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 大学生淘宝消费情况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 大学生淘宝消费情况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  大学生淘宝消费情况文案

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 大学生淘宝消费情况文案:

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
一、前言
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网络购物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中,高达63.2%的网络购物者,拥有支付宝账号,他们偏向于在网络购物的时候选择淘宝交易平台。支付宝账户的使用者,甚至远远超过了网民的增长速度。有数据显示,首次进行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中,有80%的人会选择在淘宝上进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上网人数日渐增多,网络购物环境和制度越来越好,在淘宝上进行购物的人也是一天比一天多了。大学生作为新兴科技的追随者,每个人都会使用电脑,大学生进行淘宝购物消费,在现在也是非常普遍的。高教园区,快递行业的发展,间接印证了这一事实。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淘宝购物现状
1.高校学生购选择差异
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水平性别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必然会造就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对事物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消费者特点和不同的个人特质因素,对于互联网购物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对于商品的选择都按照各自的喜好和特点进行。
2.高校学生购性别差异
根据相关的调查得知,网购与性别有很大的关联性。很多数据和研究显示,女性消费者,比较喜欢逛街购物带来的乐趣,而我们的男性消费者则更加喜欢网购带来的便利,他们希望能够节约时间,减少营业员们的压力。
3.高校学生是购的主力军之一
根据相关的调查,我国网民中,有近70%的消费者是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而这部分人当中,有很大比重的人都是在校大学生。这些年轻的网络使用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互联网为了迎合年轻购物者的需求,提供了很多个性化的设计。学生群体拥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他们乐于把这些当成一种时尚去追随。网上市场,商品丰富多样、价格较为低廉,迅速发展的快递公司和群体的认同感使得高校学生成为淘宝购物的主力军。
三、高校大学生络购物存在的问题
1.模仿他人购物,随大流
在消费领域当中,很多人都喜欢模仿别人购物,别人买什么,自己也想要去买什么。这是社会心理学中一种普遍的行为现象。可供模仿的内容极其广泛,从着装、发型到餐饮习惯,都可以成为消费者模仿的对象。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随大流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学生购物不够理性,不会仔细思考,自己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必须的,适不适合自己。譬如手机在短短数年之间,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很多学生,花大把的钱,买一些昂贵的手机。
2.消费没有计划性
很多时候,我们的大学生冲动的去购买一些东西。他们的购物不会从最基本的自身需求出发,也不会仔细的斟酌,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东西,一时冲动或被人怂恿,就很容易出手买东西。
其次,现在的高校学生很流行请客吃饭,流行给同学过生日。请一次客,花费数百,往往是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而赠送礼物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花钱买昂贵的礼物。
3.超前消费
大学生作为普通的学生,是没有自己的经济能力的,但是他们对于时尚、流行的事物总是一味的去追求,势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购物。而随着大学生购物分期付款,贷款消费观念的发展,许多学生,不顾日后沉重的还款压力,选择超前消费。
四、改善高校大学生络购物的措施
1.消费观念的改变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们国家还不属于发达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异,我们需要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2.提升消费道德
我们的大学生,需要加强传统道德教育,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利用学生中艰苦朴素的优秀学生,作为典型,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激发他们追求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层面的东西。杜绝他们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消费价值观的形成。
3.打造全社会科学合理的消费氛围
从我国的社会大环境来说,国家一直在强调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奢靡、反对拜金主义,大力倡导精神境界的提升。国家利用舆论在潜移默化中鼓励人民勤俭莫要铺张浪费,一种积极的代表社会潮流的舆论,必然也会影响当代高校学生的消费道德心理,通过社会舆论的引导,无疑是对大学生消费道德而言是一种有力的提升力量。
4.高校教师应做好表率作用
高校中,对于学生而言,接触最多的除了自己的同学,就是在校的教职工。我们广大的教学工作人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作用,为人师表,勤俭节约。只有这样,才能身体力行的对大学生健康价值观念的打造和成长提供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在日常消费行为中,特别是外在的商品花销方面,应以朴素,适合为主,而不要过于奢华。

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 大学生淘宝消费情况文案: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了解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对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风气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
为尽可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本文作者通过问卷星网站面向全日制本科生,随机发放问卷537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531份,有效回收率为97.97%。
1.大学生收支概况。大学生收支概况的调查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收支平衡情况、每月消费支出以及结余处理方式。
