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论三毛-1作文 论三毛的爱情观论文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论三毛-1作文 论三毛的爱情观论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三毛-1作文  论三毛的爱情观论文文案

论三毛-1作文 论三毛的爱情观论文文案:

标签:雨季不再来文化学院自传异国之恋三毛台湾杂谈
三毛把自己的作品称为“自传”。确实如此,与一般的自传一样,三毛作品里始终都有一个作为第一人称的“我”存在。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的三毛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三毛,可谓是三位一体,这就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对人物的兴趣和评价直接导向了作者本人。这就是读者体会三毛人格形象的基础,因此,她的人生经历也就与她的创作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三毛,本名陈平,浙江定海人,1943年3月26号(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她的父亲陈嗣庆是一名律师,母亲缪进兰。
1948年,六岁的陈平岁父母去了台湾,并在台湾开始上学。50年代台湾的小学存在很多刻板的清规戒律,甚至还有体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小的陈平格外向往自由,向往成长。
上中学后,由于受到数学老师的不公平对待,陈平开始了长达7年的自闭生活。她不再去学校,而是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这时,她的父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使女儿走出自闭症,父亲不仅亲自教她古典文学和英文,还请人教她学钢琴,学山水画,习花鸟。童年无歌,寂寞多愁不安的日子就这么流逝了。
16岁,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出了家门,并师从顾福生学习油画。在三年的学习中,顾福生了解了她的过去和性格,深知她没有绘画的天才,但在文学上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璞玉,于是引导她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三毛的处女作《惑》,也是顾福生交托好友白先勇发表在《现代文学》杂志上,当时的署名是“陈平”,那是1962年12月的事。对三毛来说,白先勇是改变她命运她生命的第二个人。这两个人帮助三毛由自卑走向自信,由那个自我封闭的陈平变为开朗自信的三毛。此后三毛又在《中央日报》发表了《异国之恋》,在《皇冠》发表了《月河》等小说。又经过顾福生的介绍,三毛与当时刚从台大外文系毕业的陈秀美(即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陈若曦)成为好朋友。并在陈的劝说下给文化学院的创办人张其昀先生写了封要求上学的信。于是她又成了文化学院哲学系的学生。
这一时期,是三毛作品创作的初期。
她初期的作品,是从17岁顾福生老师鼓励她创作开始,到22岁远走他乡之间那段时间发表的小说散文,收集在《雨季不再来》中,代表作为《惑》、《异国之恋》、《雨季不再来》。
这些作品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与感受。那时的三毛,人生阅历有限,视野也还不够开阔,其作品体现出一种“苍弱”的青涩,但其个人化的遐想和伤感却已能让读者深深理解一个少女的内心世界。“从中所透露的纯挚情怀和异质美感,却别具一种奇特的亲和力。《雨季不再来》只是三毛写作历程起步的回顾,也是表征六十年代初期,所谓‘现代文艺少女’心智状态的上乘选择。”①(舒凡:《“苍弱”与“健康”——雨季不再来序》)
三毛自己也说:“《雨季不再来》是我一个生命的阶段,是我无可否认亦躲藏不了的过去。它好,它不好,都是造就成今日健康的三毛的基石。”②(三毛:《雨季不再来》,自序《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
也正是在文化学院的这两年里,走过雨季的三毛经历了一场伤神的恋爱。之后因为感情上的打击年轻而任性的她选择远走他乡,来到了西班牙马德里留学。从少女时代不成熟恋情中走出的三毛,辗转西班牙、德国、美国,经历了异国求学的艰辛,但也开始展现出了她热情、活泼的乐天性格,这也是她作品风格转变的一个前提。正是在这里,她遇见了她一生一世的爱人——荷西,但当时的三毛并不知道这就是她今生的心灵归宿、灵魂伴侣。在修完马德里大学的课程后,三毛又感到前途茫茫,之后她来到德国学习德语,一年后,她又来到美国,在伊利诺斯大学主修陶瓷。
天涯寻梦,她最终要找的是什么呢?多年的游学,三毛一直在追寻,但她的学业都没有结业,她开始迷茫。26岁时,在父母的召唤下,她回到了台湾,并开始在台湾教授西班牙语。这期间,她拥有了一段甜蜜的爱情,但就在筹备婚礼的时候,新郎却突然逝世。三毛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女人,爱人逝去,她无法再独活,但却被家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八年的生活历练,幸福的、痛苦的,她都经历过了,三毛的人生阅历也增长了不少,对人、对事、对待整个世界,都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心态。虽然她已不再是那个忧郁的少女,但为了爱情的伤,她还是重新逃到了西班牙。“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当这首歌开始流传的时候,一个名字也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那就是它的词作者,台湾女作家三毛。不仅是歌词,三毛的作品和她的人格魅力更是吸引读者。“人生苦短,不喜平淡。”逃学、苦恋、远走高飞、沙漠中美妙的爱情……以及最后自断生命,她大喜大悲、有笑有泪,她很流浪,也活得很精彩;她在寻找心灵的故乡。三毛的作品充满使人一愣一惊继之一喜的传奇性;三毛自身充满奇特而动人的神秘性;她的真性真情,是动人而美丽的。
在文学这个领域里,三毛作为一个女作家实在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她那些浅近的作品里,总有一些东西在呼唤着人们,吸引着人们,使人如饮苦茶,回味无穷。三毛作品的体裁如何归属,评论者分歧颇多。三毛自称是“自传”,也有人称作小说或游记,但更多的人称其的作品为散文。不管体裁如何划分,三毛的作品其真人真事、真景真情都强烈地吸引着读者,让人感到心灵的震颤。

