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怎么写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怎么写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怎么写文案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怎么写文案: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王某,男,16岁,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与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得抵触情绪。您越就是反对得事情,她就越与您对着干。在学校,她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得样子,甚至还与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该生得叛逆行为就是进入青春期得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得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她们往往把家长与老师得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得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就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某得父亲忙于生意,与孩子得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她得母亲主要关心孩子得营养状况与学习成绩,忽视孩子得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得。在孩子得教育问题上,两人得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就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得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她所犯得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与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就是青少年特有得半幼稚半成熟得特点,使她瞧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就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得主动配合: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王某得家庭情况与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得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得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得家庭环境,与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得需求,不挫伤她得自尊心,尊重她,信任她。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得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得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她,慢慢地消除她得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她得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得教育方式。当她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得面点她得名字,而就是在与她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她分清就是非,意识到自己得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得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得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王某在数理化方面得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使她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她爱好、感兴趣得事情上。老师得信赖、同学得支持使她得态度发生了很大得转变。
5、本人得自我调节:指导王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得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她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她人意见得人才能成就伟大得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她走出错误得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王某这种顽固得逆反心理不就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得,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她得情绪变化,经常与她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她得内心世界,帮助她解决青春期得烦恼。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王某得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与同学、老师得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得一个变化就是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一、案例陈述
小王,女,初三学生。她跟我讲了她得烦恼:自从升入初三后,妈妈要求我争取考上重点学
校,同学们都说我很聪明,她们很少与我玩,班主任也把我当成班级得主力,给予很高期望,
我自以为自己理科很好,但最近物理考试都很不理想,开始怀疑自己实力,一上物理课就头
痛,上课走神,遇到难题更就是恐慌。晚上睡不着,甚至彻夜难眠,厌食。这样下去已经影响
到我得其她学科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现在我一听到考试就心里害怕、烦躁,掌心发汗。
瞧瞧有得同学在超过我,我得内心压力更大,很担心自己因为成绩下降被别人瞧不起,辜负
了父母、老师得期望。我非常想帮助她,她很要强,。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于就是我对她得心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二、心理问题诊断与透析
考试焦虑就是指作为一种科学得结构,指得就是在考试或类似得评价情景中伴随着担心可能失
败或消极得结果而产生得一组现象得、生理得与行为得反应。
(一)从焦虑程度层面进行分类
1轻度:心里不踏实,随着复习得进展,这种不踏实得心理会消失,但随着考试日期得来临,
又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害怕自己复习不全面等等,但这种焦虑并不影响考生得睡眠、饮食与
身体健康。考试结束,这种紧张也就结束。
2中度:经常感到不安,缺乏自信心,有得会发生失眠,影响正常复习得进行。
