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祭奠已故老人作文 祭奠已故老人的话文案

2019-03-12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祭奠已故老人作文 祭奠已故老人的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祭奠已故老人作文  祭奠已故老人的话文案

祭奠已故老人作文 祭奠已故老人的话文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妈妈说:明天——农历四月十二日,是我太姥姥的祭日。因为要上学无法参加她的三周年纪念日活动,所以今天下午,妈妈特意带我来看看老家办理丧事的场面。 之前我从未见过或参加过这样的活动,第一次见到这么隆重的场面感到很是好奇。一进入姥姥家的村子,很远就能看见前面搭得戏台子和太姥姥的“门楼”,周围人群黑压压的一片。来不及去姥姥家里,我就直奔太姥姥的“门楼、牌坊”内,看到帷帐周围的布面上贴着很多孝子图,下面还有其故事,顿时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赶忙一览无余。
看到太姥姥那高高的“门楼”,被五颜六色的彩纸点缀的富丽堂皇,最顶端是五彩缤纷的彩旗,正在阵阵清风中飘扬。门楼的里面还有两位菩萨面对面对站立着,最奇怪的是旁边还停放着黑纸糊得两台轿子,难不成要把已过世的太姥姥再接回来?周围还摆放着“金山银山”、“摇钱树”、“小轿车”等,里面还有“司机、随从、保镖”,简直就像现在的大富豪出行的架势。妈妈说太姥姥一生清贫,不舍得吃穿,现在她的子孙们都有出息了,想要她享尽人间的豪华生活,特意让人给他老人家造就了宫殿般的公寓,也好让二老在阴朝地府奢侈风光一回。
正当我想入非非时,一阵悦耳的声音传来,我转身一看,原来是乐队在吹奏乐曲啊! 不一会儿,在太姥姥的房子里、小院中,就聚集了一大批亲友,几乎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太姥姥一生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很多侄女、侄儿及其他们的儿女及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外甥、重外甥好多人都来到这里。
好久不见,趁此机会大家聚集在一起说话、聊天,好热闹啊!想必太姥姥在天堂里也能看得见、听得见亲人们的一言一行,此时一定也很开心吧! 开始“迎接”太姥姥了,那些姥爷们和舅舅、哥哥们一行人先走,姥姥、舅妈、妈妈、姑姥姥(身着白色丧服)和一些阿姨们走在后面,一路上大家都低头默默不语,到了一定的地点便停下了脚步。前面的那些男人们,到达太姥姥的坟头旁,将太姥姥“请”到了轿子里(正如我前面所想),边往回返。走到一个庙堂附近,便听见三声炮响,抬着太姥姥“轿子”的队伍来到这些女人们前面时,停了下来。
只见那些女人们对着太姥姥的轿子磕头跪拜后,便失声痛哭起来,妈妈和姑姥姥哭得最伤心,泪水像快要决堤的洪水一样,她们是在怀念已故的老人,想起了她生前的点点滴滴,越哭越伤心。我在一旁一直牵着妈妈的手,劝说妈妈不要再哭了,可无济于事。就这样她们走走停停,一直走到太姥姥的“家”——用纸做的新门楼里,又见大人们忙活着将供桌摆上,放上太姥姥、太姥爷的大照片,祭奠便开始了。 姥爷、舅舅、哥哥那些男人们跪坐在供桌前两边的地上,姥姥、妈妈这些女人和孩子则来到门楼里面的帐子里,一个方桌前(其后面摆了两把椅子,上面放了两件先前太姥姥穿过的衣服)的两边蹲下祭奠。方桌前面用三块砖围了一个小空间,舅妈、姥姥们在那里给太姥姥上香,把叠好的名叫“铂”的东西和元宝放进里面烧掉,便烧边念叨:“奶奶呀、娘啊,给您送钱来了,别不舍得花啊……。”迷信的说法:烧得越多,象征着给太姥姥的钱越多,她老人家在天堂里就会生活的很幸福。而那些姑爷们(闺女的丈夫)和亲戚们则在外面挨个为太姥姥作揖、磕头、上香。轮到爸爸时,我看得很是专心。
爸爸很搞笑,别人磕头时他抬头,别人抬头时他磕头,总是与别人慢一拍,周围的人看了都在偷偷发笑。而太姥姥的那些儿孙们则一直跪坐在供桌两旁,时而向客人跪拜,表示道谢,时而低头默哀。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经历这样祭奠仪式,心里特别兴奋,激动之余,又感觉很伤心。这让我不禁又忆起这样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从而告诫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好好善待身边的亲人、老人,不要等失去他们后,让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祭奠已故老人作文 祭奠已故老人的话文案: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香港人叫扫墓为拜山。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它还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的修正日。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
清明节祭祖扫墓,起源于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的寒食节。从前寒食节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据传古代帝王将相纷纷到墓前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而将清明节定为踏青节,又叫春游,还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气温升高,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荡秋千作为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由来已久。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还有蹴鞠也是历史悠久。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的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此外清明节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
