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走近李清照作文 走近李清照200字文案

2019-03-10 高三作文 类别:散文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走近李清照作文 走近李清照2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走近李清照作文  走近李清照200字文案

走近李清照作文 走近李清照200字文案: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国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夕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这样一首词淋漓尽致的道出了你——李易安生活的艰辛。不禁感慨:易安易安,何易何安啊?多想回到北宋,握着你的手,随你走过那段曾经开心而后凄苦的岁月。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时代的你曾在一个初夏露浓压得花太低垂的早晨来到后花园荡秋千,突见人影绰绰,走进了你的花园,你见自己衣衫不整,含羞而走,顾不得穿鞋,头上的金钗落地。我多想能握住你的手,随你荡秋千,又陪你写下《点绛唇》,亲眼看着少年时代的你活泼又无忧无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的你享受着贵妇般的生活,幽情雅趣使你快乐。你与丈夫赵明诚对酒当歌,品茗香而作诗;你曾东篱把酒黄昏后,也将暗香盈满袖。我多想就是你身边的挚友,握着你的手分享着你的快乐,品味着你的幸福,陪你听暮雨潇潇,看云起霞飞。
“生怕离别怀哭,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你面对自己最爱的人的离别彻夜难眠,愁苦的滋味侵袭你的心绪。那些云中的锦书,那些醒时红红的烛花,那些黄昏滴雨的秋千,那些残蕊的余香,都是你风里雨里的牵挂。我多想握住你的手,陪你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陪你慵倚栏杆,看雁字成阵;陪你玉瘦香浓时,将翠帘低卷。我多想握着你的手,陪你写下这首抒发相思之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在一个又一个梧桐夜雨之时,无法安息。你看着满地黄花堆积,你泪千行;你看着吹箫人已去,玉楼也成空,你肠断无人可依;折得一枝梅花,你却天上人间,无人堪寄。我多想握着你的手,用锦帕拭去你的泪水,陪你焚一炷香,斟一壶酒,在无数个凄凉的夜晚给你力量。我多想握着你的手,帮你拭去忧伤,帮你挡开生活中的愁苦,帮你找回快乐。
我想握着你的手,陪你在南山下采菊;想握着你的手,共同吟咏平平仄仄的韵律;想握着你的手,看你在春色中弄花香满衣;想握着你的手,同你三月踏青,九月登高;想握着你的手,走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体会你的痛,你的愁你的无奈,做你身边的挚友。
我想握着你的手,站在高山之巅,吹着北宋的清风,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

走近李清照作文 走近李清照200字文案:

认识李清照是从那首《声声慢》开始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也曾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她生长在贵族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名重一时,母亲王氏也知书善文一门显赫。她所创造的文学成就,大概一半是来自遗传上的灵感,一半是来自父母的教育与熏陶吧。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青年大学生赵明诚为妻。他们的结合不但没使李清照放弃笔墨,还使李清照的创作中增添了更多的喜悦,期盼的色彩。在这期间,李清照的代表作有《如梦令》。这道小令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特别是结句的“应是绿肥红瘦”,大概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且看这首《醉花阴·重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为夫婿在外写的一道相思词。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惜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仅让她这样去轻松地写一些闺怨闲愁,那么中国的文学史将从她身边白白走过。于是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她的面前。上天有意要磨练这位绝世才女。四十七岁的她失去了夫婿,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苦苦挣扎在生活的波谷浪尖!时代的沧桑,命运的变迁,性格的瞬变,使她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了过去所没有的愁苦悲凉。往日曾写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话泼消失了。“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的逸兴不见了,而今的情怀就是在《声声慢》中所写的。可以想像她一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诗。通篇全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鸣咽,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词评家的“千古创格,绝世奇文”用在她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她和她的词永远地高悬在历史的星空。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再次纵览她那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惨的一生吧!上天的的磨练积300年北宋南宋的动荡,造就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美神!

