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作文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有哪些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作文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有哪些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作文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有哪些文案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作文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有哪些文案: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一、写作要求(一)文体毕业论文文体类型一般分为:试验论文、专题论文、调查报告、文献综述、个案评述、计算设计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文体写作。(二)文风符合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科学性、创造性、逻辑性、实用性、可读性、规范性等。写作态度要严肃认真,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或应用价值;立论应科学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逻辑严密。行文应简练,文笔应通顺,文字应朴实,撰写应规范,要求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三)论文结构与排列顺序毕业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摘要、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1.封面:毕业论文(设计)封面(见附件1)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30字,可分两行排列;(2)层次:高起本,专升本,高起专;(3)专业名称:现开设园林、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推广与创新管理方向)、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应用与管理方向)、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金融学、金融学(农村金融方向)、法学、工商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土地资源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园艺、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应按照标准表述填写;(4)密级:涉密论文注明相应保密年限;(5)日期:毕业论文完成时间。2.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见附件2):3.摘要: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所使用的实验方法;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研究结论及其意义。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符合学科分类,一般为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4.目录(目录示例见附件3):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的一级、二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以及各项所在的页码。5.正文: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和结论前言:为正文第一部分内容,简单介绍本项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意义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论文主体: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在正文中应将调查、研究中所得的材料和数据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突出创新。内容可根据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的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实验结果或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方面。内容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结论:为正文最后一部分,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要突出创新点,并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6.后记:对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给予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尽量简单明了,一般为200字左右。7.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可反映毕业论文工作中取材广博程度,又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还可以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结论之后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发表或出版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引用其它一些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有确需要说明的可以在后记或附录中予以说明。8.附录:凡不宜放在论文正文中,但又与论文确有作用的资料,如较为冗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或者辅助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有关说明等,可以编制成论文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计入论文文字数量。二、版式、格式毕业论文封面应使用学院统一规定的论文样式,(对于未按规范规定撰写的毕业论文,最终成绩可相应的下调一个等级)。