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 内蒙古味道呼和浩特美食记文案

2019-03-11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 内蒙古味道呼和浩特美食记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  内蒙古味道呼和浩特美食记文案

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 内蒙古味道呼和浩特美食记文案:

到达了呼市,从早餐开始,最开始品尝的自然是奶茶,“格日勒阿妈”是当地具代表性的奶茶店,配上小食,美好的一天开始了。黄油饼和黄油果味道相似,表现形式不同,美味是同样的。奶茶不可少,这里奶茶是用暖瓶装的,一桌一壶,真霸气。这个是奶皮,可以泡在奶茶里吃。炒米硬硬的,练牙口,味道是很香酥的。如果不习惯,可以拌上酸奶油和糖,又是另一种特别的味道。甜甜的,适合做餐后甜点。第一顿开了胃,后面就开始吃货之旅。这一大盆可是酸奶,特别的浓厚和醇香,味道稍微有点淡,有点酸,所以店里会在旁边准备好一碗白糖拌着吃,味道就恰到好处了。超市里那些酸奶根本比不过。我们选择了凉拌的莜面吃,看起来像意大利面似的,味道咸鲜口。沙葱应该可以帮助冲冲之后全是肉食的油腻吧,早上的很辣很鲜,这个一点都不辣了,可以接受。前面的是肉肠,后面的是血肠。这个得看个人的接受能力,喜欢的特别喜欢吃,不喜欢的一口就够了。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旁边有料汁沾着,还是没有那么冲的味儿。大菜开始了,手把肉看起来淡淡的,柴柴的,吃起来真叫一个香。酸菜和羊蝎子一起炖我还是第一次吃到,很合胃口,啃了好几大块~~~这个烤羊排我印象最深刻,特别特别的嫩,而且羊肉的味道,绝对是别的地方尝不到的。现在想想还是会流口水呢。羊肉馅儿的内蒙肉饼,也忒实在了。这个金灿灿的炸糕看起来好像很一般,摆的也不讲究。但是咬开后真觉得好美味啊,甜甜的,黏黏的,但是一点不腻。这个凉糕满足了我端午节要吃粽子的愿望,朋友们调侃说:人家把粽子皮都给你剥好了。真的比粽子还美味哩,下面黄色的是黄黏米,上面是糯米,也是甜而不腻。稍麦,是当地有名的吃食,随处都能看到稍麦馆。这家麦香村的稍麦算是比较好的,位于大召附近。这一笼是一两,我一直不信,这一两怎么算的?一两有八个,皮薄馅大,里面都是实在的羊肉大葱馅儿。很容易饱,据说以前的会比较腻,现在改良了,大家能多尝几个。呼市的空气特别新鲜,尤其是晚上,特别凉爽,最适合来点烤串,喝点啤酒,和朋友们聊天了。先来点小吃:奶皮加沙,小甜品,挺漂亮也好吃。羊杂碎是我在那儿最惊奇的发现了。味道和以前尝过的完全不一样,说不出来的香味。这家乌兰花羊杂碎有挺多分店的,我拿锅去买回住的地方喝的,比在店里给的还多,老板太实在啊。第二天又去了一次,结果给的更多。现在想想还是很怀念那味道。呼和浩特特色菜1.手把肉手抓肉做法简单,白水煮了切片或者成块,沾上酱料用手抓着吃,野风原味十足,是草原牧民最常食用和深得牧民喜欢的传统菜品,在牧民的意识中手抓肉是表达心意的一道美味,因此它是招待客人时必不可少的佳肴之一。另外在人们的意识中到草原不吃手抓肉就不算真正到了草原,到呼和浩特旅游千万别忘记要品尝呼和浩特特色菜手把肉。2.大盘鸡大盘鸡一般是由主料鸡块和土豆,配上辣椒辅料和调料烹制而成,是一道正宗新疆风味特色菜,辣椒鸡鲜嫩爽滑绝不腻口,带着淡淡的啤酒香,又有着够劲的辣椒香,土豆外皮焦脆,中芯入唇即化,绵而甜润,汤汁更是鲜美难抵。在呼和浩特也可以吃到与正宗新疆大盘鸡味道一样的大盘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呼和浩特也可以尝到加了板栗和其他配料的大盘鸡,别具风味,深得游客喜爱。3.烤羊腿烤羊腿与手把肉一样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喜欢吃和招待宾客的佳肴名菜美食之一,与烤全羊相比虽然制作方法差不多,但是味道却更加鲜美,食用更加方便。加上烤羊腿制作方法不断完善过程中各种配料和调味品不断应用,使其形、色、味、鲜集一体,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香飘满室,令人垂涎,是一道不可多得的草原风味美食。馕坑烤肉馕坑烤肉是一道外脆里嫩,味美可口的烤肉食品,极受新疆各族人民欢迎,距今约有500年历史。以羊肉为主料,以及鸡蛋、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面粉等辅料和调料烤制而成。烤羊腿、手抓肉一样极具蒙古特色,在游客当中大受欢迎。4.呼和浩特特色小吃羊杂碎羊杂碎是一道著名传统小吃,也是呼和浩特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特色小吃美食之一,在呼和浩特的街道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羊杂碎店铺的影子。羊杂碎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又名“羊杂烩”,料、制作和食用搭配都非常讲究,但价格中等,味鲜汤香,肥而不腻,令人胃口大开。5.炸羊尾炸羊尾在呼和浩特也比较常见,制作时现将羊尾片切成薄片,在羊尾片上裹上白糖、京糕、麻仁掺面粉拌匀而成的馅料,然后裹上鸡蛋炸成淡黄,撒上白糖即可食用。此菜外形丰满美观、造型独特、香甜酥脆,多用在接待宾客宴席上。6.莜面莜面是西北特有、呼和浩特最具盛名的特色食品之一,莜面耐饿,是劳动人民最喜爱的食品,在呼和浩特几百年的饮食习惯中的地位不曾动摇,民间顺口溜“冷调莜面捣烧酒,山珍海味都不如,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们口水流”讲的就是它,莜面食法多样,做法也很多,大致与季节有关。