3重度: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会有焦虑情绪,自信心差,出现头痛、失眠、多梦易醒、食
欲不振,心悸盗汗、脾气不好等症状,严重影响复习与考试成绩。
对照考试焦虑行为特征,结合小王陈述,我认为她得心理属于严重得考试焦虑症状。
(二)小王出现考试焦虑得原因
1、过分瞧重考试结果。
把学习目得简单瞧作就是为了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己一切好坏得唯一标准。这样考
试就成为她得压力,把考试瞧得过分重要,导致她在学习与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必要得担
忧,脑中总也甩不开一个念头:我能考好吗?考不好怎么办?这种对考试结果得担忧,很容
易导致焦虑得产生。
2、家庭与学校教育影响。
家长以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为有面子,学校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学习不好就会找不到工作”,“怎么对得起关心与教育您得父母”等类训斥,加重了学生内心负担。小江非常要强,不心失败,一旦一次考试失败,就会觉得特别对不起父母与老师,也觉得难以见人,这样越想痛苦,产生考试焦虑感。
3、周围同学关系影响。
自己一心想着学习,忽视了与同伴交流,在周围同学眼中,她就是个“重点生”,玩得时候也不去找她。生活中较为“孤独”,成绩一旦不好,就觉得无法面对同学。一想这些,心中自然产生焦虑。
4、应挫意识与应挫能力不强。
她从小学到初三基本上比较顺利,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势,进入初三,课程增多,学习任
务加重,知识难度也在增大,她对初三学习困难估计与认识不足,遇到考试失利就手忙脚乱,
不知如何应对,这使她在有了考试焦虑后无所适从。
根据以上分析,我为她制订了这样得心理辅导方案。
三、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方案
(一)帮助她正确认识考试焦虑、考试目得、她人评价
1全面认识考试焦虑。
焦虑程度过轻过重都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可望取得最佳学习效率得焦虑程度应就是中等得。
当考试焦虑得程度过低或者过高时,都会影响到考生水平得正常发挥。适度得焦虑状态还就是
有利于学习得。所以,不要怕产生考试焦虑心理,关键就是如何对待与调整。
2、要正确认识考试得目得。
考试只就是考查自己过去学习情况,考得好不好并不说明自己得一切。即使反映出一些问题,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弥补缺漏,一次考试挫折也可以成为进一步提高自己得基石。所以,不
必将考试结果瞧得过于重要,以积极得心态面对考试,瞧到挫折可能带来得积极效应,有助
于我们以平与得心理去迎接考试,更好地发挥水平。
3正确瞧待别人得评价。
小王过于在乎家人、同学与老师得瞧法,总就是担心她们会因自己成绩下降而瞧不起自己,
心理负担沉重。对于别人评价我们自己也要全面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有利于自己发
展为原则,区别对待。
(二)介绍一些克服考试焦虑技巧
1以积极得自我暗示挑战焦虑情绪。
高焦虑者通常使用得自我暗示往往带有自我批判性质,如喜欢对自己说:“我真笨”、“考试太可怕了”、“我一定考砸了”。这种消极得自我暗示会对人产生极大负面作用。这时,我就
必须进行有效得积极得自我暗示,给自己增强克服困难得信心。如产生这样焦虑:我担心其她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自己强。我考不好了。”您可以这样反思,给自己加点信心。“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毫无必要。班里确实有比自己更强得同学,但也有不如自己得同学。”然意味着同她人得竞争,我就是个怕竞争得人吗?我不仅要战胜别人,还要战胜自己”。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得考试态度,增强信心,减轻或克服考试焦虑。
2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学会与人交流。
活动中可以发泄焦虑,可以忘记焦虑,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快乐。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去,敞
开心扉,容纳她人,加强交流、合作,拥有同心同德得朋友相助,这样,心灵才能宁静、与
谐、完美。战胜人性中得弱点,要靠实力;克服考试焦虑,根本上还要靠扎实得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得提高。因此,我还需要从学习上帮助她。
(三)帮助她调整学习方法
1重新制定学习目标。
目标过高就会实现不了,导致目标实现不了得焦虑。应该引导小汪重新定位自己,切合当前
得实际,制定一个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得目标,安排好每天具体得学习计划,让她从每天
得点滴进步中获得成功感,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与成绩。
2进行有效得复习。
多瞧基础得东西,争取把试卷上基本得分数全得,这样考试得分数已经相当可观了。在这个
基础上,可以略微做点稍有难度得题,但就是量一定不能多,题目也不能太难。在具体科目得
复习上,可以多听取老师意见。
3必须掌握一定得应试技巧。
考前对考试得范围、难度等最好能有所了解,考试时对不同题型得解题方法,对难题得处理
等都应有一定得方法。遇到难题,要暂时放一放。做完一遍后要注意检查试卷等等。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经常开“夜车”。
长时间地连续学习,会造成心脏功能不同程度得损害,还会影响大脑得工作效率。如果这时
还拼命学习,势必造成大脑皮层功能得进一步减退与损伤。具体表现为记忆力减弱,注意力
不集中,逻辑思维能力下降,还伴有头昏、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等现象。另一方面,如果
开夜车养成了习惯,那么在晚上得时候就会很兴奋,睡不着,而白天却萎靡不振。上课、考
试也就难以正常发挥水平了。
四、心理辅导得效果及反思
经过连续三个星期,三次得心理辅导,小王得考试焦虑已有所改善,学习效率提高了,自
信心也开始增强。不过,我们应该瞧到,人得心理变化就是反复得。要对学生心理问题给予长
期关注,及时帮助疏导。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心理变化受家庭与社会环境得影响很大。学校家长与社会都应为中学生得健康成长创造有利得环境。中学生就是祖国得希望,让她们健康成才就是社会得心愿,社会应为中学生得健康成长创造有利得环境。要做到对学生学习心理得真减
负,形成积极有效得应对方式,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几方面共同努力。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怎么写文案: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我的烦恼一个字——慢
我的烦恼就是一个字——慢。它不仅是我的烦恼,也“顺便”给妈妈、老师带来了烦恼。
从上幼儿园时起,老师和妈妈就发现我很慢。从那时起到现在,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听见“快起床”;穿衣服时,就听见“快穿”;刷牙时,就听见“快刷”;吃早饭时,就听见“快吃”……这一早晨的“快声”还是没让我快起来。到了学校里,没有了妈妈的“快声”,我做得更慢了。放学回家路上,妈妈叫我“快走”;回家后,写作业时,又听见“快写”;吃晚饭时,又听见“快吃”;睡觉时又听见“快睡”。就这样,我的每一天在快声中开始,在快声中结束。就这样,我还是没有快多少。
以下是《我好累》的原文,希望这稚嫩的呼声能引起智者的思虑:
高中生活使我感到每走一步都好累,许多迎面而来的困难都还没有解决,希望没有了,应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希望,哪来的失望?
