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多少分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多少分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多少分文案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多少分文案:

排球联赛比赛规则
第一节比赛参加者
1比赛队
1.1队的组成
1.1.1一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不设自由球员),1名教练员、一名队长,队长在记录表上被注明。
1.1.2只有登记在记录表上的队员才可以进入场地和参加比赛。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1.2服装
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尽可能一致。球衣号码要清楚且不重复。
1.3禁止佩戴的物品
1.3.1禁止佩戴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及加力的物品。
1.3.2队员可以戴眼镜比赛,但风险自负。
2队的领导
队长和教练员应对全队成员的行为和纪律负责。
2.1队长
2.1.1比赛前: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并代表本队抽签。
2.1.2比赛中:队长担任场上队长。当队长不在场上时,教练员或队长应指定另一名队员担任场上队长代行其职权,直至该队员下场或队长返回场上,或至该局结束。只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和裁判员讲话:
2.1.2.1请求对规则和规则的执行进行解释,转达本队队员提出的问题或请求。如果他对解释不满意,可以选择抗议并立即向第一裁判员声明,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正式的抗议写在记分表的权力。
2.1.2.2请求允许:核对双方队员的位置;
2.1.2.3请求暂停或换人
2.1.3比赛后:
2.1.3.1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2.1.3.2如果他曾向第一裁判员作过声明,进一步确认后可将对裁判员的解释或执行规则的正式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
2.2教练员
2.2.1教练员应自始至终在比赛场区之外进行指挥,他与第二裁判员联系填写位置表、请求暂停或换人。
2.2.2比赛前:在记分表上登记或检查队员姓名、号码并签字。
2.2.3比赛中:
2.2.3.1请求暂停或换人;
2.2.3.2与队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进行指导时可以在球队席前自进攻线延长线至准备活动区域之间的无障碍区内站立或行走,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第二节比赛方法
1胜一分、胜一局与胜一场
1.1胜一分
1.1.1得分某队得一分
1.1.1.1球成功地落在对方场区;
1.1.1.2对方犯规;
1.1.1.3对方受到判罚。
1.1.2犯规当队员的比赛行为违背规则时(或有其他方式的犯规时),裁判员按以下规则进行判断和作出决定:
1.1.2.1如果两个或更多队员同时犯规先后发生,只判第一犯规;
1.1.2.2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判为”双方犯规”,该球重新比赛。
1.1.3胜一球的结果
一球,只是指从发球击球起至该球成死球止的过程。
1.1.3.1如果发球队获胜,得一分并继续发球;
1.1.3.2如果接球队获胜,得一分并获得发球权。
1.2胜一局
每局(决胜的第五局除外)先得25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两分(26:24、27:25)为止。
1.3胜一场
1.3.1胜三局的队胜一场。
1.3.2如果2:2平局时,决胜局(第五局)打至15分并领先对方2分者获胜。
1.4弃权与阵容不完整
1.4.1某队被召唤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对方以每局25:0的比分和3:0的比局获胜。
1.4.2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达比赛场地,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处理同规则6.4.1。
1.4.3某队被宣布一局或一场比赛阵容不完整时,则输掉该局或该场比赛,判给对方胜局或该场比赛所必要的分数和局数。阵容不完整的队保留其所得分数和局数。
2比赛的组织
2.1抽签
比赛开始前由第一裁判员主持抽签,决定首先发球的队和场区。进行决胜局比赛前,应再次抽签。
2.1.1抽签由双方队长参加。
2.1.2抽签获胜方可以选择:
2.1.2.1发球或接发球;
2.1.2.2或场区。另一方挑选余下部分。
2.1.3如果两队分开进行准备活动,则首先发球的队先使用球网。
2.2开始阵容
2.2.1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6名队员进行比赛。队员的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至该局结束。
2.2.2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员必须及时地将开始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员或记录员。
2.2.3未列入开始阵容的队员,为该局的替补队员。
2.2.4位置表一经交给第二裁判员或记录员,除正常换人外,阵容不得改变。
2.2.5当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
2.2.5.1一局开始前,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2.2.5.2一局开始前,场上有一名或更多队员没有登记在位置表上,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2.2.5.3如果教练员要保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他必须请求正常的换人,并登记在记分表上。
2.3位置
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2.3.1队员场上位置为::
2.3.1.1靠近球网的三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左)、3号位(中)2号位(右)。
2.3.1.2另外三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左)、6号位(中)和1号位(右)。
2.3.2两名队员之间的位置:
2.3.2.1每一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中线更远;
2.3.2.2前、后排队员左右之间的位置按规则7.4.1的规定站位
2.3.3队员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判定:
2.3.3.1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2.3.3.2每一名右(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右(左)边线更近。
2.3.4发球击球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
2.4位置错误
2.4.1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2.4.2当发球队员击球时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犯规被认为在先。
2.4.3如果是发球队员在击球后的犯规,则位置错误在先。
2.4.4位置错误的判罚如下:
2.4.4.1该队被判失去一球;
2.4.4.2队员恢复到正确位置。
2.5轮转
2.5.1整局比赛中,轮转次序、发球次序以及队员位置均按位置表的顺序进行。
2.5.2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2号为队员转至1号位,1号位队员转至6号位等。
2.6轮转错误
2.6.1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为轮转错误,应进行如下判罚:
2.6.1.1该队失一球;
2.6.1.2队员的轮转次序被纠正。
2.6.2记录员应准确地确定其错误何时发生,从而取消该队自错误发生后的所有得分。对方得分仍然有效。如果不能确定错误发生的时间,则仅判该队失一球。
第三节比赛行为
1.比赛的状态
1.1比赛的开始
经第一裁判员允许,发球队员击球时比赛开始。
1.2比赛的中止
裁判员鸣哨即为比赛的中止。如果裁判员是因出现犯规而鸣哨,则比赛的中止是由犯规一刻开始的。
1.3界内球
球触及比赛场区的地面包括界线为界内球。
1.4界外球
下列为界外球:
1.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
1.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比赛队员;
1.4.3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带以外部分;
1.4.4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过网,规则10.1.2除外;
1.4.5球的整体从网下空间穿过。
2比赛中的击球
比赛队必须在其本方场地及空间进行比赛(规则10.1.2除外),但可以越出无障碍区救球。
2.1球队的击球
比赛队员与球的任何触及都视为击球。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规则14.4.1)将球击回对区,如果超过则判为“四次击球犯规”。
2.1.1连续击球
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2.1.2同时击球
两名或三名队员可以同时触球。
