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作文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作文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作文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文案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作文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文案:

《小数除法》的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二)教学建议: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故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小数除以整数:
部分内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1)例1及“做一做”教学建议:
①教学例1前,可以先复习整数除法,如,224÷4。让学生明确,每次除的被除数和商是多少个百,多少个十,或多少个一,为后面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做准备。
②出示例1,结合图意列出算式:22.4÷4,让学生尝试着计算。在此过程中,应给学生必要的引导22.4÷4,你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在研究竖式计算时,应着重使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最后还可以将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的竖式对照,从而使学生明确: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③订正“做一做”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处理商中小数点的情况。
(2)例2主要教学被除数末尾有余数时,在余数的后面添0继续除。
(3)例3主要教学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2、一个数除以小数:
本段内容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关键在于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例4教学建议:
①例4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由编“中国结”的情景引入。
②在计算方法的探讨上,教材用“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的文字突出讨论重点后,用小男孩的话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教材呈现了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一同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的过程。应着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呢”使学生明确: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除数就变成整数了,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2)例5教学建议:
①教学例5时,可以先让学生联系例4的方法,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计算?有什么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②教学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小数位数少的情况。教材通过学生提问“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怎么办?”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并通过虚线框里的图示说明在把除数变成整数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两位,而被除数12.6只有一位小数,所以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通过练习的训练后,在学生概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小数除法总结出三个步骤: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3、商的近似数: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1)例6的教学建议:
①教学前,可以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②教学例6后,可以一定要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强调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还可以让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4、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是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1)例7教学建议:
为了感受重复现象,教学前可以呈现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重复放映一些电影片段、重复讲一个故事片断。然后告诉学生,不但生活中有这些重复现象,计算中也会遇到一些重复现象,为引出课题做伏笔。
(2)例8教学建议:
①通过计算,让学生比较一下例7、例8三道题的商,使学生看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这个商可以写成7.14545…由此说明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②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后,还可以结合一道除法题,如保留两位小数:130÷6=21.666…≈21.67指出,今后计算小数除法,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③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时,可以结合两个数相除的实例让学生讨论,明确如果不能得到整数的商,会有两种情况。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并说明我们现在学习的小数范围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虽然不是例题,但是要认认真真的讲解,这里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
5、用计算器计算:
(1)例10教学建议:
①例10包括“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其中商的规律是: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如:
1÷11=0.0909…的循环节是09;
2÷11=0.1818…的循环节是18;
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
4÷11=0.3636…的循环节是36。
根据这一规律就可以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
②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要通过“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6、解决问题:
本小节安排了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和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问题,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1)例10教学建议:
①例10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如第(1)题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能盛0.4千克的瓶子里,求需要多少个瓶子。计算结果是6.25个,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学生多数要想到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教学中要抓住这点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让学生理解这里要“进一”的原因后,需要6个瓶子,但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这里就要用“进一法”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变成7。而第
②题求红丝条可以包装几个礼盒,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包装17个礼盒不够,这时需要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尽可能地在“需要”两个字上下功夫,则要用“去尾法”,将16.666…中小数点后面尾数去掉,得近似数16。最后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6、7、8题都是取商的近似值,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情景思考取近似值的方法。第6题没有特殊要求,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是具体要保留到哪一位,就需要学生来进行分析。一般说来,这道题保留整数或保留一位小数都是有道理的,它分别表明雨燕的飞行速度是信鸽的2倍或2倍多一些,教学中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保留小数位数的理由,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7题和第8题是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其中第7题要用到“去尾法”,第8题要用到“进一法”。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第9题解答的难度比较大,解答它的问题需要两步计算,最后的解答结果需用“去尾法”取近似值,另外8本相册对于“孙老师还可以买几枝钢笔”的问题是多余条件。所以教学中不要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在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解答这道题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解答。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作文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文案:

一.概念总结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减法:减法性质:
乘法: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除法:除法性质:
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表示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9、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0、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3)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一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2、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13、在计算小数乘法时
(1)算:按照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2)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3)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
(4)点: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5)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能化简的要化简。
1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能化简的要化简。
1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首先看除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然后就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使之变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重点是将商的小数点和现在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不尽的余数添0继续除(一下子只能舔一个0),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
16、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17、当一个因数不为0时,另一个因数大于(小于)1,积就大于(小于)第一个因数。
也就是:一个因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会越乘越大;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会越乘越小。
18、当被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小于)1,商反而小于(大于)被除数。
也就是: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反而越除越小;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反而越除越大。
19、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倍;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2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要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小数的乘除法基本练习:
1、根据写出下列几道题的结果:
2、两个数的商是10,被除数扩大了2倍,除数扩大了4倍,商是()
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64,这个小数是();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4020,则原来的数是()。
4、的商是3.6,如果A扩大4倍,B也扩大4倍,那么现在的商是()。
5、已知两个数的积是3.56,如果把其中一个因数缩小100倍,要使积是35.6,另一个数的小数点应该向()移动()位。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0.1,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100倍,商是()。
7、两个因数的积是1.7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则积是()
8、两个因数的积是68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0倍,积是()
9、计算:
3.15×2.5×38-5×9×3.156.8×2012+(2012+12.5)×3.2
7.15×2.5×18-1.25×28×7.157.6×2008.4+(2008.4+12.5)×2.4
10、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就比原数小1.53,这个小数原来是()
11、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相除的商是2.4,与另一个因数相除的商是4.5,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12、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甲、乙两数的和是24.75,甲数是(),乙数是()。
13、用8元钱可以买5千克苹果,1元钱可以买()千克苹果,买1千克苹果需要()千克。
14、某地的海水1千克含盐0.03千克,100克海水含盐()克。
15、1千克香蕉3.2元,购买800克需()元,4.48元可以买()千克。
16、一拖拉机0.45小时耕地0.072公顷,这种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公顷,耕地1公顷需要()小时。
17、王师傅2.5小时生产4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生产()个零件,平均生产1个零件需()小时。
18、兔子0.5小时可以跑22.5千米,兔子每小时跑()千米,它跑1千米需()小时。
19、1种钢丝0.25米重0.2千克,1千克长()米。
20、10吨海水可以晒出0.85吨盐,50吨海水可以晒出()吨盐,要晒出1.7吨盐,需要()吨海水。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作文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文案:

“除得尽吗”(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计算、观察、感知体验、自学、交流等方式认识循环小数,会求近似值。
情感与评价: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深度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2.教学中,请学生自评、互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计算时,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计算时,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认识循环小数;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具有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音乐《青春修炼手册》,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青春修炼手册》,热身创设气氛。
一、谈话进入,复习。
导入语:“同学们,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闫。你们怎么称呼我?”(打招呼)
“据我了解,你们最近一直在学习小数除法,(板书:小数)对吗?我们来复习一下。”
口答。
1.买2支钢笔12.6元,平均每支钢笔多少元?
2.一个长方形菜园的面积是26平方米,宽是5米,长是多少米?
3.用1元钱可以买7个扣子,平均每个扣子多少钱?
学生质疑:除不尽。
过渡:看来在除法中,还有除不尽的算式。除不尽时,结果会是多少,又该怎样表示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除得尽吗。(板书:除得尽吗)
二、探究。
过渡:我们先来到生活中。
(一)出示情境图: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爬行9.4米;
1.请学生读题。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蜘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3.解决问题。“你会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请学生列式:73÷39.4÷11
4.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并思考:a.除得尽吗?b.你发现了什么?
(二)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
1.73÷3
过渡:请你给大家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交流问题:除不尽;商里总是不断出现3;
你们有没有质疑过:为什么商里总是不断出现3?
学生交流:因为余数总是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不断重复出现3。
2.9.4÷11
除不尽;商里总是不断出现5和4;
为什么商里总是不断出现5和4?
因为余数总是重复出现6和5,所以商就不断重复出现5和4。
(三)循环小数。
1.揭示概念。
过渡:在除不尽时,如果从商的小数部分起,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一些数字,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4.333…,=0.85454…)
提问“…表示什么?”