(1)月消费支出大多集中于1,000~1,500元。调查显示,月均消费在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24.7%,1,000~1,500元的大学生占46.7%,1,500~2,000元的大学生占16.9%,2,000~2,500元的占7%,2,500元以上的4.7%。前两个消费区间的大学生合计占全部有效问卷数的71.4%。男、女生的月均消费支出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都集中在1,000~1,500元(男生占43.81%、女生占48.37%)。月均消费在1,500元以上的大四学生占比反而低于其它年级中同类大学生的占比,说明随着年级提高,大学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心理趋于成熟,攀比心理渐渐消失,不再轻易受外界的诱惑而冲动地购物。恋爱状态下月均消费在1,5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比明显大于单身状态下同类大学生的占比,且这些处于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多数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相比单身时会多花一些生活费。
(2)多数大学生收支平衡。调查显示,41.24%的同?W每月收支平衡,甚至43.5%的同学每月生活费都有结余。但有9.23%的同学常有超支情况,每月都出现财政赤字的同学高达6.03%之多。导致“入不敷出”的原因主要是消费习惯的不稳定以及感性的消费观念。除此之外,大学生薄弱的理财能力和预算意识也使他们容易做出随机、盲目的消费。
每个月生活费有结余或刚好够花的男生比例为89.69%,高于女生(81.9%)。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男生在热衷的方面更能控制住自己不肆意消费,即男生消费时更为理性和克制,超额消费的可能性更小。调查结果显示,44.07%的被调查者表示应当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25.61%的被调查者表示能省则省,而30.32%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想花就花,及时行乐。而“想花就花”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的比例为45.96%,显著高于“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19.23%)以及“能省则省”(24.27%)的大学生。而这部分“想花就花”的大学生中有77人(占有效样本的47.83%)的生活费完全由家人提供,说明这部分随心所欲消费的大学生尚未经济独立。
(3)对消费结余缺乏理财意识。被调查的大学生中,129名大学生(占总有效样本的55.84%)在生活费有结余时会选择把钱继续存在银行卡里,92名大学生(占总有效样本的39.83%)会考虑投资余额宝或类似低风险理财产品,仅有1.3%的大学生会选择投资股票等高风险产品,也有少数同学会选择将结余的钱拿去挥霍。
2.大学生消费结构。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内容涉及支出大项及比重的识别。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前三大支出项为“日常饮食”、“通讯、上网费用”和“休闲娱乐”,分别占全部有效问卷数的95.67%、60.64%和53.11%。进一步将消费结构中的各项按性别、年级以及感情状况分类,可以发现不同类别被调查者在大类支出上的结构特点也不尽相同。
(1)食物支出占比较大。调查显示,不论是全部被调查者还是不同的细分类型,最大的支出项都是饮食类支出。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非常重视“吃”这件事。而且微博上不断出现的“别人学校的食堂”促使各个高校的食堂都不断推陈出新,以此来吸引口味日益挑剔的大学生。加上外卖行业的兴起和学校周边愈发热闹的含餐饮的商业区,这些都促进了大学生的饮食消费。
(2)消费结构存在性别差异。调查显示,将护肤品彩妆列为主要消费项目的女生占68.55%,而男生仅有5.15%,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加注重皮肤的保养。而男生交际支出(谈恋爱、请同学朋友吃饭或娱乐)比重为47.42%高于女生的35.01%,说明男生相比女生更加喜欢玩乐。除此之外,女生的学习辅导及考证支出占比为40.06%,远高于男生的22.16%,说明女生更愿意在学习方面投资。而且因为男生饭量普遍大于女生,男生在日常饮食方面的支出也高于女生(如图1所示)。
(3)消费结构存在年级差异。调查显示,大四学生的形象类支出占比为48.08%,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考证或学习辅导类支出占比为29.40%,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这是因为,临近毕业大四学生开始实习或者工作,在工作环境中受周围同事影响会努力提升个人外在形象,使自己看起来更加专业和成熟。这导致了大四学生形象类支出比重比其它年级大学生都高。除此之外,工作的繁忙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导致大四学生课余时间减少,从而他们会减少考证或者其他学习辅导。由此导致大四学生的考证或学习辅导支出相对其他年级较低。
(4)恋爱与否影响消费结构。调查显示,恋爱状态下的大学生的形象类支出和交际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9.44%和58.43%,都高于单身状态下的大学生。这是因为恋爱时的大学生更加注意自己的外表,他们更愿意在形象方面投资,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地完美。此外,恋爱中的大学生娱乐活动也显著增加,比如俩人经常外出看电影或者去KTV唱歌等等。

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 大学生淘宝消费情况文案:

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调查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
一、调查与方法
(一)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调查问卷》,其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收入、个人经济来源、勤工助学、个人消费、同学中高消费对自己的影响、因家庭贫困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若干问题。先在基础部学生会干部中进行指导性问卷填写,然后进行分析筛选,形成《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大一、大二、大三理工、艺术类本科生。调查方法:采取整体自填式问卷与随机自填式问卷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调查问卷720份,收回率占调查问卷总人数的72%;其中填写完整的调查问卷为718份,占收回调查问卷总人数的99.72%;男生占73.361%,女生26.639%。数据整理见表1:
其中Cronbach`sAlpha为可靠性系数其值为0.954,NofItems为调查表的项数即共39项内容。通过该统计分析结果说明:本次调查表的内容是合理的,结果是可信的。
二、资料分析
(一)学生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地处我国的西部,学生主要来源于西北、西南诸省,从学生的生源地观察西北、西南均属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从抽样问卷调查中统计看我校来自城镇的生源仅占本次调查的37.903%,来自农村及偏远山区的生源占到了62.097%。具体情况见表2。