走近李清照作文 走近李清照200字文案: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记忆中的易安,就是以一个天真活泼,自由爽朗的形象闯入我的心里。她的朝气、豪爽,以及那一身的才气,使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上了她和她的词。
也许是受她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吧,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很早便工书能文,通音律,在诗词的造诣上更是当时无人能及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如此之自然、活泼,充溢着少女生活情趣的词,便是她早期最擅长的。而她的人,也正如所写的词般充满灵性,惹人怜惜。正是如此的出类拔萃,如此的有才气,才使她遇到了懂她惜她之人――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赵明诚由于事务的繁忙,常不能陪在她左右,她便将思念化作一纸诗词,传递出自己的情感。用黄花来比人瘦,用人瘦来说相思的煎熬,低吟中跳荡着她对爱情生活的热烈向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随着时间的流逝,易安婚后在深闺中的寂寞和孤独,向往广阔天地的愁苦却从未消失过――红菏残香,竹席生凉,独上兰舟,望天思夫,月满西楼,更映出她的相思之苦;流水无尽,花自飘零,更突出了她与赵明诚身在两出的苦闷。
也许天真的不从人愿,越是相思,便越难相守在一起。赵明诚在受命赴任湖州的途中与易安永远的分离了。如此悲痛之情,易安并不是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将感情寄托在了更重要,更理智的抱负上――国家安危。“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词中之愁,是对南宋朝廷求和苟安,不思抵抗的忧虑。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担忧。可此情又有谁知?一名弱小的女子又能为国家做什么呢?“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蝶恋花》)国破家亡,孤雁南飞,此等沉痛之情,纵是花光月影,春色宜人也是排解不了的。日日梦回故都,醒来时才方知只是梦而已,那种心底最深的悲伤,相信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体会到的。
李清照的一身,不可否认,充满着坎坷。也许她曾埋怨上天让她的一生痛苦不断;也许她曾咒骂社会的黑暗;也许她更曾怨恨自己只是一名女子……但她那从未被磨灭的豪义,不是在饱经风霜后显得更无畏么?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错,记忆中的易安,是永远不向困难低头的。她匆忙走过的一生,留下的是永世的敬仰。

走近李清照作文 走近李清照200字文案:

李清照是著名词人,被称为易安居士。那么李清照是哪里人?下面是为你搜集李清照是哪里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所在之处按照现在的地方划分为山东地界,她的父亲是进士出身,在朝廷做官,母亲也是一个名人家的闺秀。山东自古就是出文人的地方,李清照出生在这里,作词在这里,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山东本就是孔子的家乡,而且在这里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立高等学府,这里主要以黄老哲学为主要内容,学术交流比较自由,可以畅所欲言。因而著述较多,如《管子》、《晏子春秋》等书的编写,就有稷下之士的参与。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虽说这已经是战国时候的事情了,但是其文化影响却远远没有散去。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家中藏书颇多,书中的许多思想都有着稷下学宫的影子,而李清照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古文爱好者,其家中的藏书也很多。
等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后,两个人对中国文化进行搜集与整理,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美事。那种豪放中略带温婉的性格,那种主张用词典雅的自觉,无不来自于此。
总之,李清照生于山东章丘,不可避免地受到稷下学宫文化的影响。而且从小在地方文化的熏陶下,她学习到了各家的学术,这使她后来的成功有了一个充实的根基,李清照是幸运的同时也是坎坷的。
李清照苏轼联系苏轼和李清照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苏轼擅长豪放派,而李清照擅长婉约派。虽然他们生活于同一时代,但很有可能两人连面都没有见过。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卒于1101年8月4日,李清照生于1084年,卒于1155年。从生卒年月上看,两人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相差了整整47年。所以有交集的可能性很小。他们唯一的联系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他算起来也算是苏轼的学生。在李清照小的时候,她都是生活在她的家乡历城。后来大约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李格非当了官,就把全家迁到了东京汴梁。之后,李清照基本是在京城长大的。而这个时候,苏轼则一直都在南方当官,两人没有见面的可能。
但是两人对宋代的诗词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苏轼在填词的方面一直在寻求着有所突破,他的词,并不特别注重格律,不会因为格律而牺牲意境。所以,这也是他填词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他的词,一般以豪放风格为主。而李清照的词,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对塑造哀婉的意境尤其擅长。李清照是一个经历了靖康之变的女词人,她随着宋朝王室的南渡,在日后的诗词中,也表现出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她的词文,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以离愁别恨为主,后期则较多地表现出她对于国家政事的感慨和感叹。
苏轼和李清照,都是宋词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当时杰出的大文豪。
李清照作品风格李清照是历史上少有的女公卿,被称为易安居士。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有着极高的追求。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思考别人思考不到的东西,就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个有着现代女性人格的封建社会女子,她超越了所在的时空,所以注定被人误解,背负着沉重的国仇家恨,人生的磨难让她的理想国越走越远。李清照作品中体现的爱国,对时局的评判,追求男女平等。她开创了中国女性作家爱国主义的先河,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除了感情生活的另外一面。
宋朝的朱彧说她是当朝妇女之首。现代文学家胡适评价李清照最妙的地方是用白描的手法写词,所以他能影响很多人。因此后世也应该推行白话文。北宋时期的文坛主要以小令为主,李清照之后便开启了慢词。她不会随波逐流的用当时的文字风格,而是自创了一番体系。李清照擅长用比喻的手法以写物明志。喜欢用人们熟知的一些典故,用通俗的语言让人们理解文意。李清照擅于用语言表现音乐的优美,词本身就是歌词的一种,她能从口语中提炼出生动的文学语言,这才最显示个人功力。用文字和音律把控情感,李清照站在女性的角度,用抒情的手法展现少女的天真和少妇、寡妇的不同状态,离别相思各有风格。继承了婉约派的写作手法又有了自己的创新。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近李清照》作文,希望在写《走近李清照》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走近李清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