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作文 英语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作文 英语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作文  英语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文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作文 英语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文案:

——V-ingformasSubjectandObject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课程要求教授语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去内化语言规则,从而达到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
语言学家认为,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人们公认的交流思想形式就没有一致性,就无法组织语言,人们也就无法进行交流。正如英国语言学家LouisAlexander所说,“任何语言的准确性最终来自语法本身。”实践性强的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可使学生越学越明白,越学越容易,越学越轻松,从而能激发学生深层的、持久的学习兴趣。语法教学在任何情况下、任何阶段都不能淡化(胡春洞,2002)。因此,语法教学必定是高中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学生没有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习得英语的环境,他们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很难靠单纯模仿去自然习得英语。因此,设计真实的语法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交际的交互式中学习语法,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总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高一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制定相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发现、理解、掌握动词-ing形式用作主语和宾语的结构;
2、在真实的语境和任务完成中理解、运用动词-ing形式;
3、培养围绕主题阐述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稳定和持久的英语学习动机,对课堂内容有较高的兴趣;
2、能根据语言环境得体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谈论名人、谈论朋友,树立奋发向上、努力奋斗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掌握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
2、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法教学,使语法教学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情景活动中的学习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3、把某些语法教学转化为交际活动,具体设计有:
(1)英文歌式
通过填补英文歌中的missingwords,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游戏式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接龙”游戏及猜谜游戏。在这样的操练活动中,学生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使语法教学既轻松又有效。
(3)表演、对话式
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表演和情景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信息的使用和接受能力。
(4)直观式
利用图表、动画、实物等方式直观介绍目标语言结构。
(5)视听法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与影像(如周杰伦、姚明、蜡笔小新)呈现语言情景或话题,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言结构进行表达和交际。
4、通过小组竞赛方式实现激励机制。在课堂反馈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体态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创新,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理解、掌握动词-ing形式用作主语和宾语的结构。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语境中使用动词-ing形式;
2、带逻辑主语的动词-ing形式的使用以及动词-ing形式的时态和语态。
五、教学过程
TaskOne:Warmingup(ListeningtoanEnglishsong)
教学思路:听英文歌曲填入所缺歌词引入本节课的目标语言结构动词-ing形式。学生通过听,写,看的形式,在教师的提示下自我发现并关注目标语言的形式和用法,同时也进行热身,为同学们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LOVE──ByJohnLennon
Loveisreal;feeling;wantingtobeloved.
Loveistouch;reaching;askingtobeloved.
Loveisyou,knowingwecanbe.
Loveisfree;leaving;needingtobeloved.
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仔细听歌曲,把空缺的词填上,由于目的在于引入而非训练听力,因而歌词较简单,让学生明确只听一遍;听完请一位同学呈现结果,大家共同验证信息的正确性;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单词,发现共同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动词-ing形式。
TaskTwo:Discoveringstructures
教学思路:通过名人名言、俗语及绕口令,引导学生发现V-ingFormasSubjectandObject这一目标语言结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高声朗读下列句子,接着,请学生将它们翻译成汉语并自然习得动词-ing形式可作主语和宾语,从而切入课题。
toomuchexperienceisadangerousthing.经验过多反而危险。
eginningmakesagoodending.善始者善终。
gwithoutreflectingislikeeatingwithoutdigesting.读书不加思考,如同吃东西不经消化。
ngbysoundisasoundmethodofsoundingsounds.
TaskThree:Practice
教学思路:通过叙述式和游戏式,引导学生利用动词-ing形式解释所设置的文本信息,开展接龙游戏,并借助小组竞赛,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将动词-ing形式用作主语和宾语的各种结构进行归纳、运用。
教学过程:
Activity1学习动词-ing形式用作主语
要求学生用动词-ing形式解释表格中的文本信息,第一题先给出答案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动词-ing形式用作主语。
ewithhimisnouse.Itisnousearguingwithhim.
Activity2学习动词-ing和不定式充当宾语的异同
通过下列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在形象化、真实化的语境中明白动词-ing和不定式充当宾语的异同。
IrememberthefactthatIgaveagifttoTomforhisholidayyesterday.(remembergiving)
IrememberthefactthatIwillgiveagifttoTomforhisholidaytomorrow.(remembertogive)
Activity3学习动词-ing形式用作宾语
要求学生用动词-ing形式解释表格中的文本信息。通过文字所描绘的语境,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动词-ing形式用作宾语,并共同回顾、归纳只跟动词-ing形式用作宾语的动词、短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TextmessagesMeaning“Nosmokinghere,”sn’tonyourseeinghimofftomorrow.