2.1.2.1同队的两名(或三名)队员同时触到球时,被记为两次(或三次)击球(拦网除外)。如果只有其中一名队员触球,则只记一次。队员之间的碰撞不算犯规。
2.1.2.2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比赛继续进行,获球一方可再次击三次。如果该球落在某方场区之外,则判对方击球出界。
2.1.2.3如果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并造成“持球”。则判为双方犯规,该球重新比赛。
2.1.3借助击球
队员不得在比赛场地之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支持进行击球。但是队员可以挡住或拉住另一名即将犯规(如触网、过中线等)的同队队员。
2.2击球的性质
2.2.1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2.2.2球不能被接住和\/或抛出。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
2.2.3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但必须是同时。下列情况除外:
2.2.3.1拦网时,一名队员或多名队员可以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
2.2.3.2在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
2.3击球时的犯规
2.3.1四次击球;一个队连续击球四次。
2.3.2借助击球;队员在比赛场地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
2.3.3持球;球被接住和\/或抛出,而不是被弹击出。
2.3.4连击;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其身体的不同部位。
3球网附近的球
3.1球通过球网
3.1.1球必须通过球网上空的过网区进入对方场区。过网区是球网垂直平面的一部分,其范围::
3.1.1.1下至球网上沿;
3.1.1.2两侧至标志杆及其延长线;
3.1.1.3上至天花板。
3.1.2球的整体或部分从延长空间进入对方无障碍区,可以在下列情况将球击回;
3.1.2.1队员不得触及对方场区;
3.1.2.2球被击回时,它的整体或部分必须从同侧延长空间通过。对方队员不得阻碍此击球。
3.2球触球网
球通过球网时可以触及球网。
3.3球入球网
3.3.1球入球网后,可以在该队的三次击球内再击。
3.3.2如果球击破球网或使球网坠落,该球重新进行。
4球网附近的队员
4.1越过球网
4.1.1拦网时允许拦网队员越过球网触球,但不得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妨碍对方。
4.1.2进攻性击球后允许手过网,但击球时必须在本方空间。
4.2网下穿越
4.2.1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
4.2.2穿越中线进入对方场区;
4.2.2.1队员的一只(两只)脚或一只(两只)手部分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
4.2.2.2队员身体的任何其它部位都不允许接触对方场区。
4.2.3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区。
4.2.4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队员可以穿越进入对方的无障碍区。
4.3触网
4.3.1队员触网不是犯规,但击球时或干扰比赛的情况下除外,某些击球可包括实际上没有触及球的击球动作。
4.3.2队员击球后可以触及网柱、全网长以外的网绳或其它任何物体,但不得影响比赛。
4.3.3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的球网触及队员,不算犯规。
4.4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4.4.1对方进行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
4.4.2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
4.4.3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
4.4.4队员击球时或干扰比赛情况下触及球网或标志杆。
5发球
后排右侧队员在发球区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的行动是发球。
5.1首先发球
5.1.1第一局和第五局由抽签选定发球权的队首先发球。
5.1.2其它各局由前一局未首先发球的队首先发球。
5.2发球次序
5.2.1队员发球的次序按位置表上的顺序进行。
5.2.2一局的首先发球后,队员按下列规定进行发球:
5.2.2.1当发球队胜一球时,原发球队员或其替补队员继续发球;
5.2.2.2当接发球队胜一球时获得发球权并轮转,由前排右侧队员转至后排右侧,到发球区发球。
5.3发球的允许
第一裁判员检查发球队员已握球在手,而且双方队员已做好比赛准备时,鸣哨允许发球。
5.4发球的执行
5.4.1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必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
5.4.2球只能被抛起或撤离一次,但拍球或在手中摆弄球是允许的。
5.4.3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和发球区以外地面。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
5.4.4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8秒钟内将球发出。
5.4.5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的发球无效。
5.5发球掩护(犯规)
5.5.1发球队员个人或集体不得利用掩护阻挡对方观察发球队员和球的飞行路线。
5.5.2在发球时,发球队个人或集体挥臂、跳跃或左右移动,或集体密集站立遮挡了球的飞行路线,构成发球掩护。
5.6发球时的犯规
5.6.1发球犯规
下列犯规应判为发球犯规,即使对方位置错误。
发球队;
5.6.1.1发球次序错误;
5.6.1.2没有遵守“发球的执行”的规定。
5.6.2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球被发出后出现以下情况仍作为发球犯规(除非位置错误):
5.6.2.1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整体没有从过网区通过球网垂直平面;
5.6.2.2界外球;
5.6.2.3球越过发球掩护。
5.7发球时的犯规与位置错误
5.7.1如果发球犯规(规则12.6.1)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判发球犯规。
5.7.2如果发球击球后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判位置错误犯规。
6进攻性击球
6.1进攻性击球
6.1.1除发球和拦网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都是进攻性击球。
6.1.2在进攻性击球时,吊球是允许的,但击球必须清晰并不得接住或抛出。
6.1.3球的整体通过球网垂直平面或触及对方队员,则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
6.2进攻性击球的限制
6.2.1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行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方空间。
6.2.2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后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是:
6.2.2.1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超过进攻线;
6.2.2.2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
6.2.3后排队员也可以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
6.2.4接发球队队员不能对处于前场区内高于球网上沿的对方发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6.3进攻性击球的犯规
6.3.1在对方空间击球。
6.3.2击球出界。
6.3.3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
6.3.4对处于前场区内高于球网上沿的对方发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7拦网
7.1拦网
7.1.1拦网是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动作。只能前排队员可以完成拦网。
7.1.2拦网试图
没有触及球的拦网行动为拦网试图。
7.1.3完成拦网
触及球的拦网行动为完成拦网。
7.1.4集体拦网
两名或三名队员彼此靠近进行拦网为集体拦网,其中一人触球则完成拦网。
7.2拦网的触球。
在一个动作中,球可以连续(迅速而连贯地)触及一名或更多名的拦网队员。
7.3进入对方空间拦网
拦网时队员可以将手或手臂伸过球网,但不得防碍对方击球。过网拦网的触球必须在对方进攻性击球之后。
7.4拦网与球队的击球
7.4.1拦网的触球不算作球队三次击球的一次。
7.4.2拦网后可以由任何一名队员进行第一次击球,包括拦网时已经触球的队员。
7.5拦发球
拦对方的发球是被禁止的。
7.6拦网的犯规
7.6.1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的同时,在对方空间完成拦网。
7.6.2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
7.6.3拦对方的发球。
7.6.4拦网出界。
7.6.5从标志杆以外伸入对方空间拦网。