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A4纸(210mm×297mm);正文页面设置: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2.层次和标题层次应清楚,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论文分三级标题,各级标题具体格式如下: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单列一行;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单列一行;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单列一行;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为:1;1.1;1.1.1。其它标题或需突出的重点,可用五号黑体(或加粗),可单列一行,也可放在段首。3.摘要:摘要标题为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居中、单列一行;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4.关键词:与摘要同处一页,位于摘要之后,另起一行以“关键词”开头(字体加粗),后跟的3~5个关键词,都为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之间间距3个空格。5.目录(格式见附件3):目录标题格式要求同摘要标题,目录内容中一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为宋体、四号,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6.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1)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2)图、表、公式:图形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形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形中不同曲线的图标应采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连线。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中表述一致。图序、标题、图例说明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表序、标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图、表应与说明文字相配合,图形不能跨页显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页内显示。公式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节(或连续)编号,例:如图1-1,表2-2,公式(3-10)等。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图表单位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制(SI)。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加粗;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3)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标题格式同摘要标题,内容为五号宋体。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编码。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中文参考文献)或“,etal.”(英文参考文献)。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1)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3)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5)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7)网文:序号作者.文题.网页链接地址.举例如下:1梅树立,陈奎孚,张森文,等.两点边值问题的Shannon小波数值解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2):12~162朱文学.粮食干燥原理及品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7~1083BettinaG,AlexanderS,ell,1999,11:127~rrowtransplantationin:WhiteHJ.,SmithR,dingsoftheThirdn: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1974,44~465欧阳忠.中国股市及农业板块的弱市场有效性假设的分析和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0-07-2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三、工作量要求1.毕业论文正文字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应在6000字以上,专科毕业论文要求在4000字以上。2.参考文献:本科毕业论文至少15篇,专科毕业论文至少10篇。四、高起专层次特殊说明1.提交学院打印终稿论文一本。2.毕业论文(设计)终稿论文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信息表》须装订成册,装订顺序为:毕业论文(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摘要、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信息表》(毕业论文(设计)申请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实践活动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表格从学院网站下载。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作文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有哪些文案:

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排版格式
专科生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学生应在完成毕业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从事的设计内容和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1、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毕业论文包括封面、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几部分。