板书:像24.333…,0.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
因为循环小数永远除不尽,我们还把它叫做无限循环小数
读作:24.3-3循环;0.85454-54循环。请学生跟读。
引导:这两个小数都是循环小数,仔细观察,它们有不同吗?
预设:(1)24.333…的小数部分不断循环一个数字3;而0.85454…的小数部分不断循环两个数字5和4;
(2)24.333…从小数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数字;而0.85454…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不断重复出现5和4。
2.写循环小数—自学。
过渡:是啊,虽然都是循环小数,情形却不相同。
请你写出三个循环小数。
学生独立写数,之后,组织游戏:你说我写。
全班交流、质疑。
过渡:教师找到较复杂的一个循环小数。在写这个循环小数时,有什么感受?(太长了)
有没有更简便的写法呢?
请大家自学书16页“你知道吗”,了解相关的知识。
全班交流:你学到了什么?
(1)一位同学读读“什么叫循环节”。
(2)教师示范简便写法,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板书简便写法。
3.“四舍五入”求近似值。
过渡:回到73÷3,我们把“蜘蛛每分爬多少米”这个问题完整解决了吗?
预设:
(1)该怎样写答语?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一般都是保留两位小数。如:
板书:24.333…≈24,33,0.85454…≈0.85
(2)竖式计算时,除到什么时候停下来?
组织学生讨论,
明确:当循环节出现两次以后,就可以不除了。
4.同步练习。
过渡: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循环小数从陌生到熟悉。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15页第2题,判断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课件交流。
追问:4.2525为什么不是?(没有省略号或循环点)
三、课堂练习。
过渡:你们观察地很仔细,用你的细心计算并找出这4道题中的循环小数。
1.书15页计算并判断。学生独立完成后,课件交流。
结合1÷7,“在计算这道题时,对你有什么启发?”
(有时循环节较长,计算时,不但要细心,还要有耐心。)
2.书16页练一练第1题。
过渡:细心和耐心是学习数学必不可缺的好习惯,也可以说是一件“法宝”。用上这件法宝,我们来分组完成这些题。
出示情境图---读题---分组完成---交流展示。
四、课堂总结。
过渡:从举手的情况来看,大家完成地很棒!回顾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用到了什么方法?这些知识和方法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我们在除法中发现两种不同的情况:除得尽和除不尽。当除得尽时,它的商会是一个有限小数,而除不尽时,它的商就是一个无限小数。在无限小数中,我们本节课主要研究了无限循环小数。生活及学习中,有很多东西看似一样,我们也容易用惯性思维认识它们。其实,如果你能多去尝试,多去质疑,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出小数的框架,之后介绍无限不循环小数π。
五、游戏拓展。
书16页第3题。
过渡:这节课已进入尾声,我们在一个竞猜游戏中结束吧。
依次出示---猜测----出示结果。
思考:商是不是循环小数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六、作业。书16页的第4题。
板书设计:除得尽吗
像24.333…,0.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
73÷3=24.333…≈24.33
9.4÷11=0.85454…≈0.85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作文 《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文案: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读出下面各数:23470933110000389500.7
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位……)
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十、百、千)
3.试着读出下面的数:2.7855.20.4635.9
你是怎样读的?这些小数表示什么?
4.导入: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教师提问:看整数数位顺序表,你认为小数的数位应在什么位置上?(在整数部分的右侧)中间怎样区分呢?(用小数点隔开)
②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一表示小数部分有几位小数?(有一位小数)所以十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后的第几位?(第一位)它所占的位置叫做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
③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吗?为什么?
(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因为它表示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④教师提问:谁能依次说出小数部分后面几位的数位顺序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千分位——千分之一;万分位——万分之一;十万分位——十万分之一;
百万分位——百万分之一……)
⑤出示下表,提问: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2.学习小数的读法.
教师出例2:读出下面的小数:
6.50.04160.073
教师提问:你能读出下面这些小数吗?
教师总结: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将你读出来的内容用汉字写下来,就可以了.(板书)
分组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教师讲解:六点五表示六又十分之五;
零点零四表示百分之四;
一百点零七三表示一百又百分之七十三.
