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作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有哪些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作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有哪些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作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有哪些文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作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有哪些文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2、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
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
4、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5.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6.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7.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8.沙漠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使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也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
9.水体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聚集体,是由水本身,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10.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工业废料、城市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农药和化肥的不当施用、污染大气沉降物和汽车尾气等。
11.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称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12.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主要是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地生态系统(包括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生态恢复与重建是从生态系统地整体性出发,保障生态系统地健康发展,自然资源地永续利用和生物生产力地提高。
13.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4.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又称垃圾,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中丢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
15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我们周围或者更大范围内多种多样的生命形式,也包括生物所做的每件事情—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二、简答题
1.生态系统具有哪些共同特性?
①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②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受到外力的胁迫或破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行调节和恢复。③是一种动态系统。任何生态系统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从幼年到成熟的过程。
2.列举我国的几种外来入侵物种(植物3种,动物3种)
植物: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茎紫泽兰
动物:德国蟑螂、非洲大蜗牛、食人鯧、蔗扁蛾、福寿螺
3.我国根据地面水的不同水域和功能划分的五类水域及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I类水体:为源头水及其自然保护区;
II类水体;为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III类水体:为集中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级鱼类保护区,游泳区等;
IV类水体:为工业用水区,人体不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水体: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导致土壤荒漠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荒漠化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5.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克服哪两种片面的观点?
一是生态唯意志主义的反自然的观点;
二是生态唯自然主义的观点。
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
(五)、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7.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②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③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④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⑤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8.简述何为自然保护?
自然保护指采用各种手段,包括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的和法律的,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实行保护
9.请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与最高人口数之间的区别。
地球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或称人口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
生物学上的最高人口数: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状况下所能供养的最高人口数,其随生活水准的不同而异。
10.噪声按照声源可分为哪些类型?
按其污染源种类来分,有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11、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三十二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2.“三步走、三统一”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即实行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纺织工业污染等。
12、环境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宣传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13、清洁生产审核的准备阶段的内容是什么?
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领导层意识到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支持这项活动并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其次是组织上的准备,建立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审核对象,组织审核班子。第三是物质方面的准备: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安排好计量、测试、分析等工作。
14、请列举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3、伦敦烟雾事件
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7、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15、何谓“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那些?
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表温度
上升,发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短波吸收很弱,
而对长波辐射吸收很强。因此地表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
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地球表面的温度
得以维持,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
CFC11、CFC12、四氯化碳、一氧化碳
16.简述我国人口发展特点。
1、人口增长速度快2、农村人口比重大3、人口城市化加快4、人口老龄化
5、男女性别比偏高6、人口分布不均
7、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17.何谓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作用?
水污染即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当水体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无人干预条件下,借助于水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使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最后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我们把水体的这种自我净化作用叫作水体自净。
18.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1.人均能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2.能源资源分布不均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19.简述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特点:1.人均耕地面积小2.分布不均匀3.自然条件差
问题: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现在可利用土地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严重污染,我国的土地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已存在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20.我国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行动中的原则立场是什么?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总目标是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破坏,使严峻的现状得到减轻或扭转。这一总目标使基于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不甚和谐的事实。
三、论述题
1.你对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的看法如何?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11个省工区,将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遭受风沙的威胁。流沙使农田、草场、城镇、乡村、交通线路和水利设施遭受严重影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耕地退化,民众贫困化,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作用。
对策:
①统筹考虑;②重点突出;③量力而行,分期实施;
④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结合;
⑤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⑥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
2.试论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
(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3.试论述《阿凡达》中的环保理念。
《阿凡达》这部影片正是在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面临如何解决自身发展与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的背景下上映的。它的上映紧扣人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大的共鸣,使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它的上映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无视这个问题,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这部电影的意义不止是是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中告诉人们如何去做,那就是树立生态整体思想,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抑制欲望。不要一昧地盲目发展工业和追求高科技。由此可以看出,《阿凡达》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对生态环境的关照也是其受到普遍好评的一个重要原因。
4.试论述你身边的环境污染,并说明从自身角度可采取的措施。
身边的环境污染:1、.蚊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2、.吸烟污染3、不废旧电池污染4、废水污染5、汽车尾气污染6、工厂废弃物污染7、白色污染
措施:1、使用布袋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3、不要过分追求穿着时尚
4、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5、倡步行,骑单车6、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7、不燃放烟花爆竹8、双面使用纸张9、节约粮食10、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11、消费肉类要适度
12、随手关闭水龙头13、一水多用14、尽量购买本地产品15、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拒绝过分包装17、使用节约型水具18、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19、尽量利用太阳能20、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1、使用节能型灯具22、简化房屋装修23、修旧利废
24、不随意取土25、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26、不乱占耕地27、不焚烧秸杆28、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29、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30、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5.你对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的看法如何?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按照每年国家提供的数字来看是十分的严重的。我国960万平方公里,有27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而我国西北是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而伴随着荒漠化现象会出现各种不利的生态问题。
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二、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三、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四、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林牧区的能源问题
五、控制人口增长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6.试分析你所在单位及城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加以改进?
