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吗文案

2019-03-09 高三作文 类别:素材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吗文案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吗文案:

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初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明天启四年七月十四(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平户,父亲郑芝龙为明福建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明崇祯三年(1630)从日本回国。自少习文练武,渐知兵法。南明弘光时监生。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受隆武帝朱聿键倚重,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后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赏。次年,屡阻其父降清不果,遂与之决裂,率部下南澳岛(今闽粤交界海域),募兵数千,仍奉隆武年号抗清,自为招讨大将军,以福建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在厦门建立演武场、演武池,利用作战间隙练兵。南明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于福建同安、泉州等地连败清军,队伍不断壮大。次年,遣部将施琅克漳浦、诏安等地,改奉南明永历年号,被永历帝朱由榔先后封为威远侯、延平公。永历五年至六年在福建沿海多次与清军作战,相继取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江东桥等地的作战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一部,威震闽南。拒绝清廷招降,不为清廷以杀父灭族相威胁所动。其后,被永历帝相继进封为漳国公、延平王。改厦门为思明州,设六科理事,分所部为陆师72镇、水师20镇。
清廷劝降之机,加紧整军备战。在金门后埔大练精兵,颁行营盘法,建厦门澳仔演武亭。制定各镇合操法和水师水操法,检阅操练,严格要求,行赏必罚。制定出军禁令,严明军纪,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水陆队伍。八年克漳州,迫清军千总刘国轩降。次年,遣兵取浙江舟山、温州、台州,闻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3万进攻福建,遂毁漳州、惠安、南安、同安诸城,撤兵聚厦门。次年四月,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歼清军水师一部于厦门围头海域。
十二年,乘清军主力与大西军李定国部在西南地区作战之机,率水陆军10万、战船290艘北征。沿途破乐清,取温州,与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会师,抵羊山(今上海东南海中)遇飓风,覆舟丧师,被迫退至舟山休整。清顺治十六年五月,率师经崇明入长江,破清军滚江龙(横江锁链)、木浮营(置兵设炮的江上木栅),克瓜洲,取镇江,进围南京。另遣张煌言攻占芜湖(今属安徽),夺取徽州(今歙县)、宁国、太平(今当涂)、池州(今贵池)等4府、3州、24县。后拒听张煌言、甘辉等将领急攻南京的建议,屯师城下20余日,静待清军献城投降,遭清军突然反击,折将14员,损兵数万,败退厦门。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十八年正月,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决计收复台湾为根本之地,下令整修船只,调整部署,加紧复台准备。三月廿三,率首批官兵2.5万人、战船数百艘,由原荷兰翻译何廷斌和熟悉航路的渔民引导,自金门料罗湾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次日抵澎湖。
四月初,遣一部4000余人抢占鹿耳门港(今台南安平港北)南侧之北线尾岛;自率主力万余人通过大海湾,直插赤嵌城(在今台南市内)北之禾寮港,迅即在台湾本岛登陆。此后,督师多次粉碎荷兰驻台总督揆一的反扑。集兵1.2万包围赤嵌城,断绝水源,在城周布设火攻器具,迫守将描难实叮率众出降。旋派描难实叮向揆一劝降,遭拒绝后,即移师威逼台湾城。荷军千人凭坚城利炮负隅顽抗,郑成功遂改攻城为长围,分兵收复岛上其他失地。五月,改赤嵌为东都明京,设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两县,改台湾城为安平镇。下屯垦令,组织部众垦荒屯粮,整顿法纪。在台湾同胞支持下,先后两次击败荷兰殖民者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在围困台湾城八个月后,于十二月初六下令炮击台湾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迫揆一于十二月十三(1662年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使台湾回归祖国。旋在台湾加强建设,促进了政治、经济发展。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23日)病卒,仅39岁,子郑经继位。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有《延平王集》行世。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吗文案: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他叫郑成功。他以“坚冰可渡”的非凡胆魄,率领大军“破釜沉舟”东渡台湾海峡,完成了驱逐荷夷、光复祖国宝岛的壮举。他用短短的38年一生,谱写了悲壮激越、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他用全部的忠诚和激情,为人间树立了一股浩然正气,他用自己成功和失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但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认为爱国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较渺茫的事。最近,我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书,对爱国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对历史知识稍有兴趣的人都能真切地体会,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民族英雄。他以“坚冰可渡”的非凡胆魄,率领大军“破釜沉舟”东渡台湾海峡,完成了驱逐荷夷、光复祖国宝岛的壮举。他用短短的38年一生,谱写了悲壮激越、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他用全部的忠诚和激情,为人间树立了一股浩然正气,他用自己成功和失败的战例,丰富了中华军事文化的宝库,他的辉煌功业和人格魅力光彩夺目,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读着郑成功的事迹,感受着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我突然感到原来爱国是一种多么高尚而又平凡的情感,它可以在每个人、每一刻、每件事当中充分地体现。
爱国的前提来自于有超群的本领和技术。郑成功就是哪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经济家……由于他有着超强的能力,他才能在短短10个月里,收复那被荷军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
爱国的体现来自于必胜的决心和恒心。当年郑成功就破釜沉舟,昭告百姓:“如果不收复台湾,就不回来见父老乡亲。”在攻城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凭着那种永不放弃、永不退缩的信念,把它一一都克服了。
爱国的行动来自于情感的无私和无畏。为了“反清复明”郑成功不惜“杀父报国”。为了早日把荷兰军队赶出台湾,他顾全大局毅然离开了妻子和儿子。为了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大公无私,拒收荷军总督的贿赂,与荷军斗争到底。
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我们要从小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感情,也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爱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践;爱国是一种升华的思想,更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奉献。自信自强,无私无畏。藏于心,现于行,汇聚爱国之大力量,让爱国,成为推动国家前进,创造国家价值的行动。让爱国,成为推动自我进步,创造自我价值的动力!
