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节选)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节选)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节选)文案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节选)文案: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服老
〔一枝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2。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7,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8,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
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译文及注释】
一枝花:采摘那露出墙头的朵朵红花,攀折路边的条条弯柳。采的花蕊红稚嫩,折的柳条青翠柔细。处处拈花惹草,纯粹的一个浪荡公子。手中的花柳任我摆布,直把她们玩弄得成了残花败柳。
梁州:我是个全天下最有名气的花花公子。但愿那些红颜美色永不衰褪,光彩常驻。我在如云的美女中消遣时光,借酒忘忧消愁。品着茶,画着竹,沉醉于打马、藏阉这些赌博游戏之中,十分自在。精通五音,熟悉六律,太无聊了,使我心头发愁。整天以妓女为伴,她们或在银台前抚弄银筝,笑倚银屏;或者是携玉手、并玉肩,一起登上玉楼;或者是唱着《金缕衣》曲调,捧着盛满酒的金樽及华贵的酒器。你暂且不要以为我已老了。我可以说是风月场上最有名的头号老手,比所有的风流浪子更风流。我在姑娘群中还算是个总头领,曾游玩过许多州府。
隔尾:那些嫖客们,个个都如同那些刚刚从茅草岗、沙土窝里蹦出来的小兔子,初次踏进妓院的门槛,我已经是个经笼罩、受索网、饱受磨难如同长着苍老羽毛的老野鸡,踏踩过妓院,狎妓经验丰富老到。经受了不少的暗算和中看不中用的妓女,虽然如此,也不曾甘落人后。所以不要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能甘心这样虚度年华。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那些风流浪子们,谁让你们钻进他那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摆不脱、慢腾腾、好看又心狠的千层圈套中呢?我赏玩的是梁园的月亮,畅饮的是东京的美酒,观赏的是洛阳的牡丹,攀折的是章台的翠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狩猎、会插科打诨,还会唱歌跳舞、会吹拉弹奏、会唱曲、会赌博。你即便是打落了我的牙、扭歪了我的口、打瘸了我的腿、折断了我的手,老天赐给我的这些恶习,还是不肯悔改。除非是阎王爷亲自传唤,神鬼自己来勾,我的三魂七魄都丧入了黄泉。苍天啊,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不往那妓女出没的场所去。
一、南吕:宫调名,一枝花和梁州等均属这一宫调的曲牌。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起来表达同一主题,就是所谓“套数”。
二、煞:拈、弄的意思。休:语助词。
三、分茶扌颠(die)竹:两种古游戏名。分茶,指把茶均匀地分注在小杯里待客;扌颠竹,即画竹。
四、打马藏阄:两种古游戏名。打马,一种赌博游戏;藏阄,类似猜谜。
五、五音六律:五音,亦称“五声”,即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古代审定音乐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各六吕,合称十二律。
六、银筝女:指乐妓。
七、玉天仙:指妓女。
八、金钗容:指歌妓。
九、金缕:即《金缕衣》,乐府曲名。
十、金瓯:盛酒器。
十一、占排场:为首、第一。功名首:功名居第一。
十二、都帅头:总头领。
十三、翫(wan):观赏。
十四、每:们。
十五、乍:初。围场:打猎场。
十六、蹅(cha)踏:踩踏。
十七、鑞(la)枪头:用鑞做的枪头,通常用以比喻好看而不实用的样子货。这里借指别人的中伤。鑞。锡与铅的合金,比银软得多。
十八、匾:同“扁”。
十九、铜豌豆: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性格无比坚强。
二十、恁(nen):那些。
二十一、斫(zhuo):砍。
二十二、锦套头:锦缎制的套头,喻圈套、陷阱。
二十三、梁园:汉梁孝王所造的花园,也称兔园,又称梁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梁孝王好宾客,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皆曾延居园中,因而有名。这里代指汴京。
二十四、东京:五代至北宋都以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为东京。
二十五、洛阳花:指牡丹。古时洛阳以产牡丹花著名。
二十六、章台柳:指妓女。唐代许尧佐传奇《柳氏传》载,韩翃与妓女柳氏有婚姻之约,后因离别阻隔三年,朝翃作《寄柳氏》词说:“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按,章台原为汉时长安中街名。
二十七、蹴踘(cuju):古代一种踢球游戏。
二十八、打围:古代指打猎时合围,后泛称打猎。
二十九、插科:戏曲演员在表演中穿插的引人发笑的动作。常同“打诨”合用,称“插科打诨”。
三十、口燕作:不详。可能是一种表演性的游戏。
三十一、双陆: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
三十二、歹症候:恶习、坏毛病。
三十三、兀自:还的意思。
三十四、则除是:除非是。则,同“只”。
三十五、烟花路:指妓女聚居地。
【赏析】
著名的戏剧大师关汉卿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曲作家。关汉卿的散曲现存套数12,小令35,其中散套【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其代表作。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偏、炸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作品。白朴的词和曲,则是另一种风格。他一般注意意境,能和谐地借景描物来衬托人物心理。虽然不少作品也是表现闺怨哀愁,但很少当时散曲中轻佻庸俗的通病,文字清丽,颇有诗意。
在艺术上,这首散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地添加衬字,娴熟地运用排比句、连环句,造成一种气韵镗鞳的艺术感染力。譬如〔尾〕曲中“你便是落了我牙”一句,那向前流泻的一组组衬字很自然地引起情感上激越的节奏,急促粗犷,铿锵有声,极为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向“烟花路儿上走”的坚韧决心。全曲一气直下,然又几见波折,三支曲牌中“暂休”、“万事休”等情绪沉思处,也往往是行文顿挫腾挪、劲气暗转处,读来如睹三峡击浪之状,浑有一种雄健豪宕、富于韵律的美感。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节选)文案:

人活世上,总有自己的追求。总有自己的理想,想做大事业,想登上顶峰。然而,人性的深处,总有那么一丝慵懒。明知守株待不来兔,却总想天上掉馅饼。于是,长辈怜悯后辈奋斗不易者,总是千方百计给自己的后辈开辟前路,寻求捷径,殊不知,捷径尽头,总有一头猛虎,要你付出更大的代价。
捷径易走,人生难求,滚滚红尘之间。许多人摆脱了对上辈的依赖,不懈地摸爬打滚,努力接近人生的巅峰。他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汗水,却阅尽了世间沧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他们走过了崎岖艰险的人生之路,却览遍了大好河山,鸟语花香。一路的美好,皆尽收眼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在告诫为师者。引导学生前行时,要点到即止,指示一条明路,却要学生独自前行和摸索。最后得到属于自己的成果。为师者如此,为人父母者又何尝不是此道?母鹰总是毫不留情地将小鹰抛出巢外,老虎在年幼时便要惨遭父母遗弃。引到适宜处即放手。这是大爱,是情至深处似无情的大智慧。
倘若为人父母者毫无原则的溺爱,为子女亲手铺平开道。规划人生,子女一直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又怎能一展翅膀,搏击社会的风风雨雨,领略世道的苦辣酸甜?倘若为师者一路带领学生前行,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学生又怎能独立思考。独立去解决困难,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创新之路?
