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 三生教育论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 三生教育论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  三生教育论文案

“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 三生教育论文案:

“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
一、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三无状况”:“三生教育”的现实要求
“邦有道,危言危行”,1988年,著名的危机管理专家何博传把我国当时面临的教育问题归结为四个:教育投资低、教育管理混乱、教育资源稀缺以及教育水平和质量低下。时至今日。在全社会的努力下,中国教育事业与20年前相比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何博传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在今天仍然存在,仍然是困扰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症候。
教育质量的问题则通过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三无状况”――对生命的无畏、对生存的无能和对生活的无趣表现出来。
1、对生命的无畏
2005年复旦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虐猫事件”和清华大学大一学生用硫酸烧伤北京动物园黑熊的事件一度在全国沸沸扬扬。这些发生在大学生中对生命的无敬无畏,凸显了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生命教育缺乏另一严重的后果是大学生毕业后仍然继续漠视其他生命的存在。据1998年《环境报》披露,当年元月1-5日,河南三门峡库区自然保护区有27只美丽的白天鹅被毒杀,19只中毒受伤;当年冬腊两月,卖出的野生动物达700余只;自1995年9月以来,共缴获偷猎分子的藏羚羊皮3,311张,其他动物皮407张;广西每年吃掉的穿山甲在100吨左-右,约2万-2.5万只。
2、对生存的无能
大学生对生存的无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危机和紧急情况下的无能,如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下的茫然失措;二是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安身立命的劳动技能和意志。目前都市里面兴起的“食老族”或“啃老族”体现了第二种无能。有媒体这样描述“食老族”的生活,“他们有一双健全的手,却不知道人生最基本的道理:参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他们有一双健全的脚,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路该如何去走?都是二、三十岁的人了,每天只知道睡觉、泡吧、游逛……而花的钱却是父母的”。据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啃老”,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人们担心,“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危机与紧急情况下的无能主要由于缺乏准备和训练所致。正常社会环境中的无能原因则比较复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乏。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控制人口的政策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的生存状况在物质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孩子早期家庭教育中长辈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却直接导致了他们生存技能的空白。在少年时期,由于家庭在精力和金钱上的投入,有些孩子很早展现了他们在知识和艺术方面的才华,但是,这些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并没有填补而是增大了孩子独立生活的空缺,做父母的多少有点无奈,满以为孩子在离开他们进入大学后,这一情况会有所改变,但孩子们多把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获得上。当孩子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发现还要为自己的孩子找工作甚至承担生活的费用。
3、对生活的无趣
青年学生对“生活的无趣”主要表现在兴趣的单一和低俗。兴趣,从主观的方面来说,就是对某一事物的高度关注和经常关注。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我们才会去生活。但兴趣也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无趣”不是没有兴趣,而是指兴趣的单一和低俗。兴趣的单一和低俗会让我们丧失生活的其他乐趣。
从当前青年学生的生活兴趣状况来看,很多人生活兴趣的中心都在一些感性的、外在的东西上,这些东西有网络、电脑、流行歌曲、衣着、穿戴、电视、恋爱、手机、MP3、MP4、游戏、逛街、看电影等等。这些兴趣如果能控制在一定的度上,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青年学生在兴趣的平衡和控制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以网络兴趣为例,沉恋于网络,使青少年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下降、家庭抵触的现象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了因沉迷网络而违法犯罪的情况。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年完成的一项调查推算全国至少有600万网瘾青少年。
无论是从德、智、体、美还是从知、情、意的角度,人都可培养许多健康的情趣去展现自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却不得不让我们担心他们的成长,担心缺少理想和信念、志向和抱负不明确、生活情趣低下的他们如何能够肩负起未来社会的建设任务。面对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表现出来的“三无状况”,开展相应的教育是我们改变这一状况的重要途径。
2008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两次发文,提出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2008年8月13日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长罗崇敏在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重申,“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以个体的生命为起点,在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存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存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生活教育即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
