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诚信事例汇总作文 诚信事例汇总图片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诚信事例汇总作文 诚信事例汇总图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诚信事例汇总作文  诚信事例汇总图片文案

诚信事例汇总作文 诚信事例汇总图片文案:

诚信
事例1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小孩子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你骗他就是教他骗人。”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事例2
郭沫若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事例3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事例4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事例5
商鞅为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诺谁将它搬到北门,赏金五十金。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事例6
北宋词人晏殊曾参加考试时发现题目是自己刚练过的,就如实向宋真宗报告,请求改换题目。他家贫,无钱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闭门读书,收到真宗夸奖,他谢恩后直言自己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这两件事,使宋真宗更加信任他了。
事例7
宋庆龄曾答应去某小学看望小学生们,但当天雨下的很大,大家都以为她不会来了,但宋庆龄仍然如约准时到达,给小学生们树立了一个诚信典范。
事例8
我国当代画家李苦婵凡答应给别人做画,从不食言。有一个他答应给老朋友作画,但因事耽误了画作的按时完成。不久,老友去世。他得知消息后,惭愧的给老友立即画了一副百莲图并烧给老友。由此可见守信是一种承诺。
事例9
美国棕色浆果烤炉公司是以信誉赢得顾客。为了实现保证价格合理和保证质量的诺言,公司专门派人把新制的面包用车子送到送到经销店,如果有脱销,一个电话就立刻送货上门。棕色浆果烤炉”公司说到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诺言。由此可见诚信是企业成功的保障。
事例10
古时有一人叫宋濂,他喜读书但家贫无从至书以观。就向别人借书,从不违约归还。一次,他借书一本因期限将至,还未看完便在寒冬腊月里连夜抄书按时归还,人们都称赞其信。
事例11
北宋时期的革命军领袖宋江,为人诚实正直,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年,宋江一个人在瓜园里看瓜,遇讨饭两人,悯其怜,欲将舍瓜于其,恰逢其父来田,遂将己钱攥手中假作乞人予之,返其瓜。其父故作不知,问之,实应之,父赞其之信仁。
事例12
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这样,朱家4口人,除了朱邦月本身一条腿被截肢,后来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吃喝拉撒全靠他照料。为了一个承诺,他付出了一生。
事例13
2003年,江志兰的丈夫因病去世,大儿子神智不清出走,小儿子遭遇车祸,致脊椎骨骨折。接二连三的变故,不仅用掉了家里仅有的几万元积蓄,还欠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灾难面前,江志兰没有放弃。8年来,年过花甲的她靠着1.8亩水稻田和房前屋后的一点自留地,日夜劳作,把一分一毛积攒下来的钱存好,凑成50元、100元的整数还债。目前,她已将债务全部还清,还供孙女读书考上了大学。江志兰家里最大的一笔借款是12000元,最小的一笔是260元,都没有写过借条,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还债的责任。为了省钱,她种田从不敢请人或租用机械,全是她自己带着幼小的孩子们用最原始的方法挖土整地。“再苦也要坚持,因为我是有组织的人!”,已有40多年党龄的老人在采访中多次重复这句话。用她的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就是再难,也要把欠下的钱还上。江志兰面对苦难选择坚强,用自己的行动为“诚信”二字作了最好的诠释,她的人品得到了村里人和社会的认可。

诚信事例汇总作文 诚信事例汇总图片文案:

诚实说信讲信义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你知道有关信义的历史典故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信义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1、举贤尽忠,死抗皇婚。
义乌人杨乔是汉朝名臣杨旋的哥哥,他容貌英俊帅气,治事干练,才华出众,深得汉桓帝赏识,官任尚书。他举贤尽忠,7次上书举荐贤士孟尝,但汉桓帝都置之不理,却深爱他的才干和相貌,并下诏将公主许配给他做妻子。杨乔坚决不同意,他开始绝食,以死抗婚,以死诤谏,在第七天的时候饥饿而亡。他不畏强权,凛然正义,以死尽忠明迹。(《后汉书》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八《张法腾冯度杨列传》及《孟尝传》等有记载)
2、施粮救荒,急人所难。
义乌人骆统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濡须都督,当年发生饥荒时,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都很困乏,骆统为此减少了饮食。他姐姐回娘家时见他这样很难过,多次询问原因,骆统说:“连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怎么忍心独自吃饱饭呢!”姐姐深受感动,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骆母也认为骆统很有贤德,于是就分粮施舍救了不少人。骆统很有才干,打仗也很行,他的许多主张孙权都予以采纳。他认为占募的做法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应急速停止,孙权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清官零陵太守徐陵死后,家中的田地、童仆、奴婢等都被地方霸主和强人抢掠一空,徐陵的儿子徐平落难。骆统知道后,一面代为申冤,一面亲自上书,请求孙权思贤嘉善,救济徐平。后来孙权安排徐平职位,徐平为吴国立了许多战功。骆统急人所难,关爱百姓,疏财侠义,展示了青年将领的宽阔胸怀。(《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和《会稽典录》等有记载)
3、致诚孝义,感天动地。
晋代东阳人许孜是孝义的典范。许孜二十岁时拜豫章太守孔冲为师,后来孔冲去世,许孜听说后非常悲伤,前去吊唁,并送丧到孔冲的家乡会稽,三年间一直吃素,在灵前服务,穿孝服。不久,他的父母也去世了,许孜骨瘦如柴,只能靠扶着拐杖站起,他把墓地建在县城东山,坚持亲自背土,不受别人的帮助。有人可怜他病弱劳累,苦求他接受帮助,他只好在白天不阻止别人的帮助,但到了夜里,就把别人帮他做好的部分去掉。因为服丧他还休了妻子,整天就住在墓旁,并在墓边种了五、六里的松柏,有只鹿破坏了他的松树,第二天鹿竟被猛兽杀死在那棵树下;许孜为鹿做了坟,猛兽就在许孜面前自杀了,他叹息着把猛兽埋了,从此这片树木不再被破坏。二十多年后,许孜另娶了妻子,把家安在墓旁,早晚向父母请安。皇上听闻后下诏书表扬了全家。这种师生情谊,父子孝义,诚实之心,连猛兽都能被感染。(《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孝友》有载)
4、民族大义,感化盗寇。
宋代义乌人宗泽一身正气,一心为民为国。宗泽在任馆陶县尉时,鄜州廷帅吕惠卿传檄给宗泽,命他与县令视察黄河堤防,檄文到达时正赶上宗泽的大儿子去世,但宗泽无任何停留就上路了。吕惠卿听说后感叹道:“真可以说是为国而忘家之人!”秉义郎岳飞因触犯法律要被刑法处置,副元帅宗泽慧眼识英雄,交给岳飞五百骑兵,让他戴罪立功杀金兵,结果岳飞一举大胜,于是他升任岳飞为统制,成了自己的得力干将。
王善是河东大盗寇,拥有盗众七十万人,一万辆车,想要占据京城。宗泽单人匹马赶到王善大营,哭着劝王善为国出力,宗泽出自肺腑的一番话感动得王善也哭了,于是投靠了朝廷。拥兵三十万的杨进,以及各拥兵数万的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人,在京西等地扰民,宗泽依次将他们招安。后来宗泽死后,杜充任留守,英雄不再被重用,许多人又去当了强盗。
宗泽性格直爽讲义气,亲友中贫困之人大多靠他活命,而他给自己的东西却很少。甚至死前关于家事未留一言,只是连呼三声“过河”而死。(《宋史》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十九《宗泽传》有载)
5、舍身殉国,义薄云天。
宋代东阳人李诚之是吕祖谦的得意门生,在知蕲州时积极备战,酒库每月发放给守城官员有四百五十钱,他将自己的这份充入公款以帮助部队的粮食供应。嘉定十四年二月,金人进犯淮南,当时李诚之已经过了任期,但代替他的人还没到,本想先送妻儿回去,但听说有紧急事务就耽搁下了,他与幕僚们说:“我作为一个书生多次担任边远地区的镇守官,现在年纪已经七十,只差一死罢了。必当与同僚们合力守城,不成就战斗到死。”在他的率领下,击退金人无数次的进攻,甚至出城夺了敌军的大印。金兵派人来劝降,他将其杀之明志。后金兵集合十八万人来总攻,李诚之用忠义激励将士。城破后又率兵与敌巷战,敌我死伤相当。他儿子力战而死后,他本人在刎颈自杀前呼叫家眷赶快自杀。于是他的妻子和儿媳、孙子都跳入水中自尽,“取义成仁”。后李诚之被朝廷封为“正节侯”,在蕲州建立祠庙,赐名“褒忠”。(《宋史》卷四百四十九,列传第二百八十《忠义四》有记载)
6、不畏强权,孝义双全。
宋代金华人吕祖俭是吕祖谦的弟弟和学生,正准备奉命赴任去管理明州仓库时,恰逢哥哥吕祖谦去世。按照当时法令半年不上任就算超过了上任期限,但他宁愿冒丢官的风险也一定要为哥哥守
守满丧期才肯赴任。没想到朝廷准许了他的请求,并下诏上任过期的时间延长到一年,这个制度就从吕祖俭开始。
吕祖俭在任太府丞时,外戚韩侂胄开始掌握朝廷大权并陷害忠良。他为受诬陷的右丞相赵汝愚多次直言抗争,因而得罪了韩侂胄,被贬外放吉州等地。吕祖俭在贬谪地一边刻苦读书,一边深入探究理学,靠卖药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每次出门,一定是穿着草鞋徒步而行,为方便翻山越岭。大儒朱熹得知后写信给他说:“论官职我比你高,论皇帝的恩宠我得到的比你多。然而我却坐视朝中小人们胡作非为,不能说一句话来报效朝廷,才致使你独自表达对小人的不满,最终触怒那群小人而惹上灾祸。我真为自己而惭愧,为你的行为而叹服啊。”(《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二百十四《忠义十》有载)
7、一门孝义,和睦大家。
浦江县郑宅郑氏一家,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从郑绮开始,十五世同居共食长达330余年,鼎盛时有成员3300多人同居一起,整个家族尊老爱幼、和睦团结。被尊称为“义门郑氏”,屡受朝廷旌表,朱元璋亲赐封为“江南第一家”,事迹多次载入史籍。