论三毛-1作文 论三毛的爱情观论文文案: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
——读《永远的三毛》有感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无奈凡世中的诸多欲望与束缚禁锢了众人本应如云一般的人生,三毛则不同,她随性洒脱,一生要自由,不束缚,她活出了云一般的姿态。《永远的三毛》收录了三毛的诸多与亲友的书信,也不乏对生活琐事的点滴记录。书信的语言虽然朴实无华可却充满了三毛对人性的尊重和对感情的珍惜。生活琐事也被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三毛善于从小事中体味人生百态,她感激善意也痛恨恶行,很多时候她就像一个简单单纯的孩子,不失童心,对周遭事物总充满兴趣。
就像她可以擅自改自己的名字只因“懋”字难写,对待生活她也有着自己的“小性子”。她独自一人前往荒无人烟的撒哈拉只因梦中所往,对不喜欢的人和事坚持自己的立场。她这一份洒脱与不屈服使人钦佩,毕竟对生命的热情与率真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
三毛自是活出了常人没有的精彩,可这并不全因她非凡的生活经历,更在于她过人的经营生活的能力,我们看见了沙漠生活的妙趣横生,但若不是因为三毛独特的感受幸福的能力,沙漠生活本身的贫苦和焦渴又有何乐趣可言呢?然而大自然是公平的,用热情去拥抱广袤的沙漠,它也回报给三毛生的欣喜、悲伤、启示、体验和不屈服的韧性与耐力。文人作家的生活在很大程度和我们一样,大抵柴米油盐,也有争吵,不乏烦恼,可异于常人的是他们善于将普通的生活经营得多姿多彩,他们善于感受幸福。
有人说生活如此平淡无奇,我们怎么能使生命变得活力四射呢?如此说来,许多人将生活的琐碎与无趣怪罪于生活本身之上。罗曼罗兰有言,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非凡的经历当然能带给我们多一些刺激与乐趣,但归根结底,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还得靠灵魂上的心灵感受啊!近乎原始的生活并不只有我们想象中的奇特与神秘,还有让人匪夷所思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可贵的是三毛从一切难熬的过程中提取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永远的三毛》一书中曾描写荷西家中的“仆人”偷东西,食物、内衣内裤、金钱概不放过,三毛起先也会有些生气,但是她体恤这些人生活艰难,常给他们恩惠,她不断地对想法还停留在原始时期的“仆人”进行教育,情况自然大有改善。抱怨和诅咒永远不能改变糟糕的现状,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生活自然变得大不相同。
既然生活本身难以预测,那何不多些体验呢?像三毛一样,无论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都去尝一尝啊!做风做树做鸟,去飞翔也去扎根!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感谢三毛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让我们有勇气去追逐遥远的却也近在咫尺的梦想。

论三毛-1作文 论三毛的爱情观论文文案:

她是热情率真,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她是特立独行,最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她是孤独而又自由的灵魂。
她,是三毛。
无意中邂逅《三毛传》,我轻轻翻开书的扉页,小心翼翼地踏入三毛的一生。
懵懂年少,往事如烟。三毛看的第一本书是没有字的,时隔多年,她却仍能清楚的记得书的名字----《三毛流浪记》,缘分是多么奇妙的东西,“三毛”成了她的笔名,伴随她走过那斑斓的一生。三四岁的年纪,当别人家的孩子只钟情于玩泥巴时,三毛却把家里的书翻了个遍,她沉浸在图书王国中,编织着只属于自己的童话。从童话故事到散文报刊,再到中外名著,成堆的书籍,赋予三毛这个小姑娘惊人的天分,也留给她一颗敏感的赤子之心。时光荏苒,流年翩跹,有些梦想,有些执念,早在花开花落之间埋下了伏笔,留下了悬念。
情感的归宿,沙漠的成全,“换我心,为了你,始终相忆深。”命运将三毛带到了荷西身边。没有鲜花,没有戒指,三毛和一无所有的荷西在沙漠坟场区的小房子里结了婚。一台桌子,一个书架,一张床垫,一套橱柜,在他人眼里粗糙而简陋的家,在三毛眼里,就是全世界了,一个属于她和荷西的世界。他们一起横穿沙漠,一起布置房间,一起走过风风雨雨,一起经历属于他们的美好时光。有人问,什么是最好的爱情?我想,大概就是他们的模样了吧。
流浪是灵魂最好的安放。三毛曾感叹到“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而她经历半世的流浪,却只为寻求灵魂的安放。撒哈拉,这个黄土沙漠,干旱枯竭,战乱频发的不毛之地,却是三毛用尽一生所爱的地方。她走遍这里的每一处角落,用自己生命的颜色为撒哈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这里成为开在许多人心头永不凋零的花,好友沙伊达曾问过三毛:“这儿有什么最吸引你?”“天高地阔,烈日风暴,孤寂的生活,连同这里无知的人,唉,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是呀,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何热衷于这片土地,只是静静地作一只飞翔在苍茫大漠的天堂鸟,向往不羁,自由随性,点缀着属于自己的“撒哈拉”。
没有丝毫疲累,就这样静静地走完了三毛的一生-----一段只有四十几年却恍如几世的旅程。正如作者徐丹描述的那样“落入尘埃依旧美丽,历经沧桑仍然传奇。”那些深情的文字,那些迷离的故事,那些尽善尽美而又甘愿清贫的时光.....令伏案桌边的我读的如痴如醉。不幸的是,世间不再有第二个三毛,可幸运的是,那些散发着微弱余光的文字,在无数后人的心中,泛起层层的涟漪,沐浴阳光,熠熠生辉。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埋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我知道,自己的心间也已然种下了一棵青苗,等待着独当一面,等待着郁郁葱葱。

论三毛-1作文 论三毛的爱情观论文文案:

三毛曾说:“心若是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人生正如一艘没有指向标的船,行驶在茫茫大海中,我们只有像三毛一样,朝着心的方向驶向远方,才能找到灵魂的栖息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三毛踏遍万水千山,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热爱生命、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促使她不断地向前走,走向远方。在追梦的路上,三毛是幸福的。她用她生命的颜色为撒哈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撒哈拉成为开在许多人心头永不凋零的花。为了自由,为了梦想,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三毛母亲缪进兰说:“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地活看,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命的运,她勇敢地面对人生。”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或悲凄,三毛都无意矫饰。她随心而活,如一枝山茶花,从世俗中走过,把尘俗踩在脚下,结出纯真的果。陶渊明毅然离开那“为半斗米折腰”的官场,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中他站成了一个悠然隐士;在那硝烟弥漫的动乱时代,鲁迅毅然弃医从文,用笔杆子作匕首刺向敌人心脏,警醒麻木的世人,他站成了一个不屈的斗士;生性浪漫的三毛,用她如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从不随波逐流,她站成了一个随性的志士。然而,命运没有特别眷顾三毛,让她经历了种种悲欢离合。荷西的死,对她打击巨大,于是她用满腔泪水写就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在无数个凄凉的夜里,她的悲痛全都化作点点相思泪,泪如花落,不知落了多少。即便悲痛到了极致,她也不曾逃避,因为这是她的命运。人生这条漫漫长路,充满了许多未知的谜底,我们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注定要遭遇许多的不如意。当我们足够勇敢和坚定,就能与我们的遭遇保持距离,永远坚持自我。“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暮去朝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三毛,这棵流浪的“橄榄树”,以一种别样的姿态,成了一处不得不看的风景,成了永远的三毛。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论三毛-1》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三毛-1》,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论三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