每天有无数的“白版”等着我去把它们变成“花版”,“之乎者也”还未念完,English已“从天而降”,送走了“Hello
Hello”又迎来了“念经”。未来得及出去“放风”,代数的Mr.L已经开始“攻击”:一个字“做!”,四个字“没得商量”,又得埋头进入xy中……
一天就匆匆过去了。
当天边还未泛起“鱼肚白”,当忙碌的早晨还未到来,我已经起床了,就这样进入匆匆的一天。负担一天比一天重,人一天比一天累,换来家长的“关心”却是:“你苦了这几年,可以幸福一辈子”,就为了这个“信念”与天地万物匆匆而过。
“我好累!”我发自内心地喊了出来,但代表的却是所有的同龄人。
很累,很烦,为什么?学习累,学习烦。
再请各位老师看一下关于中学生的一些新闻报道。实例一:某地一学生不堪忍受考试压力,寝食难安,得了抑郁症。实例二:高考过后,一考生因没有及时收到成绩,怀疑自己落榜,竟要自寻短见。实例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变得消极颓废,浑浑噩噩度过剩余的中学时光。实例四:一考生因考后成绩不理想,决定加倍努力,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去学习,结果得了自闭症。实例五:一高中生整天埋头做题,直到有一天,他空闲下来后,他就问自己,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学习,以后泛化开来,做任何事都问为什么,连上厕所也怀疑。医生诊断明显的强迫症。还是学习,成绩惹的祸。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光是带领学生冲锋陷阵,跨过一座又一座的成绩高山,还要不妨静下来,看看学生是否因为踩死路边的小草而感伤,也要带领他们跨过座座心灵的高山。不过有时想想这也难怪,请大家回忆一下平时和同事是怎么打招呼的?你们肯定会问:“最近怎样啊?”“身体怎样?”要么就是,怎么样,在哪发财啊?而很少会问心理怎样啊?遇见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如果现在正走过来你班上的一位学生,你会怎么和他打招呼?见到你的学生你会问作业做了没有啊?今天上课听懂吗?最近成绩怎么样?却很少有老师问学生今天开心吗?心情怎样啊?更少人会问及今天在学校玩得怎样?