7.6.6后排防守队员试图进行个人或参加集体拦网。
第四节比赛间断与延误比赛
1正常的比赛间断
正常的比赛间断有“暂停”和“换人”。
1.1正常间断的次数
每局比赛中,每队最多请求两次暂停和不限次换人。
1.2请求正常间断
1.2.1只有教练员和场上队长可以请求间断。
请求暂停或换人必须在比赛成死球后、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并使用相应的手势。国际排联世界比赛中,必须先使用蜂鸣器然后做出相应的手势。
1.3间断的连续
1.3.1一次或两次暂停可以与双方的各一次换人相连续,中间无须经过比赛过程。
1.3.2同一队未经过比赛过程不得连续提出换人请求。但在同一次换人请求中可以替换两名或更多的队员。
1.4暂停
1.4.1所有被请求的暂停时间为30秒钟。
1.4.2在所有的暂停时,比赛队员必须离开比赛场区到球队席附近的无障碍区。
1.5换人
在裁判员的允许下,一名队员离开比赛场地,而由另一名队员经记录员登记后占据其位置的行为称换人。
1.6换人的限制
1.6.1每局开始阵容中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上场一次,而且只能回到原阵容的位置。
1.6.2替补队员替换开始阵容的队员。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1.7特殊换人
某一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必须进行合法的换人。如果不能进行合法的换人时,可采用超出限制的“特殊换人”。
特殊换人时,场外的任何队员除由他\/她替换下场的队员外,都可以替换受伤队员,但受伤队员不可在本场比赛中返回场上。
在任何情况下特殊换人都不作为换人的次数计算。
1.8被判罚出场与取消比赛资格的换人
某队员被“判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时,必须进行合法换人。不能进行合法换人时,该队被宣布为“阵容不完整”。
1.9不合法的换人
1.9.1某队进行了不合法的换人,而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应按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9.1.1判该队失一球;
1.9.1.2对不合法的换人给与纠正;
1.9.1.3取消该队在此犯规中所得的分数。
1.10换人的程序
1.10.1换人必须在换人区内进行。
1.10.2换人时所持续的时间,仅限记录员登记和队员进出场必需的时间。
1.10.3在请求换人时,队员必须站在换人区附近并做好进场准备。否则裁判员不接受其请求并判该队延误比赛犯规。
1.10.4如果运动队想替换一名以上的运动员,必须在提出请求换人的同时,用手势表明换人的次数。替换时队员一对对相继进行。
1.11不符合规定的请求
1.11.1下列情况为不符合规定的请求:
1.11.1.1在比赛进行中或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的同时或之后提出请求;
1.11.1.2无请求权的成员提出请求;
1.11.1.3同一队没有经过比赛过程再次请求换人。
1.11.1.4超过规定的正常间断次数的请求。
1.11.2比赛中第一次没有影响和延误比赛的不符合规定的请求,应给与拒绝而不进行判罚,但同一场比赛中不能再次发生。
1.11.3比赛中再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请求应判延误犯规。
2延误比赛
2.1延误比赛的类型
一个队拖延比赛继续进行的不当行为为延误比赛。包括:
2.1.1延误换人时间;
2.1.2在裁判员鸣哨恢复比赛后,拖延暂停时间;
2.1.3请求不合法的换人;
2.1.4再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请求;
2.1.5球队成员拖延比赛的继续进行。
2.2对延误比赛的判罚
2.2.1“延误警告”和“延误判罚”是对全队的延误比赛的判罚。
2.2.1.1延误比赛的判罚对全场比赛有效。
2.2.1.2所有延误比赛的判罚都记录在记分表上。
2.2.2在一场比赛中,对一个队的成员的第一次延误比赛,给与“延误警告”。
2.2.3在一场比赛中,同一队的任何成员造成不论任何类型的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延误比赛,都给与“延误判罚”。
2.2.4局前和局间的延误比赛判罚记在下一局中。
3例外的比赛间断
3.1受伤
3.1.1比赛中出现严重受伤事故,裁判员应该立即中断比赛,允许医务人员进入场地。该球重新比赛。
3.1.2如果受伤队员已不能进行合法换人和特殊换人,则给予受伤队员3分钟的恢复时间。一场比赛同一名队员只能给予一次供恢复的时间。
如果队员不能恢复,该队被宣布为阵容不完整。
3.2外因造成的比赛中断
比赛中出现任何外界干扰,都应停止比赛,该球重新比赛。
4局间休息与交换场区
4.1局间休息
所有局间休息均为3分钟。局间休息用于交换场区和在记分表上登记球队的阵容。应比赛组织者的要求,第2、3局之间的休息时间可延长至10分钟。
4.2交换场区
4.2.1每局结束后比赛队交换场区,决胜局除外。
4.2.2决胜局中某队获得8分时两队交换场区,不休息,队员在原来的位置继续比赛。如果未能及时交换场区,则应在此错误发现时立即交换,保留交换场区时两队已得的比分。
5行为要求
5.1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
5.1.1参赛者必须了解并遵守规则。
5.1.2参赛者必须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裁定,不允许争辩。如果有疑问,可以并只能通过场上队长提请解释。
5.1.3参赛者不得有任何目的在于影响裁判员判断,或掩盖本队犯规的动作和行为的表现。
5.2公正竞赛
5.2.1参赛者的行为必须符合“公正竞赛”的精神,不仅对裁判员,而且对其他工作人员、对方、本方以及观众都要尊重、有礼貌。
5.2.2比赛中队的成员之间的交流是允许的。
6不良行为以及判罚
6.1轻微的不良行为
对轻微的不良行为不进行判罚,但裁判员有责任用手势或口头通过场上队长给予警告。这个警告无需记在记分表上。
6.2给予判罚的不良行为
球队成员对裁判员、对方、同伴或观众的不良行为,根据其程度分为三类。
6.2.1粗鲁行为:违背道德准则和文明举止,或有侮辱性表示。
6.2.2冒犯行为:诽谤或侮辱的言语或形态。
6.2.3侵犯行为:人身侵犯或企图侵犯。
6.3判罚等级
第一裁判员根据不良行为的程度,分别给予如下判罚,并记在记分表上:
6.3.1判罚
用于全场比赛中任一成员的粗鲁行为,判该队失一球。
6.3.2判罚出场
6.3.2.1任何成员被判罚出场,都必须坐在判罚区域内,不得继续参加该局的比赛,没有另外的判处。教练员被判罚出场,坐在判罚区域内,失去该局的指挥权利。
6.3.2.2某成员第一次出现冒犯行为,判罚出场,无其他判罚。
6.3.2.3同一成员在一场比赛中的第二次粗鲁行为,判罚出场,无其他判罚。
6.3.3取消比赛资格
6.3.3.1任何成员被取消比赛资格,必须离开比赛控制区域,不得继续参加该场的比赛,没有另外的判处。
6.3.3.2某成员第一次出现侵犯行为,取消比赛资格,无其他判罚。
6.3.3.3同一成员一场比赛中的第二次冒犯行为,取消比赛资格,无其他判罚。
6.3.3.4同一成员一场比赛中的第三次粗鲁行为,取消比赛资格,无其他判罚。
6.4判罚的实施
6.4.1不良行为的判罚是针对个人的,对全场比赛有效,记录在记分表上。
6.4.2同一成员在同一场比赛中重犯不良行为时,按判罚等级加一级判罚(该成员接受的判罚要重于前一次)。
6.4.3对冒犯行为或侵犯行为的判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无须有先一次的判罚。
6.5局前与局间的不良行为
任何局前与局间的不良行为,都应按规则21.3进行判罚,并记录在下一局中。
6.6判罚牌的使用
警告:口头或手势,无牌。
判罚:黄牌
判罚出场:红牌
取消比赛资格:红牌+黄牌(同持于一手)
注:对以上规则有异议或建议的,请直接向活动负责人提出,谢谢合作!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多少分文案:

《排球规则》
一、比赛场地与设备
排球规则是由技术性规定、非技术性规定和场地设备要求等方面的内容组成的。场地设备、比赛的方法,以及参赛人数等方面的规则,规定了排球项目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性质。比赛参加者的权力与责任,比赛的间断及延误比赛,队员的不良行为等方面的规则,规定了排球运动参加者必须在公正和遵守体育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比赛。规则中大量的清楚的技术定义,是排球运动的核心,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众多客观条件的需要,规则在对技术性规定的要求上逐渐放宽,趋于简单。这样将更便于人们去了解规则,了解排球。
一、排球比赛的场地与设备
(一)比赛场地
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呈长方形对称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7米的无障碍空间。国际比赛的场区边线外的障碍区至少5米,端线后至少9米,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
(二)比赛场地的区域
1.比赛场区由中线的中心线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2.前场区每个场区各划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3.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4.发球区
在两边的端线外,两条边线的延长线上,各划两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为发球区。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5.准备活动区
在两个无障碍区外的替补席远端,划3×3米见方的区域为准备活动区。
(三)比赛场地的要求
1.地面
场地的地面必须是平坦、水平、划一的,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不得用任何坚硬的物体作为场地的界线,不得在粗糙、湿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世界性比赛的场地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的。
