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作文 谈一谈对生物教学的认识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作文 谈一谈对生物教学的认识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作文  谈一谈对生物教学的认识文案

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作文 谈一谈对生物教学的认识文案:

对高中生物教学看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生物课堂是指在课堂里师生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仅是促进学生把握生物科学知识,提高熟悉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不断地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去享受创造的喜悦和满足、去品味人生的灿烂与魅力,进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和教学效率。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是:学生不仅要把握生物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把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精神情操,并能运用知识及技能进行创新和再发展,否则就会使教学失去其真正的内涵。新的课堂要富有活力,应该以活动为主线,这样,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边的而是多边的。在教学中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刺激,多侧面、多层面为师生之间的活动创造条件。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重要要求,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自由学习,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大力提倡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应是主动的、内在的,而不是被动的外面强加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疲惫。”的确是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习爱好之上的,没有爱好就谈不上主动学习。有了爱好,学习便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因素是学习责任,学生学习不仅仅凭爱好,还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未来、生命息息相关。因此,改变生物学习的方式,要从改变教学理念做起,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责任感,把生物知识学习变成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筛选、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筛选时,问题一:细胞分裂的方式有几种?在以前学习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DNA的数目,染色体单体的数目是怎样变化的?问题二:生物的发育起点是什么?假如生殖细胞的形成同样是通过有丝分裂,生物的后代将是什么样子?问题三:同学们通过仔细研读课文和图解,归纳对比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学生通过回忆知识,串联知识,运用知识,引入新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不断提高生物教师的实验素质。作为合格的生物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实验动手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实验教学管理水平,要有较强的实验意识,爱岗敬业,肯吃苦、肯钻研。高中生物实验,虽然不像高等院校的实验那样技术含量高、难度大,但很难想象,一个连实验基本仪器都不能很好使用、简单的维护都不懂的人,能够独立完成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工作。生物学实验的取材非常关键,材料合适会使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生物教师要帮助实验员准备合适的实验材料。
实验能增强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动手做实验,特别是当他们成功地做成一个实验时,其喜悦之情难以自禁。学生这种对实验本身的心情又会迁移到相关的知识上来,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热情,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其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其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验教学评价在实验教学中是重要的反馈手段,它可以支配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的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策略,因此实验教学评价成为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试是教师的主要实验教学评价方式,这种书面形式的考核方式被多数教师认可,它简单省时,其内容上主要是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理论知识,但是,这种笔试考核实验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验态度等,造成学生做与不做实验成绩差不多,形成“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从这几年的理科综合测试看,实验试题不再是课本中的实验,而是一个全新的情境,考查的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随着高考的改革,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逐渐摆在了重要位置上,平时扎扎实实搞好生物实验教学,多开展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
老师应注重教学的民主性,课堂上避免一言堂。要尊重学生个体感觉,不要因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导致师生之间对立,而应设法调剂,使学生的学习情趣不断高涨,从而促成对话双方的相互沟通,并营造一种和谐、欢乐的气氛,推动教学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动态生成。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构建富有活力的生物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时,课堂也脱去僵化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气来,从而使生物课堂达到教学目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作文 谈一谈对生物教学的认识文案: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生物学课程是高中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而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程实施过程和实验教学是否发挥本身作用,笔者带着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碰到主客观原因,从“过去”的高中生物学实验开出情况,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主观原因
从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生物教师对生物学实验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对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认同的。笔者从自身情况和其他生物教师身上了解到,尽管大多数生物教师十分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但实际的实验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实际教学中30%的教师只是完成少部分的实验;10%的教师只是做演示实验。即使在分组实验中,有80%以上为验证性实验,而探究性的分组实验几乎为零。尽管许多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不满意,但很少动脑动手去实施改革。目前,在实验教学方面,生物教师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①观念落后,总以为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②多年养成的习惯使他们只讲实验而不去做实验;③教师实验能力较差。
