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作文 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素材 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作文  文案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作文 文案: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作文 文案:

鞠歌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朝歌鼓刀叟,虎变?溪中。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相关内容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美玉自知自身高洁无瑕,但不与桃李攀比,非要与之争个上下高低。但那些小人却不懂得谦虚、不争是一种美德,反而鱼目混珠,不分优劣,把劣质的当成好的,把美玉当成引以为耻的东西。堂堂楚国,颠倒黑白的小人怎么那么多呢?价值连城的美玉屡次遭到谗言和毁弃。怀抱美玉而痛哭于荆山下的卞和,本是忠信之臣,却遭到割足砍脚的不幸。宁戚报国无门,在桓公门前唱小曲。管仲经过小妾的解释而最终获得了齐桓公的重用。百里奚流亡到楚国,秦穆公用五张牡黑羊皮把他赎回来,并任用他为大夫。朝歌的屠夫吕望在渭水之滨垂钓,九十岁终于得到周文王的重用。周武王取得天下以后,封吕望在齐国营丘之地,治理齐国。吕望一生都在渭水之滨垂钓,有谁人认识他,关注他呢?如今的人,更是无人来关注像他这样的垂钓者了,目送飞鸿而去,却无意于他的报国之心。
注释①桃李:古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人不善于言谈而很优秀。这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②鱼目:指伪造的劣质品。张协有诗“鱼目笑明月”。③卞和:春秋时代的楚国人。相传他在荆山发现一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君王都以为他是欺诈,先后截去他的双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命令玉工加工,果然得到了美玉,世称“和氏璧”。④青蝇:比喻颠倒黑白的小人。⑤连城白璧:指和氏璧,价值连城。赵惠王得和氏璧,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作为交换。⑥泣血人:指在荆山之下哭泣的卞和。⑦忠臣死为刖足鬼:卞和本是忠臣,但两次被君王截去自己的脚。⑧夷吾:管仲的小名。⑨百里奚:春秋时秦国的大夫。后来他流亡到楚国,被楚国国君扣留。秦穆公就拿五张牡黑羊皮把他赎回,用为大夫。⑩洗拂:洗涤与拂拭尘垢。朝歌:地名,殷代京城。在今河南省。鼓刀叟:指屠夫吕望。相传他在五十岁时做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屠牛,八十岁在渭水之滨钓鱼,九十岁见到周文王,得到周文王的重用。钓六合:取得天下。双目送飞鸿:这里用的是典故:卫灵公与孔子说话,见到天上的飞雁,就抬头观望,无意与孔子交谈,孔子就走了。这里指想对君王谈治国王霸之策,但却无人肯听,欲报国而无门。
相关内容相关内容简析
作者:佚名
《鞠歌行》,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李白在这首诗中借卞和、宁戚、百里奚、吕望等人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用世之心,他期望施展自己的抱负,但报国无门,在诗中流露出了他抑郁不得志的愤懑。相关内容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年病逝,享年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作文 文案: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4、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5、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1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廷筠《杨柳枝》
1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13、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1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6、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1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0、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21、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22、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2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24、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2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27、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8、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30、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31、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3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33、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3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35、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3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7、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3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吹画扇。——纳兰性德《玉楼春》
3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4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3、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44、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45、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46、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4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48、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先秦《越人歌》
49、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5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51、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52、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5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4、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5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5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59、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60、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61、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62、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6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6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6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6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6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6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7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7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7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73、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74、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7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76、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作文 文案: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注释】
柬:给……信札。
“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故人:指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赏析】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与意中人的相处也应像初见那般甜蜜温馨,深情快乐,可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这一句来自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典故,《太真外传》中记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更是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当时这二人的感情被传为佳话。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在马嵬坡无奈处死杨玉环。杨玉环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明皇后来在途中听到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里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句意。女子将二人比作明皇与贵妃,可是你又怎么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整首诗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女子的哀怨之情却持久的缠绵在读者心中,久久不曾消退。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扩展阅读:纳兰性德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张恨水的《春明外史》更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纳兰研究进入一个高潮。1997年8月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作品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纳兰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创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承德有研究纳兰性德的纳兰性德研究所。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