2.界线
场地所有的界线宽均为5厘米,其宽度包括在各个场区内。
3.颜色
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界线的颜色应是与地面颜色不同的浅色。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色。
4.温湿度和照明
室内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50华氏度)。照明度为1000~1500勒克斯。世界性比赛的室内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摄氏度(77华氏度),最低不得低于16摄氏度(61华氏度)。湿度不得高于60%。
(四)比赛的器材与设备
排球比赛的器材除在规则中规定的网柱、球网、标志带、标志杆和比赛球外,还需准备下列设备:
1.球队用的长椅
长椅的长度至少能坐9人。
2.记录台
记录台一般坐两个人,一名正式记录员,一名辅助记录员。国内比赛一般只有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广播员在记录台就座。
3.裁判台
裁判台要能升降,下部要用防护套包好,以防队员救球时受伤。
4.量网尺
量网尺长度要在2.50米以上,并在男子网高2.43米和女子网高2.24米处画上标记,同时在这两个高度上方2厘米处画上另一标记。因为规则规定,球网两处的高度不得超过规定网高的2厘米。
5.气压表
规则规定比赛球的气压为0.40~0.45公斤\/平方厘米,所有比赛用球的气压必须一致。
6.比赛用球和球架
国际比赛时要求将5只比赛球放在球架上,比赛采用三球制。7.计分器
计分器除能显示双方的比赛分数外,还要能显示双方的暂停和换人次数。
8.换人牌
换人牌为1~18号,两副的颜色最好有区别,并用盒子装好。
9.拖把
比赛时需要六个1米宽的拖把供擦地员使用。
10.小毛巾
至少需要十块供快速擦地员和捡球员使用的小毛巾,毛巾最小为40厘米见方,最大为40厘米×80厘米。
11.气筒
在球压不足时,供冲气用。
12.蜂鸣器
最好能让教练员和记录员都能使用。
13.表格
包括记录表、位置表、成绩报告单和广播员用表等。
《排球规则》二、非技术性规定
(一)队员的服装
队员的服装包括上衣、短裤和运动鞋。上衣、短裤和袜子必须统一、整洁和颜色一致。国际比赛中,全队队员鞋子的颜色必须一致,但商标可以不同。上衣的号码必须是1~18号,号码的颜色必须与上衣明显不同。身前号码至少为10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为15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为2厘米。
(二)禁止着戴的物品
队员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利于人为加力的物品。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所引起的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三)参加者的基本权力
1.队长
队长在比赛开始前要在记分表上签字,并代表本队进行抽签。抽签获胜者可以选择发球或接发球,或场区。队长在场上时将担任场上队长。只有场上队长可以在死球时同裁判员讲话。场上队长可以请求对规则和规则的执行进行解释,可请求正常的比赛间断(暂停和换人),可以请求允许更换衣服或器材,核对双方队员的场上位置,检查地板、球网和球等。比赛结束时,他要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2.教练员
教练员在比赛前要在记分表上检查队员的姓名和号码,并签字。每局开始前,要填写位置表,签字后交记录员或第二裁判员。比赛中,他应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他可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但必须是坐在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并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3.队员的替换
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一名队员离开比赛场地,而由另一名队员上场据占他的位置为一人次替换。在一次换人中可以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场比赛一次,如某一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必须进行合法的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可采取特殊的替换。如某队员被判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时,必须进行合法的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则判该队阵容不完整,阵容不完整的队保留其所得分数和局数。
4:比赛间断
正常的比赛间断为暂停和换人。在比赛成死球时,裁判员鸣哨发球前,教练员或场上队长用相应的手势请求间断。一次或两次暂停可以与双方的各一次换人相连续,中间无须经过比赛过程。同一队未经过比赛过程不得连续提出换人的请求,但在同一次换人请求中可以替换两名或更多的队员。一次暂停的时间为30秒,但在世界比赛中,采用技术暂停的方法,即比赛中,当比分至5分和10分时,便为技术暂停,时间为1分钟,在每局中,球队还有一次暂停的机会,时间为30秒。暂停时,比赛队员必须离开比赛场区到球队席附近的无障碍区。
5.延误比赛
延误比赛的行为是:换人延误时间;在裁判员鸣哨恢复比赛后,拖延暂停的时间;请求不合法的替换,在同一局中再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请求;场上队员拖延比赛的继续进行。延误比赛为全队的行为犯规,同一局中第一次延误,应判延误警告,再次出现则判延误判罚。
6.不良行为
球队成员对裁判员、对方队员、观众或同队队员的不良行为,根据其冒犯程度分为四类。
(1)非道德行为:比赛的参加者对裁判员的判断结果进行争辩,恫吓对方队员等行为。
(2)粗鲁行为:比赛参加者的行为违背了道德原则和采取不文明的举止,并对裁判员、对方队员和观众有侮辱性的表示。
3)冒犯行为:采用侮辱性的语言和姿态对裁判员、对方队员或观众进行诽谤。
(4)侵犯行为:对裁判员、对方队员或观众有企图侵犯的目的或人身侵犯的行为。
《排球规则》三、技术性规定
(一)发球
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5秒钟内,将球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如球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则被认为是一次发球试图。在发球试图后,第一裁判员应及时鸣哨允许再次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再次鸣哨后的3秒钟内将球发出。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在每一次发球时都允许有一次发球试图。
(二)队员的场上位置
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每排三名队员。发球队员不受场上位置的限制。队员的位置是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的,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每一名右边(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场地的右(左)边线更近。在发球队员击球的一刹那,场上队员脚的着地部位必须符合其位置要求。在发球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
(三)网下穿越
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允许队员的一只脚或双脚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除脚以外,不允许队员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对方的场区。在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地。
四)触网
新规则规定触网为犯规,但队员在无试图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不算犯规。所谓无试图击球,意指已经完成了击球动作和击球试图。如完成扣球动作或掩护扣球动作之后,偶尔触网则不算犯规。
(五)进攻性击球
进攻性击球指除发球和拦网外的其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当球的整体通过球网的垂直面或触及到对方队员,则完成了进攻性击球。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地空间。后排队员则允许在后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越过进攻线,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如果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在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
(六)拦网
拦网是指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
触及到球的拦网行动则完成了拦网。只有前排队员允许完成拦网,后排队员不得完成拦网。如后排队员将球拦回,则为犯规。如拦球到本方场区,则为本队的第一次击球。前排队员的拦网触球不算作本队的一次击球,因此本队拦网后还可以再击球三次。拦网时,队员可以将手或手臂伸过球网,但不得影响对方击球,过网拦网触球应在对方队员完成进攻性击球之后。在一个拦网动作中,允许球迅速而连续地触及一名或更多的拦网队员。
(七)比赛中的击球
规则规定队员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如果队员违反了上述规定,则判为持球。
