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食面小记之一作文 文案

2019-03-11 高三作文 类别:散文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食面小记之一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食面小记之一作文  文案

食面小记之一作文 文案:

平时喜欢吃面条(包括米粉)。一是因为省事;其次是好吃,做的好的米粉面条未必输予鸡鸭鱼肉。大家往往看到,各地的风味小吃的介绍里,各种粉面是大行其道的。吃面就是吃风味,花钱又少,是个快乐。
面是主角。这个主角表演的是口感。
凡吃面,无论拉面还是擀面,不分干吃还是湿吃,口感上要的是一个筋道。筋道是什么?是不是像牛筋一样有韧劲?这说对了一半。
我个人对面条这一类食物筋道的理解是:需要牙咬但又咬得断,而舌头又能感受面条的顺滑,不应有粘滞或涩结等情况。套一句话说,应该外柔内刚,基本符合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
在批量机制之前,中国人吃面要有人工长时间操劳,其关键就是揉面。面团经反复揉、压、折、团之后,会变得柔软而结实。然后还要静置片刻待“醒”,这是制材阶段。面醒过后,就可以擀面了,擀面时也以多次反复为上,求的是更结实,这称做成型阶段。我自己揣测,反复揉面是挤去面粉微粒之间的空气,使面团变得更紧密而结实。而“醒”面的过程是否让面粉颗粒在水分子作用下互相渗透达成粘合?抑或是让面粉里的酶类物质在水作用下微微发酵,面粉颗粒得以因膨胀而变得更加紧密?这需要实证分析,以后当有方家见教。
第三个环节就是煮面。要的是水多火旺。为求口感清爽,有的人在煮面的水里放盐,还有的会将煮熟的面条用凉水过一道,称“过水面”。
有些地方在上述工序上会另有特别功夫。如加入面碱,成为碱水面(其中的化学作用有待请教高明);而湖南有些地方用竹杠压制而成的称“杠子面”。四十年前我曾亲眼所见,
厚木案上放置着应该是加了碱的黄色面团,一根扁担粗的竹杠一头插在案子对面墙上的洞眼里,这一头一上一下坐翘翘板一样骑着一位戴着厚眼镜的瘦高个——我的舅舅(他被赶出文物管理所下放到公园餐厅干活)。我记得我母亲和姨妈于此时见此景,脸色非常难堪。而舅舅却很认真地说:“杠子面比挂面好吃哩”。
杠子的作用力可能远大于用双手的擀面杖,才使得杠子面更为筋道了。后来我的老友雷哥问我“小时候吃的面,咬起来嚓嚓响,脆生生的”,我就说了上面这段见闻。
味道在汤
一碗面其味道的灵魂在于汤(对于干拌类的炸酱面、打卤面就是卤汁)。譬如行舟,舟和水不可分论,合起来才有通江达海之效。面也要有好汤方能奏其全功。
汤的要义是鲜。“鲜“也是易会而难言的感受。化学家说是谷氨酸胱氨酸一类物质与人口中酶体化合之后作用于味蕾的效果,那不是我要叙述的范围,且说正题。
历来制汤均以大骨为原料,又有加以鲜鸡、火腿的,文火慢熬,事后汤材不用,浮油必撇去。
当然丰俭由人,视需要可酌为增减,有富贵者施之以虾干瑶柱,当然是锦上添花;但仅仅是骨头肉皮,也算小康宜人。但如果一点骨头都不开,单以味素酱油混世的,不但不厚道,估计也不会长久。
深圳稻谷香老板陈生告诉过我,他家乡海丰一带常将一种极易得之“大地鱼”晒干后与猪骨煲汤,味极鲜。估计各地当有其他提“鲜”的绝招,愿得同志者交流。