1.1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最重要内容的概括,应该简短、明确,论文题目不超过25汉字。
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1.2摘要
摘要是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的提要,应该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和新见解。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00汉字。一般还要有对应的英文摘要。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检索论文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学术期刊是否收录论文的关键内容。
摘要不是目录,并要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3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一般列3~5个。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目、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1.4目录
目录通常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1.5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前言、主体、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字数不能少于5000汉字、一般也不要超过1万汉字(包括标点符号、图表等)。
1.5.1前言
前言又称引言、序言、导言、导论等,用在论文的开头。前言一般要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概括地写出作者的研究工作。前言要紧扣主题,简洁明确。
前言还可以综合评述前人工作和进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可以简单介绍研究方法。
前言只是论文的开头,一般不必写前言这个标题。
1.5.2主体
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重点论述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以毕业设计为主的毕业论文,应该简单介绍毕业设计的软硬件环境,采用的程序、工具等;要重点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工作,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的理论或技术难题;最后给出所编写完成的程序的功能,毕业设计达到的技术指标或设计结论等。
正文中可以采用图形、表格等形式辅助论述观点或描述设计过程,适当采用程序界面、关键源程序段,并结合设计任务或研究工作进行说明;但不要大量地粘贴图形和源程序(这些可以作为附录)。
1.5.3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并做到首尾对照;结论部分一般还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结论部分作为新的段落,可以用空行分隔论文主体,不必写结论这个标题。如果结论部分内容很多,也可以设置结论作为一个标题。
1.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按照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另起一页)编号罗列。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罗列参考文献即是对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也是论文的有力补充。
为便于读者查找,应该遵循国家的著录格式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内容要完整准确。著录项目依次是作者(译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
1.7附录
附录是与论文有关但不宜放在正文中的内容,例如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清单、公式的推导、图纸、数据表格等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1.8致谢
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2、毕业论文的格式(参考)页面设置:A4纸,上下页边距2.5厘米、左右边距2.0厘米、页眉页脚1.5厘米。正文字数5000字左右(包括标点符号、图表等)。
摘要(黑体五号字)摘要内容(宋体五号字,不超过500汉字)
Abstact(Arial五号字)摘要内容(TimesNewRoman五号字)
关键词(黑体五号字)关键词内容(宋体五号字,3~5个)
KeyWords(Arial五号字)关键词内容(TimesNewRoman五号字)
目录(居中、黑体小三号字,单独一页)
标题页码(左对齐、宋体五号字)(自动生成目录,页码右对齐)
前言内容(正文格式:两端对齐、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
1标题1(居中、黑体三号字)
1.1标题2(左对齐、黑体小三号字)1.1.1标题3(左对齐、黑体四号字)1.标题4(左对齐、黑体小四号字,缩进2个字符)
正文内容(正文格式)
结论内容(正文格式)
致谢(标题2格式)
致谢内容(正文格式)
参考文献(标题2格式)
典型文献著录格式如下(双端对齐、宋体五号字)
1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著作图书文献)
2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学术刊物文献)
附录(标题2格式)
附录内容(两端对齐、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
3、毕业论文的排版采用MSWORD或金山WPS等文字处理软件。下面是采用Word2003\/7的操作方法。
1.页面设置
使用“文件\/页面设置”命令A4纸,上下页边距2.5厘米、左右边距2厘米、页眉页脚1.5厘米。
2.插入页码
使用“插入\/页码”或“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
3.设置题目、摘要、关键词等段落和字体格式
4.编排目录
在关键词后插入新的一页,手工或自动编排目录。
使用“插入\/分隔符:分页符”命令使得目录部分独立成页。
使用“插入\/索引和目录\/目录:选中“显示页码”,设置显示级别为3(或4)”进行自动目录编排。否则需要录入标题名称及页码。
注意,使用自动插入目录,需要首先对各级标题进行设置,即采用相应的标题样式(参看下一个步骤)。还需要注意,在完成排版之后,目录页码才能最终确定。如果目录插入在同一个文档中,则页码会自动更改。否则,应该在文档最后位置插入目录,然后剪切、粘贴到另一个文档;在后一个文档中立即删除原来的页码,并在该位置填入与原来页码相同的数字。所以,目录编排也可以在文档最终排版完成后进行。