教育是社会改造的最有效方式,但这有赖于所开展的教育的合理性。作为一项大范围推广的教育活动,“三生教育”必定会带来重大的社会影响,对其进行哲学合理性的追问,是其有效开展的基础。
二、个体幸福与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三生教育”的哲学基础
当一个社会出现问题时,不论是行动者还是思想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教育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因为教育是一个人一个社会发展“之初”、“之根”和“之本”。追溯既往,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让哲学家来成为一国之统治者,其用意在于把哲学的理性教化和权利的强制性高度统一在一起,以达到理想国的完美和谐。传统儒家的治国思想也非常强调“教化”的作用。
教育与哲学一开始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哲学问题之所以产生就在于在社会实践中有普遍的和广泛感受到的迷惑或困难,人们往往会诉诸教育来解决这些困难。“三生”教育的哲学基础。首先在于它所针对的问题的普遍性,即“三无问题”的普遍性。人生在世难免遭遇种种与生命、生存、生活有关的难题。“三生教育”从哲学层面看,就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其根本是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即如何看待生命,如何面对生存,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因此,是树立正确健康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个体问题的解决是促进群体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为了正确应对人们在生命、生存和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诸种问题,原始的宗教和古今中外的哲学都提供了各自的答案,其中不乏合理的观点帮助我们进行思考,这里我们首先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对“三生教育”进行哲学上、文化上的追本溯源,并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观来审视我们正在展开的“三生教育”在现在以及未来的存在价值。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发现,中西文化在对待个体和整体的利益上存在着两极分野,但对和谐与幸福的强调体现了两种文化的殊途同归。马克思则用实践哲学丰富了关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思辩的内涵,发现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在生命、生存和生活这三个方面存在着高度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在中国传统社会,生命及其存在的前提是群体权益高于个体权益。中国农耕社会文化这一特殊性,使中国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中国社会组织的最高崇拜:祖先崇拜。因此,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社会更关注群体的权利,形成了个体权利低于群体权利的人生价值观。以儒家和道家为例。儒家以社会家庭为本,重仁义礼智信,讲孝为根本,仁为核心,礼为规范,忠恕为态度,中庸为方法,重群体而轻个人;道家以自然为本,重遵循自然的法则,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常有畏”,要“知其雄,要守其雌”。儒学通过教育人们通过个体对群体的服从来达到社会的统一和谐,道家文化则教育个体通过对整体的领悟和感知来达到与整体合为一体的偕同境界。与西方文化相比,他们的共同点在于,虽然缺少个体的生命、存在地位和个体生活幸福的观念,但却能积极地参与社会,以整体的和谐存在为个体存在的目的。
第二,在西方社会,人生的假设前提是个体人权高于群体人权。这是由宗教世界观来规定的,所遵从的是上帝创造人的命题。在信仰的价值观里是以上帝创造万物和人类,并让人来管理世界为前提的,因此,人的生命权是神给予的。神所赋予个体的这一生命权是他人和自己都不可剥夺,个人的生命是根本的存在,积极的生活就是人的存在形式,因此,生存和生活的权利是个人据有的天赋人权。在此假设前提下,个体的积极的生活就成为西方哲学的生命理论的出发点。哲学家施韦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把“敬畏生命”当作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道德原则。敬畏生命,包括敬畏自我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和其他的生命形式。人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牺牲其他的生命。在践行敬畏生命原则的过程中,施韦泽写道:“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只有人人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只有人帮助处于危急中的生命,他才可能是伦理的。”
施韦泽的哲学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汉娜?阿伦特的实践哲学则更鲜明地表述了西方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观。在《做人的条件》(TheHumanCondition)一书里她从实践的三个层面“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去论述生命的意义。她认为,从“劳动”的层面上看,生存的意义就是去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去消费以便维系生物生命的持续存在,包括个体生命的保存和种族的繁衍。从“工作”的层面上看,生存的意义就是去为社会创造一些“有用”的东西,从普通的工具到艺术品,这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磨损掉,但它不像“劳动”的东西被直接消耗掉。“工作”产生的东西有交换价值,可与别人的工作的东西交易。从“行动”的层面上看,生存的意义在于自我的创新,在于通过言语和行为来展示自己的个性。“人们能不劳动而生活优裕,(因为)他们能强迫他人替他们劳动,他们甚至能顺自己的意去使用和赏玩事物,而用不着为这个世界增添一砖一瓦。剥削者、奴役主和寄生虫的生活可以是不正义的,但是它们仍然是人过的。然而,另外一方面,没有言语和行动的生活是一种……死寂的生活;它停止为一种人的生活,因为它不再活在人们当中。”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都是行动和言语的场所,然而,不同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却导致不同的“行动”表现。例如,在战争状态下,言语功能在于迷惑和欺骗,而行为的功能主要是对敌人造成伤害。因此个体“行动”的意义还在于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展示自己的空间。