筋道的面,有鲜汤提味,底子就不差了。
很多人吃面以“码子”(北方叫“浇头”)论英雄,像是只重衣冠不重人。其实只要面好汤好,“码子”只算是配角。放牛肉就是牛肉面,放鱿鱼海虾就是三鲜面;海带虾皮粉丝煮了一烩的是河南烩面,豆豉辣椒酸笋炝锅的叫老友面。口无定味,法无常式,然而大道一也。
还有人在意“码子”的多寡。精妙已被面和汤占据,码子只是和声部分,是一碗面的细分化体验和附加功能。那个买珍珠只要盒子的人,历来被看做是因炫目的外表迷惑而失去了正确判断的例证。希望大家吃面也要吃到本质。
至于作料之选,那又是支流细节了。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各花入各眼。即以辣一味,有要麻辣的,有取蒜香的;陕西是油泼辣子喝面汤,湖南是坛子剁椒好下饭。基本上作料只能区别口味,不能定义优劣。
风度要从容
吃面看似简单,但不是潦草之事。总以为吃面也应该具备吃大菜一样的要求——洁、稳、静。
首先说洁。吃面容易弄脏衣物。面条夹起高而举之,人必须俯身就面,这时候就有少数不听招呼的面条偷偷溜下筷子跳回碗里,冷不丁将鲜美的面汤溅上你的袖口、胸口。特别是浅色衣服,即刻“挂花”。
稳也难做到。面条是长物,你得夹住往上举,吃的时候在高处;而汤在碗里,喝的时候在低处。举头望长面,低头喝面汤,整个过程一起一伏。俯仰之间状极可笑。如果筷子耍不好,面条还老往外跑,碗内碗外,嘴角颏间,又添狼狈。
静是进食风度的首要。吃面需要吸,北方说吸溜,就因为它是长形。吸食是借助空气压力完成食物的运送。有空气动力学介入,声学就应运而生了。尤其是拉面烩面这样的,经常长到你无法判断,吸功要升级版的。你撮起嘴唇成筒状,持续的空气快速流动,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单簧管。所以在那些面馆里,这里“呼噜”一下,那里“呼噜”一下,好热闹。
风度是精神的,也是有物质关系的。我总觉得吃面的洁稳静是可以用器具解决的。记得二十年前看过高仓健和迈克尔道格拉斯合演的《黑雨》,高仓健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吃面:面碗在桌上,右手持箸,左手端一小盅,每挑一箸面,先由小盅接住,然后送至嘴边,徐徐就食。高仓君时年五十有八,老而未衰,英气尚存。坚毅深沉的个性自然要配以从容淡定的食法。而其关键就是增加了小盅这样一个中介物来过渡,小日本做事真是细致入微。
由此看来,好的吃法,除了体现对美好事物如一碗好面的必要尊敬,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和谐程度和文明发展水平。在我国今年GDP一举超过日本的同时,吃面水平也应该稳步提高,因此建议全面加强吃面人个人修养,并在共和国各面馆完善以下吃面装备:
一,大碗。碗大汤足,面处其中游刃有余,不至于很快便糊(读四声);
二,筷子。目前尚未找到能够替代筷子而更方便吃面的工具;
三,汤匙。瓷质。不是我要为难各位老板,瓷容易碰损,但金属盒塑胶材料都不好用。
四,小盅。前文介绍过,除了传递面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辣酱或其他味重的佐餐配料放入盅内,供面条沾食,不至于在汤中破坏了汤的原味。
五,味碟。置放辣酱、蒜末、咸菜等。