5.设置标题样式
(以Windows2000系统为例),使用“格式\/样式”命令打开“样式”对话框,分别选中“标题1”、“标题2”、“标题3”依次对其“更改:格式”,格式要求如上,主要是字体和段落需要更改。
如果用到“标题4”,则需要在“样式”对话框的列表下拉菜单选择“所有样式”,然后选中“标题4”同上进行必要的更改。
标题样式设置完成后,将光标定位到需要使用标题样式的标题行,然后从“样式”工具图标中选择相应的标题样式即可。
6.插入图像、图表、公式等
利用“插入”菜单中相应的命令实现。
7.绘制图形
用“视图\/工具栏:绘图”命令显示出绘图工具,选择相应图标进行绘制。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作文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有哪些文案:

撰写毕业论文的规范与排版格式
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排版格式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学生应在完成毕业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反映出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从事的设计内容和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1、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毕业论文包括封面、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几部分。
1.1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最重要内容的概括,应该简短、明确,论文题目不超过25汉字。
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1.2摘要摘要是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的提要,应该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和新见解。
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00汉字。
一般还要有对应的英文摘要。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检索论文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学术期刊是否收录论文的关键内容。
摘要不是目录,并要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3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一般列3~5个。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目、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1.4目录目录通常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1.5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前言、主体、结论三大部分。
正文字数不能少于5000汉字、一般也不要超过1万汉字(包括标点符号、图表等)。
1.5.1前言前言又称引言、序言、导言、导论等,用在论文的开头。
前言一般要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概括地写出作者的研究工作。
前言要紧扣主题,简洁明确。
前言还可以综合评述前人工作和进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可以简单介绍研究方法。
前言只是论文的开头,一般不必写前言这个标题。
1.5.2主体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重点论述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以毕业设计为主的毕业论文,应该简单介绍毕业设计的软硬件环境,采用的程序、工具等;要重点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工作,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的理论或技术难题;最后给出所编写完成的程序的功能,毕业设计达到的技术指标或设计结论等。
正文中可以采用图形、表格等形式辅助论述观点或描述设计过程,适当采用程序界面、关键源程序段,并结合设计任务或研究工作进行说明;但不要大量地粘贴图形和源程序(这些可以作为附录)。
1.5.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并做到首尾对照;结论部分一般还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结论部分作为新的段落,可以用空行分隔论文主体,不必写结论这个标题。
如果结论部分内容很多,也可以设置结论作为一个标题。
1.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
要按照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另起一页)编号罗列。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
罗列参考文献即是对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也是论文的有力补充。
为便于读者查找,应该遵循国家的著录格式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内容要完整准确。
著录项目依次是作者(译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
1.7附录附录是与论文有关但不宜放在正文中的内容,例如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清单、公式的推导、图纸、数据表格等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1.8致谢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
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2、毕业论文的格式(参考)页面设置:
A4纸,上下页边距2.5厘米、左右边距2.0厘米、页眉页脚1.5厘米。
正文字数5000字左右(包括标点符号、图表等)。
题目(居中、黑体小二号字,不超过25汉字)附英文题目(TimesNewRoman)摘要(黑体五号字)摘要内容(宋体五号字,不超过500汉字)Abstact(Arial五号字)摘要内容(TimesNewRoman五号字)关键词(黑体五号字)关键词内容(宋体五号字,3~5个)KeyWords(Arial五号字)关键词内容(TimesNewRoman五号字)目录(居中、黑体小三号字,单独一页)标题...............页码(左对齐、宋体五号字)前言内容(正文格式:
两端对齐、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1标题1(左对齐、黑体三号字)1.1标题2(左对齐、黑体小三号字)1.1.1标题3(左对齐、黑体四号字)1.标题4(左对齐、黑体小四号字,缩进2个字符)正文内容(正文格式)结论内容(正文格式)致谢(标题2格式)致谢内容(正文格式)参考文献(标题2格式)典型文献著录格式如下(双端对齐、宋体五号字)1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页码(著作图书文献)2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
引用部分起止页码(学术刊物文献)附录(标题2格式)附录内容(两端对齐、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3、毕业论文的排版采用MSWORD或金山WPS等文字处理软件。
下面是采用Word2019的操作方法。
1.页面设置使用文件\/页面设置命令A4纸,上下页边距2.5厘米、左右边距2厘米、页眉页脚1.5厘米。
2.插入页码使用插入\/页码或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
3.设置题目、摘要、关键词等段落和字体格式4.编排目录在关键词后插入新的一页,手工或自动编排目录。
使用插入\/分隔符:
分页符命令使得目录部分独立成页。
使用插入\/索引和目录\/目录:
选中显示页码,设置显示级别为3(或4)进行自动目录编排。
否则需要录入标题名称及页码。
注意,使用自动插入目录,需要首先对各级标题进行设置,即采用相应的标题样式(参看下一个步骤)。
还需要注意,在完成排版之后,目录页码才能最终确定。
如果目录插入在同一个文档中,则页码会自动更改。
否则,应该在文档最后位置插入目录,然后剪切、粘贴到另一个文档;在后一个文档中立即删除原来的页码,并在该位置填入与原来页码相同的数字。
所以,目录编排也可以在文档最终排版完成后进行。
5.设置标题样式(以Windows2019系统为例),使用格式\/样式命令打开样式对话框,分别选中标题1、标题2、标题3依次对其更改:
格式,格式要求如上,主要是字体和段落需要更改。
如果用到标题4,则需要在样式对话框的列表下拉菜单选择所有样式,然后选中标题4同上进行必要的更改。
标题样式设置完成后,将光标定位到需要使用标题样式的标题行,然后从样式工具图标中选择相应的标题样式即可。
6.插入图像、图表、公式等利用插入菜单中相应的命令实现。
7.绘制图形用视图\/工具栏:
绘图命令显示出绘图工具,选择相应图标进行绘制。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作文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有哪些文案: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绿色材料与清洁生产课程评分标准
共计80分
1.按照课堂要求内容独立完成20分
2.论文题目与所讲内容相符20分
2.论述清楚、结构完整、符合格式规范要求20分
3.字数不少于5000字10分
4.摘要字数100-200之间10分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结合课堂讲课内容自拟,但不要脱离课堂内容。最好结合实际。
论文共分两部分:
1.结合第一章环境保护、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的讲课内容写出相关内容论文。
2.结合第三章绿色材料、第四章清洁生产的讲课内容写出相关内容论文。
范文
关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及治理技术的概述
10081212
摘要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会产生气、水及噪声等污染,其中主要的还是对大气排放的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我国水泥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在结构性调整和减少烟尘排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不少新型干法生产线的粉尘治理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当前我国水泥工业的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从总体上看,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本文阐述了大气污染的污染源记原理,水泥工业中的治理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并且对于大气综合治理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治理设备
1.大气主要污染源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1.1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1)燃料的燃烧:冬季取暖—煤烟型污染(2)工业生产过程:如冶金过程形成的烟(3)交通运输:汽车废气、扬起的尘土(4)自然灾害:火山喷发、流星燃烧产生宇宙灰尘。
1.2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二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①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a粉尘(dust):粉尘系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粒子,能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但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它通常是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分缎、输送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的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粒子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粒子的尺寸范围,在气体除尘技术中,一般为1—200μm左右。属于粉尘类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如粘土粉小,石英粉尘、煤粉、水泥粉尘、各种金属粉尘等.在大气污染控制中,还根据大气中的粉尘(或烟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飘尘、降尘和总悬浮微粒.b烟(fume):烟一般系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它是由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伴有诸如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烟的粒子尺寸很小,一般为0.01一lμm左右。