因此,要真正促进和改善生物实验教学,首先,生物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课改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使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动力由外在的逐步转为内在的、自发的动力,积极地去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地完成课标所规定的实验、实习等活动,开出开好生物实验课。其次,生物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素质,特别是青年教师尤其需要提高自身的实验素质。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对生物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做到规范操作,实验操作方法步骤做到科学严谨。另外,还应多做一些课外实验,并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及有关的实验研究,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水平。只有自身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探索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
二、客观原因
1.课时紧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是影响实验开出的原因之一。
2.探索研究实验大多难以落实,这是实验开出率低的原因之一。
3.生物实验室的设施等条件、实验员的缺乏以及实验经费是否充足也都直接影响着生物实验的开出率。
4.评价方式的改革没有跟上,是影响教师开设实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三、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自觉执行新课程实验的意识。能否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摆在应有的位置,建立起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新观念是关键。由于多种原因,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长期被摆在教学辅助地位,许多教师认为“实验教学费时、费力、费钱,在黑板上讲实验也能让学生通过高考”,于是,生物学实验课往往通过教师“讲实验”和学生背实验原理的方式来完成的。这样的“实验课”完全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生物学课也因此失去了其应有的特点。
2.不断提高生物教师的实验素质。作为合格的生物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实验动手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实验教学管理水平,要有较强的实验意识,靠教师“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幅图”讲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学模式。高中生物实验,虽然不像高等院校的实验那样技术含量高、难度大,但很难想象,一个连实验基本仪器都不能很好使用、简单的维护都不懂的人,能够独立完成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工作。生物学实验的取材非常关键,材料合适会使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生物教师要帮助实验员准备合适的实验材料。比如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许多地区都采不到书上提到的黑藻,用一般材料观察,常看不到现象,那就可以用万寿菊管状花的花瓣表皮毛、小麦的根毛替代黑藻,效果都比较好。
3.加强实验员配备和管理。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验教学经验,能独立完成生物学科的所有实验,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专职生物实验员是保证开展好生物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然而,生物课一向被大家认为是“副课”而不被重视,生物实验课更不受重视。上实验课时,在实验小组中,有的同学只当旁观者,既不动手、也不动脑,把别人的实验结果抄来应付老师。而实验员配合教师严格要求正确指导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总体来说,本市各校中具有专职生物实验员的不多,而具有生物专业水平的实验员更少。特别是农村高中,基本上没有实验员。生物实验员不只是单纯地准备好实验材料和仪器,应辅助生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还应积极参与生物实验教改工作,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材料需事先采集、培养,花费精力,这就要求生物实验员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与生物教师相互配合,充分创造条件,使实验得到落实。
4.完善实验教学设施。随着生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造成现有实验条件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状况(尤其是选修课的实验,如选修模块中分子水平上的PCR技术、细胞水平上的植物组织培养等实验技术课在目前的实验室根本无法开设),致使影响实验的开出。因此,一方面应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在管好、用好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能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药品等。另外,在学校情况实在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实验教学的视频,结合视频进行讲述。
5.设计新颖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实验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实验操作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他们对该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依据中学生物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借助实验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就成了每一个生物老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新课程标准崭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较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高中生物实验室软硬件的提升,迫切需要为高中学生提供从思想、制度到手段都非常先进的广泛的生物学实验平台。

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作文 谈一谈对生物教学的认识文案:

高中生物学教学反思例析:教学反思的本质、内容、特征与途径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实施数年来,教师们经历了痛苦与彷徨,也收获了快乐与成长。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升教学水平,方法有很多,研究表明,坚持教学反思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当今中学生物学教学反思虽已成为教案中必不可少的栏目,但其内容却时时流于形式:或满篇优点,回避问题;或对问题分析不深,缺乏对策。本文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的内容,并探讨教学反思的本质与特征。
一、现有研究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反思”最早起源于西方哲学家的论述,通常指人自我精神的内省活动。洛克(Loke)认为人的经验按其来源可分为感觉和反思。感觉是指外部经验而反思则是内部经验。反思是以自己的内心活动作为认识对象而反观自照,既有思想活动又有心理活动。黑格尔(Hegel)将“反思”称作“后思”,他认为反思是思想反过来对于自身的认识,或者说它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杜威(Dewey)则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者假定的知识形式”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海德格尔(Heidegger)则认为反思是人的“自识”活动。伯莱克(Berlak)说,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反思指向的是过去的意识行为。教学活动的内容或场景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再现,这是回忆、回想。如果重新审视自己在活动中某个环节的行为,或梳理本次活动所得到的启发和借鉴,这种对教育教学进行判断与思考的过程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是一种将“教学”和“学习”结合起来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
如果将反思视为学习方式,反思与回忆自己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学习途径,其学习内容是自己实践中的经验,这样的理解如何解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作用,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教学反思的本质?