在具体的社会历史中,受诸种条件的限制(如阶级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多数的人只能生活在第一或第二层次,但是目前在许多社会条件都比以前要好的情况下,我们却发现不少青年学生生活意义和兴趣低下。以阿伦特的概念为分析工具,我们发现在“劳动”和“工作”的层面上,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只消费不(愿)劳动也不(愿)工作,正在成为上面所谓的“食老族”;在“行为”的层面上,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出兴趣的单一和低劣。这种三无状况与进步了的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十分的不和谐。
第三,中西文化在对待个体和整体利益的态度和方法上虽然存在不同,但对和谐与幸福的强调体现了两种文化的殊途同归。马克思则用实践哲学丰富了关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思辩的内涵,发现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在生命、生存和生活这三个方面存在着辩证的统一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对人类历史而言,人的生物生命的存在是基本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到:“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切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同时马克思还指出,生命的存在还有社会的一面:“生命的生产――无论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所以,生命的意义还在于在一种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中生活,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发挥。如果现实中没有这样的社会空间,改变现实的社会生活使之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人的实践的最高意义。
总之,人既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又是个体存在和社会的统一。人具有生物性,需要对生命进行关爱,要满足生命存在的需要;人具有个体性,一方面需要对人格的尊重,另一方面要看到人的创造性;人还具有社会性,人要在社会的交往中才能生产和生活。因此,人不仅要尊重自身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幸福生活,还要尊重他人的幸福生活。
以上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中西哲学对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有关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人的世界观。“三生教育”的提法虽不具严密的哲学形式的推论,但从它的主要内容来看,它与这些思想有极强的亲和性。三生教育所强调的生命的重要性、生存的必要性和生活的多样性、有趣性,与很多颇有影响的哲学思考是一致的。
三、实践哲学的启示:开展“三生教育”应着重注意的环节和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来看,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合理性。一项理论和政策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不论是作为一种理论的梳理,还是作为一项政策的倡议,“三生教育”是否经得起检验最终得回到实践这一层面。由于这项政策还处在宣传和初步推行阶段,我们还不能贸然去断言它是否能够成功。但是,从它的现实紧迫性和理论基础来看,它是值得推广的。
造成青年学生“三无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脱节和隔绝。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皆不同程度存在。检点欧洲的教育史,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发现西方传统的教育最重要的缺陷也在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隔绝。因此,他主张一种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认为教育是改造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中,杜威提到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教育即生活,对人而言生活本身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教育和学习都是通过并联系生活来进行的;社会的教育在于使教育者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的发展,扩大其共同参与的事业范围,最后为人的生活服务,即创造美好的生活。在教育方式上,学校教育应尽量增加学生主动作业的机会,把单纯的符号和形式的课程降到次要的地位。
第二,学习即生活,学校教育应与其他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教育不应造成教育者与社会疏离。因此,学校应以“雏形的社会”样式加以组织。作为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有三个特殊的功能:一是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以利于青少年了解比较复杂的事物;二是尽量排除现存环境中无价值的特征,让受教育者养成一个好的心理习惯;三是为青少年提供一种同质的和平衡的环境,使每个人接触更广阔的环境。
第三,课堂是思想的“情报交换所”,应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和经验。因此,教师的作用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使学生受到生活的训练。教育不是简单地训练一个人,而是促使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每个教师都应当认识到它的职业的尊严,是专门从事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的公仆。而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在于保证教育的统一性,从而减少各种学校、各种课程、各种学科由于相互抵触、重复和不适当衔接而带来的浪费。而唯一办法在于把它们与生活相联。教材的内容必须和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书本”和读书对于经验的阐明和扩充是重要的,但作为经验的替代物却是有害的。
第四,职业是个体获取生存条件、维系生命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对于个人而言,职业有适当的职业和不适当的职业。适当的职业是那种与我们的特长、兴趣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的一个任务就是发现受教育者的特长,并通过作业的形式去尽量使他发挥特长。
杜威的教育哲学给“三生教育”许多启发,结合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三生教育”能否成功,下面几个问题的解决特别关键。
