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
经济发展
2010年,汉中实现生产总值509.7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8亿元,增长3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4亿元,增长18.4%;财政总收入45.2亿元、增长22.4%,地方财政收入18.6亿元、增长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3元,分别增长15.5%、21.4%。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86亿元、402.67亿元,增长32.8%、34.1%。粮食、油料总产分别达114.13万吨、17.01万吨,增长3.9%、6.8%。生猪饲养量619.63万头;茶叶产量1.5万吨,汉中仙毫在第七届北京茶博会上荣获9枚金奖、占绿茶类金奖总数的64%;柑桔产量22.38万吨;蔬菜产量174.48万吨。劳务输出79.35万人,收入75.2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211.7万人次,实现收入48.7亿元,分别增长17.5%、52.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98.12亿元、300亿元,增长17.97%、24.22%。
对外开放战略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开放、开发、发展”战略,已与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东南亚国家等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联系。与国内14个省20个地方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成功举办了北京和长三角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42个,合同引进资金415亿元,外贸出口2340万美元。按“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切手续从简”原则建立的外商投资联合审批制度已开始有效运作。全市上下强化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赚钱,我发展”的新观念,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正在形成。汉中已与比利时特恩好特市、日本出云市等多个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促进对外交流。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截止2011年底,汉江两岸中心城区人口达到65万人,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且以每年至少5平方公里以上的速度扩展。环城公路和城区主干道路质量明显提高,公用设施配套,功能比较齐全;市区绿化面积195公顷,人均9.36平方米。1998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机遇,认真论证,积极争取到70个重点项目,至2007年底已完成投资90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我市基础设施状况将会有个大的改观。
在汉中,一座现代化的飞机城正在崛起、发展和壮大。这就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骨干企业——陕西飞机制造公司。1975年,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中国第一架运八飞机在这个厂房里进行总装,并于1975年12月29日从汉中城固柳林机场飞上祖国的蓝天。陕飞公司正在研制的运九飞机是未来我军的主力运输机,将会使我军空运能力有较大提高。
“旅游活市”战略
汉中深入实施“旅游活市”战略,加大旅游营销推广力度,项目建设和精品开发突飞猛进。2009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030万人次,旅游收入3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和37%;接待入境旅游者1.52万人次,创汇4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48%。
交通与通讯
铁路
汉中地处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汉中地区通往西南、中原、西北、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汉中铁路站是中国链接西南和西北重要的铁路枢纽,联结西康(西安-安康)、宝成(宝鸡-成都)、阳安(阳平关-安康)等铁路线。
汉中火车站不仅是中国重要客运站之一,如今汉中的铁路建设已日趋成为连接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铁路交通枢纽。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开工建设阳安铁路复线工程,西成高速快速铁路穿城而过,汉中火车站正在积极扩建二期工程。汉中有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南阳、西安等各个方向开的列车。
西成客运专线2009年11月开工,4年后西安、成都之间乘火车行程不到3小时。西成客运专线是陕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点项目,2009年5月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铁道部审查:西成铁路客运专线自西安铁路枢纽西安北站,穿秦岭入汉中,越大巴山过宁强,经米仓山入四川广元、剑阁、青川,接入江油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铁路至成都。改扩建完成后,日办理列车对数可增至120对左右,其中每日往返于汉中至西安间城际列车可达20对。预计到2020年,汉中车站年发送人数将由现在的150万人左右增至600万。
航空
汉中西关机场,简称汉中机场,目前是陕西省重要的航空港,隶属于西部机场集团,二期机场扩建正在有序进行,汉中与西安每天都有航班,多条航线正在积极拓展,市中心到汉中西关机场仅1公里。
公路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汉中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108国道,316国道、210国道比邻,有3条国道干线通过。所有乡镇和71%的村通了公路。特别是西汉高速公路、十天高速的全面贯通使汉中快速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宝巴高速、西汉高速二通道也即将开工建设。
自然资源
时任汉中市市长的田杰曾说:汉中的特色不仅仅在于汉文化,之所以能成就刘邦的汉室大业,则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生态的多样性。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汉中平原。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著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中国最美油菜花海
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田杰认为,“‘南水北调’不仅有利于调入水的地区,也有利于调出水的地区。为保证调往京、津、冀地区的水质,我们必须对汉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污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实际上就提升了汉中的文明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现代化水平,让汉中古城更具品味!”