产生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铅烟、氧化锌烟,在核燃料后处理厂中的氧化钙烟等。c飞灰(flyash):飞灰系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飞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分。d黑烟(smoke):黑烟一般系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在某些情况下,粉尘、烟、飞灰、黑烟等小固体粒子气溶胶的界限,很难明显区分开,在各种文献特别是工程中,使用得较混乱,根据我国的习惯,一般可将冶金过程或化学过程形成了固体粒子气溶胶称为烟尘;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区分时,也称为烟尘.在其他情况,或泛指小固体粒子的气溶胶时,则通称粉尘。e雾(fog):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lkm的小水滴悬浮体。在工程中,雾一般泛指小液体粒子悬浮体,它可能是由于液体蒸汽的凝结,液体的雾化及化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碱雾、油雾等。
②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大部分为无机气体.常见的有五大类: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对于气态污染物,又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在大气污染中目前受到普遍重视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碳氧化物(CO,CO2)以及碳氢化物(HC)等.受到普遍重视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硫酸烟雾(Sulfuroussmog)和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smog)。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随着大气污染状况不断加剧、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和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障人体健康,我们要严格粉尘及其它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并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推行节约并合理使用能源、高效低污染燃烧以及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排放措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水泥工业发展的双赢。
环境大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20.050.150.060.150.500.100.250.70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日平均0.080.120.200.300.300.5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日平均0.040.050.100.150.150.25氮氧化物NOX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50.100.150.050.100.150.100.150.3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40.080.120.040.080.120.080.120.24
3.污染物排入大气后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3.1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稀释
大气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是大气环境容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废气浓度较低、危害性相对较小或排放总量小的场合下,常用烟囱将废气或烟尘排放到一定高度的空中,使得污染物向更广范围进行扩散,达到稀释并降低污染危害的目的,这种做法是实用而且合理的。
废气或烟尘在烟囱中借助于烟囱对气流的动力和废气本身的热浮力的作用从烟囱口排出,进而继续上升,然后在大气中扩散。废气或烟尘在大气扩散过程中,与周围大气发生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直到与周围大气的速度、温度等基本相近时废气或烟尘便随着大气运动而浮沉和扩散,最后与大气融为一体。
废气或烟尘在大气中的扩散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废气或烟尘的性质(比重、温度)、气象条件(风力、风向、气温、湿度)、烟囱高度等,其中气象条件是最重要和难以人工控制的因素。在大气中扩散,废气或烟尘在外观上往往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此称为烟羽。烟羽的形状通常有五种:波浪形、锥形、扇形、屋顶形、熏烟形,主要与气象条件有关。
3.2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
大气污染过程中,原污染物或初级污染物在大气中往往由于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形成二次污染物。众所周知的洛山矶光化学烟雾就是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是光化学烟雾中的重要化学反应。
NO2+光NO+O
O+O2O3
O+NONO2+O2
O+HCHCO.
HCO.+O2HCO3.
HCO3.+HC醛、酮等
HCO3.+NOHC2.+NO2
HCO3.+O2O3+HCO2.
HCOx.+NO2过氧化硝酸盐
上述反应的步骤说明了在汽油和其它染料的燃烧过程中所形成并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因为阳光的作用而产生了臭氧,臭氧就是二次污染物,它与碳氢化合物反应形成一系列的化合物,包括醛类、有机酸和环氧化合物。这样,大气就能够被看作为一个巨大的反应器,反应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污染物形成,使得污染情况越来越复杂。