点评:这一篇文章叙述了爱国精神,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吗文案: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郑成功四抗父命 民族英雄郑成功四抗父母不肯投降的趣事广为人知。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南明之时,朝廷兵权操纵在他手里,清廷以闽粤总督的官职为诱饵,他就心有所动。一天他把儿子郑成功找来,讲了自己的心思。当时才二十三岁的郑成功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有一颗爱国忠心,他对父亲的叛变行为十分震惊,他耐心地劝说父亲;清廷一向,背信弃义,我们如今地处福建有险可守,抗清地利人和,中兴大明并非毫无希望;即使失败,有史可法为榜样,也要名垂青史。但郑芝龙迷恋清廷的高官厚禄,执意投降。郑成功当夜逃走,决心抗清到底。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 郑芝龙投降清廷了,郑成功生母自缢身死。郑芝龙有此国恨家仇而不思图报,反而为了保全性命,在清廷的指使、配合下三次写信劝儿子投降,都遭到严辞拒绝。 第三次劝降时,郑芝龙派郑成功最喜欢的弟弟郑渡,陪伺清廷的钦差大臣去劝降。这一次清廷出价更高,不但封公,而且答应将福州、泉州、漳州、兴化四府的土地拨给郑成功管辖,郑渡到厦门,一见哥哥就痛哭不已,恳求哥哥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忍辱投降。郑成功思念骨肉,心如刀绞,更觉得倘若投降清廷,就对不起天地良心,会成为民族罪人。于是他坚定地说;\"我要的不是个人的富贵,一家的平安,而是大:明的天下,故国的山河。父亲卖国求荣,致使隆武帝被俘遇害,几十万军民流血牺牲,至今万人唾骂!\"他还劝弟弟到杭州祭扫岳墓,当岳飞而不当秦桧。后来,郑成功进军台湾,赶跑荷兰侵略者,使台湾回归祖国。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吗文案: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1645年(清顺治元年、明弘光元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1664年(康熙三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张煌言生平
张煌言南明大臣﹑文学家。字玄着﹐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钱肃乐起兵邑中﹐奉鲁王至绍兴监国﹐被鲁王任为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顺治七年(1650)﹐清军陷浙闽﹐鲁王退据舟山群岛。张煌言被任为兵部左侍郎。次年又奉鲁王入闽﹐与郑成功联合﹐其后数次攻入长江﹐打击清军。桂王在华南称永历帝﹐张煌言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后张煌言与郑成功分兵北征﹐攻入安徽后﹐兵败﹐只身潜行2000里返回台州。郑成功去台湾﹐张煌言于闽北困守。此后郑成功在台湾病故﹐永历帝在云南被害﹐鲁王亦死于金门﹐煌言孤立无援。康熙三年(1664)﹐与清军海战惨败﹐退居悬岛﹐部伍散尽﹐因叛徒出卖而被俘。同年九月﹐清总督劝降无效后就义﹐葬西湖南屏山下。
作为抗清烈士﹐张煌言出入沿海长江﹐不断地给清军以威胁和打击﹐先后达19年之久。他在战斗生涯里所创作的诗文﹐充分表现了一位至死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壮烈形像。《北征录》﹑《上监国启》等文与《滃洲行》﹑《闽南行》﹑《师次燕子矶》﹑《岛居八首》﹑《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等诗﹐描写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生活﹐堪称明末浙东义军的“诗史”﹐《复郎廷佐书》﹑《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答赵安抚书》等文及《述怀二首》﹑《北还入浙偶成》﹑《冬怀八首》﹑《闻家难有恸四首》﹑《被执过故里》等诗﹐都是抒情明志之作﹐表达了刚烈的民族气节和战斗豪情。其风格激昂慷慨﹑沉郁苍凉﹐蕴含有动人的悲壮之美。尤其是就义前所写的《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放歌》﹑《绝命诗》﹐全由血泪凝成﹐是传世之作。
张煌言诗文著作大半散佚。今有《张苍水集》行世。内收《冰槎集》﹑《奇零草》﹑《北征录》等。(1620-1664)汉族,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崇祯举人。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13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20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至清康熙三年(1644),见大势已去,隐居不出,被俘后遭杀害。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其诗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滃州行》、《闽南行》、《岛居八首》、《冬怀八首》等诗抒情言志,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辞故里》2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传世之作。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今有《张苍水集》。抗清民族英雄。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擒杀弘光帝。张煌言与刑部员外钱肃乐、浙东志士董志宁等遂组成数千人的队伍在宁波城隍庙集会,拥立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张煌言亲赴台州迎鲁王,被授以“行人”之职,至绍兴,又被授以翰林修撰,并任“入典制诰,出领军旅”之事。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