Activity4学习动词-ing前面加逻辑主语的结构
让学生继续观察句子:Iinsistonyourseeinghimofftomorrow.
教师提问:Whowillseehimofftomorrow?
学生答:You.
教师说:Wecanaddawordlikeyour,his,asetranslatethetwosentences:1、他的迟到使老师很生气。2、你介意我关窗吗?接着利用动词-ing前面加逻辑主语的结构进行“接龙”游戏。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肢体语言呈现规则,让学生进行类似的“接龙”,如:
S1:Tom’smakingfacesledtoourlaughing.
S2:Ourlaughingledtotheteacher’scoming.
S3:Theteacher’scomingledtoTom’sbeingscolded.
S4:Tom’sbeingscoldedledtohiscrying….
这项操练活动大大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既练习了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还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又不乏幽默与调侃,从而使语法教学既轻松又有效,让课堂学习进入高潮。
Activity5学习动词-ing形式的时态和语态
通过《蜡笔小新》的一段视频,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发现、运用动词-ing形式的时态和语态,如:I’sbeinghelped.等等。
TaskFour:Application
Activity1Talkaboutthreefamouspeople.
教学思路:新课程呼唤英语教学回归生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因而选择了学生熟悉而且喜欢的人物作为话题,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言结构进行谈论。为确保每个学生均能“有话可说”,提供特定句型让学生用目标结构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为下一个任务作一定的铺垫。
教学过程:向学生呈现三张人物图片(周杰伦,姚明,MartinLutherKing)和两个句型:He\/Shedevotes…to…和He\/Sheisconcernedabout…。布置学生分小组讨论,轮流发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至少要说出一个句子,然后选出最精彩的句子,最后向全班展示。
Activity2Talkaboutoneofyourclassmatesandhaveaguessinggame.
教学思路:在上一个环节谈论著名人物的基础,把话题转移到学生更为熟悉的同学;加大了任务的难度,要求说一段话;为了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仍然给出了一些提示性的句型、短语,但是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教学过程:向学生明确该项任务的话题,提供一些提示性的短语,布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向全班展示,同时全班同学按照说话者的介绍猜猜到底说的是谁。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更浓,听起来也更集中精神,气氛非常轻松活跃。
begoodatcare(little)aboutdreamofdevote…tobeinterestedinbeafraidofbeconcernedabout
TaskFive:Consolidation
教学思路: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后,对V-ing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基本规则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也形成了初步的语言习惯。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重点进行简单的小结,整理思路,形成清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课后复习的要点以及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方向。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本节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Today,we'ouldbefollowedby“todo”.odosomeresearchonverbsafterclass,foritishelpfulforyourfurtherstudy.
TaskSix:Self-assessmentandhomeworkassignment.
教学思路: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后作业是教学内容的巩固、延伸和拓展,布置的作业应体现课堂教学整体内容,同时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指引方向。
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课堂活动的评价表和课堂学习的反馈表,并布置课后作业:
boutapersonyouloveorrespectverymuch,tryingtousetheV–ingformasmuchaspossible.
researchontheotherusageoftheV-ingform.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作文 英语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文案:

[高中英语]语法该如何教由英语作文网整理收集 英语作文网
“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新英语课程的一大特点。新课程到底还要不要教语法?回答是肯定的。问题是如何教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既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又使语法知识“内化”成正确应用语言的能力。
精讲多练,促成内化。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和记忆,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例、实践、实用;启发、诱导、点化学生在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对比分析,求异存同。充分利用学生在汉语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的对语言的普遍性规则的概念,发挥已有母语语法知识资源的优势;善于对母语与外语进行比较,找出两种语言在一些语法现象上的相同与不同点,把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作为教学的难点,予以重视;防止学生将汉语语法规则作不恰当的移植。
尊重习惯,了解文化。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习惯用法相对于语法规则是第一性的。在语法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规则的、不规范的语言习惯用法,并针对这些例外现象,在必要时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印象,扩大知识视野。
侧重归纳,适当演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把语法教学方法划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有先归纳再演绎,或先演绎后归纳,近而使二者循环交替进行。新课程强调实践、应用的能力,故应在兼顾两者的同时,向归纳倾斜,以便更好地发挥语言交际的功能,达到熟练运用语法规则的目的。