3.学习小数的写法.
出示例3:写出下面小数:
四点三九零点四零八三十点零一五
教师提问:写小数时应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点三九写作:4.39
零点四零八写作:0.408
三十点零一五写作:30.015
学生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4.39,表示四又百分之三十九;
0.408,表示千分之四百零八;
30.015,表示三十又千分之十五.
三、巩固练习.
1.填空: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说出24.375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两人一组先说一说,然后汇报)
3.读出下面的句子.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4.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5.判断.
(1)3.73读作:三点七十三.()
(2)零点三零七写作:0.307.()
(3)五十点二零八写作:5.208.()
6.提高题.
(1)有一个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2)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在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在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五、布置作业.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荏复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黄雪梅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0.2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008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二、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1.8、5.63、12.378都是小数,观察发现这三个小数都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1)、说出小数各数位表示什么,是什么数位?
(2)、提问: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每相邻两个数位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板书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提问: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这些计数单位哪个最大?
教师:小数的这些计数单位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这和整数的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的右边,像整数一样记数。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并说明往下还有万分位、百万分位等。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例2让学生试读,教师说明:
提问:小数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有何异同?
(1)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2)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
个数位上的数字。
出示0.30830.0074006.09先让学生读一读,再总结:小数部分有几个零就读几个零,不能象整数那样,数中间连续有几个零的只读一个零。
3、教学小数的写法。
出示例3让学生试写,教师说明:
师生一起总结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三、巩固练习。
1、p53p54p56
第6、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校对。
第8、9题,先向学生说明一下题目的要求,再让学生看一看从0到哪里是1,从哪里到哪里表示0.01,再让学生完成。
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12、13题。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有较成功之处,也有明显不足。
处理较好有以下几点:
1、导入简约,开门见山。新课程倡导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这种理念很好,能给学生提供风趣的课堂,但也不能每节课都创设情境,有的为创设而创设,牵强附会,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本节课我用简约的语言,直接引入课题。“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见数会读,听数会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样开题,目的明确,导入简约。
2、列举身边的小数,利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发现、概括能力。认识小数数位顺序,是正确读写的基础。首先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小数,并把这些活生生的有意义的小数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发现小数的结构特点。当学生发现小数是由小数点将小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后,再让学生由整数的数位顺序迁移到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转化。
3、去赘讲,重精讲,明确原理。同学们对小数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小数的数位顺序,在我的点拨,带动下,通过旧知识的迁移,顺利完成了小学数位顺序表。在下面的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中,根本不用赘讲读写的方法,学生张嘴就能来,拿笔就能写。这时的重点应该让学生明确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读法的区别,尤其是“0”的读法,例如:小数300.009,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了小数部分读的时候因不带计数单位,所以要依次读出每一位数字的原理。
4、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数学。数学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记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学习小数的写法时,学生通过一段关于全球气温逐年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的真实数据,让学生听到数即写,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同学们通过有意义的数字,由衷地发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从自身做起的呼声。同时也感受的数字的力量。
不足之处:
1、重知识目标,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当让学生听到全球气温逐年升高的相关数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时,学生显得知识贫乏,与老师交流不畅,下来不仅抱怨学生知识乏、素质低。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我们教重视双基知识的教学,对教材上提供的信息往往只看到数学本身,而未透过数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当我们在抱怨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意识,是否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是否重视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是否把课堂当成了学生获得多种知识的乐园。
2、小数数位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讲解。本节课采取了“以旧促新,迁移类推”的学法,但从课堂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出,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效果不好,需要下课进一步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
3、教学不够严谨。当学生在例举身边和生活中的小数时,我们班长举出了圆周率π是3.1415926时,我非常高兴,但我在板书时,却写成了3.141596,少些了数字2,听课的各位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在评课时,我才知道我的疏忽和大意。这是一个老师绝对不能出现的错误。我会时刻反思自己,提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有多少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都要一丝不苟,严谨教学。
反思本节课,受益颇多。记得美国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今后,我会不断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学会在反思中成长。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小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