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文案

2019-03-11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文案

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文案:

银杏小学李革娟前阶段我有幸拜读朱永新教授的 新教育之梦 一书,感慨颇深。 新教育之梦 一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画面,看了使人振奋。该书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内容—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方面来写的,以朴实,通俗的语言剖析总结了现行教育中存在的盲点和缺点,以典型的事例提炼论证了中外教育名家的理念精华。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了理想的教育追求和目标。清晰地记得书中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没有了“爱”,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我,是有着自己的目标的。那就是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好教师,希望自己能教好每一名学生。一转眼,过去了8年。回忆自己过去的教育历程,仅用“平庸”一词即可概括。最大的收获也仅是几次获得“校先进教育工作者”的称号,充其量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教书匠而已。记得在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因为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尤其是我们从事的小学教育。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离开家长和家庭进入一个新环境有太多的不适应,需要我们老师细心的呵护和关爱。面对烦琐的一日工作,没有一颗童心、一颗爱孩子的心是不行的。我们只有用全身心的爱去安抚、滋润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你、家长们信任你。我想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精心呵护、关爱下,渐渐地变得聪明能干、健康快乐的成长时,我们一切的辛劳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幸福!
一种其他职业所不能体会到的特有的幸福!
还记得初任班主任,受“严师出高徒”的影响,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言”,我常常脸似玄冰,冷面说教,动则呵斥,嘲讽并且以“爱学生,就要爱在心里”为自己的行为辩驳。渐渐的,我发现学生与我疏远了,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墙横在我们之间,班级工作也越来越难以开展。痛定思痛,深刻的反思后,我发觉自己的“严师”理论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孩子们,我必须来一番彻底的改变。爱孩子,既要爱在心中,也要让他们看得见,感受得到。我选择了微笑为溶合剂,用微笑来传递着对孩子们的关爱,显示着对他们的信任,表达着对他们的理解。孩子因紧张答不出问题时,我用微笑表示鼓励;孩子们做错事惴惴不安时,我用微笑表示宽容;孩子们有进步时,我用微笑表示肯定与奖励;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用微笑给他们信心和力量……我以一颗爱心真诚地对待学生,学生也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喜欢上了总是面带微笑,总能把话说到他们心坎上的李老师。成功了,孩子们第一个给我报喜;受委屈了,找我倾诉;有问题了,找我解决。在与学生和谐的交往中,我体验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成长的经历让我慢慢知道了怎样为人师,今天拜读了朱老师的著作后又让我更深一层的了解到教师的内涵。一个优秀的教师拥有浓浓的师爱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日子中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性和感性、经验和理论完美结合的孩子们所喜爱的老师将是我努力的方向,就象朱老师书中所写的那样: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成长,坚信好梦开始的地方是“理想教育”,为梦奋斗的结果必将是“美梦成真”!
本站用户

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文案:

教师之梦,为每一个孩子筑梦每个人都有过梦想。小时候,梦想是过年一件漂亮的衣裳;少年时,梦想是考完试爸妈师长的表扬;而现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夙兴夜寐,辛勤浇灌;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点亮他人;我觉得教师是筑梦者,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每个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孩子都是掉落凡间的天使,天真无邪,不经世事。可生活不易,人生本就多风多雨,有多少孩子被风雨沾湿了翅膀?有多少孩子在现实中迷失了方向?有多少孩子蒙昧无知不知路在何方?
教师的使命,就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教师的责任,就是为每一个孩子筑梦,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人生的风雨中不再迷航。
为了这个梦想,平凡的人民教师们在努力着。君不见,早上六点钟的操场上,他们带领着每一个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够扬帆起航,劈荆斩浪?君不见,早自习下课的路上,他们一边走向食堂,一边在交流教学的情况;君不见,为了给学生奉献最优质的课堂,他们数次试讲,多次讨论,干了喉咙,哑了咽嗓;君不见,在万籁寂静的晚上,一盏昏黄的灯光下,他们或批改作业,或准备新课,孜孜不倦,不知不觉间,皱纹爬到了额上。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的奉献终究得以回报。每年中招高招结束后,他们的得意门生走进了理想中的高中和大学。看着校园中的光荣榜,他们扶一扶鼻梁上的眼镜,欣慰地笑了。若干年后,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条战线上,都活跃着他们塑造的栋梁。
待到桃李芬芳,我心灿烂飞扬。中国人有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也有教师梦,那就是为每一个孩子筑梦,帮助他们找到人生方向,实现人生理想。

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文案:

最近拜读了《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教育新理念》,顿生诸多感慨。一方面为作者对教育的领悟击掌喝彩;一方面为自己多年来对教育难彻难悟深入反思。古云“亡羊补牢犹未晚”。坚信,通过学习,我会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拓宽教育视野,产生教育新追求。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这是作者对教育的感悟,正因为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所以在他的笔端我们才闻到了一幅教育革命的新气息。
教育是技艺。教育需要教师开动脑子,有充分的预设,有随时准备问题的生成,从而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始终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拓宽学术视野,有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新的教育,实现综合教育;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他们日后的继续学习,独立处理问题提供保证等等,这些新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对我们教学具有很高的理
论指导价值。
教育是哲学。读罢全文,我们仿佛重新认识了许多教育哲学家。孔子“天命之谓命,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儒家教育思想;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明辩之,慎思之,笃行之”的五步学习法;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践行模式”;柏拉图的“善的教育”;涂尔干的“纯粹的惟理教育”,还有诸如洛克的形式主义教育、培根的经院主义教育、斯宾塞和赫尔巴特的实质主义教育观、卢梭主张“以天性为师”以及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一些教育思想。由此看来,此书是古今中外哲学教育巨篇的浓缩版。
教育是艺术,是诗篇。在这里我们也安康难道了作者极高的艺术修养和深湛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学科透彻的分析。科学教育的“探究与合作”;数学教育的“生活与开放”;文科教育的“感悟、理解和表达”美育的“境界、感受和体验”等等,书中,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丝丝入扣地阐述,让人受益匪浅。
教育是思想。作者在文中谈得最多的仍是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通过现状分析作者深深体会到: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体系。他呼吁重新审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三个面向”精神和“四有”素质的人才。
回顾自己走过的教育历程,感觉无论是经验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技艺都有待改变。
要改变,首先要学习。书可以把我们与思想家、教育家的距离拉近。过去我们总喜欢怨这怨那,抱怨时间不够,精力不济,疏远学习。所以渐渐地我们远离了教育的轨道。今天重新学习,感觉一切都那么陌生,那么的不理解。
要改变,必须大胆实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的是机会,我们可以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大胆进行课堂改革,把新理念注入课堂,使之成为源头活水。
要改变,还需不断总结、反思。我们都是凡人,凡人都有失误和失败,所以会过头来看看、想想,把自己成功的东西推而广之,把自己失误的地方警示别人,让人少走弯路,不亦乐乎!
教育事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目前正是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阶段,它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理想、智慧的宏大舞台,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学习,提升素质;大胆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尽快成长!

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文案:

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又势必影响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书中就提有这样的论述: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
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
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希望在写《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作文:读【 新教育之梦】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