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 内蒙古味道呼和浩特美食记文案: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不吃遍大江南北还真对不起,这个称号。
北京的涮羊肉,内蒙的烤全羊,东北的老鸭汤,江南的竹筒饭,哪样没进过我的嘴巴?但是不同的地域就要吃不同的美食,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才是最浓厚。
有一次去北京旅游恰逢碰到当地的美食节。一时心血来潮进了一家火锅店,吃时感觉味道不怎么好,一下就知道是用什么辣椒粉和香料勾兑出来的,使我又不得不想起了家乡的火锅,这味道比起那可就差远喽!
记得重庆曾办过一个“火锅节”,硕大的一个火锅足足围绕了一个广场,锅里的汁水沸腾着,咕噜咕噜地向上冒着泡。游客们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想吃就可以随时从锅里捞出一块,香辣弥漫。外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这才是真正的火锅嘛!
在我的家乡四川独特的地形造就了这里独特的饮食——辣。在家乡,想要吃一顿火锅,可不是随随便便又火锅粉就做得出来。提前一个小时就要开始熬制,小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母亲娴熟地从坛子里捞出几粒泡的鲜红的红辣椒。我就会问:妈妈,这来干什么呀?母亲会看着我笑着说:咱们是四川人,就要吃得辣!母亲很美,身材高挑,大眼睛,头发微卷,这可是四川土生土长的辣妹子。然后我就会往早已烧热的油锅中丢下几个干海椒,几搓姜蒜。“刷”地一声,香料在锅里爆开了,香气四溢。我不由得上前了几步,却又呛得不停。一会儿,待佐料味道全部出来以后,母亲便掺入煨炖的高汤和几枚泡辣椒,开始炖。
刚开始小火慢熬时,香气就已经溢出来了。甜甜的猪骨和着火辣的泡椒,也真令人期待着火锅的味道!
在急不可待了一个小时之后,可以开饭了。细心的母亲在火锅面上的那层油上丢进几片嫩绿的香菜或是几枚雕好的精致萝卜花,给火锅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往沸腾的锅中丢弃牛肚,鸭肠,鸡翅,火锅上咕噜冒几个泡,往往就熟了。用筷子夹出来,上面都裹着晶晶亮的红油,滋滋的冒着热气,再蘸水碟中一沾,又沾上几粒花生碎,放入口中,舌尖一阵颤栗,也许是被辣的,也许是触到了母亲的辛苦,也许是尝到了故乡的人情味儿……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 内蒙古味道呼和浩特美食记文案:

我居住的城市是呼和浩特,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在蒙语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而今天的呼和浩特又被称为“乳都”。我在呼和浩特出生、成长,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阿尔泰游乐园。
走到阿尔泰游乐场外的大广场上,一眼就看到阿尔泰游乐场的入口处的城门。城门上站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站在城楼上,露出甜美的笑容;七个小矮人,有的站着、有的躺着、还有坐着的,好像在欢迎大家来游乐场玩。
进入游乐场,首先看见的是10岁以下儿童玩的“儿童乐园”。往里走,路的北面是“碰碰车”,南面是“丛林飞鼠”。我最喜欢玩的就是“丛林飞鼠”了。你上了有老鼠头的车,它就开始走了,刚开始还挺舒服,一到了上坡的时候,车子整个就开始倾斜,如果你不紧紧地抓住车子,很有可能会掉下去。中间的时候车子开得特别快,都要把我闪下来了,快到终点时,车子就渐渐地慢了下来。再往里走,路的北面是“摩天轮”,南面是“激流勇进”。
继续往里走就到了“人工湖”,站在远处看,人工湖就像一个葫芦,中间有一座浮桥。沿着台阶走到人工湖前,有许许多多的船,有大的、有小的。大船是给大人和小孩一起划得,而小船只能小孩一个人玩。从人工湖向北看,是一个大的阶梯广场,人们三三两两的坐着聊天、休息。穿过人工湖,路就开始有一定的坡度了,顺着这条路就走上山坡,也可以称为小山,因为在我看来它已经很高了。我好不容易爬到最高处,感觉特别累,幸好附近有一座小凉亭让我坐下来歇歇。站在山上的凉亭向下望去,在各种游乐设施中间有大片的草地和绿树,环顾四周,我突然看见了小长城,于是我急速奔向小长城,以为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到了以后我才发现只是一个平台,这真让我失望。休息了一会儿,我和爸爸妈妈呼吸着绿树和青草特有的香味,快乐的回家了。
我好喜欢阿尔泰游乐场!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 内蒙古味道呼和浩特美食记文案:

饮食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之美食攻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