二、例析教学反思的类型与内容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反思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卡尔(Carr)和凯密斯(Kemmis)还有麦伦(VanManen)等学者,根据教学反思的内容,将教学反思分为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三个层次。技术性反思指教学中运用的媒体技术是否合理、效果如何等。实践性反思侧重于为达成教育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目前,教师所做的教学反思多为这一类。批判性反思是从社会、政治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检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乎公正和平等。舍恩(Schon)提出教学反思的两种类型,即“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布鲁巴赫(Brubacher)把教学反思分为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前反思三类。我们通过以下案例阐述与分析布鲁巴赫的教学反思类型如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1.行动前反思
行动前反思是指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出调整性的预测。行动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案例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遗传物质的携带者——核酸”一节的一个学生实验。教材的主要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并用酒精灯烘干;用8%盐酸,30℃下,水解5min;冲洗涂片10s;滴上吡罗红甲基绿液染5min。
课前做预实验时发现,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操作,成功率很低,细胞核难以呈现绿色,常被染成和细胞质一样的粉红色。
到底是哪一步出现了问题?是实验操作、实验试剂还是实验方案?笔者和组里的其他教师反复核实,同时更换了实验室原有的试剂,但结果还是一样。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用8%盐酸处理实验材料可能是问题的关键。首先,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本实验的口腔上皮细胞经酒精灯烘烤后为死细胞,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已经丧失,盐酸处理已没有意义。其次,“蒸馏水冲洗10s”很可能导致细胞内的HCl得不到彻底清除而改变了吡罗红甲基绿试剂的pH,甚至可能使核酸水解,从而导致染色效果不明显。于是我们删除用盐酸水解这一步骤,烘干后直接染色,实验效果明显,成功率在90%以上。这样,既降低了实验难度,节省了实验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使用盐酸带来的安全风险。
这个案例属于行动前反思。行动前反思的价值在于它强调了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的行动,提示自己在行动之前必须慎思。行动前反思针对的是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合适;(2)反思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符合课标和学情;(3)反思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4)反思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5)反思是否需要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作出适当调整,等等。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案例针对实验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试,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改进了实验设计。行动前反思使教师做到课前心中有数,丰富了教师的实验经验,加深了对实验理论的理解。
2.行动中反思
行动中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思、迅速调控,以便寻求一个更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行动中反思具有敏感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案例2: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现代进化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课堂上,当笔者介绍完种群的概念后出示了几个判断题,学生回答得很好,也能很快举例说出“一个树林中的全部猕猴”“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等例子。笔者认为,应该再给学生一些更复杂的问题。随后提问:“今天教室中在座的全部学生能不能构成一个种群呢?”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学生的困惑应该如何化解?笔者认为,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让他们自己分析。于是笔者让学生思考这个例子和刚才那两个例子,即“树林中的全部猕猴”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有什么异同,比较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树林中的猕猴和池塘中的鱼能进行基因交流,而教室中的学生虽然占据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但并无基因交流,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通过“种群”概念的教学,笔者体会到生物学涉及的概念非常多,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教师首先要非常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次的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什么是种群,再举两个例子,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含义。教师应该运用概念教学的理论,营造学生主动思考的氛围,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通过引发认知冲突、指导学生主动辨析,让学生从中理解概念。
通过总结这一发生在行动中的反思,笔者对“解惑”有了新的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解惑”应该是制造疑惑,给予指导,让学生自己解开疑惑,而不是教师自己解惑。
“种群的概念”案例属行动中反思。尽管课前教师已充分备课,也了解学情,但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还是会出现一些事先预想不到的情况或突发事件。教师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有较大的难度。本案例中,教师借助经验发现问题,在理论指导下转变了教学行为——把解惑、思考的空间留给了学生。
3.行动后反思
行动后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行动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案例3: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笔者组织学生完成了探究实验“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一个学生探究实验。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整个实验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到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全部是学生自己完成,整个过程学生非常积极,兴趣高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撕取洋葱表皮,有的负责配制蔗糖溶液,有的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最后每个小组汇报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学生们在分享实验成功喜悦的同时领悟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活动参与度低,其中不乏成绩很好的学生。课后笔者询问其中的原因,他们觉得上不上实验课对学习没什么影响,觉得没意思。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仔细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学生在初中做过这个实验,实验材料有萝卜和洋葱,高中课本的实验与初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学生没有挑战性。