4.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与水污染控制相似,大气污染控制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提倡清洁生产、改革工艺技术和改造生产设备,尽快能地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样,在污染物的排放前也应该充分考虑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在必须排放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的危害性,具体方法有:污染源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合理利用大气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建造烟囱实行高空排放;在污染源进行废气及烟尘的处理,使其达到一定要求后再排放等。就技术原理来说,废气或烟尘的处理与净化过程中广泛使用到物理方法(如扩散稀释、沉淀、离心、阻隔、吸收)、化学方法(如燃烧、催化氧化)、物理化学方法(如吸附)和生化方法(如生物滤池对废气的净化)以及尘渣和污泥的妥善处置。这些处理方法和净化设备在工程应用中可以单独使用,但往往是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工艺系统,这些方面与污水处理具有很大的共性。
5.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中的主要技术方法和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物理法分离重力除尘、离心除尘、静电除尘、过滤除尘、洗涤除尘;溶剂吸收;物理吸附;换热扩散烟囱高空排放化学法分离化学吸附转化燃烧、催化转化生物法转化
5.1污染物的扩散稀释
废气或烟尘中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受气象条件(大气稳定度、大气温度和湿度)、烟气性质(比重、温度、排出速度)以及障碍物情况所影响。
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污染物不易稀释扩散,污染物会积聚在地面造成污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污染物易于稀释扩散,污染物对地面的影响得以缓减。对烟气的大气扩散形成障碍的主要有:山谷和街谷将导致烟气中烟尘降落、地面浓度增高,加剧污染危害。因此,为创造良好的扩散稀释条件,设计中应使得因此高于200m半径范围内的障碍物5m以上。
烟囱有效高度的计算:
h效=h囱+h动+h浮
式中:h囱-烟囱高度(m)
h动-烟气动能引起的上升高度(m)
h浮-烟气浮力引起的上升高度(m)
最大落地浓度和距离的计算:C最大=
V风.h效
X最大=(h效\/Cz)2\/(2-n)
式中:C最大-最大落地浓度(g\/m3)
X最大-最大落地浓度处距烟囱的距离(m)
Q-污染物排放量(g\/s)
Cz、Cy-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系数
V风-平均风速(m\/s)
n-随大气稳定性而变的萨顿扩散系数
5.2污染物的分离
5.2.1除尘
除尘技术,更广义地说是非均相分离技术,它涉及粉尘的捕集、净化、回收等问题。许多烟气中含有固体颗粒状污染物,使用除尘设备将它们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烟气、减少排放量的目的。
除尘设备按其起作用的技术原理划分主要有:重力除尘设备、离心除尘设备、惯性除尘设备、洗涤除尘设备、阻隔除尘设备、静电除尘设备等。
5.2.1.1重力除尘设备
重力除尘设备类似于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其核心部分是重力沉降室,按气流方向分为:平流式沉降室和垂直式沉降室两种。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由于比重相对较大,在重力沉降过程中逐渐与烟气主体分离开来,并沉淀到除尘设备的尘斗。
影响颗粒物重力沉降分离效率的因素主要有:烟气的过流速度、颗粒的大小和比重、布气效果等。烟气过流速度越小,则除尘效率越高,但过流速度太小则除尘设备的长度太大,投资费用增高。一般控制烟气过流速度为1~2m\/s,除尘效率为40~60%。除尘设备的进气和出气口要注意防止气流的短流和偏流问题,必要安装气流分布板,并控制设备的总阻力损失为50~130Pa为合适。
5.2.1.2离心除尘设备
通过烟气在设备中的回转造成离心力场,尘粒由于离心力聚集在除尘器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灰斗,气流在除尘器中心形成内涡旋,从而将尘粒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又称为离心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离心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没有运动部件等特点,适用于去除粒径为10微m以上的尘粒,许多情况下是作为预除尘装置出现的,除尘效率为70%以上,压力损失为500~1500Pa,设备的入口速度为8~12m\/s左右。适当增加筒体高度、较小筒体直径都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增加气流在圆筒内的旋转圈数和强化离心力场),但直径过小,则除尘容易逃逸,高度太大,阻力损失加大。一般筒体总高度(包括灰斗)为直径的5倍为宜。离心除尘器的卸灰部分应保证严密无缝(保证灰斗部分处于负压状态),否则将严重影响除尘效率(灰都中尘粒被气流重新带走)。注意及时排灰。适当提高进气速度:防止细、软、潮、粘的颗粒在除尘器内壁结块,降低除尘效率、增加阻力损失。
5.2.1.3惯性除尘设备
使含尘烟气急剧改变气流风向,尘粒因为惯性力而偏离流线(尘粒的惯性力对于气流的惯性力)并撞击在挡板上,实现尘粒与气流分离的一种除尘设备。主要有弯管式、百叶窗式和多层填料隔板式三种。
5.2.1.4湿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型式包括喷淋式(水流自上向下喷成雾状,尘粒和液滴之间的碰撞、拦截和凝聚等作用使得尘粒随液滴降落下来)、旋风式(又称为水膜式除尘器,水流经喷嘴沿切线方向在圆筒内壁形成薄膜,含尘烟气也沿切线进入圆筒,但两种流体的方向相反,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紧贴筒壁运动并被水膜粘附,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湿式除尘器的特点:除尘的同时也能清除废气中气态污染物;捕集的粉尘不会产生飞扬;设备结构简单、阻力小(喷淋式和旋风式)、操作方便;能够处理高湿和有爆炸危险的气体。缺点是设备庞大、效率较低,对高温烟气中的热能不能进行回收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洗涤除尘后排放大量的含尘污水,需要进行妥善处置;设备腐蚀问题和冬季防冻问题。
5.2.1.5阻隔除尘设备
又称为过滤式除尘设备,其基本工作原理与污水的过滤净化和污泥的过滤脱水基本相似。按照过滤介质的基本型式分,阻隔除尘设备主要有两种:布袋除尘器和颗粒层除尘器。
含尘烟气在通过多孔介质时被截留、较大尘粒由于碰撞而被捕集、尘粒静电吸附(气流、介质和尘粒摩擦生电)。随着除尘的进行,介质表面积聚的尘粒越来越多,阻力损失越来越大,但除尘效率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应用中过滤材料可以制成袋、筒、抽屉、管状、平板等型式。
滤筒式除尘器的起始阻力损失为250~400Pa、终了的阻力损失为1250~1500Pa,对细小粉尘(1-5μm)以上的粉尘除尘效率为99.99%。
a.布袋除尘器:在袋时除尘器中,滤袋可以做成多种形状,如扁袋式、抽屉式、滤筒式等,其中布袋除尘器中以扁袋除尘器使用最广泛,它具有除尘效果好,处理能力大的优点。