及时复习,提高效率。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一次在学习上花多长时间,而在于学习的频率即复习的次数。教师应注意语法现象的反复出现,牢记已讲解过的知识,结合新的语言现象,及时复习,使“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对学过的语法知识适时进行总结、归纳,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 [高中英语]语法该如何教由英语作文网整理收集 英语作文网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作文 英语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文案:

情境设置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使用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虽然掌握语法知识并不等于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但语法知识的欠缺势必会对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产生一定的影响。正确领会新课程精神,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避免语法教学走极端,是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词汇积累,因为词汇是构筑语言的材料。面对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学生常常苦于记忆单词,效率低、遗忘速度快。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ies)研究成了外语研究者的一项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以农村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词汇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并进行词汇能力测试,经过3个月的词汇学习策略教学后再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并进行词汇能力测试。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语法教学中情境设置方面的点滴体会。
课堂教学情境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教师要创设尽可能逼真地反映知识生成和应用的学习情境,关注课堂情境的细节,尽可能减少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注重课堂文化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语法教学也应遵循语言规律,教师应利用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氛围中掌握语法知识。
一、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
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实物的运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认识客观事物。教师通过实物这个直观教学手段,加上自己的语言表述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形成交际的模拟情境和气氛。通过在设计的情境中进行语言操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掌握所学语法知识。
在教学定语从时,我准备了实物――一男、一女、两个布娃娃和一副眼镜,通过实物创设直观情境,有力地诠释了实物直观情境的创设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一男、一女、两个布娃娃和一副眼镜)
师问:Wouldyoupleasetellmewhichdollisagirl?生答:Thedollwithlonghairisagirl.
(把眼镜戴到女娃娃头上)
师问:Whatisthegirlwearingnow?
生答:Thegirliswearingapairofglasses.①师问:Howdoyoulikethegirlwearingtheglasses?②生答:Thegirlwhoiswearingtheglassesbecomesmorebeautiful.③
(把眼镜戴到男孩头上)
师问:Whatdoyouthinkoftheboynow?
生答:Theboywhoiswearingtheglasseslookshandsome.④
接下来,老师将句①、句②、句③、句④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开始引导学生认识定语从句。
在实例中通过游戏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动态中领悟定语从句在表达中的作用,了解定语从句的语言特征。这种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情境化的教学条件,提供对学习过程的动态指导,使学习者通过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需要教学设计者在教学中开发、设计综合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在背景或模拟背景中通过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获得可迁移的一般技能,领悟语法规则的内涵,并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创设直观的问题情境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比较、总结、应用的方式,达到对语法知识掌握的目的。在情态动词的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进行情境操练:上课了,但Yuyang还没有来。教师问“WhyisYuabsent?”引导学生用情态动词回答。
学生A:Hemustbeonhiswaytoschool.
学生B:Hisbikemightbeflatandhemightbewalkinginsteadofriding.
学生C:Hemaybeillinbed.
学生D:Theremustbesomethingimportantthatstopshimfromcoming.
学生E:Theremustbesomethingunexpectedthathashappenedtohim.
在学生比较了情态动词作推测性用法和非推测性用法的区别以后,教师及时总结情态动词的推测性用法的几个特点,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拟语境,运用情态动词写一篇短文,这样学生就容易学会运用所学的语法规则进行谋篇,达到掌握语法的目的。
三、利用音像资料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英语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天地,其音像效果更是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讲解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情景,使课堂活动栩栩如生,让学生在逼真的生活空间中领悟英语语言的魅力和语法知识的内涵。分词的用法一直是高中学生的难点,特别是有关Verb-ing与Verb-ed的区别总是教学中的重点。其实,在学生了解了分词的基本用法和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制作动画创设如下情境:
人民公园的一角,一位老者独自一人坐在长凳上,一阵秋风拂过,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看着徐徐下落的秋叶,老者不由叹息一声。不一会儿,地上一片金黄。就在此时,一位身穿环卫服的中年妇女拿着扫帚奋力地扫着地上厚厚的落叶。当学生都被画面情节深深吸引时,教师可以提问:outhinktheoldgentlemanfeels?Why?学生回答:S1:Helooksabitupsetbecauseofthefallingleaves.教师接着问:thewomancleanerdoing?学生又答:S2:Sheissweepingthefallenleaves.