问题:思想观念落后;科教兴国战略落实不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改进:转变思想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把发展作为核心内容;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立和完善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走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道路。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作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有哪些文案:

环保主题作文素材(1)引言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延续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又叫生物圈。生物圈是遵循平衡法则的循环系统,有天然自净作用,如果天然自净徨遭受人为破坏,环境就会受到污染,人类自己就会受到惩罚,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义务,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事实论据
我国水哉污染严重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每年至少接受排放的污水300亿吨,平均每天8000万至9000万吨。而其中85%以上未经任何处理埋接流入江河。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辽河、海河等流域有机污染严重。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赤潮频频发生,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
保护我们的环境
我国建成了”三北防护林带”,有效地控制了风沙的南侵;限期治理淮河水质污染,政府下令限期沿淮河两岸的工厂企业达标排放废水,凡是在限期内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关闭。目前正采用同样措施治理其他江河湖泊沿岸工厂企业的排放污水问题,这样就有效地制止水资源的污染;包兰荒漠防护网的形成,积累了人类战胜荒沙的经验;长江上游的植被重建工程,历时二十余年,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最近又加大了重建的力度,划定了天然森林禁止砍伐区、扩大封山育林的区域;国务院决定本世纪末投资900亿元重点重建长江、珠江、钱塘江和太湖、鄱阳湖、巢湖的环境。
闻名世界的”水俣病”
水俣湾是日本的一个风景秀丽的海湾。水俣镇上的渔民世世代代靠丰富的海产生活。1950年,镇上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猫猛然得了怪病,走起路来晃晃悠悠,四肢不断抽筋,最后竟自己跳进海里淹死。不久,当地居民也得了这种怪病。症状跟病猫十分相似,先是口齿不清,走路东倒西歪,继而肌肉哆嗦,身体蜷曲,发疯似地喊叫,最后在极其痛苦中死去。
这种怪病的起因,直到1969年才查清楚:原来水俣镇有一家氮肥公司,它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汞作催化剂。这家公司向水俣湾排出的废水废渣中就含有汞。汞进入动物体或人体内,就会麻痹中枢神经,年深日久就会造成死亡。
水俣湾的海水被含汞的废水污染,海洋里生物中了汞毒,海洋生物组成”食物链”,一环一环的积累,到了大鱼身上,汞的浓度就比海水中的提高了一万倍到十万倍。猫和人吃了含汞量较高的水产,就得了可怕的水俣病。
(3)理论论据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不更爱大自然。--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一切事物在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时候都是完美的;一切事物到人的手中都变坏了。--卢梭《爱弥儿》
美国今天站在财富和力量的顶峰,然而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美正在日益消减,丑陋在不断增长,开阔的空间在缩小,整个环境因污染、噪音和变得不利的自然条而在逐日受到破坏。--尤达尔《无声的危机》
毁坏自己土地的国家就是在毁坏着自身。--罗斯福《1937年2月26日致各州州长的信》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爱弥儿》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为了人类的生存,请节约使用每一滴水。--环保宣传标语
幸福--那就是跟大自然在一起,看着她,跟她谈话。--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史》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汉·贾谊
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世界环保大会主题词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唐·马总《意林·文子》
如果任凭环境无休止地恶化,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广而告之》
环保主题作文素材1、全球变暖与城市“热岛”
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与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环保作文素材,环保作文素材范文。中纬度地区将会因气候变暖使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则会因变暖而增加降水,温带作物将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来看,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得到好处的仅是局部某些地区。
城市的气温比近郊要高得多,犹如一座温暖的岛屿。我国最大的城市“热岛”北京,比郊区温度高出度,上海与郊区的最大温差也达度。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还有一个原因是城市中由混凝土、石料、砖瓦堆砌成的建筑群与柏油、水泥、陶瓷、石料等铺设的路面、人行道、广场,代替了原为植被、作物覆盖的自然地面。它们反射率小,热容量高,大量吸收太阳能。
2、物种迅速灭绝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们乱伐森林、滥垦草原,以及环境污染,造成了野生
动植物栖息地或生长地的丧失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再加上人们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世界上许多种野生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国际保护自然联盟1996年发表的濒危物种《红色警报名单》显示,世界现存4500种哺乳动物中,面临绝种的已占24%,而现存约9500种鸟类中,有12%即将灭绝。在已知的大约1万种木本植物中,濒临绝种的约占6%,其中1000种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物种永远告别地球,据资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中国是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是,中国生物的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被子植物中,濒危种有1000种,极危种28种;裸子植物濒危种63种,极危种14种,已有1种灭绝;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有433种。
3、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严重,使许多本来可以
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难以得到清洁水,50%的人口无法得到卫生用水。许多国家用水紧张,近年来美国、日本及东欧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甚至连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俄罗斯与加拿大,有些地区也受到缺水的威胁。非洲的一些国家连年干旱,缺水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有人预计,水危机将成为21世纪城市里“最容易引起争端的问题”。
4、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例如,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河流全流域遭受影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废气、废水甚至固体废弃物都可以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例如,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更是威胁着全人类。
5、我国的资源状况
从自然资源总量讲,我国许多种自然资源的总量都在世界前列,称得上是地大物博的
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是很少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占有量却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森林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世界人均值的3\/5……而且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多,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会继续下降。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性因素。我国的资源还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例如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耕地资源却南方少、北方多,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小学生作文《环保作文素材,环保作文素材范文》。