在我老家至今还保持着清明节打柳的习俗。一大早爱人起来熬米饭、煮鸡蛋,我则去河边打柳。回到家里把柳枝插在门上,还有各个家具用品上。爱人做饭之余还编了两个柳条环,给我和她自己戴在头上。据说清明不戴柳,死了变个大黄狗。
上午八点,爱人出发给我岳父岳母上坟扫墓,我则陪领导去烈士陵园给烈士扫墓。
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自发来烈士陵园祭扫的人很多。有不少是大人带着孩子,全家出动。我采访了身边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告诉我:今天特意从乡下来城里烈士陵园,就是告诉孩子们不要忘记历史,记住那些为新中国建立逝去的先烈们,要孩子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爱好和平。他还给我讲起了目前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超级大国,一直都在对中国进行军事干预和经济封锁。
听他一席话,我十分高兴。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经能有如此高深的意识和思想,你不得不敬佩国民素质的提高。
上午十点,整个扫墓仪式开始。敬献花圈、花篮,少先队给每一个烈士墓敬献鲜花,领导和各界代表讲话,默哀三分钟,参观纪念馆,为烈士扫墓培土等一系列活动,大约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仪式结束后,不少人自发行动起来和陵园管理人员一起清理活动现场。没有一个人号召,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我心中激动万分。
十二点,我们离开烈士陵园时,仍有群众一拨又一拨来烈士陵园扫墓。
各位先烈们,安息吧!您造就的基业,永垂不朽!
下午两点,爱人给岳父岳母扫墓回来,眼睛还有些红肿。我知道每年都是如此,爱人是一个非常孝顺之人。
我为每一位逝去的人,献上我无尽的哀思!

祭奠已故老人作文 祭奠已故老人的话文案:

清明节,让人们哀思死去的亲人,或令人悲叹,或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令人难忘的事迹。又一年清明节,我们该如何哀思呢?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我们应该去扫墓,携带祭品、纸钱等到墓地,将祭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等等等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几千年来,杜牧的这首诗似乎成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的唯一写照。但是,我们家不以为然。早晨起床,全家一致通过,去乌鲁木齐市文庙,参加“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
文庙的“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庙烧香缅怀祖先的人,都可以上台朗诵或表演。通过朗诵或表演,缅怀已逝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们一家三口到达文庙,清明祭颂诗会已经开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神情并茂演说山东快板。他自创的快板《鬼子来了》,是为了哀思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爸爸。精彩的山东快板,博得了阵阵掌声。原来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艺协会会长、新疆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马爷爷。接下来,是新疆诗词协会会长,自创的《中华颂》,上部分缅怀了为建立新中国牺牲的革命前辈,下部分讴歌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成就,文采美极了。《法制人生》杂志的一位年轻资深编辑,感人泣下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我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祭奠“5.12”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和亲人。原来,她的家乡就在汶川,她的几位亲人就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难。今天,通过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亡灵,并通过自己的长诗,告诉遇难的亲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很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泪……受这种特殊氛围的感染,我邀请了四位不相识的小朋友(年龄最小的才6岁),一起上台表演了《弟子规》朗诵,告诉我们已经死去的亲人,幼小的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没有忘记你们传承下来的忠孝礼仪!在清明时节,我们很想念你们!