由于动画效果形象地展示了树叶在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学生很自然地从中领悟falling与fallen的语用差异。从而推导出:从时间的维度上看,Verb-ing通常表示正在发生的事,具有动态特征,相反,Verb-ed一般用来陈述业已发生的事,具有静态特征。
四、通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在讲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我发现这季节正好是爱感冒的季节,而且我知道刘春红等许多人正在患感冒,刘春红同学还有感冒药。所以在表达请求时,我就让一个打喷嚏的学生杜莹莹问一句有关感冒的请求,她问刘春红:“TodayIhaveacold,couldyougivemesomemedicine?”刘春红答:“0fcourse,hereyouare”。然后他给杜莹莹一些新诺明及扑热息痛并说“Wishyouhealth!”另一个学生转述时说:“Duyingyingaskedyoutogivehersomemedicine”。又即兴说:“YouareaLeiFeng,Weshouldlearnfromyou”。学生为之而鼓掌,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活跃了气氛。
学生在准备、参与的过程中,以亲历亲为的感受去领悟语法知识。学生只有身处此情此景中才能领悟语法规则在特殊语境中使用的适当性,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总之,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新世纪使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已成为了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言语活动是一种交际活动,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培养英语交际能力。而人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同时会自觉地理解并遵守语法规则。所以,用言语活动来教授语法知识既能使学习者习得语法知识,又能达到培养语用能力的目的,是语法学习目的的回归。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作文 英语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文案:

摘要:
中学英语教学“耗时较多,收效较小”局面的改变,关键之一是英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和“基于实践”的教学观、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学生主体
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本、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围绕“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满堂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疲于记忆;教师主要担当着一名英语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了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传导式的、以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语言能力和态度情景培养为特征的、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把英语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惟一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倾向和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学习者自身的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讲,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学”。可以这样说,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就是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
就英语教学而言,英语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英语教师通过言语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从而形成英语运用能力。能力是存在于主体内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的生成必须通过主体内部的活动,对操作对象进行内化,从而在主体内部形成一种牢固的神经联系。
英语能力的这种内在性决定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性。换言之,学生主体观是能力目的论的必然推论,其内涵是,学生是言语活动的主体,也是言语能力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主体的言语活动是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主要环节。
二、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
在英语课中,“我们应当做的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误区是把英语看作与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一样是一门知识课。而事实上,学习英语是学习语言运用,即言语。也就是说,英语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两者的区分,是当前英语教学的弊病之一。英语教学长期摆脱不了“耗时较多,收效较小”的局面,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是在教语言而不是教言语,由此造成学生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上。但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掌握语言知识,而是靠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对英语语言进行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英语教学是以言语内容为中介使学生获得言语规律和技巧的教学活动;英语课的本质是通过开展言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言语能力)。
三、确立“基于实践”的教学观
基于言语本位的课程观,英语课可被视为言语实践课。语言知识课中,学生获得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信息;言语实践课中,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英语能力。尽管英语语言知识与言语实践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但不等于说,英语语言知识学好了,言语实践就自然进行了,英语能力就自然形成了。英语能力的形成依赖于言语实践。
言语实践,是学生的实践,要求学生“事必躬亲”,教师是“讲”不出学生的能力来的。我国普遍存在脱离语言实践活动的、单纯的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以致产生费时费力而效率低下的教学效果,这早已从反面证明了语言的实践活动对于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言语能力是“习性”的产物,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习得”是现代语言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个体通过言语活动学习言语的过程。“习得”强调的是言语主体的“亲历性”,这种“亲历性”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英语教学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即通过丰富具体的语言感受和运用,才能最后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始终突出语言的实践性:
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强调任务型学习(task-based)、语言的输入量(languagein-put)和真实语言(authenticlanguage)实践的机会;强调课堂综合环境(languagesettings),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targetlanguage)教学,用好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强调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强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广泛的教育资料,拓展学习渠道。
第1期龚凡履: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具备的观念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四、构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英语的学习,主要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积淀有两个心理学前提:一个是主体的亲历性,学生主体必须真实参与言语过程;一个是环境的“真实性”,即为主体的“真实的”言语活动提供同样“真实的”言语环境。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变讲授型课堂为交际型课堂,变知识型课堂为言语型课堂,就要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所谓“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语课堂搬到社会,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人文活动,如会话、采访、自我介绍、订计划等;解决问题,如描述工作程序、完成指定任务、根据图表进行讨论;游戏,如猜谜、竞赛;学科活动,如报告会、研讨会、新闻广播等等。
“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这种“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塑造学生整体人格的切实途径。
综上所述,为了担当好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英语教师必须对“什么是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把握:它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为目的,以获取言语经验为主要途径,以学生主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为主要构成成分,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激发为前提,以学生对言语的亲身体验为基本要求,以真实的人际交往为表现特征,以学生认知、思维、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12.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