6、大气污染
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
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的气管、肺等呼吸系统。
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使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污染物随风飘散,甚至影响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美国每年因此损失数亿美元,我国的损失也相当严重。
7、认识沙尘暴
沙尘暴,又称黑风暴,是发生在沙漠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沙漠地区的大量流沙,是沙尘暴的沙源,春季的大风是沙尘暴的凭借力量。
近百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垦荒,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使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片土地成为裸地,随着荒漠化的不断加快,沙尘暴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了,沙尘暴的程度也逐渐加重了。2000年春季,首都北京连续八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据科学家计算,在一块草原上,刮走18厘米厚的表土,大约需要2000多年的时间;如把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只需49年;若是裸地,则只需18年。从沙尘暴的起因与发展来看,人为破坏环境,破坏地表植被是沙尘暴最重要的起因。只有保护好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才能真正减少沙尘暴危害。
我国的沙尘暴灾害可以说是俞演愈烈。据专家统计,从1952年到1993年,我国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的次数是: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的代14次;1993年发生了一次剧烈的黑风暴事件。之后,每年四五月份,甘肃河西走廊至少要发生一次,而在2000年,连续就是8次。据权威专家分析,在10—20年内,面对人口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的现状,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我国沙尘暴的频率、强度和危害程度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8、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
1934年5月12日,美国发生了地球上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这次沙尘暴起自美国西部平原。一股强风暴迅速掠过西部广阔的土地,将千顷农田的沃土卷起,并以每小时60—100千米的速度,咆哮着由西向东横扫了整个美国国土。连刮3天的这次沙尘暴,将美国西部的表土层平均刮走了5—13厘米,从而毁掉耕地4500多万亩,造成西部平原的水井、溪流干涸,农作物枯萎,牛羊大批死亡。
在历史上,北美大陆到处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随着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大片森林、草原被毁。美国人几乎砍光了从大西洋畔一直到大平原区的无际的森林,使土地裸露,失去植被保护,种下了祸根。
9、水俣病与痛痛病
1953年,在日本九州熊本县的水俣镇发生了一场奇怪的流行病。首先是出现了大批病猫,这些猫疯了一般,步态蹒跚,身体弯曲,纷纷跳海自杀。不久又出现了一批莫名其妙的病人,病人开始时口齿不清,表情呆滞,后来发展为全身麻木,精神失常,最后狂叫而死。多年之后,科学家们才找到这种怪病的起因:汞中毒。原来在水俣镇有一家合醋酸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用汞做催化剂,然后把大量的含汞废水排进了水俣湾。汞的毒性很大,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鱼、贝等体内富集,人吃了这些被甲基汞污染的生物才得了可怕的水俣病。甲基汞会聚集在人脑中,损害脑神经系统,因此猫与人都疯了。
痛痛病也发生在日本。在日本富山县,当地居民同饮一条叫作神通川河的水,并用河水灌溉两岸的庄稼。后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炼锌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镉,整条河都被炼锌厂的含镉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富集下来,使当地的人们得了一种奇怪的骨痛病。镉进入人体,使人体骨胳中的钙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质疏松、骨胳萎缩、关节疼痛。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竟使全身多处发生骨折。另一患者最后全身骨折达73处,身长为此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凄惨。痛痛病在当地流行20多年,造成200多人死亡。
10、噪声污染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不论什么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的生活形成干扰,就都被称为噪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道路上汽车的喇叭声,人群的喧闹等,都是令人头痛的噪声。有时节奏强烈的摇滚音、迪斯科等也会成为噪声,影响到人的生活及健康。
强烈的噪声会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如果是长期在机器轰鸣的厂房工作的人员,其听力往往不及一般人。噪声还会严重干扰人的中枢神经,使人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头痛。噪声对于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它会使人失眠,没有食欲,产生烦恼等不愉快的情绪。科学家还发现,长期受噪声刺激还会削弱人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作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有哪些文案:

单选题
1.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1.0分)
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
我的答案:C√答对
2.()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1.0分)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
我的答案:D√答对
3.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1.0分)
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
我的答案:D√答对
4.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1.0分)
A.《“十二五”规划纲要》B.十八届三中全会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D.十八届五中全会
我的答案:A√答对
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1.0分)
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
我的答案:D√答对
6.()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1.0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A√答对
7.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1.0分)
A.环渤海区域B.长三角区域C.珠三角区域D.北部湾地区
我的答案:D√答对
8.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1.0分)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3次会议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
我的答案:B√答对
9.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型。(1.0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我的答案:B√答对
10.()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0分)
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
我的答案:D√答对
11.2012年,中国北极科考船()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1.0分)
A.“雪龙”号B.“永盛”轮C.“天恩”号D.“白濑”号
我的答案:A√答对
12.截至2017年8月29日,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1.0分)
A.40,6B.46,8C.48,6D.50,10
我的答案:B√答对
13.()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1.0分)
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
我的答案:A√答对
14.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1.0分)
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
我的答案:C√答对
15.()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1.0分)