郑氏第4代孙郑德珪、郑德璋,十分孝顺友爱。郑德璋刚正直率,宋朝灭亡时仇家以死罪陷害他,将要到扬州接受逮捕。郑德珪哀叹弟弟是被诬陷的,便对弟弟说:“他们要害的是我,我去了就能揭露他们的诡计“,收拾行装后抢着上路。弟弟在诸暨追赶上了哥哥,都哭着争相赴死。哥哥只好假装告诉弟弟自己不去了,半夜时却独自一人抄小路跑了。郑德璋追到广陵,知哥哥已死在狱中后,多次因悲伤得气绝过去。他背着哥哥的尸体回家安葬,并在哥哥墓旁搭了个小房住了两周年。到明代郑濂主事时,他因罪被逮捕。堂弟郑洧效仿前辈代哥去死,自称有罪,在街市被斩首。(《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元史》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四《孝友一》;《明史》卷二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孝义一》等有载)
8、隐名施恩,情义无价。
元朝兰溪人金履祥是金华何基、王柏的学生,著名大儒,他不仅诲人不倦,更看重情谊。有位老朋友的儿子犯了罪,母子二人分别发配给他人做奴隶,相互不知生死已有十年。金履祥竭尽家产营救,终于将母子二人赎身出来得以团聚。后来那个儿子成为显贵,金履祥始终不提此事,见面仅仅问候辛苦而已。何基、王柏的丧事,金履祥率领同门师友,根据礼仪穿着丧服,观看的人才知道师生情谊关系到纲常伦理。(《元史》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七十六《儒学一》有载)
9、尽忠尽孝,尚义轻财。
明代永康人徐学颜是有名的孝子,他母亲患病,就整天祈祷,请求以身代母,夜间梦见神人授药,天亮时记得形状颜色到处寻觅,终于找到了荆芥汁液,使母亲的病得以痊愈。其父当官得罪当权者而下狱,他三次上书申冤被阻,到处向公卿大臣求告无用,徐学颜在刑部争辩号泣也未能成功,直到他咬破手臂血溅庭院,其父才获释回家。
徐学颜代理江夏知县时,楚王府新募新兵由其统帅。后新兵于城内叛变,徐学颜与之格斗,左臂被打断,大骂不降,被流贼肢解,全家二十余人同时赴难。
他还将自己所居住的大宅让给兄弟,崇尚节义,轻视钱财,同族人都感激他。(《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二《忠义六》有载)
10、深明大义,智勇烈女。
清代永康人吴宗爱(字绛雪)是英的妻子,绝色美人。她九岁通晓音乐声韵的规律,十几岁就能作诗,擅长绘画写生。清康熙十三年,叛乱的耿精忠部将徐尚朝抢掠到金华府,并进入永康。徐尚朝早年在浙东做官时听闻过吴宗爱的才华姿色,于是派兵威胁吴宗爱族人一定要交出守寡的她,否则将屠城。吴宗爱就说,“我已是亡夫的未亡之人,人终究有一死,走吧,何必多说!”叛军派人迎接吴宗爱,并以两位骑兵左右护送前行。行至三十里坑,吴宗爱哄骗要给骑兵、马匹取山泉水解渴,突然投崖自杀身亡。不但保持了纯洁之身,也救了全城百姓。(《清史稿》卷五百十,列传二百九十七《烈女三》有载)

诚信事例汇总作文 诚信事例汇总图片文案:

盘点诚信的名人故事
(一)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分析:“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话题:“人无信不立”“诚信”“证明”
(二)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
话题:“诚信与人生”“互助”“诚信的价值”
(三)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话题:“诚信人生”“重诺”
(四)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分析: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此事亦可看出郑板桥的智慧与幽默。
话题:“经营人心”“诚信”“名人的智慧”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诚信事例汇总作文 诚信事例汇总图片文案:

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一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因为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现金出来,只需要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就可以成为股东。这符合摩根先生没有现金但能获益的设想。
很快,有一家在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假如按照规定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股东们一个个惊惶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信用比金钱更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东的股票,然后将赔偿金如数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这件事后,伊特纳保险公司成了信誉的保证。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无奈之中,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蜂拥而来。原来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生死之约】
公元前4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被判绞刑,在某个法定的日子要被处死。
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国王答应了,但条件是必须寻一个人来替他坐牢。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真的同意替他坐牢。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头。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也没有回来的迹象。那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挂在了达蒙的颈项上。人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国王听到消息后,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罪。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诚信事例汇总》作文,希望在写《诚信事例汇总》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诚信事例汇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