规则规定球必须同时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果球先后触及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则为连击犯规。但是在拦网动作中,允许同一队员或同一拦网中的不同队员,在一个单一的动作中连续触球。在球队的第一次击球时,允许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第一次击球指接发球、接进攻性击球、接本方拦起的球和接对方拦回的球。而在本队第二次和第三次击球时,则不允许球连续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
规则虽然由以上三个部分组合而成,但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掌握每部分内容的同时,更要将三部分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规则,理解规则,以至更好地去执行规则。
《排球规则》:执行规则的原则
裁判员是执行规则的人,要正确地运用规则,要求裁判员必须完整地理解规则,并在比赛的全过程中果断地、正确地运用规则。裁判员首先要知道规则形成的原则基础,特别是当一个没有在规则中清楚表明的情况发生时,裁判员应能正确地做出判决,如同规则26.2.3中规定的,“他有权决定涉及比赛的一切问题,包括规则中没有规定的问题”。裁判员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规则形成的原则的基础上,才能运用规则处理这类间题。
为了正确地运用和执行规则,我们应对规则的作用、规则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执行规则的基本原则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一、规则的作用
一般来说,规则作为一个整体,它有下列作用:
(一)规定项目的性质
规则规定了比赛的条件、设备、器材、场地、球网和球的规格。规定了参赛的人数、正式上场队员和他们的场上位置、轮转次序。还规定了比赛的方法。
(二)规定合法和犯规技术
排球规则中,大量地给出了清楚的技术定义,以及正确技术、不合法技术和错误技术的显著区别。
(三)使比赛在公正的条件下进行
规则中一切有关场地、设备、器材、技术以及行为方面的规定,对双方运动队的成员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公平”。对裁判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理解和执行规则的准确性是公正和合理的基本因素。
(四)教育的作用
在规则第七章“不良行为”中,对运动员的体育道德行为作了明确的规定。裁判员必须重视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职责,这是排球运动的核心。排球运动的目的不仅仅是比赛,它还有体育道德、公平竞争的教育作用。
二、规则形成的影响因素
规则必须符合排球运动的发展要求。因此,在规则的形成和修改中自然要考虑到下列因素:
(一)技术和战术的发展
规则不仅适应于技术和战术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起到促进技战术发展的积极的主导的作用。
(二)提高精彩性的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通过激发观众的情绪表现出来的。因此规则的修改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适应了这一要求的需要。
(三)社会宣传的需要
排球运动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的因素,社会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群众对这一运动产生兴趣并接受它的有效途径。
(四)经济条件的限制
排球运动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财政基金的支持。因此规则的修改,对这一因素往往会做出一定的让步。
三、执行规则的基本原则执行规则的基本原则是以上述规则的作用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为基础的。根据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主要原则为:
(一)使比赛在良好和公正的条件下进行
执行规则最基本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创造适当的条件和机会,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他们的最高竞技水平。竞技水平反映着排球运动的水平,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目的是参加比赛,所以比赛是评价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环境。作为裁判员必须认识到这一事实,即他的每个自我判断都将对运动员产生一个明显的心理上的影响。任何心理上的影响又都会导致一种积极或消极的结果。因此,对裁判员的根本要求之一是给运动员适当的机会来表现他们的最高竞技水平。从这一观点来看,对裁判员工作的主要评价点是他的公正性和稳定性。判断公正性的基础是准确,判断稳定性的基础是公正。
(二)积极鼓励观赏性
在排球运动的发展及水平的提高中,比赛的精彩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裁判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应具备唤起大众积极性的能力,要注意使比赛达到高潮,减少和缩短比赛的中断次数。所以说,裁判员还负有促进排球运动发展的责任。
(三)加强裁判员之间的协作
裁判员之间的协作是完成好裁判工作及正确指导比赛的基础。裁判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他的特殊权力和职责,在场地上还有他的固定位置以利于执行工作。但是,这也可能导致因视野受限而影响他的判断。因此,加强裁判员之间的协作是保证正确判断和准确执行他们权力及职责的唯一途径。
排球规则:裁判员之间的配合
一、第一、二裁判员之间的配合
第一、二裁判员到达比赛场地后,应共同检查场地、器材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要主动与场地负责人联系。赛前共同主持抽签和入场仪式,准备活动时间由第二裁判员掌握。每局比赛开始前,第一裁判员应给第二裁判员充分的时间核对双方场上队员的位置。在比赛中,第一裁判员重点判断发球方、进攻方和球网上沿及本侧的犯规,第二裁判员则重点判断接发球方、拦网方和球网下沿及本侧的犯规。暂停和换人工作主要由第二裁判员掌握。第一裁判员应给予时间使其完成换人程序。如换人出现延误,第二裁判员应及时向第一裁判员做出提示,由第一裁判员进行判罚。当某队已暂停两次和换人达5人次时,应用手势通知第一裁判员。第二裁判员发现球触及同侧的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过网时,应及时鸣哨并做出手势。如发现同侧的球触手出界、四次击球、背向第一裁判员的连击时,应及时做出只能让第一裁判员看见的手势。手势应在胸前。如第一裁判员未看见,第二裁判员应将手势立即收回,不得坚持自己的判断。第二裁判员要对第一裁判员难以看到的界内球及时鸣哨并做出手势。第一裁判员鸣哨发球后或同时,第二裁判员不应再鸣哨允许某队请求暂停或换人。当记录员发现发球次序错误而鸣哨中止比赛时,第二裁判员应及时查明情况,并报告第一裁判员,由第一裁判员进行处理。第一裁判员对某队进行判罚时,应说明原因,由第二裁判员将判罚原因通知记录员。当发现场上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裁判员应及时鸣哨,由第二裁判员掌握换人的规则。
二、第一裁判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配合
比赛前,第一裁判员要将抽签的结果通知记录员。每局比赛开始前和换人时,第一裁判员应给记录员充分的时间登记、核对场上队员的位置和登记换人号码,记录员登记和核对完毕后,应向第一裁判员举双手示意。在比赛中,如发现比分、队员位置、发球次序、得分与换发球错误时,第一裁判员应给记录员充分的时间,以便查明情况,如第一裁判员给予某队不良行为的处罚和延误判罚时,第一裁判员应用手势清楚地表明情况,记录员进行准确的记录。在决胜局某队得8分交换场地时,记录员应及时通知裁判员双方交换场区,第一裁判员给予必要的时间,供记录员使用。当某队已请求两次暂停和5人次换人后,应用手势通知第一裁判员。
三、第一裁判员与司线员之间的配合
对界内外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第一裁判员应尊重司线员的判断,当球落在界线附近时,应先观察司线员的旗示,然后再做出最终判定。司线员要对界线附近的球做出判断。如未看清楚时,不要急于做出旗示,必要时可向第一裁判员说明情况。
对球触手出界的判断,特别是后场区球触手出界的判断,第一裁判员要依靠和尊重司线员的判断,司线员要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向第一裁判员做出示意。当球触及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及延长线上过网时,在第一裁判员的近端应与右边的司线员配合,远端则与左边的司线员配合。当发球队员踏及端线,或在发球区外起跳发球时,司线员应主动做出判断旗示,第一裁判员也应注视司线员的判断。
四、第二裁判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配合
在每局比赛开始前,第二裁判员核对场上位置后,应看看记录员是否核对完毕,记录员核对完毕后,应举双手向第二裁判员示意。在暂停时,第二裁判员应向记录员了解双方暂停的次数。如是第二次暂停,记录员应通知第二裁判员。在换人时,第二裁判员应注视记录员,如是合法替换,记录员应举单手向第二裁判员示意同意其换人。第二裁判员在换人区控制换人过程时,应给予记录员登记队员号码的时间。特别是在多人次换人时,要依次进行。记录员登记完毕后要举双手向第二裁判员示意。当记录员发现发球次序错误时,应在发球队员击球时,立即鸣哨中止比赛。第二裁判员要协助记录员查明情况,并准确进行纠正。当某队成员受到判罚或延误处罚时,第二裁判员要协助记录员进行准确的登记。