A.《“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B.《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C.《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D.《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我的答案:C√答对
16.()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1.0分)
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
我的答案:C×答错
17.()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0分)
A.人与自然B.人与人C.人与社会D.人与人工自然
我的答案:A√答对
18.发展生态产业集群的实质是()。(1.0分)
A.共生理论在产业链接与区域合作中的应用B.加快生态工业建设的步伐C.提升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D.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我的答案:B×答错
19.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1.0分)
A.100B.200C.300D.500
我的答案:B√答对
20.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1.0分)
A.成效显著B.成就显著C.成效卓著D.成就卓著
我的答案:A√答对
21.()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1.0分)
A.室内空气污染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C.混合型污染D.特殊型污染
我的答案:A√答对
22.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1.0分)
A.13℃B.15℃C.17℃D.21℃
我的答案:A√答对
23.2018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1.0分)
A.四川成都B.重庆璧山C.新疆喀什D.内蒙古呼和浩特
我的答案:B√答对
24.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1.0分)
A.2B.3C.4D.5
我的答案:C√答对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1.0分)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
我的答案:D√答对
26.发展生态工业依据的原理是()。(1.0分)
A.水土肥种、密保管工B.工业生态学C.现代科学技术D.生态系统承载能力
我的答案:B√答对
27.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1.0分)
A.发展低碳经济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D.发展共享经济
我的答案:A√答对
28.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1.0分)
A.《巴黎协定》B.《京都议定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我的答案:B√答对
29.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主要依靠的是()。(1.0分)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
我的答案:A√答对
30.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0分)
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C.资源利用程度D.资源节约
我的答案:D×答错
多选题
1.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了一系列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包括()。(2.0分))
A.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B.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C.强化工业基础能力D.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包括()。(2.0分))
A.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B.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抉择C.是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D.是提高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在全球面临的困境包括()。(2.0分))
A.全球资源紧缺在国家赶超战略面前的困境B.“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生存”面前的困境C.全球意志在国家意志、“类生存”在“国生存”面前的困境D.人类终极文明在阶段愚昧面前的困境
我的答案:ABC×答错
4.中国在2008年后积极推进碳交易平台建设,先后成立了很多交易平台,包括()。(2.0分))
A.北京环境交易所B.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C.天津排放权交易所D.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我的答案:ABCD√答对
5.物联网产业包括涉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2.0分))
A.感知层B.网络层C.管理层D.应用层
我的答案:ABD×答错
6.生态保护红线包括()。(2.0分))
A.生态功能保障基线B.环境质量安全底线C.自然资源利用上线D.自然资源利用下线
我的答案:ABC√答对
7.我国要实现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做到()。(2.0分))
A.系统构建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改变目前多部门治水的混乱格局B.变革控制排污总量的思维,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引导企业改进技术,在源头上真正使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C.严惩污染水环境行为,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问题,通过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使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D.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生态规律进行建设,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符合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要求
我的答案:ABCD√答对
8.关于我国水污染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0分))
A.水体缺氧状况十分严重B.内陆湖泊全部富营养化C.湖泊面积正在萎缩D.对工农业、市政工业、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
我的答案:ABCD×答错
9.生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是()。(2.0分))
A.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管理B.建立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C.确保一个地区、国家或全球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支持功能D.使生态安全不至于减缓或中断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进程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0.生态文明观强调地球(甚至包括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包含的新的发展观包括()。(2.0分))
A.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B.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C.正确处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关系D.正确处理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E.正确处理人的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的关系
我的答案:ABCD×答错
11.物联网的产业链包括()。(2.0分))
A.芯片供应B.传感器供应C.无线模组供应D.网络运营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2.国土空间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及其底土和上空。(2.0分))
A.陆地B.陆上水域C.内水D.领海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3.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五类”“三级”组成。其中,“五类”指五种类型的环境标准,包括()。(2.0分))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础标准D.环境监测方法标准E.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我的答案:ABCD×答错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有()。(2.0分))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氧气
我的答案:BC√答对
15.从社会层面讲,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社会转变过程,需要从()等多方面协调推进。(2.0分))
