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文案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文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相互关系:(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5、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
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什么是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方法论意义:(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
3、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可以比较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加以理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理解推动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
3、比较并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同表现及解决方式
阶级社会:主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改革解决。
※4、了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民群众
※5、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想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6、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7、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8、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9、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
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10、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
11、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9、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l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l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l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
l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1、○2)
l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1、○2、○3)
l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主动地改造世界。
l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l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3)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区别: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什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51)?
联系:(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方法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6、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7、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文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金榜VIP已享免费阅读及下载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文案:

第四十八讲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
2.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决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既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理论依据:、辩证关系的原理。
(2)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
(4)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
1.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1)图示法
(2)表格对比法
2.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标本兼治;教书育人;“打老虎,拍苍蝇”;既看颜值更看气质;釜底抽薪与扬汤止沸;学会“弹钢琴”。
【例1】(2018届徐州一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辩证法看,这主要是基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决定着事物性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冲A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
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
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
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
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
笔记:
【例2】(原创)“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绝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也会有黑点看到。”这首小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住重点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于面对挫折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要抓住主流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冲A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甚至出现反全球化呼声,应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共促全球发展。
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知识,简述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合理性。
1.(2012·真题·40·判)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2017·真题·26)“中国造”飞机用“西洋心”,这是中国航空人的“心病”。2016年8月,我国成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集中力量研制核心技术,旨在彻底突破航空发动机这个“瓶颈”。这一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要积极支持新事物成长
C.要善于改造和利用规律D.要着重把握住主要矛盾
3.(2014·真题·26)漫画启示我们()
A.要着重抓主要矛盾
B.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C.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重视量变防微杜渐
4.(2011·真题·28)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5.(2017·真题·43)在2017年1月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经济全球化怎么走”成为热议的话题。
观点一:当今世界,地区冲突频发,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这些问题都源自经济全球化,因此要对人员、商品、资本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加以控制。
观点二: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反全球化,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入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综合上述观点,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我们该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6.(2008·真题·42)小明爸爸将家中的余钱全部投入股市。2007年下半年以来,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小明爸爸购买的股票一度价格上涨,收益颇丰;一度价格下跌,损失惨重,小明爸爸很为苦恼。为此,小明劝爸爸:“投资要多样化,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股票上。”
结合小明爸爸的投资经历,说明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对家庭投资理财的指导意义。
1.(2018届苏州中学模拟)“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冲刺,根本要靠发展。可见,强调发展是因为()
A.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D.事物的质变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冲A)在小组合作学习《生活中的矛盾》知识的时候,同学小赵根据自己对知识和生活的感悟,画了一幅漫画。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甲为普遍性,乙为特殊性
B.甲为主要方面,乙为次要方面
C.甲为斗争性,丙为同一性
D.甲为主要矛盾,丙为次要矛盾
3.(原创)“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B.要坚持全面观点
C.解决问题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D.要抓住主要矛盾
4.(2018届连云港模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把握矛盾B.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抓主要矛盾D.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
5.(2018届无锡一中模拟)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是特殊的
C.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D.矛盾是普遍的
6.(原创)“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这启示我们()
A.坚持全面的观点,分清主流与支流B.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进行思维D.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2018届前黄中学模拟)漫画《解决了短板的问题》(作者:何青云)提醒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
A.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B.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抓住重点,解决矛盾
D.认清本质,把握主流
8.(2018届海安中学模拟)“勇敢并不意味着没有畏惧,而是战胜了畏惧。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觉不到畏惧,而是征服了畏惧。”这里的勇敢与畏惧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复杂事物的主次矛盾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同一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
9.(2018届泰兴中学模拟)当前,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道德诘问屡见不鲜,行为失范时有发生。但是,仍有众多“最美者”的行为。公众对“最美者”的赞美告诉我们:道德之光,人心向善,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D.任何事物都存在优点和缺点
10.(原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有,但主要在供给侧。从哲学的视角看,当前供给侧改革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B.量变引起的质变
C.前进性中的曲折D.运动静止的统一
11.(2018届海门中学模拟)“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如果我们把“势”理解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那么就意味着认识和把握事物要()
①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④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2.(2018届常州中学模拟)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药效。这启示我们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
A.矛盾的普遍性B.主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性
13.(原创)《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包含的哲理是()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B.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14.(2018届如皋中学模拟)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向它示好的人,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具有两面性,要坚持一分为二②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③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④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冲A)下列关于“2017中国”的评价中,最能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是()
A.中国适时提高经济政策的灵活性,谋求更加可持续的增长
B.既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的喜悦,也谱写了防灾减灾新篇章
C.20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趋好,但增速有所回落
D.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2018届扬州中学模拟)“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要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这一观点体现()
A.矛盾普遍存在的思想B.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
C.矛盾有特殊性的思想D.坚持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思想
17.(2018届扬州三模)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学会“弹钢琴”这一哲学原理我们()
①要用运动与静止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②认识事物时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
③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2018届天一中学模拟)下列成语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是()
A.标本兼治B.釜底抽薪C.居安思危D.金无足赤
19.(判)“一个好汉三个帮”说明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20.(判)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21.(2018届亭湖中学模拟)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达到6亿,占网民总数的70%,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对此,有网民认为:微博是健康的现代沟通渠道。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网民的观点。
22.(冲A)在微信朋友圈有一个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小伙伴们续写了N种结局并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下结论分别蕴含了矛盾的哪些观点?
A.
B.
C.
第四十八讲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扫描
1.主要矛盾决定作用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相互转化
3.(1)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2)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3)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4)均衡论
典例透析
例1D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体现了主要矛盾的作用,故选D,不选B。A、C两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不属于辩证法。
冲AD解析:漫画中的人看到上面的缺口,于是把栅栏往上提,结果下面又出现了缺口,这讽刺一些人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够从整体着眼,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做到统筹兼顾,故D正确;A、B、C与题意不符合。
例2D解析:“蔷薇花总是有刺”“太阳也会有黑点看到”等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也说明要抓住主流,③④正确。题干体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①不选。题干没有涉及发展的曲折性,②不选。
冲A解析:本题已经限定知识范围,解答时要注意,首先要指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在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选择一个,结合材料可以选出是矛盾的主次方面;然后具体指出两点与重点。
答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这是两点论。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是矛盾主要方面,是重点论。所以,应推进经济全球化。
真题荟萃
1.A2.D3.A4.D
5.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全球化既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看问题要抓住主流。面对经济全球化要看到矛盾主要主面,肯定其积极作用,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而不能放大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6.①矛盾是普遍的,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既要看到收益,又要防范风险。②唯物辩证法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家庭投资理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家庭投资理财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进行多元化投资。
仿真体验
1.C2.D3.D4.C5.A6.D7.C8.D9.C10.A11.A12.C13.D14.A
15.C16.B17.B18.A19.B20.B
21.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②该网民的观点指出了微博健康的一面,看到了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忽略了其不健康的一面,即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对微博既要看到它的主流是积极的,又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应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微博不利的方面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22.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一分为二看问题。C: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关系,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或答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文案:

高中政治知识点汇总
社会历史的主体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现人生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
1.价值观
⑴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①社会历史性,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②主体差异性,往往因人而异。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资料整理自网络与教材,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整理者删除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