第一,全社会能否认识到“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否在幼年和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达到协同一致。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能否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减少各种学校、各种学科、各种课程由于相互抵触、重复和不适当的衔接而带来的浪费,达到“教育目的”和“资源利用”的协调一致。
第三,学校教育能否把各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把理论和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能否把教材的编写、选定,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发现学生兴趣爱好、发现他们的职业专长和职业倾向,以及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相结合,达到“教”、“学”、“做”的和谐一致。
再次回到实践的层面,“三生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回答和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三生教育”应该教什么?第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在形式上,要树立对自身生命、他人生命和其他形式的生命的尊重。在内容上,要正确认识生与死的问题。在本质上,要树立生命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是人类的最高原则;第二,对生存的理解和正视。生存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不会生存就不能让生命鲜活,就不会生活,就失去了对生活的自主能力。因此,生存就要树立“劳动光荣、工作着是美丽的、在生存中创造”的人生观,学会在社会交往中,在生产生活中以自身的劳动创造美丽人生;第三,对生活的平静和追求。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每个人都有权力去追求幸福。但是,生命首先是活着,然后才能追求更高的目标。过尊严的生活,过体面的生活,这是每个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的最高境界。但应该学会平静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走得远。因此,平静的生活,在生存中去追求自身、家庭和人类的幸福就是我们的生活观。
“三生教育”应该怎样教育?“三生教育”应注意“三个结合”:第一,“三生教育”的目标要与人生价值观相结合,要有合理的教育结构。在教育的时间结构上,要根据我国教育的制度安排分别制定合理的教育内容。即幼儿期、小学、中学、大学制定有针对性的内容,使“三生教育”形成系统教育体系。在教育的空间结构上,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要把科学知识的理性教育与科学的非理性教育结合在一起。第二,“三生教育”的方法要与实践相结合,要在实践中教育。在教育中观察生命、体验生命。在教育中学会生存的技能和树立生存的观念;在教育中学会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第三,“三生教育”的路径要与人格成长相结合。小学是人格的萌芽期,要注重生命的理解;中学是人格的成长期,要注重生存教育;大学是人格的形成期,要注重幸福生活的教育。总之,“三生教育”的理想境界就是哲学或人类根本追求的“真、善、美”。“真”是对“三生”的真实认识和理解;“善”是对“三生”的热爱和追求;“美”就是追求“三生”的和谐一致。

“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 三生教育论文案:

我时常听到有人沾沾自喜地说自己“三生有幸”时,就纳闷:这人只有今生,哪来“三生”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地感觉到“三”的学问的确不小。譬如,“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等短语,其中的“三”字,既概括了社会生活现象、人生经验,或丰富的人生哲理,也蕴藏着许多智慧,的确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三国时,刘备为成就大业,“三顾茅庐”,恳切地三请诸葛卧龙出山,演绎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佳话,奠定了天下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三”里面的韵味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就必须用诚意待别人,哪怕一再被对方拒绝。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向被尊称为“圣人”。这位饱学之士,却发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感慨。孔子曾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虽然郯子之徒,其学问不及孔子,但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却令人钦佩。在孔子看来,众人的才识和智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也说明智慧潜藏在“三”里面,藏在芸芸众生之中。
我们高考复习,最讲究“举一反三”。从一个具体的题解中,抽象出一个答题思路,总结出一个答题方法,再去解决类似的难题。做学问也是这样,从众多的繁茂芜杂的生活现象中去求异同,寻找规律;然后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种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交杂反复的研究过程贯穿于学问之中。
现在,国人众盼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握手合作,这是一种双赢的机遇和智慧。它将使两岸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更便捷的运输、更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各得其所,发挥潜能,大大提高两岸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共同发展的速度,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的全面振兴。无疑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蕴含着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的美好前景。
“三”中含哲理,“三”里藏智慧。诚意求人、虚心求学、专心求法、合作求富。人生就是在反反复复中获得启迪,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披沙拣金,在芸芸众生中不耻下问,学知识,长才干。我们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民族也如此。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离不开五湖四海的支持,也需要天下宾朋的智慧相助。
好一个“三”的智慧啊!