食面小记之一作文 文案:

中国也真可谓大。不光是幅员上的大,国人习俗和生活方式上的千差万别,更显见其包容性之大,即所谓有容乃大。就拿吃面(粉)来说,江南江北,山东山西,各庄都有各庄的高招。对于一个热爱吃面的人来说,浸身其间,不免有\"生也有涯而面无涯\"的感觉。
虽然说名目繁多,但总起来说可以分为南方面和北方面。也是很有意思,中国区域差别的归类,总以南北来分,同样说汉语,虽然各有方言,但分出南方语系北方语系。同样是汉人,可以分为南方人北方人。这个南北之分分在了淮河、大别山和秦岭一线,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然而又符合自然辩证法——这是降雨量分布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孟德斯鸠是把气候差别看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主线研究的,他认为气温和降雨量决定了当地食物产出,比如宜草的就养牛马羊,人们吃肉为主,宜农地区食稻麦,自然就重视土地规划和水利建设,由此而来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乃至宗教信仰分出千差万别来,民族啊国家啊法律啊就都不同了。
因农作物差别所致,中国面条里大的分类应该说是南方面和北方面。北方麦黍为粮,面条是北方人的发明,也是北方人的主食。南方有鱼米之利,面条或仿制面条的米粉大多做副食。我小时的湖南还看得到“下面迎客”的乡俗,来了远客,必先煮挂面一碗,配以荷包蛋数枚飨之,然后再上席开正餐(南方家中都有挂面,所以准备面食叫“下面”,没有“擀面”“做面”的说法)。而在老式人家,面食不叫饭,只能充任点心。只有大米米饭才称作“饭”。
主食是要饱肚子的,副食只要调节口味即可。所以两者在做功和烹调方法上也分出不同了。
做主食的面一是量大。全家人十来口,总要三五斤才见饱,所以常见大锅大案板,制面煮面吃面,全是集团作战;做副食的面不免是小桥流水,各唱各曲,所以南方的面都是一碗一碗下,油重油轻,盐多盐少,都分不同的人各自料理。
做主食的面另一个要求就是快。做正餐,如果花太多时间操持,必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所以陕西新媳妇过门第二天,要当全家面来表现——做面是否够麻利,面擀的是否够薄够筋道。其中快是一个主要考核指标。擀面还是其中一个最费工夫的,为此处理办法就生出许多,如切、拉、削、扯、揪、搓、挤都用上了,都是可以在更短时间里让人吃到食物的方法。有简单的把和面后揉制这道工序都省去了,直接用筷子一条条拨入锅中滚水,叫拨鱼儿,或者用器具滴漏入锅,叫漏鱼儿;最省事无如直接搅入锅中,成为疙瘩汤是也。
而做副食就要讲究得多,南方面条揉制工序更多,费时尤长,面汤也讲究长时间熬制,所谓老火汤。如果这两样都需要现场出品,那吃面还真是个磨人的事。所以在南方餐馆我们已经很难看见现场制作面条或米粉的,大都已经外购而省时,下面的汤也在头天晚上熬得了。
相形之下,北方面对汤和码子的要求就退为其次了。这亦取因于北方入菜之物产不及南方丰富。齐如山先生在其专著《华北的农村》对此有专门阐述,概谓南方山海皆备,水陆两厢可入馔者颇丰。北方则无此地利,况且北方冬季冰封期长,在传统农作条件下,整个冬季可供做菜佐餐者仅见箩卜大白菜数种,自然产出决定了北方面食对配伍之材料必然简省。深圳有一家号称地道山西饭馆的“向阳社餐厅”,名字就是照三十年前的风尚取的,做派也如当年。有一次我们分别点了刀削面、手擀面和莜面靠姥姥,上来三碗全是素面,然后服务员推来一辆建筑工地常见那种小推车,上面搁了三大盆——肉丝哨子、鸡蛋哨子、素菜哨子。而且是自己来,舀哪样,舀多少,随你便。
也正是因之缺乏足够的菜式材料,北方面才在面本身的取材和制作工艺上去丰富。南方面除小麦大米别的也没有什么运用,烹制上也不过煮、炒、拌几样。北方可用的除小麦外,几乎所见之于农书的作物都可做面——玉米、高梁、谷子、大麦、莜麦、黍、豆等;制面方式如前所述数以十计;烹调则煮、蒸、炒、焖、拌、烩齐备。齐先生说即小麦一种其吃法在北方不下二百种,其中面条当占据相当比例。所以面条饮食当推北方的为发达。

食面小记之一作文 文案:

昨日暮,图书馆,月置零食于桌上,继而悠然而去,食指大动,拆而食之,赧而谓月:“我吃你零食了?”“诺。”窃喜,食至将空,皱眉视之,恰有一男至,眉头一挑:“你吃”,其男推之再三,少食之。月至,皱眉:“甚少!”“非我一人”,目视其男。月笑,我窃喜,偷笑。

食面小记之一作文 文案: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食面小记之一》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面小记之一》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食面小记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