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名句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名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名句文案

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名句文案:

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
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释】
①东风:春风。
②絮帽:棉帽。
③钲(zhēng):古代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④西崦(yān):这里泛指山。
⑤饷:用食物款待别人。
⑥委:舍弃,这里是放下之意。辔(pèi):缰绳。
⑦散材: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
⑧卷旆(pèi)钲:收兵的号令。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泛指旌旗。
⑨耦耕:二人并耕,这里指耕地之人。
【赏析】
清晨,诗人预备去山里。这时,春风和煦,春雨初收,就好像是多情的春风为了诗人旅途顺利而故意吹散了阴云,吹断了屋檐积雨的声音。“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两句,写诗人动身看到久雨初晴时的愉悦心情。作者不直接说自己快乐,却从东风说起,赋予东风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美好性格,正因为诗人心中欢乐,才觉得东风极通人性,正所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一联,写东风懂得诗人的心思,特意为之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中间两联写山村美景。颔联以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颈联选取了“野桃”、“溪柳”两种典型的景物,把山村自然美景描写得生机勃勃,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山中人生活的描绘,构成了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
扩展阅读:苏轼的词作成就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升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因为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升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仰头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轼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持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邑市井和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环境靠近。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扩展阅读:苏轼的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增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

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名句文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的诗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作品内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
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
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⑵黄沙道:指的是从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
语出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别枝,斜枝。
⑷鸣蝉:蝉叫声。
⑸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⑹忽见:忽然出现。
见,同现,显现,出现。
白话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此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的这首词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
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
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诗意: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
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
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
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
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
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词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惊鹊、鸣蝉、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夏夜特有的情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的诗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
下面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分析,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
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
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
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
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
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
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
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
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
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
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
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
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
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
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
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
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
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
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
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
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
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词的上阙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
词的下阙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
夜行黄沙道中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
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
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的路径尽管很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突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
读前半阕,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
明月别枝惊鹊句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
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的意味。
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
稻花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
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
这四句话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
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
下半阕的局面有些变动了。
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
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
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
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
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
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
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
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
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
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夜行黄沙道中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分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景物描写形象生动,逼真细腻,衬托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
下面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案,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
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
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通过课后搜集辛词,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读通——与文本对话课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同学们,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
1、语言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
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2、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说,如这首词的词牌名,黄沙道是哪里,整个题目的意思,对作者的了解等)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
3、下面先听老师来读读这首词(出示这首词,教师范读。
)4、请同学们自由地练习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练读,教师巡视指导)5、师激励学生读: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
想不想展示你们美妙的声音?(生:想)6、为了展示你们最佳的读书效果,老师给你们一点友情支援好吗?请看屏幕----(出示:出示这首词,已划好了节奏。
)7、指名配乐朗读,相机评价。
8、男女生比赛读。
(读前互相鼓鼓劲儿)[点评:由于不是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体,教师可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巩固已知。
学生步入六年级,已经养成了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因此,教师可放心地让学生自主交流,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
]二、读懂——与作者对话过渡:读通词是学好古词的序幕,读懂词,读出词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词的正式开始。
词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心品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品味一下吧!(一)品读上阕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自读自悟,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起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2、交流: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
3、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4、感情朗读,前一句读出幽,后一句读出喜。
5、多媒体煽情。
(画面、音乐)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这一切多么的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么美好宁静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轻轻地吟一吟吧——齐读上阕。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点评: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
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词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词产生共鸣。
](二)品读下阕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
自己读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请准备质疑。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3、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想像作者在看到旧时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
指名读,比赛读。
5、多媒体煽情。
(画面、音乐)这就是生活的乐趣。
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不是身历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体会——齐读下阕。
6、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七八个星外天,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八颗星星,黄沙岭上下起了两三点阵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去熟悉的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路转溪桥后才忽然见到。
4、稻花香里书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指名说:谁听取蛙声一片?又是谁稻花香里说丰年?(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5、试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四、齐读课文。
五、作业用钢笔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精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指导朗读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指明说。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3、指导朗读。
(1)轻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感情,用\/标出停顿处,用.标出重音。
(2)指名标出停顿及重音处,在不断的朗读、体会中,不断地修改。
(3)按照停顿与重音的提示,练读课文,指名读,师生评议。
4、练背、指名背、齐背。
三、观察图画,想像情景1、看图,指名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与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课堂实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范读课题,自主解题师:今天我们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题目时老师为什么在中间停顿一下?生:因为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师:对!你们对课题还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黄沙是指黄沙岭。
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四十里乾元乡。
生:题目的意思是晚上作者在黄沙岭的一条小道上散步。
生:我还知道词的上半部分叫上阕,下半部分叫下阕。
生:明亮的月光下,惊醒的鹊儿飞离树枝,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师:黄沙岭的景色多么迷人啊!能读出这种感受吗?一起体会一下。
生(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还读懂了什么?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展现的画面是:稻花飘香,农民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蛙声阵阵,吸引许多行人侧耳细听。
生: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
师:好!你说说看。
生:我认为这里的两句应倒一下,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
青蛙专吃害虫,一片蛙声说明青蛙很多,青蛙多,害虫就少,丰收也就大有希望。
稻花飘香又预示着丰收,因此,这里是青蛙在争说丰收,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生:老师,我认为,夏天的雨来得很突然,可能辛弃疾还完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一时没有准备,正在着急的时候茅店出现了,所以忽见。
师:好样的!能设身处地的想象!辛弃疾欣赏月夜,呼吸稻香,一路陶醉,可意外的雷阵雨使辛弃疾十分焦急,忽然,旧时茅店意外地出现了。
齐读!生(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这一阵子词人是什么心情?生:由焦急变为惊喜,因为在雷阵雨到来之前终于找到了茅草店。
师:读出你的惊喜!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生:放松。
正在为避雨着急,现在看到茅草店,心情放松了。
师:读出你的轻松!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课堂实录

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名句文案: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3、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5、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7、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8、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0、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1、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12、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1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1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15、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16、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春思》
17、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18、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连州吟》
19、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清平调·其三》
20、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陆游《朝中措·梅》
21、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2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24、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2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26、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赵令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2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29、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30、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31、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
32、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33、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34、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35、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36、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方岳《春思》
37、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38、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刘长卿《喜李翰自越至》
39、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4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4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42、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4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4、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45、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46、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47、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48、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49、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50、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隐《春风》
51、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52、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53、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
5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5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孟浩然《咏柳》
56、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57、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李贺《南园》
58、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59、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刘长卿《别严士元》
60、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6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62、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6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6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65、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66、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67、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68、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69、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70、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
71、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7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3、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未央风》
7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75、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7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77、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78、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7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0、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81、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温庭筠《嘲春风》
8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名句文案:

春风的诗句(一):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6、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宋·杨万里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10、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1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1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4、春风骋巧如剪刀,先栽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
15、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唐·孟郊
1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9、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2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2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风的诗句(二):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5、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6、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8、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9、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10、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隐《春风》
1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孟浩然《咏柳》
13、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温庭筠《嘲春风》
1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连州吟》
17、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1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20、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21、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24、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
25、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26、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2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8、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29、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3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31、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32、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方岳《春思》
33、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34、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35、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3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8、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39、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春思》
40、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
41、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4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43、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44、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45、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4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47、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48、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5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1、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52、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53、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5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55、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5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7、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58、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未央风》
59、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60、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春风的诗句(三):
1、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4、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5、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6、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7、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8、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9、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10、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1、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12、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1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1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6、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17、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8、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21、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22、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2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2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5、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6、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27、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28、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春思》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苏轼描写风的诗词《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