在工业污染治理中,可以使用某些工业废水作为旋风水膜除尘器的洗涤介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进气速度为15m\/s以上,阻力损失为500~1500Pa,对1μm以上尘粒除尘效率为88%~99%)、水
浴式、泡沫式、填料式、喷射式等。能够将粒径为0.1~20μm的液体或固体粒子从气流中去除,同时能够去除气流中的溶解性气态污染物。
烟气通过布袋的速度控制在0.5~2m\/min,对于0.1微米的尘粒除尘效率可达到99%以上,阻力损失为1000~1500Pa。在袋式除尘器工作时,除尘主要靠粉尘初层起作用,因此清灰不能破坏滤布表面的粉尘初层,否则造成除尘效果的下降。
b.颗粒层除尘器:以石英砂粒或其它颗粒介质(硅石、焦炭等)来分离烟气中的尘粒。颗粒粒径为2~5mm,颗粒层高度为100~200mm,烟气过流速度为0.1~2m\/s,效率为99%左右,阻力损失为800~1300Pa。颗粒层除尘器通常有如下型式:振动反吹清灰型、交叉流碎石移动床型、耙式颗粒过滤型和沸腾式颗粒过滤型。颗粒层除尘器在清灰时,反吹空气以一定速度和压力从颗粒层下部经过气流分布板鼓入,使得颗粒层呈流化状态,粉尘因碰撞、摩擦而脱落,被气流带走,进入一级除尘器收集。颗粒层除尘器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抗冲击,功率介质费用低廉来源广等优点,但再生较为困难,同时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率还不高。另外,需定期停风进行反吹,不能连续工作,因此往往多台并联运行,轮流进行除尘和反吹。
5.2.1.6静电除尘设备
工业规模的静电除尘器与1907年在美国加州诞生。在静电除尘器中,以金属筒体作为一个电极(集尘极),在其内部悬挂许多根金属线作为另一极(电晕线)。电源输出3~6万伏直流或脉冲电压在两极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在高压电场中烟气发生电离,气流中尘粒因为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集尘电极)作定向运动从而与烟气主体相分离,达到除尘目的。静电除尘器有电源控制箱、升压变压器和整流器等组成。与其它除尘器相比,静电除尘器对细小粉尘的除尘效率高(99%),压力损失小(200~500Pa),处理烟气的流量大,但一次性投资、结构复杂、耗用钢材较多、占地大静电除尘过程中,粉尘将聚集在电极上,必须及时去除,否则将严重影响电流的大小和均匀度。电极的清洁方法:电磁振打或锤式振打清灰,振打必须注意振打强度和频率,既达到清灰目的,又不至于使得粉尘重新飞扬。静电除尘器类型很多:其中按照电极的形状划分有板式、管式和棒式三种;按电源类型划分为交流电式和直流电式两种;按照除尘器内烟气流向有卧式和立式;按照电极清灰方式有干式和湿式;按照电晕极性有正电晕型和负电晕型;按电晕区与收尘区的关系分为合建式和分建是两种。
5.2.2除雾
在分离的原理以及使用的设备上,除雾与除尘十分相似。常见的除雾设备有:重力除雾器、惯性除雾器、旋风除雾器、洗涤除雾器、过滤除雾器和静电除雾器等。适用于除尘的设备完全可以用于除雾。
5.2.3.吸收
气体污染物在向液相中吸收转移时,存在着气液两相间的动态传质过程: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作为溶质在气液界面上会产生分压力,其大小表示它们返回到气相的能力。当液体中该溶质的分压力与气相中分压力相等时,气液传质达到了平衡,溶解过程终止。吸收剂(水或碱性吸收液)与吸收质之间还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属于选择性吸收,化学吸收作用的存在将大大加快吸收过程和提高吸收效率(化学反应降低吸收体系中的吸收质浓度,提高了吸收过程推动力,同时降低了吸收结束时吸收质的含量)。由于废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组分,因此在吸收是微粒吸收和化学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由于废气中污染物浓度较低,因此必须创造必要的条件来保证吸收效率,以便排气达标。另外,吸收过程结束后吸收剂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必须碱性妥善的处理或处置,否则做造成二次污染。
废气中污染物在吸收液中的去除程严格遵守气液两相传质的亨利定律
P=C\/H
式中:P-吸收平衡时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atm)
C-吸收质在吸收液中的的含量(kmoL\/m3)
H-吸收质溶解度系数(kmoL\/),与吸收质的溶解度和温度有关
烟气的吸收法净化与前述的洗涤法(或湿法除尘)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洗涤法的吸收介质是清水,而吸收法的介质除清水外,还可以是其它的溶剂或溶液。另外,吸收法除主要用于处理各种有害的气态污染物外,兼有除尘作用。
吸收剂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原则为:对被吸收的气态污染物溶解度高、吸收快;为减少吸收损耗,蒸汽亚要低;无毒、无臭、无腐蚀性、难燃,化学稳定性高,冰点低;粘度低,不起泡;有利于被吸收物质的回收;来源充足,价格低廉,易于重复使用。
水是最常见、也最经济的吸收剂,易溶于水的气态污染物都可以使用水作为吸收剂吸收去除,如氨气、溴、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氮气、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等必须寻求其它的吸收剂。其中,碱性吸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溶液和氨水,用于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氯化氢、氯气等污染物的化学吸收;酸性吸收剂为稀的硫酸、硝酸等,用于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化学吸收。有机吸收剂有:煤油、聚乙醇醚、甲醇、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可以对基甲苯、二甲苯、苯等有机性气态污染物进行物理吸收。氧化吸收剂:次氯酸钠、臭氧和氯气可以氧化甲醛、乙醛、氯化氢和甲醇等污染物。
吸收设备必须满足如下基本要求:气液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和足够长的接触时间;气液之间扰动强烈,吸收阻力小、效率高;操作稳定并有一定弹性;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造价低;抗腐蚀和堵塞的性能。主要的吸收设备有:填料塔、板式塔、喷洒塔和文丘里吸收器。如同化工生产,填料塔内的填料多种多样,如拉西环、鲍尔环以及鞍形和波纹填料,它们的比表面积大(气液接触面积大)、气流阻力小。填料塔的主要缺点:净化含尘多的烟气时,容易造成堵塞。可采用湍流塔替代:塔内筛板上有不断湍流的空心小球(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轻、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小球表面的液膜不断更新,气液两相的接触和传质得以增强。筛板塔在化工中经常使用,气液在筛板上交错流动,通过气体的鼓泡进行吸收,筛板塔具有处理能力大、气流阻力小、效率高、安装制作简单、造价低等优点,主要缺点:负荷范围较窄、操作弹性小、小孔径筛板容易堵塞等。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