五、第二裁判员与司线员之间的配合
对第二裁判员一侧球触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及延长线上过网的判断,应与右边司线员共同负责。对在第二裁判员一侧的界内外球的判断,要与司线员配合,共同判断。
六、司线员之间的配合
两名司线员共同负责一条边线和端线,当球落在两条线的角附近时,应由两名司线员协同判断。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谁看到界外球谁先出旗,另一名司线员配合出旗。如两名司线员都未看出是界外球,说明是界内球,两人应彼此目视,然后同时做出界内球的旗示。
(二)按主线和辅线职责处理。如球的落点侧重在边线,则由负责边线的司线员主要判断,另一名司线员配合判断。
排球新规则:自由球员
\"自由球员\"或\"自由人\"(LIBERO)是国际排联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新规则,称为自由球员(LiberoDefensive
Player)。自由防守球员的功能在于加强防守达到平衡攻守的效果。
自由球员的规则如下:
1.球队可以没有自由球员,但最多只登记两人。
2.一队在比赛时只能有一位自由球员在场上。
3.自由球员必须身着与其他同队球员明显不同颜色的球衣。
4.自由球员的替补不计入普通球员的替换次数(不纪录)。
5.自由球员的替补必须于一球落地之后至第一裁判发球哨音响起前完成(教练无须请求自由球员的替补或使用号码牌);并只限于替换同一人,且同一自由球员的替换至少须以一球的往返为间隔(即一次死球)。
6.记录表须注明自由球员。
7.自由球员不得列于轮转表上,但可于比赛前替换上场。
8.自由球员的轮转只限于后排。不得发球或轮转至前排,并不得拦网或企图拦网。
9.如球的位置高于网高,自由球员不得于场上任何位置将球处理过网至对方场地。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多少分文案:

1.1面积比赛场区为长12米、宽6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2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非正式比赛,比赛场区面积可适当进行调整。)1.1面积比赛场区为长12米、宽6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2-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无1.3.6跳发球限制线在距端线后1米处画一条平行于且与端线长度相等的平行线为跳发球限制线;跳发球必须在该线后完成起跳动作。1.3.6教练员限制线由一组长15厘米、间隔20厘米的虚线组成,虚线自进攻线的延长线至端线延长线,距边线1.05米并平行于边线。限制线限制教练员的活动区域。1.3.7教练员限制线从进攻线的延长线至端线延长线,距边线1.05米并平行于边线由一组长15厘米、间隔20厘米的虚线,组成教练员限制线;比赛中教练员活动区域为限制线外、球队席前的区域,球队其他成员坐在球队席上。2.1球网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球网为黑色,长7米,宽1米,网孔为10平方厘米。网的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色帆布,中间用柔软的钢丝绳穿过,网的下沿用绳索穿起,上下沿拉紧并固定在网柱上。球网的两端各系一条宽5厘米,长1米的标志带,垂直于边线。在两条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不同侧面,分别设置长1.80米,直径10毫米的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标志杆每10厘米应涂有红白相间的颜色。2.1球网球网架设在垂直地面中线上空。球网为黑色,长7米,宽0.8米,网孔为8厘米见方。网的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色帆布,中间用柔软的钢丝绳穿过,网的下沿用绳索穿起,上下沿拉紧并固定在网柱上。球网的两端各系一条宽5厘米,长0.8米的标志带,垂直于边线。在两条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不同侧面,分别设置长1.80米,直径1厘米的标志杆,高出球网1米。标志杆每10厘米涂有红白相间的颜色2.2球网高度男子球网高度2.1米、女子球网高度1.9米。球网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离地面必须相等,不得超过规定高度2厘米。(老年组男子球网高度2米、女子球网高度1.8米)2.2球网高度男子球网高度2.1米、女子球网高度1.9米。球网高度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离地面必须相等,不得超过规定高度2厘米。3球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的材料制成。颜色为黄色、白色或彩色。圆周长为76~78厘米,重量为100克~120克,气压为0.16~0.17千克\/平方厘米。一次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同一特性、同一品牌的球。3球球为圆形,球的面料由柔软的高密度合成革材质制成。颜色为彩色。圆周长为72~78厘米,重量为120~140克,气压为0.15~0.18千克\/平方厘米。一次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同一特性、同一品牌的球4.1球队的组成4.1.1一个队最多有6名队员,1名教练员,1名助理教练员。(老年组一个队最多有8名队员,1名教练员,1名助理教练员。)教练员可以兼运动员。4.1球队的组成4.1.1一个队由10人组成,其中有1名领队,1名教练员,8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可兼运动员。5.1服装队员服装要统一,上衣前后须有号码,序号为1~19号。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队长上衣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标志。6.2队长6.2.1队长应有队长标志。如换下场时,应指定另一名场上队员担任场上队长。6.2.2队长赛前在记录表上签字,并代表本队抽签。6.2.3比赛中可以请求换人和暂停。6.2.4只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请求裁判员对规则和规则的执行进行解释;转达本队队员提出的问题和请求。如果对解释不满意,可以选择抗议并立即向第一裁判员声明,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正式抗议写在记录表上的权利。6.2.5比赛结束后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录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5.1服装队员服装要统一,上衣前后须有号码,序号为1~10号。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队长上衣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标志。6.2队长和场上队长6.2.1队长应有队长标志,赛前在记分表上签字,并代表本队抽签。6.2.2比赛中如队长在场上,为当然的场上队长;如他被换下场时,由教练员或队长指定另一名场上队员担任场上队长。6.2.3在教练员缺席的情况下,场上队长在比赛中可以请求换人和暂停。6.2.4只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向裁判员请求:6.2.4.1对规则的执行进行解释;但当第一裁判员解释后,不得与裁判员纠缠与争辩,否则判该队“延误比赛”(规则17.1.5,17.2)。6.2.4.2转达本队队员提出的问题和请求。6.2.4.3如果对裁判员的解释不满意,可以选择抗议并立即向第一裁判员声明,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正式抗议写在记分表上的权利。6.2.5比赛结束后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分表上签字。7.2胜一局第1、2局先得21分为胜一局,当比分为20:20时,先获得21分的队即胜该局。决胜局,先得15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获胜,当比分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两分(16:14、17:15)为止。8分时交换场地。7.2胜一局第1、2局先得21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为胜一局,当比分20:20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两分(22:20、23:21、……)为胜一局。决胜局,先得15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获胜,当比分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两分(16:14、17:15、……)为胜一局。决胜局8分时双方队员交换场地进行比赛,比赛按照交换时的阵容继续进行。8.2准备活动比赛开始前,两队合练5分钟。8.2准备活动比赛开始前,两队各自在自己的半场练习10分钟。8.4.2.1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8.4.3.1同列前排队员至少一只脚的着地部分距离中线更近;五人制前排3号位队员与后排队员没有站位位置关系。无8.6.3如某队因对方被判罚而得1分,本方所得该分后也必须轮转一个位置,原该分该轮的发球队员不再发球,轮转由下一轮发球队员发球。9.4界外球下列情况为界外球:9.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9.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的成员等;9.4.3球触及标志杆、以及标志杆以外的球网、网绳或网柱;9.4.4球的整体从网下穿过;9.4.5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过网。