清明祭颂诗会,用现代科学文化形式,替代了封建迷信焚烧行为,即进行了文化交流,又祭奠了已逝的亲人,更是给我们儿童的一堂意义深远的历史教育课!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祭奠已故老人作文 祭奠已故老人的话文案:

一、我的奶奶奶奶是在一九八三年去世的,去世时八十八周岁,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算起来已经有二十六年了。去世前适逢我二伯父家堂姐结婚,那天奶奶也很高兴。早上给奶奶梳洗完由二伯父和父亲搀扶着从屋里走向院落,奶奶抬腿迈过门槛时突然身体软了下来,二伯父和爸爸赶快把奶奶抱在床上找医生抢救,无奈奶奶年事已高,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三天后奶奶平静的走了。我当时正在上海读大学,家里人考虑再三没有通知我返回给奶奶奔丧,过了几个月后才告诉我,我为此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父亲弟兄三人,姊妹六人。堂姊妹有十三人,我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但奶奶待我最好。小时候我很俏皮,在外惹事后妈妈常常把我修理一顿,每次都是奶奶安慰我。奶奶缠的是小脚,七十岁时走路已不稳当,但奶奶的心底始终很清楚,耳不聋眼不花。爸爸他们担心奶奶起居、方便等生活问题,安排由我陪着奶奶在一个屋子睡觉,方便晚上起来上厕所搀扶一下。我陪奶奶一直到我考上一中去读书至,我与奶奶的感情很深。那时的生活条件不好,但爸爸、姑姑他们时不时给奶奶买些好吃的东西,奶奶不舍得吃,总是留下一些给我吃,其他姊妹很是妒忌。三十年过后,每每想起奶奶心里充满了甜蜜感,回忆起奶奶待我的诸多好处。每逢春节是我拜祭奶奶的时候,只要天气许可我都会在年三十的晚上去祖坟拜祭奶奶,现在清明节有了假期,也给了我更多的机会去祭奠我的奶奶,去想起奶奶在世时给与我的庇护和爱。二、我的舅舅舅舅去世时应该是八十一岁,我忘记他老人家的详细年龄了,实属不应该,转眼间已经去世有约五年了。我外公弟兄二人只有四位姑娘,妈妈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姐姐,外公弟兄两人从未分过家,一直是一个大家庭。由于没有男孩继承家业,就抱养了舅舅。大姨年龄最长,舅舅其次、后依次是二姨、三姨和我母亲,外公弟兄二人对舅舅是格外的亲,外公虽然有文化也当过旧时的师爷但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比较严重,仅让舅舅上了学,妈妈和几位姨母都未能入学堂读书,每每谈起妈妈还感到很委屈,其实妈妈小时非常渴望读书,后来仅仅认识一些亲人的名字。舅舅虽然是抱养的,但与妈妈姐妹们亲的比同胞出生的姊妹还要亲。我亲姥姥去世时母亲还很小,母亲从小是大姥姥抚养成人(大姥姥一辈子没有生育孩子)。舅舅对大姥姥很孝顺,冬天取暖、让孩子们陪护等安排的都很周到,大姥姥晚年过得很幸福,94岁身体还很硬朗,可以把4岁的重孙扛在肩上,她老人家活到了99周岁,也是她们村子里寿命最长的人。我三个姨姨得病去世的早,大姨、二姨均在西安,大姨留下一位表哥、二姨留下一位表姐,三姨与舅舅同村,去世留下一个表姐、一位表哥。每逢春节,我们这些表兄妹在舅舅家聚齐时,很是热闹,舅舅对大家很是疼爱,如果有谁提起三位姨姨,我看到舅舅的眼圈都红了,眼泪就要掉下来,一般大家都不敢提。几个表兄表姐的年龄都大我很多,我享受舅舅的疼爱更多一些。我很喜欢舅舅家,舅舅家有几棵大枣树,共有三个品种,屋后有石榴树。每逢八月十五前后,到舅舅家,我首要办的事爬上枣树采摘着鲜红、又脆又甜的红枣,还可以享受晶莹透亮、脆甜的石榴子。舅舅家表哥买过许多连环画册,也是我的最爱,常常全部看完才走。小时候我很皮,到了舅舅家常常比自己家更器实,翻箱倒柜的找书看,像农村看好日子的书我读不懂,只是觉得上面的图画很有意思,那次看了一部分,妈妈催着回家,我就把书揣在腰间拿走了,舅舅用时到处也找不到。两年后舅舅到我家看到地上有两张,才知道书被我偷偷拿了回来。那时,这样的书市面都没有卖,都是些老书,舅舅心疼的不得了。从我记事,无论我多么俏皮惹事,舅舅从来没有吵过我,常常疼爱有加。小时走亲戚,舅舅每次抱着我走几公里差不多给送到家才返回。