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作文 幼儿园中班矫正个案文案

2019-03-08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作文 幼儿园中班矫正个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作文  幼儿园中班矫正个案文案

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作文 幼儿园中班矫正个案文案:

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
观察矫正个案记录
观察对象王钰涵年龄5岁6个月所在班级中(2)班观察地点教室观察日期3月的一段时间观察内容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观察者观察行为描述在区域活动中,任宇涵看见旁边小朋友搭好的好看的积木,有时候会照着搭建,有时会把别的小朋友搭建好的积木都自己抢过来。有时候任宇涵自己搭建好了就会很开心,请别的小朋友一起看看,但有时候他抢不过别人的玩具就会生气把玩具一扔,还会来向我告状。行为分析王钰涵可能是因为自己不会搭这么难的积木,喜欢别人搭的积木,当模仿不出来的时候,就会抢过来。如果别人不给他他会很生气,认为别人给他是应该的。矫正措施1.知道不能抢别人的东西,喜欢就要自己制作。2.提高建构技能,知道可以向上垒高、拼接等。3.在晨间区域的时候重点指导任宇涵搭积木的技能。4.告诉他不能抢其他人的玩具。效果经过一个月的矫正,现在在晨间区域中,王钰涵选择了建构区之后愿意自己一个人进行建构了,看见其他人的也不会去抢了。
观察矫正个案记录
观察对象张艺雯年龄5岁2个月所在班级中(2)班观察地点教室观察日期4月的一段时间观察内容晨间自主性游戏观察者观察行为描述张艺雯和王钦琦小朋友选择了娃娃家中的妈妈和爸爸,他们两个可恩爱了,你抱抱我我抱抱你。妈妈负责照顾宝宝,爸爸负责烧饭。当妈妈将宝宝安抚着入睡后就走进了客厅。妈妈看见爸爸正提着个篮子准备出去买东西就立刻走上前拿过篮子说:我来去买菜,你看宝宝吧。而一旁的爸爸可愿意了,他说:你来照顾宝宝,我去买菜。说着去抢篮子,于是小小的篮子就在他们手中夺来夺去谁都不肯放。妈妈还使劲的掰开爸爸拿着篮子的手。行为分析一开始组成小家庭的时候他们特别的开心,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多多少少出现了一点摩擦,这时候如果孩子有这个能力的话他们自己互相会协调分配好,但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调节分配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处理不好爸爸妈妈就不开心了。矫正措施于是我来到娃娃家,我用轻松的口气说:哟,娃娃他爸爸,娃娃他妈妈,你们这是怎么啦?我刚想来做客呢,就看到你们在争吵,说出来听一听,看看我能不能帮你们解决。他们听到了立刻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效果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更好地改善孩子的游戏水平。
观察矫正个案记录
观察对象张宸轩年龄5岁7个月所在班级中(2)班观察地点教室观察日期5月的一段时间观察内容吃饭时候的进餐习惯观察者观察行为描述每次到了吃饭的时候,张宸轩的动作总是非常的慢,而且在吃的时候,会一边吃一边东张西望,问他为什么吃的这么慢,他也不说话。有时候能够吃的比较多,有时候就只吃了几口就说吃不下了。但是下午的点心基本都能吃光,中午吃饭还是比较慢而且吃不完的。行为分析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孩子在家也是也有类似情况。因为在家里比较宠孩子,通常都是大人来喂的。妈妈说孩子在家有些挑食,在家时家长对其也是听之任之,不然孩子就会哭闹,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对于不喜欢吃的饭菜就会不吃,说自己已经饱了。矫正措施1.用谈话、鼓励等方式,引导幼儿克服挑食的毛病。2.请家长配合,在家时也要鼓励孩子尝试吃自己不喜欢的菜。3.以每天多吃一小口为目标鼓励孩子的进步,多给予表扬,给孩子信心。效果经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发现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与鼓励,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好转了些,愿意尝试吃不喜欢的菜,但是吃饭的时候,有时候吃的比较慢,还是需要让他独立完成进餐,不再需要大人喂。
观察矫正个案记录
观察对象黄可昕年龄6岁3个月所在班级中(2)班观察地点教室观察日期6月的一段时间观察内容区域活动中的分享行为观察者观察行为描述在区域游戏中,当其他小朋友都在收拾玩具的时候黄可昕还在玩,而且把玩具弄的到处都是,等小朋友都回来了,黄可昕还在那边东摸摸西摸摸。也不把自己弄在地上的玩具收起来。有时候黄可昕还会抢着搬玩具。行为分析平时的时候黄可昕的纪律性比较差,当老师说一句话的时候她完全不会去做,本身她的自制力也不是很好,玩具对于她的吸引力又比较大。有时候她又想当小值日生,选择她想玩的玩具,所以会这样争抢。矫正措施1.通过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帮助黄可昕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知道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2.通过晨间区域的点评活动指出黄可昕的问题并告诉她解决的方式。3.和家长取得联系,在家中督促她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效果经过几周的矫正,黄可昕在老师说收玩具的时候大多数时候能自己开始慢慢的收拾起玩具,但是对于争着搬抢玩具的行为还是存在的。