(2)做这个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虽然这个实验属于探究实验,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交流的环节,但教材上已有失水的照片,学生在未开始实验前就已知道实验的结果。因此,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期待值不高。
(3)本实验中所有学生的实验材料都是洋葱,实验现象大同小异也是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
结合以上思考,笔者对“探究细胞吸水和失水”作了如下改进。
(1)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供学生选择,还可让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发挥其积极性。
(2)在“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可探究的问题很多。如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细胞死活的判定,设计实验研究细胞液的浓度等,都是很好的探究课题。
反思“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课,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探究技能,还要通过实验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探究过程要伴随新知识的形成,实验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让学生运用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分析与解释日常生活中观察的现象,还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探究过程的兴趣。同时也可增加活动的灵活性,以关注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
“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行动后反思”,是在一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作梳理与评价,找出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设想。行动后反思关注合理性、有效性等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包括以下内容。
(1)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哪些目标达到了,全部成员达成的程度,在达成目标时存在什么问题,未达成的原因是什么等,这属于实践性反思。
(2)反思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一定的理论和观念分析活动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概念,能否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是否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合理吗,本轮教学有哪些问题有待改进与创新,今后如何改进等,这属于批判性反思。
(3)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运用情况,如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时间的把握,提问时机的选择等,这属于技术性反思。
三、教学反思的本质与特征
1.教学反思的本质
无论是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还是行动前反思,其核心都在于分析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行动后反思总结本次实践的成功与不足,为下次行动前的反思提供问题与假设,行动中反思是在行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调整的过程。围绕教学问题和问题的解决,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有机的整体,持续不断。通过“反思—改进—再反思”的循环,教师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使教学行动更为合理与有效。教学反思这种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作为学习对象的学习方式,实为一种以自身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活动,其本质是探究。
2.教学反思的特征
(1)建构性。教学反思过程从自身经验出发,寻找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需要理论支撑的,这个过程促使教师理解教育理论,在新情境下运用理论,建构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同时,反思也是一种促进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建构活动。
(2)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教师科学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教学反思过程,这是一种批判的活动,可发展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即时性。教学反思通过回忆,捕捉教学瞬间发生的有价值的资料。由于其极易于流逝,教师应及时回忆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自己的经验、创新点,找到新一轮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办法。
(4)创新性。面对教学中的某些困难,教师课前、课中与课后持续思考,发散性地想象与创造,有可能激发出教学灵感,产生解决办法。教师如能坚持以教学叙事的形式记录这些反思中的点滴灵感与进展,就可能对自己或他人有所启示。
四、生物学科教师教学反思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1.教学反思是生物学科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与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方式
反思可以帮助教师理解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知识。实现这一价值的途径是在日常教学中回忆教学行为并记述问题解决的成果;实现这一价值的方法是学习理论并用于指导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本轮实践的进展、在下一轮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设想等。
2.教学反思是一线生物学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学科的发展与课程的改革都会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是一线教师,他们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反思:带着问题找理论,结合行动理解理论,在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持续反思,结合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
当前在中学教师中普遍开展的生物学研究课等教科研活动也是一种基于反思的研究。它不同于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反思,研究课等活动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研究的问题也更具普遍性,参与者是教师的团队,能集众人智慧,在行动前、行动中与行动后反思研究,其研究的成果公开展示,有更多教师参与反思。因而这种反思活动更系统、更深入,成果更易推广。
3.教学反思是生物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经验+反思=成长”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可能狭隘、片面、肤浅;不会反思的教师,其教学能力和水平仅是经验的简单累积。我们认为,会反思的教师能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理论,能发现教学问题与解决教学问题,能成长为研究型、创新型教师。这样的教师的教育智慧会像大树一样,教学理论是树的根茎,教学经验是树叶,教学反思是遍及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使实践经验与理论发生交流,智慧之树不断生长。而研究课等团队的反思活动,使智慧之树成林。