“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 三生教育论文案:

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
所谓的主课可以随时抢占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排在了首位。所谓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是什么,这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 三生教育论文案: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他的教学内容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如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德、智并重,但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为了实践和演绎“礼”与“仁”,孔子一生都在身体力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他的教学态度也是极端严肃、极端认真的。他说:“当仁,不让于师”。他承认“青出蓝而胜于蓝”的道理,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所以他倡导“教学相长”、“不耻下问”,经常虚心地向弟子学习,在《沂水春风》中我们可以读到孔子与弟子们平等对话、和谐交流、心灵共鸣的教学情景。还教育弟子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学而不厌。他教导弟子们要努力好学,提出“六言”(品德)、“六蔽”(弊病):“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所以子贡说孔子:“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教育弟子要学无止境,“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要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2.诲人不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更可体现出孔子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论语》中两次记录了孔子说“诲人不倦”。在孔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体现着“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间从不间断地进行教学活动,即使在他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没有中断过。为此,孔子一生培养了许多学生。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本着耐心说服的态度,有的学生思想品德较差,起点较低,屡犯错误,他也不加嫌弃,耐心诱导。如子路,是“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被人视为庸人,孔子却不厌其烦地教育、引导子路,最终将他培养成才。这也是孔子诲人不倦的结果。并且孔子对弟子无所隐瞒,“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在教育弟子时,孔子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有教无类。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主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有教无类”,从字面上讲,就是不分贵贱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具有全民教育主义的思想。可见孔子收徒的学费是十分低廉的“十条肉干”,这使得孔子的学生成份构成主要以贫贱子弟居多。根据考证,孔子的学生中,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之外,其余大多数皆出身贫寒,如子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像个地鄙流氓;子张乃“鲁之鄙家也”,同样出身贫贱;特别是颜回,据《论语》所载,居陋巷,箪食瓢饮,死后连下葬需用的椁都得靠同学们赞助,是孔子学生中最为贫困者。孔子把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老百姓,这就是把仁爱的对象扩展至所有的人。因为在孔子看来,人作为存在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有着其内在的价值与尊严,都有着不同于动物且优于动物的潜能与可能性,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与可能性。教师自己要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为培养后一代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认真教学培养学生为天职。
三、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紧密相连、难以分割的,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孔子的教学方法可谓独树一帜,别具匠心。
1.激发兴趣。《论语》的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的重要。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
2.切磋问答。孔子的教学主要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例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就是交互式教学的一个范例。“循循”,有次序,“诱”,引导。可见孔子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并亲自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举一反三,步步深入”,这同时也是治学的一种重要门径。以这种方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分析水平和自学水平。它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在认识上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3.因材施教。现代科学认为,“材”就是人的思想、性格和智力,而每个人智力迸发的领域的广狭、时间的早晚、表现形式及程度都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孔子弟子的受教时间不同、年龄相差较大、各人情况相异。但是,孔子都了解他们。弟子们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学业进展与特点、个性(“辟”、“卤莽”)、天赋(“愚”、“鲁”)、经济状况,乃至居处(“陋巷”)、饮食(“一箪食”、“一瓢饮”)、生活习惯(“昼寝”)等。《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思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发问人的特点给出不同的解答,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典型应用。只有这样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具体情况具体指导,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进而全面提高智力水平,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差异,充分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相应的指导,充分培养学生的智力,不能作统一的要求,不要抹杀学生的个性。
4.注重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指教导学生,不到学生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要使学生能够联想、对比,知一方而推之其他三方。这里含有两种意思,一是学生要有强烈的求知愿望,一是学生要有解决疑难的迫切要求。这时加以指点,其效果当然很好。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即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切实转变观念,让学生具有真正的主体性,要恰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掌握好一个“度”,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5.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一口气读完不过脑子,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如《先进篇》中,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坐时进行的一场讨论,就是突出一例。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加以指点。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先有一定的知识材料作凭借,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学会,还要教给他们如何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6.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
7.重视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时候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加以演习或实习,如礼、乐、射、御等,使之学得更为牢固。这些是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的。孔子在实践中学习,使技艺不断进步,如在比箭时能老到地指出:“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孔子这里所讲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只要中“鹄”(中心)即可,不必射穿,各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掌握用力要适度,没有反复演练的实践,懂得这一道理是不可能的。在实践中学习,不断获得教益,达到新的境界。
总之,论语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发展史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历史的局限性,但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其价值和内涵,开掘与阐发其中包含的合理性、普遍性的价值意义,继承和弘扬孔子所开创的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改革与创新我们的课程教学,含英咀华读《论语》,求真务实抓教育,对于发展现代教育,完善教育机制,丰富教育、教学艺术,开拓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具有非常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希望在写《“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