9.4界外球下列情况为界外球:9.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9.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的成员等;9.4.3球触及标志杆、以及标志杆以外的球网、网绳或网柱;9.4.4球的整体从网下穿过;9.4.5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过网进入对方场区;9.4.6球的整体越过中线的延长线。12.2穿越中线进入对方场区12.2.1队员的一只(两只)脚部分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不判为犯规。12.2.2队员脚以上的身体任何其它部位,触及对方场区是允许的,但不得干扰对方。(老年组:队员除脚以外,身体任何其它部位触及对方场区为犯规)12.2.2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区。12.2.3在不干扰对方比赛的情况下,队员可以穿越进入对方的无障碍区,但不得击球。12.2穿越中线进入对方场区12.2.1队员的一只(两只)脚部分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不判为犯规。12.2.2队员除脚以外,身体任何其它部位触及对方场区为犯规。12.2.3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区。12.2.4在不干扰对方比赛的情况下,队员可以穿越进入对方的无障碍区,但不得击球。12.3触网12.3.1队员触网不是犯规,但干扰比赛的情况下除外。队员干扰比赛如下列情况:击球时触及球网上沿的网带;或触及球网以上的80厘米标志杆;或击球时借助球网的支持;或造成了对本方有利;或妨碍了对方合法的击球试图。(老年组:触网即是犯规,在比赛过程中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触网。)12.3.2队员击球后可以触及网柱、全网长以外的网绳或其他任何物体,但不得干扰比赛。12.3.3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球网触及队员,不算犯规。12.3触网12.3.1队员触网即犯规,比赛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触网。12.3.2队员击球后可以触及网柱、全网长以外的网绳或其他任何物体,但不得干扰比赛。12.3.3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球网触及队员,不算犯规。12.4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12.4.1在对方空间击球。(老年组:在对方空间击球或拦网触球)。12.4.2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12.4.3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12.4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12.4.1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球或触及对方队员。12.4.2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12.4.3整个脚越过中线踏及对方场区。12.4.4除脚以外的身体任何部分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13.4发球的执行13.4.1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必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出。13.4.2发球时球在手中移动或拍球是允许的。13.4.3发球队员在发球击球时或发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和发球区以外地面。击球后,可以踏及和落在场区内和发球区外。13.4.4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后8秒钟内将球击出。13.4.5发球队员如果将球抛起,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允许再次发球,时间连续计算在8秒钟内。13.4.6裁判员鸣哨前的发球无效,重新发球。13.4发球的执行13.4.1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必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出。13.4.2发球时球在手中移动或拍球是允许的。13.4.3发球队员在发球击球时,不得踏及端线和发球区以外地面。13.4.4跳发球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超越跳发球限制线。起跳空中击球后,脚可以落在任何位置。13.4.5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后8秒钟内将球击出。13.4.6发球队员将球抛起,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允许再次发球,时间连续计算在8秒钟内。13.4.7发球队员在裁判员允许发球鸣哨的同时或之前发球,则重新发球。15.1.2.2允许拦网队员的手过网拦网,但必须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后才能触球。15.1.3进入对方空间拦网允许拦网队员的手过网拦网,但不得干扰对方击球。过网拦网的触球必须在对方进攻性击球之后;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同时或之前拦网触球均为犯规。15.1.4当球飞向过网而尚未过网,有同队队员准备击该球时,不能过网完成拦网。15.4拦网的犯规15.4.1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完成拦网的集体。15.4.2拦对方的发球。15.4.3拦网出界。15.4.4从标志杆以外伸入对方空间拦网。15.4拦网的犯规15.4.1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完成拦网的集体。15.4.2拦对方的发球。15.4.3拦网出界。15.4.4从标志杆外进入对方空间拦网。15.4.5拦网队员过网拦网,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同时或之前触球。15.4.6当球飞向过网而尚未过网,有同队队员准备击该球时完成拦网。21.2工作程序21.2.1比赛进行中只有第一裁判员和第二裁判员可以鸣哨。21.2.2裁判员鸣哨中止比赛后,应立即以法定手势表明:21.2.2.1第一裁判员鸣哨中止比赛,他应指出a)应发球的队;b)犯规的性质;c)犯规的队员(必要时);第二裁判员重复其手势。21.2.2.2第二裁判员鸣哨中止比赛,他应指出:a)、犯规的性质;b)、犯规的队员(必要时);c)、跟随第一裁判员指出发球队。第一裁判员不用出示犯规性质和指出犯规队员,只指出发球队。21.2.2.3如果是双方犯规,他们都要按顺序指出:a)、犯规的性质;b)、犯规的队员(必要时);c)、应发球的队(随同第一裁判员)。22工作程序22.1比赛过程中只有第一裁判员和第二裁判员可以鸣哨。22.2裁判员鸣哨中止比赛后,应立即以法定手势表明:22.2.1第一裁判员鸣哨中止比赛,他应指出:a)得分的队;b)犯规的性质;c)犯规的队员(必要时);22.2.2第二裁判员鸣哨中止比赛,他应指出:a)犯规的性质;b)犯规的队员(必要时);c)跟随第一裁判员指出得分的队。第一裁判员不用出示犯规性质和指出犯规队员,只指出得分的队。22.2.3如果是双方犯规,他们都要按顺序指出:a)犯规的性质;b)犯规的队员(必要时);c)应发球的队。
25.2职责25.2.1他们用旗(40厘米×40厘米)按旗示执行其职责25.2.1.1当球落在他负责的线的附近时,示意“界内”或“界外”;25.2.1.2触及接球人身体后出界的球,示意“触手出界”;25.2.1.3示意球触及标志杆、发球后球从过网区外过网等;25.2.1.4示意发球击球时队员脚踏出场区之外(发球队员除外);25.2.1.5发球队员脚的犯规;25.2.1.6队员击球时或干扰比赛的情况下,触及他一侧的标志杆;25.2.1.7球从标志杆外过网并进入对方场区或触及他一侧的标志杆;25.2.2在第一裁判员的询问时,他必须重复其旗示。2266.2职责26.2.1用旗(40厘米×40厘米)按旗示执行其职责:26.2.1.1当球落在他负责的线附近时,示意“界内”或“界外”;26.2.1.2球触及接球人身体后出界,示意“触手出界”;26.2.1.3示意球触及标志杆、发球后球从过网区外过网等;26.2.1.4示意发球击球时场内队员脚踏出场区之外(发球队员除外);26.2.1.5发球队员脚的犯规;26.2.1.6球从标志杆外过网进入对方场区。26.2.2在第一裁判员询问时,必须重复其旗示。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 国际排球比赛规则多少分文案:

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长12米、宽6米,四周至少有2米的无障碍区,并且在比赛场地上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五米的无障碍空间。
(二)场地地面应是平坦、水平的,地面上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三)场地所有的界线宽为5厘米。界线的颜色应是与地面不同的浅色.边线和端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地内。
(四)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分为长6米、宽6米的两个场区。
(五)每个场区有一条距离中心线2米并与边线连接的平行线叫限制线。中线与限制线以内的地区为前场区,限制线与端线间为后场区。限制线和前场区向边线以外是无限延长的。
(六)发球线与发球区。场地两端各画两条长20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5厘米的短线叫发球线。发球线一条画在右侧边线的延长线上。另一条面在左侧边线的延长线上。发球线与端线间的区域为发球区,发球区向外是无限延长的。