现在的家长也一样,整天想着自己孩子的补学习补身体,补钙、补脑,补铁……,什么脑白金,脑轻松,巨人一号,生命一号。。。。等等。当许多家庭和老师将培育后代的注意力放在学习和身体上时,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学生在想什么,想要什么,他们的心理素质怎样?目前,我国有8%到10%的儿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17岁以下的青少年现有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低龄化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期。有些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人生的“多事之秋”,也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一时期是感情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又称为情感发展的“疾风怒涛”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身心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使青少年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那么,一旦学生的心理冲突解决不好,就会使其内心紧张加重,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导致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甚至悲剧的发生。现就几种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神经衰弱
西医认为是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中医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感会诱发疾病。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为易疲劳,因此本病也称为疲乏综合征。正常人的疲劳是在劳动后出现,但神经衰弱患者就不同,他们在不参加劳动或只经过极轻微的劳动后就会出现,比如你叫一个神经衰弱的学生拿支笔来,不得了了,他一定累坏了。他们疲劳的程度和劳动的程度极不相称,症状可归纳为:
⑴至少具备下列四组症状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①衰弱症状:精神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困难、工作学习不能持久。
②兴奋症状:工作学习、用脑均可引起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对声光敏感,并且语言增多。
③情绪症状:紧张、易激动、烦恼。
④心理症状:紧张性疼痛(头痛、腰背或肢体痛),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乏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悸、多汗)。
⑵病程迁延至少3个月以上,病情常有波动。休息后减轻,工作学习紧张则加重。
目前关于引起神经衰弱的病因仍不十分明朗。一般认为神经衰弱与下列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1)诱发因素
学生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学习负担过重,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重大考试受挫时,常常会造成神经负担过重,成为学生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
(2)易感素体因素
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神经衰弱发病也是如此,为什么在同样的生活学习环境下,有的学生患神经衰弱,而多数学生都不会。这里就有一个易感素体因素,包括遗传和人格类型、年龄、性别等因素。
神经衰弱与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一般认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者,多表现为多愁善感;焦虑不安、保守、安静等特点,易患神经衰弱。这些学生往往是什么特殊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几乎没有很高兴的时候。对改变生活习惯很敏感,过分注意自身的感觉,喜欢看医书,容易受医书影响而感到不适。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类个体往往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紧张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纳粹集中营被长期拘役的幸存者们,几乎百分之百地患有焦虑、抑郁、紧张、失眠等神经症症状。如一个人搬迁到一个语言不通,习惯不一样的地方,也可使他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有些还会产生神经衰弱。这便是
(3)维持因素
指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使疾病形成恶性循环。比如,有些神经衰弱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竞争压力过重的情况下,神经衰弱很难治愈,可一换个环境就会痊愈,比如考上大学之后,哪里还会衰弱,心境好得不得了,再回到学校学习,不行了,又要衰弱了。
神经衰弱的治疗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药物。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此病的知识,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认识到神经衰弱的原因是精神创伤,而不良的个性是发病的基础。帮助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树立学生的乐观精神,消除任何紧张情绪及思想顾虑。要求学生妥善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参加文娱活动,既注意消极的休息(睡眠,安静的休息等),更应注意积极的休息
(文体活动等)。这些措施也可预防患病。
2、失眠
在咨询室经常会接待因失眠而烦恼、不安的来访同学,他们大多有个共同的特点:性格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固执、完美主义,易担心、焦虑。对偶然的几次失眠大惊小怪,常感到头痛、注意力涣散、记忆下降忧心忡忡。他们每天上课时无精打采,抱怨一晚上没睡好觉,可到了晚上同样是干瞪眼,越想睡越睡不着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怎么办呢?形成对睡眠的正确认识。
首先,在价值观上不要把睡眠看得过分重要。睡眠是让大脑和身体休息的最好方式,但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练同样是让身心放松的最佳方式。假如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可以在早晨起床后洗个热水澡,外出锻炼一会儿,一样精力充沛。失眠者往往不理解睡眠是为了保证健康的真正含义,毕竟睡眠并不是人生的目标。要知道,如果人真的睡不着觉,三天可令人精神崩溃,五天可以导致死亡。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嚷嚷着睡不着觉,可真正因失眠而死的人却很少呢?他们都睡觉了,只是他们没意识到。事实上,许多人的失眠问题并非如他们自己想象的那般严重,人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其次,睡眠是人身体的自然反应,困了,就想睡觉,不要人为地去控制它,应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在你觉得睡不着觉的时候如能做到不胡思乱想,认为睡不睡都无所谓的话,也许20分钟后你已经自然入睡了。对于害怕和焦虑情绪也是一样,有的人特别害怕睡不着或半夜起来无法入睡,实际上这都是没必要的。要做到完全接受自己的自然状态,使自己彻底放松下来。到时猪都没你睡得好。