我工作后,妈妈在世时每年春节都会去看望舅舅,妈妈去世后我看的次数就少了一些,但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舅舅,他是我的亲舅舅、好舅舅,我一直怀念着舅舅。三、我的干爹、干娘我小时大约1岁多身体很不好,那年闹病,病厉害的连医院都不敢接受。爸爸、妈妈抱着我一时也无办法,这时我堂兄大哥的岳父、岳母告诉爸爸他四弟有位好朋友是个老中医从河南来正在家中,让爸爸、妈妈抱着我赶快去让老中医看一看或许有救。爸爸、妈妈在引荐下抱我给老中医看一看,老中医看过后告诉爸爸、妈妈病能治,多吃几付他开的中药就能够好,好了,多年连感冒都不会有。我吃了几付身体完全康复,后五年果然连感冒都没有。爸爸、妈妈感谢老中医救我的恩德和堂兄岳父、岳母的好意,就把我认养给老中医、堂兄的岳父、岳母做干儿子,我一下子有了两个干爹、干娘。后爸爸的一位同事听说又征求爸爸同意把我认养给他,我一下就有了三对干爹、干娘,有这么多的干爹、干娘疼爱曾引起姊妹们的羡慕。先说与爸爸同事我的干爹吧,他与爸爸都是供销社的营业员。我到爸爸工作单位去玩给我买过糖,至今仍然有记忆。那时每年过年都要到干爹家走亲戚,由于当时人小路有点远,干娘就劝不必再走。后爸爸也调动了工作也就没有继续来往,记忆不太深刻,干爹印象还好,干娘印象已模糊。再说堂兄岳父、岳母,我的干爹、干娘,他们年龄比较大,大爸爸有十多岁。是一对很干净、很齐楚的夫妻,干娘长得白净、漂亮、气质很好,说话和风细雨,干起家务干净利索,干娘做的饭菜非常好吃。干爹精明能干,说话声音洪亮,他们待我如亲儿子一样。干爹、干娘一辈生育了不少孩子,但成活下来只有三个,哥哥、姐姐都大我许多,哥哥的儿子只比我小两岁。每逢我生日、过年都要到干娘家去,那是我最盼望的事。一来我可以到干娘家吃好吃的,二来可以领到干爹、干娘发给我的压岁钱,生日时只有我有,我的压岁钱往往比其他姊妹多。我到干爹、干娘家走亲戚直到十四岁,大学后我曾两次去看望干爹、干娘,后来干爹、干娘先后辞世。他们在世时我没能孝敬干爹、干娘多少,心里很是愧疚。从儿时算起过将近四十年至今仍然记忆清晰,他们过世后每次想起甚是怀念,明年清明节想去祭奠干爹、干娘,感谢他们给我的爱和留下的美好回忆。最后说一说老中医的干爹,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干爹是荥阳人,家也在荥阳,住在离郑州上街区很近的史村。干爹年龄也大爸爸十多岁,年轻时受生活所迫,挤火车时从火车上摔下被压断了一条腿,一条腿装的是假肢,行走有点不便。但干爹生活很乐观,说话很幽默,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阅读大量医书上,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药方全部由小楷写成。由于路远、交通不方便,我总共到干爹家去过两次,第一次年龄很小,仅记得夏季的晚上与干爹、爸爸坐在一个小桥上,看到火车从远处飞奔而过和干爹用高粱杆给我编制的小风葫芦。第二次我已上小学四年级,这次在干爹家住几天,干爹很忙,每天都有郑州、洛阳等地派车要接干爹去给病人看病。一天干爹抽出时间陪我和爸爸去上街区玩一玩,由于干爹特征很突出,结果在一家商店被人围住要求看病,干爹一个一个的给他们看,看完后已是傍晚,回到家后天色已黑。干爹的医术和人品很好,很多医院想请干爹做顾问,但由于行动不便都一一婉辞。干爹的千层大饼做的很好吃,至今回想起来口水还差点流出来,干爹说话很幽默,讲起笑话让大家大笑不止。干娘是个很普通的家庭妇女,话说的比较少,家里由干爹当家。干爹的孩子都比我大,最小的姐姐可能比我大七八岁。干爹家我虽然去的只有寥寥两次,但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大学毕业后曾想去看望干爹,与爸爸谈起这件事,爸爸说干爹已去世,听后我心里挺难受,但干爹对我的救命之恩和像对待亲儿子般的感情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祭奠已故老人》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祭奠已故老人》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祭奠已故老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祭奠已故老人》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