更甚者,就如那古代故事所说的饭来张口的儿子,母亲出远门前做一张饼挂在儿子的脖子上,儿子不会做饭,甚至不会用手举起饼来吃,只会啃到嘴边的食物,最后落得了个凄惨死去的下场。活在父母庇佑下的子女,倘若有一天,父母离去,无非就是坐吃山空,败光家业,落了个穷困潦倒干干净净。这并非耸人听闻,而确确实实是许多富二代的最终结局。一直走在老师的老路上的学生,最终不过是师长的一个复制品。没有自己的成就,那就只能活在老师的阴影下碌碌无为了。
捷径易走,而代价如此惨重,不如自己动手,求一场丰衣足食的人生。与其将后辈护在身后,亲历亲为地为他们开辟前路,不如放手,远观他们披荆斩棘,并在山穷水尽时给予明示。与其守着父母的丰厚家产,不如自己另立门户。享受一场属于自己的成功。比尔盖茨早早就散了自己的万贯家财,而儿女们无一垂涎这唾手可得的财富。都已经寻到了自己的路途。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前辈不留财富,因为授之以渔。他们不接受前辈的馈赠。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人生
授之以渔,为后辈指示一条明路。放手任其经受风雨的洗礼。摆脱依赖。独自行走。让一路的经验累积成看破红尘的睿智。一路艰辛铸就了风雨不惊的平稳。最后,站在路的尽头,即使没有轰轰烈烈。也能笑对命运。不留遗憾。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节选)文案:

导读: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译文)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6、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9、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译文)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1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6、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18、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2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22、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2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26、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译文)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2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译文)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28、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译文)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2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3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3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3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36、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译文)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37、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3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3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40、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4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译文)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4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4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分。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5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5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5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5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55、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6、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5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5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6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6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6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6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6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6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6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
68、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6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70、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7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7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7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74、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7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7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7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7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7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8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8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8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节选)文案: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