地理
汉中地处祖国大西南,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巴山,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其间是由汉江冲积而成的汉中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汉中市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10、北纬33°2~33°22之间。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平原区为汉江冲积平原的一二阶梯,海拔500~6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占全市面积的34.62%;丘陵为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宽谷浅丘地带,海拔601~8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约占全市面积的28.1%;山地区是秦岭南坡形成的浅山和中山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土壤贫瘠,海拔在701~2038米之间,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7.2%。
汉中盆地南北宽约37公里,东西长116公里,约占汉中地区总面积的15.7%,可耕地越亩,其中以水田为主。
气候
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
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年均气温14℃。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水文
本区域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东西横贯,嘉陵江南北纵穿,米仓山南坡有渠江上游河源区的部分河流。同时河流密布,每平方公里平均河流长度为1.4~2公里。
汉江水系:汉江,又名汉水,境内部分古称沔水,为长江最大一级支流。汉中位于汉江上游,流域范围北起秦岭,南达米仓山,西接嘉陵江流域,东至子午河、茶镇与褚河一带,汉江也是秦岭与巴山的分界线。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汉中市区、南郑、城固、洋县和西乡县境,横贯汉中盆地,是区内水系网络的骨架。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区内西部和西南部。干流自北向南,纵贯略阳、宁强两县,为过境大河。流域狭长。
旅游
古汉台(已建成汉中博物馆)
拜将坛(亦称拜将台)
饮马池
汉中古城墙遗址
明瑞王府遗址(已建成莲花池公园)
虎头桥遗址
滨江景观带与桥头广场(含桥北广场与桥南广场)
午子山
苏景园
陕南珍稀植物园
王富沟溶洞群
历史沿革
兴元湖公园
楠竹园
桔园景区(城固县境内)
国家野生朱鹮保护园(洋县境内)
樱桃沟(西乡县境内)
圣水寺(南郑县境内)
小南海(南郑县境内)
南湖风景区(南郑县境内)
定军山古战场(勉县境内)
勉县温泉(勉县境内)
汉中市历史悠久,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三国大将魏延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汉中地区在传说和史料中皆有部分涉及,但由于年代久远,均无法查证。《尚书·禹贡》中所谓“梁州”、《史记》中“褒国”皆被认为是汉中地区在史料和传说中的体现。南郑之名,可上溯至公元前771年。《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但此说史家存疑。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秦厉公26年(前451年),左庶长修筑南郑城。
秦汉时期
秦朝时设汉中郡,郡治南郑,在今天汉中市汉台区。为秦36郡之一,秦朝末年,各股政治势力角逐中国大地,鸿门宴之后,刘邦向项羽称臣,项羽封其为汉王,《史记》中记载,刘邦颇为失落,谋士萧何劝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刘邦在汉中时期韬光养晦,采用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拜韩信为大将,后突袭拿下三秦地区,和项羽一争高低,史称“楚汉之争”。
刘邦最终取得军事胜利,因其原封地在汉中,称汉王,故迁都长安并建立中央统一封建王朝后,称汉朝,刘邦亦称作汉高祖”。今日中国“汉族”即得名于汉朝,汉中乃中华汉人称号的古发源地,并留下大量汉朝时期文物古迹,如拜将坛(刘邦拜韩信处)、古汉台、栈道等。西汉武帝时期,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成为丝绸之路兴起的标志事件。
东汉、三国时期
东汉以后,汉中郡曾先后称为汉宁郡、梁州、汉川郡、山南西道、兴元府、汉中府、汉中道,而南郑之称,除在西魏废帝三年至隋大业年间(554年-605年)一度改为光义县外,南郑之名一直为历代朝廷沿用。西晋政权动荡后,归于成汉。桓温平定蜀地后,复设汉中郡,属梁州。下辖八县:南郑、蒲池、褒中、沔阳、城固、西乡、黄金、兴道。没过多久,被前秦征服。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巴郡少数民族起事,攻入汉中、三蜀。中平元年,五斗米道张修起义,响应黄巾起义,攻巴郡、入汉中,兵败归附刘焉。熹平年间(172-178年)五斗米道在汉中传播。后来张鲁除掉张修,在此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由于其入蜀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在刘备入蜀后很快成为曹操和刘备激烈争夺的地区。后来刘备取胜,称汉中王,蜀国即占据此地,现今仍遗留有大量三国古迹,如武侯墓(诸葛亮墓地)、武侯祠、马超庙、定军山、虎头桥(魏延斩首之处)等。
诸葛亮去世后,汉中复被魏夺得,设梁州。后魏灭,西晋政权建立。随着政局变动,汉中的归属也开始在政权更替中反复变更。先后归属西晋、东晋、宋、齐、北魏、梁、西魏、北周政权。
南北朝、隋唐
南北朝时为汉中郡,领南郑、汉阳、城固三县。后周改汉中为汉川郡。
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年,州废,改为汉(中)川郡,统领八县:南郑、西、褒城、城固、兴势、西乡、黄金和难江。隋大业八年,移县理郡西城南,临汉水,宋嘉定十二年重筑。
唐初,改汉川郡曰梁州,开元中因梁、凉声近,更名曰褒州。不久重新改回梁州。天宝初年,又改为汉中郡。唐德宗于兴元六年(874年)三月避乱汉中,六月,叛乱平定后返长安,并以其年号改汉中为兴元府,领五县:南郑、褒城、城固、西、三泉,余地为金、洋、凤、兴四州。五代时期,先后成为前蜀、后唐、后蜀政权的领地。
宋元时期
北宋平后蜀,仍为兴元府,领南郑、城固、褒城、西四县。北宋时汉中商税收入仅次于开封、成都等地,居全国前列。南宋时成为边陲重镇,增设廉水一县。余地为沔、金、凤三州。


结语:《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秦汉时期中国周边政权年表》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