睡不着时候还可自我安慰一下告诉自己你这样是多么幸运。别人只能利用白天做事,你却白天夜晚都不浪费,你等于比别人多活了一半的时间。睡得着,睡不着,他都不在乎,照样愉快的工作学习。
第三,许多失眠者总认为自己缺乏睡眠,一有时间就想睡一觉。可白天睡得越多,晚上越睡不着,更没心思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连业余爱好都因没时间而放弃了。就好象有些学生,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打瞌睡,越是打瞌睡,晚上越是睡不着。为什么?因为白天你都用来睡觉了,难不成晚上还要睡?正确的做法是,多做户外活动,劳其筋骨才能放松心情,尤其是睡前不要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体力上的疲惫,会促进睡意的来临。让学生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对治疗失眠很有效。
3、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怯场,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一般认为,考试焦虑是由三种基本成分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第一种是认知成分,以担忧为特征,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所形成的意识体验,继续下去,多次强化,就会形成习惯化的思维定势,如,有的学生一到重大考试,甚至有些学生小考也会,又或者是象有些学生说的那样,小考小焦虑,大考大焦虑。他们会有各种语言暗示:比如“惨了!”“糟了!”“完蛋了……”,又或者各种各样的担心,比如,考差了,他们会担心同学老师或父母怎么看,考好了,他们也会担心,担心下一次考差了,或被对手追上来怎么办。你们说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就好象有些班主任,担心班上学生的成绩,考差了,担心,考好了,更担心。他们会担心老师要是出了我不会的题怎么办?他们就不想一想,总有自己会的题啊!这种学生已形成负面的思维方式。第二种是生理成分。同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肠胃不适,尿频多汗,头痛失眠等。这些现象很容易看出,比如在监考时,你会发现有些学生做着做着题时满脸通红,或直搽汗,又或者手脚颤抖。生理现象的反常,导致焦虑加深,情绪浮躁。第三种是行为成分。常以防御或逃避性反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方式上。如考前惶恐不安,多余动作或思维负担加重,草率答题,严重时逃避考试,以各种生理上的病痛为借口不参加考试。焦虑状态使考试不佳,而考试失败又加剧了焦虑状态。于是,考试与认知偏差,焦躁不安,成绩不佳形成恶性循环。
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
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一般来说,怯场现象常常发生在那些神经类型属于弱型和性格内向不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考生身上,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解决方法是:首先让学生认清考试焦虑与学习的关系。并非所有的焦虑对学习都是有害的。许多研究业已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但是,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并非都是呈正相关的。紧张的动机和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过强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引起学习效率的降低。
其次,消除学生对考试的各种忧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有忧虑的同学和那些天掉下来当被盖的同学在一起,将自己的忧虑通通吐出来,相互交流,听听别人的意见,仔细的分析各种担心是否合理,从而形成学生对考试及成绩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合理积极看法。
再次尝试从学习成绩以外的地方鼓励评价学生,让其自信乐观!
最后,正确对待考试失败的学生,不要一味的指责批评贬低或鄙视学生,以免造成考试的阴影。
4、压力
无论是失眠神经衰弱还是考试焦虑,归根到底是由于种种压力造成的。今年6月,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个不良压力,排序依次是:
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家长压力;未来就业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过分关注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被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社会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暴力事件预期发生压力;被强体力者欺负的压力;来自于学生之间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不良教师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意外性骚扰压力。
该备忘录还指出,在所有被调查的国家、学校、学生中,这20个压力具有太典型的普遍性。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负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承负得更多,甚至是全部。
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为学生减压,轻微的压力可以轻松消除,随时间淡化,或因个人感受不同而逐渐转化为一种推动力,增加进取心。不过,过重的压力从反面看,压力会引起不安、暴躁等情绪变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这里向你介绍一种\"3R原则\"。
\"3R原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减压原则:即放松(relaxation)、缩减(reduction)、及重整(reorientation)。换句话说,是将减少遭遇压力源的机会、放松自己、重新调整要求或期望值三者结合起来,在已有的正面压力、自发压力与过度的压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比如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怎么办呢?首先减少遭遇压力源的机会,减负,作业量适度,让学生从主观上树立热爱学习的精神,排除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其次教会学生放松自己,坚持运动,注意饮食,有计划地多吃一些能促进健康的食物,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合理。扩大交往:努力扩大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处。适当放松:雕刻、听音乐等都是很好的放松方法,试一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方法,给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留些时间。接着就是重整,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使自己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要跳死了连皮毛都没摸到!
