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 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  文案

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 文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作文教学中,要做到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还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起。
一、听――两耳关心窗外事,不再只读圣贤书
我们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语文老师在指导写作时,总喜欢强调“关心生活,观察生活”。实际上,这种指导太宽泛,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明确的任务,如“文学采风”中歇后语的搜集、谚语的整理、电视广告的记录、流行歌曲的传唱等等。下面我展示一下学生的成果。
第1小组把民间流传的歇后语进行整理:
①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
②大熊猫的食物――损
③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第2小组搜集了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整理如下:
①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②天上灰云悬,雨丝定连绵
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并装订成册。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在积极地参与中,他们在活动中了解这些歇后语、谚语的产生渊源和深刻含义,丰富了语言,最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材料。
二、说――我口诉我心
曾经有人趣言,“当今世界三个宝:口才、金钱加电脑”。其中口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高中学生的思想都很活跃,他们也有很多话要讲,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上做好引导。而口头作文是了解学生内心、促进其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学生“说”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三个尝试:生活见闻交流、课前演讲、听课感想交流等等。如听课感想交流中的一个例子:
我在教学《道士塔》第三部分结尾“我好恨”这一句时,问学生:“余秋雨恨谁呢?”
一学生认为“他恨王道士,恨他不懂莫高窟的价值,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葬送在他手中……”
一学生认为“他恨自己,恨自己晚生一个世纪,恨自己没机会阻止莫高窟文化宝物的遗失……”
一学生认为“他不但有恨,还有爱,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从敦煌学的研究者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自尊心是多么的重要……”
三、读――亲吻朵朵鲜花,酿造甘甜蜂蜜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的,读很重要。我们可以以读促写,在阅读中品味人生,洞察世界,热爱生活。
在阅读写作教学中,笔者注重学生素质的教育,人文的培养。特别是教材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总不忘时时让学生动笔。如引导学生写课文导入语、写提纲、拟标题、仿写、续写、改写等等。笔者在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对一些工整经典的语段带领学生作了几处仿写。其中一个学生尝试着仿写“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如下:
“真的雄鹰,敢于搏击险峻的高峰,敢于撩掠浩瀚的大海。这是怎样的勇敢者和无畏者?然而命运又并非不公,它以万里的晴空,来衬托你的矫健,还留下白云的飘渺和微风的和煦来做点缀。在这飘渺的白云和微风的和熙中,让你一展雄风,维持着你的英姿飒爽。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停住翱翔!”
四、写――自由写作,写出人生,写出精彩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和情感表达,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教学必须确立在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体系之上,坚持“主体意识”的教育思想,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主体。写作训练我注重作文的随笔化、生活化、日常化,换言之就是作文训练从小处着眼。实际上,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教育,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以人的世界包括“我”的内心世界和人的外部世界。当内心和情思被文字自由地承载出来的时候,是一种幸福。所以阅读、生活、思考是语文教育的全部指向,是作文训练的全部内涵。从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我便反复阐述以上基本理念,诱导强化,人人都有一本心爱的随笔(日记)。同时,不定期地选编印发优秀的个人专辑,形成激励共享的氛围。下面随手剪切几段学生的随笔:
如:《琐不住的童年》片段
童年就像一个月光宝盒,里面贮存了一支支动听的歌曲。童年像月光一样轻柔,像细沙一样平缓,像丝绸一样光滑,像溪水一样清澈透明,像拉萨的天空一样广阔而悠远,像草原一样生机盎然,像含苞欲放的花蕊一样诱人而神气,同时它又像蜻蜓点水一样一跃而过……
这种充满梦境的神奇世界就叫作“童年”。它没有搀任何杂质,始终酝酿着一个字――纯。……

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 文案:

浅谈高中作文对本真的回归
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重能力轻素养,重技法轻人文,重浮华轻心性。这些痼疾的解决,有待于语文教师的深刻反省,有待于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有待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一、“本真”的失落
作文的写作初衷是抒发内心的真实感情,用“我手写我口”,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是“言之无物”。写记叙文,选材不是雨中送伞,就是路遇乞丐;写议论文,援引的论据不是屈原、苏轼,就是司马迁、陶渊明,写作素材严重匮乏,“自我”缺席情况突出。
另外,语言表达华而不实。一些文字,从表面看,似有高深玄妙之感,静而观之,擦去表层的脂粉,看到的就只是一副枯骨。空洞无味的文章,只能让人拒之于千里之外。
除了内容匮乏和语言苍白,作文中“真情实感”的表达也很无力。习作中有不少学生为文造情,失去真心,作文中有意识的媚俗和无意识的娇情交替出现。这类文章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思想的光辉,走向“假大空”,以共性取代个性,以教条取代思考,没有坦诚的真我,没有张扬的个性,剩下的只有虚空的假我。
二、“本真”是什么“本真”的失落,让人堪忧。为什么学生在最纯真的年纪写不出最真实的文章,违背写作的初衷,体现不出“本真”的要求呢?就外因而言,长期的作文评判标准统一化、格式化,让教师和学生似乎都有套路可循,从小学到中学的作文教学谁也不愿意轻易去打破这样一种“稳步”得分的“制造模式”。另外,在一线任教的语文教师还脱离不了文以载道的路子,摆脱不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学中盲目追求学生作文的发展等级,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生存状态。
就内因而言,学生主体意识缺失。写作源于生活,但现在的学生大多“无视”生活,没有“慢慢走,欣赏啊”这样的契机;扎根在繁重的课业中,没有“仰望星空”的心情。写作源头的枯竭造成在自我创作的过程中,一味宿构、套构、袭作,甚至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把真正的思想、内容丢掉了,作为创作主体的“我”早已不知所踪。
那么,作文中的“本真”到底在哪里?明代文学家李贽在他的 童心说 中提出:“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他认为凡天下最好的文章,莫不是童心的表现。文学写童心,其实质也就是表现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之后袁枚在他的“性情说”中也谈到“性情之外本无诗”( 寄怀钱屿纱方伯予告归里 ),这种性情要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个性,“作诗不可无我”( 随园诗话 卷七)。
此二人的文学主张与我们现在倡导的作文理念不谋而合,即创作富含真情实感的“有我”之文,唯有“真实”和“自由”地反映内心思想的文章才能感动他人。所以,现在的中学生要有一颗“赤子之心”,用这样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有想象力、生命力的“心”在作文方面去伪存“真”,返璞归“真”。
三、“本真”的回归
现状如此,教师如何应对?回归自我、回归本真是根本途径。
学生是作文写作的主体,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作文是表达自我的,是一个人个性、气质、情感、思想的外化。个体是独一无二的,作文的写作也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只要真切地表达了自我,作文中有一个“我”在,那么独创性就无需刻意追求,因为它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袁枚在 寄奇方伯 中说:“赋诗作文,都是自写胸襟。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故好丑虽殊,而不同则一也。”要的就是“不同”,“不同”才是我之为我的关键所在。
“我”从何处寻?“我思故我在”,要培养自我意识、主体意识,仍离不开阅读和思考,以及把思考的内容笔之于书。中学生通过阅读与现实生活相印证,是一种锻造思想、找到自我的捷径。当然,阅读并非随意不加选择地读,而是找到与自己性情相契的经典深入研读,沉潜反复,含英咀华,慢慢体悟,把经典的内容化入自己的血肉,与灵魂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触境而发,且左右逢源。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有时也会出现因一家之言扼杀天赋之作的可悲行为。因此,教师不能总是就题论题,总结一些万能的写作“公式”,应该在文章中读到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智慧穿透文章,发表对文章的独到理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用生命体验去理解文章、印证思想,引导学生去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挖掘出写作潜能。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才有个性,才有生命,才有感染力。为文即为人,文中有“我”、本真的写作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是一种“人”的确证。我手写我心,本真无拘牵,高中生能够在作文中回归本真,写出真我,就可以将社会中高尚的情操与世俗的欲望、深邃的思想和浅陋的见识糅合在一起,就可以将人性中坦荡的胸襟和萎靡的精神,勇敢坚定与胆怯退缩和盘托出,用最原始的情感反映出最真实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中学(226200)

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 文案:

作文教学呼唤真情
叶圣陶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显然,一切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谋篇布局的本领,如果与情感比较起来,显然应该放在其次的位置。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一、感受生活,体验情感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是 语文课程标准 倡导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精心呵护”的不易,我组织学生进行 “护生鸡蛋”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带一只生鸡蛋到学校,从上学到放学都要带着鸡蛋。并想办法保护好鸡蛋,保护期为一天,使它完好无损,蛋破即为护蛋失败。学生们热情高涨、欣喜万分之余忐忑不安,心乱如麻,体验各不相同。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今天,我和鸡蛋形影不离。上课时,我把它放在抽屉里,还时不时地偷偷摸着它,看它有没有碎。下课时,除了上厕所,我一步也没有踏出班级,守护着我的鸡蛋宝宝。突然,不知谁大叫一声:“林乐文的蛋破了!”我心里一阵不安,赶紧从抽屉拿出自己的蛋看了一眼,完好无损,我松了一口气……一个小小的鸡蛋,要保护它不受伤害,是多么艰难啊!父母把我们抚养到这么大,经历了多少苦,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么敏锐、细微的体悟呀,多好的孩子呀,他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体会到了父母的爱,体会到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他不仅学会了“写文章”,还学会了“做人”。
二、游戏习作,人人有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之者。”学生若对习作不畏不惧,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平时,我挖空心思来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我经常带着学生玩游戏,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觉得习作是一件有趣的事,可不是一件苦差事。如指导学生写 拔河比赛 时,告诉学生要重在写比赛过程,写双方的你争我夺,顽强的较量。(即要抓住双方刚才比赛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写。)实践证明,这样,集游戏与习作是成功的。指导也是很直观,很有效的。比完赛后,因为很多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如李四把比赛过程写得热火朝天:“一、二、三”裁判员一声令下,那声音牵动着同学们的心。同学们立即进入紧张的比赛中。只见我们班的同学(三年级)个个涨红了脸,像喝醉了酒似的,眼睛睁得圆圆的。而四年级的同学也咬紧了牙关,双方都不甘示弱。绳子中间的黄绸子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那绸子动一下,同学生们的心也跟着揪起来。拉拉啦队也急了,有的喊破了喉咙,有的急得跳起来……就连张强也开天辟地头一回我手写我心,真真正正地写自己的文章。(该学生这学期刚转学来,前两篇文章全是抄袭的,令我很反感,一直强调自己写。都无法扭转局面。而这次的游戏习作让他改变习作方式。)因此,我加大力度,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游戏活动,如举行 贴鼻子游戏 、 丢手绢 、 老鹰捉小鸡 ……再让学生习作,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四、呵护童心,深化情感
童年用无邪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稚嫩的双手触摸世界,用天真的话语笑谈世界,用纯净的心灵感受世界。童年就像七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颜色;童年又像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每一次经历都有一种味道。在童年的岁月里,养一只小狗,与它交朋友;种一棵小树,和它一起长大;做一些家务事,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自我推荐,参加班干部竞选,这些都充满着无限的乐趣。写一则成长的日记,叙一件有趣的小事,编一个美丽的童话,都是童年难忘的记忆。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呵护孩子的童真,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作文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做到了这一点,你也将体会到作文教学成功的喜悦。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热情鼓励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个性培养原则。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给予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为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如:片断练习、即兴作文、口头作文、活页作文等。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就给予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作文中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就一定会更深层地喜欢写作文。
五、艺术评价,升华感情
作文评语需要以艺术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丰富学生生命的内涵。特别是给佳作写总评时,力求做到文字精美而富有个性。如:“你的文字驾驭能力很强,整篇文章‘形散神聚’,一气呵成,仿佛行云流水,给人明快舒畅的感觉!如果没有平时大量的课外阅读,怎么会笔下生花呢?‘十年磨一剑’,继续努力吧!相信你在今后的写作路上形成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线!”这样的评语给学生心智的启迪,愉悦的审美享受,进而对老师肃然起敬,发挥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在评语中来点幽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庸为高雅,化刻薄为宽容。如,一位学生在 今天我当家 一文中写道:“……我花了五元钱,买了两斤肉……”显然是胡编滥造。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你真能当家!下回买肉时,别忘了帮老师也捎上两斤。”这位学生一拿到作文本,就羞愧地对我说:“老师,下个星期天我当家。然后,再把当家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行吗?”我摸了摸他的头,笑了。充满艺术性的评语,让学生如沐春风,在惬意中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总而言之,作文评语应添一份鼓励,多一份幽默,传一份真情,留一份启发,增一份文采,多一份纵向比较,给予学生以信心
孩子们,只要你展露真我,吐露真情,用满腔的热情去感受生活,去“凝视”生活,生活就会给你丰厚的礼物。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定能催开智慧的花朵,写出动人心弦的美文。作文教学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用真情引领学生叩开习作之门。

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 文案:

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进行
引言: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回归自然,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别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加工。充分运用学生的潜在能量,使教学目标充分实现。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重要语言技能之一”。它是反映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一种综合能力,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的写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更是高得不能再高。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必须重视作文的教学,,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到底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学生回归自然,让学生找到作文起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更是表达情感的发源地。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他的生存土壤,学生在生活这个空间里才能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生活无穷的乐趣。进入高中后学生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作文教学良好时机。而这个时机就是让学生回归自然,欣赏生活。让学生去品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人文性;让学生去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全局性。”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鼓励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书写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学生在自己的展示中感受生活的多彩,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这样就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因为没有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次培养学生学会汲取,正确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论。因为高中学生已经学会从不同人的思想中提取精华,从不同的观点去思考不同的人生感悟,这时就要求学生站在正能量的角度去欣赏古今中外的事物,从更多的文学著作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作为有意识记忆的一些材料,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像茅盾先生说的那样,“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像老舍先生说过的,“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出来。”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随手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这样坚持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以后再也不会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的现象发生,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将别人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转换。学生的写作素材也就无限扩大。
最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品味成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地位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内心需要,知道一些写作的相关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只有掌握才能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繁琐的作文知识简单化,清晰化。因为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学习运用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赋”与“兴”时,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入手,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引了 小芳 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及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就行讲述和利用,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学生尝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真是增色不少,学生当然愿意不断的尝试,教师此时就要将权力教给学生自己完成“兴”的知识,有的同学引入了 纤夫的爱 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有的学生引入高尔基的 海燕 虽是一篇写自由的诗,可是通篇没有自由的句子,只是通过海燕的一切来表述,学生尝试去通过各种方式表现,这样即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需求。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只要学生喜欢,学生就会想办法去完成,从而不断的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每出色的完成一项作文教学任务,教师都要给与充分的肯定,这时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作文不断的进行展览,学生之间互评,不同班级学生交流作文心得,让学生在肯定中表扬中得到发展和进步,从而才能使学生追求的更高,能力更强。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尝试,学生一定会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他们每天在进步中不断地完善,思维得到全面的拓展,学生们当然就会勤于笔耕,不断进步。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展着,行进着,成熟着。
参考文献
1 作文研究 2012第11期.
2 语文教学研究 2010第7期.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