二、球网与网柱
(-)球网长7米、宽1米,设在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面上空。球网为深色;网孔为10平方厘米。球网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用一根柔软的钢丝从中穿过,拉紧球网上沿,球网下沿用绳子穿起来并拉紧。固定在网柱上。
(二)标志杆:是用结实材料制作带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米,直径为1厘米,每10厘米应涂有红、白相间的颜色,分设在中线两侧的(外沿)边线上,并高出球网80厘米。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作为球网两端界限的标志。
(三)球网高度男子为2米,女子为1.8米。应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的高度必须相等。球网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不得超过2厘米。
(四)网柱是两根高2.25米并可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光滑圆柱。网柱固定在边线以外0.5米的中线延长线上。
三、比赛队
(-)一个队最多可有八名队员(上场5人),一名教练员(可兼队员),一名领队。
(二)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可以参加比赛,场上队长应在上衣胸前有一明显标志。
(三)当队长被换下场时,教练员或原队长应指定另一队负责担任场上队长。
四、教练员和队员
(-)教练员和队员应了解遵守规则,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判定。如有疑问只有场上队长可向裁判员请示解释,教练员不得对判定提出异议或要求解释。
(二)教练员和队员必须尊重裁判和对方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影响裁判员的判断。不得以任何行动和表现去拖延死球时间或被认为有意延误比赛。
(三)比赛结束时双方队长须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五、场区的选择与交换及比赛中断
(-)第一局和第三局(决胜局)比赛前,由第一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抽签选择场区或发球权。第一局比赛前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
(二)第一与第二局间休息为3分钟,第二与第三局间休息5分钟。第一局结束后两队交换场区。局间休息时,队员可离开场区接受教练员的指导。
(三)决胜局某队先得8分时,两队交换场区,不得进行指导和休息,队员位置不得变动,由交换场区前最后一次发球的队轮转发球。
(四)场上队员如发生病伤,第一裁判员应立即鸣哨中止比赛,并令该队进行换人,如不可能合法换人,则准许特殊的不合法换人,或给予受伤队员3分钟的恢复时间,如仍不能继续参加比赛时,则算该队该场失败,保留其所胜的分数和局数。
(五)如遇停电、风雨中断比赛时,在2小时以内仍在原场地进行时,应保持双方各局比分,取消未结束的一局比分,应在该局开始的原上场阵容和原场上位置的条件下,继续进行比赛。如超过2小时,则全场比赛重新开始。
六、队员场上位置
(一)双方队员各分为前排三名,后排二名。前排左边为4号位,中间为3号位;右边为2号位,后排左边为5号位,右边为1号位。每局比赛开始,场上队员必须按位置表排定的次序站位,在该局中不得调换。
(二)球发出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内的任何位置上,不受上述限制。
(三)在新的一局,每个队上场队员的位置可重新安排。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都可被列入新的上场阵容。
七、暂停
(一)每局比赛中,每个队可请求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1分钟。只有成死球时经教练员或场上队长向裁判员请求后才准予暂停。第一裁判如鸣哨后,比赛应立即继续进行。
(二)某队请求第三次暂停,应予拒绝,并提出警告。在同一局中如再次发生则判该队失发球权或对方得分。
(三)暂停时队员可离开场区接受教练员的指导。
八、换人
(一)每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一下一上为一人次。某队换人时应由教练员或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向裁判员提出请示,并说明替换人数和队员的号码;经记录员登记完毕,比赛继续进行。换人时,不得进行指导。
〔二〕开始上场队员只能退出比赛一次;在同一局中,他再次上场时只能回到换他下场的队员的位置上。
(三)裁判员准许换人时,上场队员应已做好准备并从前场区上下场。如队员未做了准备,则判罚该队一次暂停。
九、比赛成绩的计算
(-)得分:实行每球得分制。不论发球队或接发球队,胜一球时即得1分。当发球队胜一球时,则由下一轮次的队员继续发球,不准一个队员连续发球。
(二)胜一局:先赢15分并超出对方2分时,则该队胜一局,若双方得分为14平时,先得17分的球队胜一局。
(三)胜一场:先胜两局的队为胜一场和2:0的比局取胜。
(四)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比赛的队,应判为弃权。对方则以每局15:0的比分和2:O的比局取胜。
十、发球
(-)发球对球必须清晰地离手抛出后用一只手或手臂击球,并使球由两标志杆内直接越过球网。
(二)第一局和决胜局经抽签由取得发球权的队1号位队员首先发球。第二局由前一局末首先发球的队发球。
(三)发球队胜一球或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时,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如没有按发球次序轮转发球,则为轮转错误,必须立即纠正,则判失去发球权。
(四)发球队员必须在端线发球区内发球。他可以自由移动或起跳,但当手击球时不得踏线或超过发球区,击球后可落在场内。
(五)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响发球后八秒钟内将球发出。球被抛出发球队员未击球,球也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第一裁判员应再一次鸣哨继续发球。
(六)发球队的队员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挡对方观察发球队员和球的飞行路线。
十一、击球
(一)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并将球回击过网进入对方场区。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二)队员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球可以同时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但必须是一次发力,一个动作。
(三)队员可采用各种动作将球击出。如把球接住或把球顺势缓冲到停留后再将球送出,则应判违例犯规。
(四)本队二、三名队员同时去击球只计一次,触到球的队员不能再去击球。
(五)双方队员在球网上空同时击球,球落到某方,某方仍可击球三次,如球落在界外则判对方击球出界。
(六)双方队员在球网上沿将球接住则判双方犯规,该球应重新进行。
(七)如一个队连续击球四次(拦网除外),应判四次击球犯规。
十二、飞向对区的球
(-)球必须由过网区通过球网里直面进入对方场区。过网区为球网上空两标志杆及其假想延长线以内的空间。
(二)除发球以外,球触及球网后通过过网区进入对方场是允许的。一名队员将球击入球网后,球在落地前另一队员可再次击球。
(三)球触及标志杆、标志杆以外的球网或网绳或网柱及场外观众和任何物体等均判为界外球。
(四)球的整体通过过网区以外的垂直面及球网以下的垂直面,都应判为界外球。但当球的整体尚未越过球两柱延长垂直面时,本队队员可以将球击回。
十三、过中线和触网
(-)比赛进行中,队员踏及或踏越中线,应判过中线犯规。
(二)比赛进行中,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及球网时,应判触网犯规。
(三)因对方击球入网而使网触及本方队员时,不算触网犯规。
十四、进攻性击球
(-)队员直接向对方击球即为进攻性击球(它包括扣环、吊球、传球和垫球)。
(二)任何队员在后场区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做进攻性击球,扣球起跳时不得踏及或踏越限制线。否则即为犯规。
(三)队员在前场区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不准扣球,只允许将球传入对区并必须具有一定向上的弧度网。
十五、拦网
(-)对方进攻时前排三名队员可以进行单人或集体的拦网,球可迅速而连续触及一名或多名的拦网队员,拦网后的队员仍可击球。
(二)拦网时球可以触及拦网队员的手以及身体任何部位。
(三)拦网队员不得将手或手臂伸过球网进行拦网。
(四)拦网不算一次击球,还可再击球三次。
(五)后排两名队员不准到网前进行拦网。如参加拨网并起到拦网作用时应判犯规。
(六)不得拦对方的发球和前场区过网的球。
十六、裁判工作
(-)裁判工作人员是比赛中的执法者。执行裁判工作的始终,必须遵循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要求,精通规则,熟练运用,尽职尽责,密切配合,互尊互爱,友好团结,为气排球运动的发展而努力。
(二)第一裁判员是一场比赛的主要组织者和执法者,他决定比赛中一切事务,包括规则中不详问题的解释,他的判定为最终决定。
(三)应站在球网一端的裁判台上执行任务,他的平视水平线必须在高出球网上沿约40厘米的高度上。
(四)在比赛前负责检查场地设备,主持抽签选择场区或发球权;掌握双方的准备活动。
(五)掌握比赛进行,根据规则执行判定,队员如有疑问。只接受场上队长提请解释。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国际排球比赛规则》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