二、青春期特定心理问题
据报载,99年9月,江苏扬子市一个叫李伟的少年用斧头劈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在社会上引起震撼。那天李伟逃学在家,被父亲发现,逼他做作业、上学,听候老师处分。李伟越想越气。第二天早晨5时许,父亲给儿子准备早饭时,李伟将平时用来剁排骨的斧头拿出来,轻手轻脚走到父亲背后,对准其头部左侧连续砍了五斧头。
5、就业机会和问题分析相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十五六岁时,总和自己对着干,这种状况持续二三年。“作对”,有的孩子表现明显,有的孩子表现较弱,但一般老师都能感觉到这种“作对”。精神分析理论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
在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商铺应运而生,并且在重要商圈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投资经营地铁商铺逐渐为一大热门。在人民广场地下的迪美购物中心,有一家DIY自制饰品店--“碧芝自制饰品店”
1、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
开了连锁店,最大的好处是让别人记住你。“漂亮女生”一律采用湖蓝底色的装修风格,简洁、时尚、醒目。“品牌效应”是商家梦寐以求的制胜法宝。第一、超限逆反。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比如老师总要反复唠叨某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主体执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骂鸡\"。
第二、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主体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1)政策优势第三、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如教育者所谈及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就比如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文明,自己却在班上大讲粗口,告诉学生不能乱仍垃圾,自己吸的烟头却随手往地下一扔,一踩。或本人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播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再则,其人格及传播的内容无可非议,可对内容的表达分析不能(或不能充分)说服学生。这样,都会引起受教育者对施教者本人或传播的内容(甚至对其本人连同内容)产生怀疑,拒不遵从。
第四、禁果逆反。古希腊传说中,伊甸园中的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了善恶树上的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禁食的果实分外甜,由于禁止,人们尝试的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玩电子游戏、交异性朋友、晚自习偷看电视球赛、甚至喝酒、吸烟、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等,实属禁果逆反。
第五、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却用喝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喝斥、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第六、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矣;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等。其说教内容就可能被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饰品文化,将这些饰品汇集到一起再进行新的组合,便可以无穷繁衍下去,满足每一个人不同的个性需求。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燥、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主要是老师、父母或同学)。这种人格型逆反的学生多见于男生,而且他们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多有同样倾向。
4、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是否会经常去光顾?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学生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他们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他们希望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想要开始自己判断和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老师和父母又把他们当小孩看,于是就出现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喜欢与人争论等等。
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在教育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的不满、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但在否定时注意彼此之间相互平等尊重,“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切不可武断蛮横,强迫对学生指手划脚,命令式口吻。以此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
在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商铺应运而生,并且在重要的商业圈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投资经营地铁商铺逐渐成为一大热门。在人民广场地下“的美”购物中心,有一家DIY自制饰品店---“碧芝自制饰品店”。2、早恋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厕所文化,那简直就是21世纪爱的宣言,什么“Iloveyou,一生一世”、“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没有你,我的世界将是一片冰冷和黑暗”----如今,此类“滚烫”的话语堂而皇之的写在厕所的门上要么就是公用书桌里,或床板上。在众多的“爱情白皮书”中,有的几个大字外加一个卡通画就“直抒胸臆”;有的百余字的蝇头小楷“情意绵绵”;有的单刀直入,如“某某,我已经向你表白心迹,嫁给我吧,我爱你!”;有的温婉含蓄,如“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情感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感情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调研要解决的问题:”。各种各样的“真情告白”都是我们学校几界又或者是十几界莘莘学子心血的凝聚啊。而且以前用的多是铅笔或钢笔,写完后还能擦掉,而现在用的笔写完之后很难清洗掉。真的是爱是难以磨灭的。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怎么写文案:

一、团体目标: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二、团体对象
高一至高三学生
三、团体规模
20人
四、成员招募方式
海报宣传、自愿报名、面谈筛选
五、团体活动地点、时间
学校心理咨询室——听心轩
2014年12月12日及12月26日
六、理论依据
1.情绪管理理论
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人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
2.情绪ABC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得人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一直存在于人的脑海中,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因此,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应该从改变认知,形成对事件的合理认识入手。
七、团体评估方法
项目一:小组成员的自我总结
项目二:观察员的观察记录
项目三:领导者自我总结
八、活动过程:
第一次:晒晒自己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活跃团体气氛,构建轻松愉悦的团体环境,建立良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关系。
2.帮助成员检省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主导情绪特点,并正确理解积极情绪对个体社会生活和身心健康所具有的意义。
活动准备:《幸福拍手歌》伴奏、卡片纸、轻松的伴奏音乐、印刷文档《三则与情绪有关的小故事》
活动步骤:
(一)热身游戏
1.全班同学打乱(不按照座位次序)围站成一圈,伴随伴奏音乐,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共同演唱《幸福拍手歌》。要求大声歌唱,并且要配合歌词,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比如拍手和跺脚。如此反复两遍。
2.要求成员带着快乐、幸福的心情与相邻的成员微笑、挥手致意。
(二)晒晒我的心情
1.伴随舒缓的音乐,选择舒适的姿势,成员放松肌肉,回想近一时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注意自己情绪上的变化。
2.纸笔练习。
发给成员每人一张卡片,要求成员完成下列句子。
(1)最近让我感觉高兴的事情是。当时我的心情是,现在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是。
(2)最近让我感觉不高兴的事情是。当时我的心情是,现在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是。
(3)每当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觉得。
(4)每当心情糟的时候,我会觉得。
(5)我的心情总是。
(三)交流、分享。
引导成员间进行交流、讨论,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主导情绪,感受到不同情绪体验对生活、行为、健康的影响,使其认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
(四)微型剧表演,认识消极情绪
1.微型剧
讲述的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变化对一篇科学论文的影响。
旁白:有一天,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由于牙病,疼痛难忍,情绪很坏。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顺手就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几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多了,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奇谈怪论又在他在脑海中闪现。于是,他急忙从纸篓里把它捡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他马上写信给一科学杂志,加以推荐。这篇论文发表后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可以想象,如果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没有很快好转,那篇闪光的科学论文的命运就将在纸篓里结束了。
2.主持人讲解
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情绪对人有不良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就需要进行调节;其次,积极的情绪也只有在适度的情况下才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
(五)什么是不合理情绪
1.领导者向学生介绍关于消极情绪和理性情绪疗法的知识点,考虑到团体成员为初中生,领导者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便于理解。
2.生活中常会有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消极情绪产生,这些情绪多数来源于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看看你的非合理信念有多少?以下便是题目及计分方式,请团员自测。
(1)一个人应该被周围的每一个人所爱与称赞。
(2)一个人必须非常能干、完美与成功,如此他才有价值。
(3)有一些人是不好的、邪恶的、卑鄙的,他们应该被责备、被处罚。
(4)期待的不能得到,或计划不能实现,是一件可怕的灾祸。
(5)任何问题都有正确、完善的解答,我们必须找到它。不然,结果是相当可怕的。
(6)历史是现实的主宰,过去的经验与事件影响现在,过去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
(7)人应该信赖他人,尤其是信赖强者。
(8)人应该为别人的问题与困扰而感到难过。
(9)逃避困难及责任,比面对它们容易。
(10)不幸或不快乐是由外界引起的,我们无法控制。
(11)人应该时刻警惕是否有危险、可怕的事情将发生。
以上十一项,答“是”得一分,“不是”不得分。你的得分越高,说明你的非理性观念越多。在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就越容易发生消极,总是觉得心情不舒畅。得分越低,就越不容易受这种非理性想法的困扰,情绪问题也相对较少。所以,成员们可以对照这个测试,有目的地在日常生活中修正自己的不合理理念。
3.请同学自由发言,结合自身谈谈自己先前存在的不合理的信念,由此发生过哪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事件,与同学分享。也可以畅谈通过老师讲解,自己对不合理信念的认识。
(六)角色扮演
教师结全该班学生目前存在的一些消极情绪,准备好两个角色扮演情境,请同学按情境认真扮演。请团员在观看完表演后需解决下面问题:
(1)角色扮演体现的是什么消极情绪?