(二)家庭收于入状况
家庭收入状况可以反映出在校生的经济消费状况,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9.14%的学生家庭收入低于我市的贫困家庭标准,(我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200元)另外,还有近33.4%的学生家庭收入接近贫困线。详细统计见表3。
(三)经济来源
通过对学生经济来源的调查(表4),可以观察出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接触社会的能力及心理成熟状况。根据调查统计,艺术类学生高达80%、理工类学生达70.39%的同学全部经济来自于父母,调查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现在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其主要原因,他们还处于求学阶段,受到自身时间及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其次,中国传统教育或观念也不像西方那样较早提倡并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经济自主的意识不强,心理、人格等尚不能完全独立。
(四)消费调查统计
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每月消费在200-400元的占63.2%,200元以下的占18.7%,400-800元的占16.7%,800-1200元的占0.7%,1200元以上的占0.7%。通过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月消费最高者达到1200元以上,而月消费最低者不足200元。其消费差至少达六倍以上。(见表5)但从表五我们很直观地看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家庭资助的生活费有近百分之50%的学生是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有部分学生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不足20元。
从消费调查中还可以发现除贫困生外,大学生的消费更趋于多元化:第一,生活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基本生理需要而进行的消费,这种需要在大学生所有需要中占的比例最大;第二,学习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履行学生这一基本社会角色而进行的消费,主要包括学杂费、书本文具等费用;第三,通讯消费,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大学生需要与外界建立及时、畅通的联系,手机、小灵通的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以上,通过调查发现,话费月均45.8元左右;第四,网络消费,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世界来实现与外界的情感交往和信息交流,他们通过互联网结交新朋友、发表新观点、获取新知识、了解新动态,因而网络消费也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部份;最后,关系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获取社会认同、群体归属和情感交往的需要而进行的消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社会的个体有关于交往、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需要促使当代大学生积极的通过物质、精神手段与外界产生紧密关系,从而形成了大学生的关系消费。
三、消费心理分析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的消费处在800元以下,少数学生达到1200元及1200元以上,随着物价的上涨,大部分学生以满足饮食方面的生活消费为主来维持学生的正常生活,基本生活上的费用几乎是每月消费总额的一半,也体现了学生追求生活其他元素的愿望,相比之下,这些费用多集中在手机、上网、服饰等方面。
对于消费在800元至1200元及1200元以上的这类学生,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样的数据体现了这类学生缺乏合理的消费尺度,消费导向存在问题。以上参加调查的学生,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原因归结为个人、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原因,从个人角度讲,就是学生对于金钱来之不易,没有产生实质理解,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生活,失去了自我正确理财的能力,远离家长独立的生活,在空间、物质上得到了一定自由的释放,使得消费观不合理,在家庭方面,尤其独生子女的问题,体现得比较严重,家长重点地照顾,尤其家庭条件优越的家庭,在消费结构上显得不合理,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也应该引起强烈重视,虽然贫困,但是部分学生在消费上体现出来的行为,让人非常值得担心与深思,追求名牌,追求享乐,在心理上还自闭,思想压力过大,也直接导致消费不平衡,也就不单是消费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样的后果是可怕的。最后就是社会原因,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物质生活空间,拓展了消费,手机、网络、mp3、数码相机等一系列的产品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消费,所以有的学生宁可一天只吃一顿饭,也会去上网或者买数码产品,这也造成了一些消费方式的误区,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状况以及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缓解消极的消费情绪,加强学生自身的理财能力,同时为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 大学生淘宝消费情况文案:

大学生信息消费现状分析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信息消费”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及消费理念对于社会有深远影响。
1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是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全体在校生本科生为主体,实施抽样调查,包含各院系,构成400人样本。
1.2样本构成情况
实际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46份,回收率86.5%,抽取样本的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3问卷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经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电脑,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调查的数据,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结果与分析
2.1消费结构