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作文 幼儿园中班矫正个案文案:

观察分析:
开学有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整理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小明的口袋里有许多东西。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我的眼里,他是个乖巧、懂事又内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在他的身上,我觉得很惊讶。拿别人的东西属于一种偏差行为,如果不经教育,很可能影响到幼儿日后的发展。
为了更客观地分析小明的行为,我首先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观察发现,小明“拿”的东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小朋友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另一类是幼儿园里的玩具或者一些食品。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小,比如玩具上的小零件等,这些东西都可以捏在手心里或放在口袋里。玩具基本上是新的或是比较特别的,小明没有玩够或者没有机会玩的。小明拿东西的时间通常是在自由活动以及活动与活动转换的时候,因为这些时候幼儿都分散在教室、卧室、盥洗室等各个地方,教师的注意力相对也比较分散。
结合对小明行为的观察及年龄特点的分析,我认为:小明的行为属于一种偏差行为。所谓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其次,四五岁的幼儿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对于他人和自我的区别也不是非常明确。小明对那些小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就拿走了。综合起来,导致小明偏差行为的原因可能有:小明对“所有权”概念理解模糊,对集体交往时的规则不太明确,自制力较弱。
采取措施:
由于这一行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应对策略上,我坚持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以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为目的。在操作上,注重从细节出发,不过分关注他,尽可能以集体的形式解决个体的问题。
于是,我想出了整理口袋的集体游戏。
为了保护小明的自尊心,尽可能地把不良反应减到最低,每个星期五,我都要幼儿玩“玩具回家了”的游戏,用游戏代替调查帮小朋友找到丢失的东西。要小朋友们回家前都要整理书包。
我用一个废纸箱,让幼儿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放进箱子里。等幼儿整理完书包大家再一起整理纸箱,是幼儿园里的东西就送回“家”,是小朋友的东西就还给主人,没有用的废弃物则扔进垃圾桶。
教师策略与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改掉了拿玩具的毛病,班级里再也没有小朋友说东西不见的情况了,每个小朋友都能在放学回家自觉地把小伙伴的东西还回去,班级里的物品也会被小朋友乖乖的放回原位。

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作文 幼儿园中班矫正个案文案:

老师要时常观察幼儿,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发现污点,不要怕孩子笑话,主动承认不足之处,及时擦掉污点,擦亮镜子,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个个成为老师的小影子,成为有礼貌、有潜力的好孩子。
这是一件发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当我说:“小朋友们,下午好!起床了。”孩子们一个个都起来了,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去帮一些动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从果果的身边走了过去,身体没把握好平衡,差点摔跤,就听惜筠宝贝说了一句:“卢老师,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那样会很疼的。”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心里头温暖极了。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多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老师,就像老师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爸爸妈妈都来学一学。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好的。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老师要三思而后行!

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作文 幼儿园中班矫正个案文案:

今天下午,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原来是马志宏和张子旋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张子旋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欣宜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马志宏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中班幼儿观察矫正个案记录(7)》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