(2)团员讨论如何调节和控制这两种消极情绪。
(3)教师参加学生的讨论,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
(4)学生倾诉这两种情绪给自身带来的苦恼以及自我调节的做法。
(5)教师提供这两种情绪的自控的参考意见。
情景一: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A同学常常出现着急、烦躁和不安的感觉。她为她的功课达不到她的目标而着急,她有时因为忘记了该记住的知识而心烦意乱,她有时对自己的高考结果忧心忡忡。
附:考试焦虑自消术
①消除一些消极的自我意识。
“自贬”:总认为自己笨、弱、不行;
“求全”:认为自己应该十全十美;
“他贬”:总担心自己被别人瞧不起;
“以偏盖全”:一次考不好,就认为自己再也考不好了;
“主观臆想”:自己预言自己要失败。
②自我设定的考试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
③正确认识因考试带来的紧张。轻度的紧张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过度的紧张则需有意识的自我调节。
④用自我质辩法来分析考试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消除自惊自吓的错误心态。
⑤学会松驰精神:深呼吸(胸腹式呼吸法)、冥想法、体育运动、听轻音乐等。
情境二:我总是学不好数学,上数学课我怕老师提问我,我觉得我的脑子里好象就没有数学细胞一样,我准备放弃数学。
附:自卑情绪的自我解脱法
①正视自卑:自卑感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了自卑感千万不可自抱自弃。
②善于补偿:自卑感不一定都是坏事,只要善于自我补偿,可能成为激发斗志的动力。
③扬长补短: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有长处也有短处,要善于扬长补短。
④树立信心: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尤其要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发掘。
结束
引导成员分享本次团体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领导者小结,结束团体活动。
第二次活动
活动一:
(一)情景表演
1.请两位同学表演情景剧,内容如下:两位同学分别角色扮演进教学楼时不小心相撞,但互不相让,话不投机,发生争吵,导致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愤怒,乃至于发生肢体冲突的情景。
2.将团员五人一组分组。分组讨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做出什么反应?为什么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剧中哪些话语是应该避免的?
3.要求每组派两名同学情景重现,呈现小组讨论结果,怎么才是最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4.领导者总结:生活中懂得如何压制自己不良情绪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出现,可以赢得大家的尊重,懂得尊重他人,别人才会礼让你!
(二)回忆我的愤怒
1.请团员写出自己曾经历过的愤怒事件,当时自己的心情、生理反应、行为、后果、事后自己的感受。
2.分享讨论。成员间交流自己所写内容,并且思考两个问题。
(1)是否应该表达愤怒?
(2)应该怎样表达愤怒?
(三)制怒法宝
1.小组成员代表发言,提出控制愤怒等不良情绪的策略,其他成员认真倾听。
2.领导者带领成员对各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鉴别,归纳、整理控制情绪的有效策略。然后提出以下可供参考的简单小策略:
(1)数数。数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慢慢数,一直数到不发火,有人说数数字数到60位的时候,一般有火也就发不起来了,试一试,数到60位。
(2)上厕所。预感到要发怒了,不管有没有大小便的便意,去厕所,蹲20分钟,过后,心态平和。虽然不雅,不妨一试。
(3)喝水。一旦感觉自己情绪不佳,就喝口水缓解下。也是转移注意力。
(4)再就是理性的控制,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
活动二:
(一)镜中人
1.成员两人一组,一人扮演照镜子的人,要做出各种快乐的表情。一人扮演镜中成像,要模仿对方的样子。一轮表演完成后,双方互换角色。
2.分享讨论
(1)扮演镜中人,模仿别人的表情时,自己是否也有情绪变化?
(2)通过这个练习,你感悟到了什么?
(二)我有多快乐
1.每个成员都要说出几件使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越多越好。
2.成员合作,共同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或事情可以使我们快乐。
(三)快乐密码
1.成员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保持快乐心情的方法。
2.成员讨论,鉴别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3.领导者总结成员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推荐保持快乐的策略和技巧。
下面是可供参考的保持快乐情绪的小诀窍: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怎么写文案:

针对前述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含突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围绕学习产生的心理矛盾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反映有二:
1、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老师学校期望也比较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有女生,升入中学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有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在推举各种代表时常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不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飞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这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3、考试焦虑问题,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来访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始终认为他学习差,看不起他。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们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还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过夜。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情感类问题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归结起来有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我们在咨询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孩,可有好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头况,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设立悄悄话热线。
实践证明,热线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三)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四)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睦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合理民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潜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伯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3、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因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4、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象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咨询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帅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咨询失效。
(五)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心理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总之,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出发,国家教委提出“九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健康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一门新生学科。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尊重异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地使生理需要服从社会需要,完善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今天的中学生将是我们新世纪的主人。而21世纪的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现在必须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样,才能成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