大学生消费总额在700―1000元居多,占到56.65%,600元以内的占到23.41%,超过1000元的消费并不是很多,可见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用于获取信息的所花费金额并不多,从侧面反映出,此次调查的大学生信息消费热情并不高。从以上分析中看出,大学生信息关注点集中于本专业知识,对课外知识关注度较少。从统计结果来看,中药、针灸、推拿的所占比例相当,而西医的所占比例仅为39%,结合被调查者所学专业可知,西医类与非医学类大学生比例较少,这与统计结果也是一致的,说明了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所需会去了解相关专业信息。
2.2信息设备
对购买电子产品的因素归纳时,我们发现,63.01%的大学生会根据产品自身因素(包括品牌、质量等)决定购买与否,22.83%的大学生会考虑当今流行趋势进行选择,7.8%的大学生会在价格因素上进行筛选,这显示出我校大多数大学生对信息消费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一定程度的理性。
问卷结果统计显示,大学学生信息消费的主要媒介为手机和电脑。其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选择手机进行网络信息消费的占比近100%,而79.4%的同时拥有手机和电脑两种电子产品;其它电子产品占有率较低,但可以显示出媒介的多样性。然而,通过统计显示,大学生每天玩手机小于一小时的占2.60%,每天1-3小时的占41.91%,45.95%的大学生每天玩手机4-6小时,更甚者,9.54%的大学生每天玩手机7小时以上。可见,仅有44.5%的大学生能够较合理的节制时间,说明大学生自律性差,不能有效的自我约束。而在信息消费上,15.32%的大学生每天信息消费小于1小时,49.13%的大学生在1-3小时之间,29.77%的大学生在4-6小时之间,5.78%的大学生会花费7小时以上进行信息消费,可以看出,由于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大学生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量大,对信息消费的需求量较高。同时,我们对比发现,大学生玩手机的时间与信息消费的时间成正比,说明手机作为一种高效传播媒介,在信息消费中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95%的大学学生认为信息设备具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说明该问题是大学生最为担心的问题。由于手机、电脑等信息设备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生会在上网、聊天、购物、转账过程中暴露个人信息这就极有可能会使个人信息泄露出去。62%的大学生在使用信息设备过程中担心钱财被盗,由于现在信息时代发达,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盗取他人才钱财,46%的少部分同学认为在使用信息设备过程中会对人生安全造成威胁。
2.3网络信息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人群里,有84%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站来获取外界的信息,7.5%的学生是以书刊的形式来了解外界的,剩余的是通过口耳相传和其他途径获取信息。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主要是以电子信息为主,较少通过纸质书籍来充实自己的视野.,这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消费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学生去图书馆的目的有54.6%的是自习,24.6%的是查阅专业知识,仅20.8%人数是以学习课外知识为目的。
3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精神生活处于比较满意的状态,仅有15%的学生非常满意自身精神现状,19%的学生会感觉精神空虚,通过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对于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
大学生在进行信息消费时,更侧重网络消费,虽然传统信息消费仍很频繁但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传统信息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与日剧增的信息需求,网络消费日益成为主流。大学生利用网络多半进行娱乐消费,过度的娱乐消费妨碍了面对面交流,而网络中也会存在不良信息如黄色图片,不雅视频等,这些低俗的文化会对我们身心造成冲击。
7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消费会影响身体健康,说明了大多数大学生在玩手机等网络信息消费时切身遭受了诸如眼疲劳,头晕,头痛,腱鞘炎等疾患,可见若在网络信息消费时姿势不当,时间安排不合理则易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对策
为改善消费环境我们应提高信息消费者的搜索甄别能力,信息提供者的道德修养,在法律上规范信息消费活动,社会舆论的监督。为提高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我们应参加相关培训讲座,寻找相关书籍,利用网络查找资料,通过校园信息检索平台或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消费力。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消费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消费意识,端正己对信息消费的认识态度。要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科学的消费者。信息社会和人的关系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问题在于信息技术的发达,而是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自身的素质,高层次的消费活动要求有高素质的消费者。因此,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消费能力。
通过大学生信息消费这个渠道,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把工作内容渗入信息消费整个过程中。美国著名的未来学者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就是争取话语权,用丰富、正确的有关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状态的过程。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抓住时代的特征,争夺互联网这个阵地,用高科技来武装思想政治工作。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传播,时效快,可以随时更新,即时播发,范围广,容量大,成本低,还可以用多媒体形式传播信息,集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观赏性强,还加强了互动性,可以实时反馈意见,相互沟通,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扩大网上宣传,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搬到网上,同时要加强对网上信息的管理和信息监测。只有掌握了信息时代的制网权,才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的经历,对《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希望对大家写《大学生淘宝消费行为现状初探-最新》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