A.改变消费理念B.制定政策制度C.推动全民行动D.完善保障措施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带头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2.0分))
A.发达国家B.最不发达国家C.经济转型国家D.发展中国家
我的答案:ACD×答错
17.我国的国家级城市群包括()。(2.0分))
A.长三角城市群B.珠三角城市群C.京津冀城市群D.中原城市群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8.在我国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最重要的是()。(2.0分))
A.变革传统的农业观念B.改革单一的“谷物大田耕作制”C.把农田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生态系统结合起来D.走“混合饲养型耕作制”之路
我的答案:ABC×答错
19.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包括()。(2.0分))
A.综合性B.多样性C.时代性D.高效和持续性
我的答案:ABD×答错
20.我国面临的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包括()。(2.0分))
A.水污染、大气污染B.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C.森林锐减、草地退化、湿地减少D.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我的答案:ABCD√答对
判断题
1.儒家推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生态文明观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的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人类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绿色发展取代可持续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长期生活在热岛中心区的人们,会出现情绪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忧郁压抑、记忆力下降、失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溃疡增多、胃肠疾病复发等状况。(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5.智能工业是融合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无所不连的新一代互联网络、人脑智慧三位一体的生态化的新型工业。(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6.2016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开启《世界环境公约》的谈判进程,以便达成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改变当前国际环境立法的碎片化与互相冲突的局面。(1.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7.绿色保险是我国一项全新的制度,其宗旨是利用商业保险的体制分散风险,保障对受害人给予及时、充分的赔偿,通过保险的方式增强企业环境风险意识,督促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缓解企业和地方政府环境污染赔偿压力,提高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环境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8.全球经济、文化、技术的不均衡发展,是造成全球生态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也是阻碍全球文明持续发展的根源。(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9.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确立,为身陷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的人类点亮了发展道路上的灯塔,生态文明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主题。(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0.当前,乡村污水和垃圾的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1.适应时代的要求,生态文明从理论的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宣示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烈政治意志。(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2.道家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生态文明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3.环境标准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实施污染控制,而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4.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听力会下降,甚至产生噪声性耳聋。人们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出低噪声环境下2~3倍。(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5.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和工具,在国家或地方制定政策、规划、立法、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计划前,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所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6.生态文明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具有全球意义的系统性创新,是奠定世界新格局和影响人类未来走向的创新,是对世界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创新。(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7.我国的《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等文件,提出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8.早在20世纪中叶,一些有识之士就组建了国际组织开始关注环境和生态问题。(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9.国际环境法作为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环境问题发展的产物。(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0.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态价值评价,在全球生态意识的指导下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建立具有生态价值取向的产业结构,这种具有生态价值取向意义的科学技术产业才是具有保持基因、保持人类持续发展、保持地球不致于毁灭的伦理意义上的第一生产力。(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1.“部分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基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工业文明的新发展模式。(1.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2.与地球上的太阳能发电站相比,太空的太阳能发电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强度更大的能源供应。(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3.传统科学技术造成了工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用生态化的科学技术重建全球工农业生态系统,才能使人类的经济系统与周围资源、环境相协调。(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4.管仲学派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有共同的基本生存法则,其以“人与天调”、“天人相因”为基础的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的启迪意义。(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5.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1992年《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6.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制约因素、最难解决的问题、最有可能达不到的目标,就是生态环境。(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7.国土生态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8.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9.外来生物因素入侵是指来自国外的有害物质及含有害物质成分的入侵。(1.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30.我国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作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有哪些文案: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