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作文 谈一谈对生物教学的认识文案:

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重要性
实验课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等,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生物实践活动。通过生物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搞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对于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完成实验、并通过实验巩固、综合、运用所学物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教学中教师在落实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实验设计、探索研究的训练,并且紧密结合工农业生产和生物科学发展的实际,灵活应用,使学生充分理解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
一、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理解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
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经历了质疑、思考、动手、分析、解疑的过程,符合中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利于学生把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从而转化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增添坚实丰厚的生长点。如在“叶绿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巧妙地将问题设计成新的探究点,让学生探索,比如:滤纸条的制作时为什么要剪去两个角?用滤液划线时为什么要细、要齐等探究问题的提出,会促使学生设置必要的对照实验,并从中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把知识真正内化,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知识迁移的能力,很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及问题意识
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往往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因此,生物实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提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在平时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观察:在做菜馅时,加入盐就有水分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就会造成“烧苗”的现象。通过现象观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同时让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在得出结论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发现问题,如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还能复原吗?让学生充分挖掘问题的实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与探索,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取学问,而且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培养了科学研究方法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必要的能力、科学素养和精神
通过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就要用到观察这种能力,要正确分辨土壤中有什么种类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点,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就必须细细观察;并且还涉及到取样方法的选择及物种数量的统计,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性和耐心;又如在必修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时,为什么要向试管中注入等量的麦芽糖、加入等量的酶试剂、反应进行相同的时间?为什么不同温度酶的反应速率不同?学生就会积极地为这些“为什么”而思考分析,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对现象的观察、问题的探究与概念的形成,使知识理解、结论的检验、思维的发展融为一体,在手脑并用的实验中得到锻炼,这对于学生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较为系统性的思维方法,不仅仅是用于实验,并且对于学生平常的决策、办事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已上升为一种理论指导方法。
四、通过对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即可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又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分析问题的习惯及思维方法,分享体验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快乐。如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实验的难点是如何画又细又齐的滤液细线,很多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四条色素带比较模糊,不清晰。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学生分析总结出了一些不错的方法,如:直接用尺子为界,用毛笔沿尺子画几次即可,又有人提出用两片的载玻片为界来画线,效果都不错。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分析实验结果比得出结论更重要。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和追求科学、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也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实验的艰辛、复杂,有利于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中磨练出求实、探索、创新、协作的科学精神。
科学实验还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微的学习习惯。实验的过程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法,实验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规范严谨地操作,不怕失败坚持改良实验,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实验就无法成功,这就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细致认真的观察方法等,而学生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
总而言之,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科学实验。生物实验是教师教学生物学知识、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方式之一,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探究式教学引入生物教学,尤其是与生物实验教学相结合,是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一定水平的科学素养与方法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生物教学看法年》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对生物教学看法年》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