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十年一觉扬州梦】作文 文案

2019-03-08 高三作文 类别:话题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十年一觉扬州梦】作文  文案

十年一觉扬州梦】作文 文案: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七绝。遣怀》
这是我最喜欢的唐朝大诗人杜牧的一首七绝《遣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唐诗是五七言古体诗的高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唐代灿若星河的大诗人中,我最喜欢的除了盛唐的李白,就是晚唐的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又号“杜紫薇”,生于晚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的杜牧进京赶考,高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此时的杜牧,可谓少年得志,天之骄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壮丽的锦绣前程似乎从此就展现在杜牧的眼前。
只是命运永远充满了百转千回的波折和意外。
杜牧出身名门,文采风流,诗赋俱佳,又兼有经济之略,还精研孙子兵法、善论兵事,像这样的一个人,若早生100年,在唐初开明繁盛之世,他或许也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展自己自己报国安民的政治抱负,可惜命运偏让他生在了满目疮痍、支离破碎的晚唐。
在封建时代,哪个正直的文人不期望能以数载寒窗换得尽忠报国,何况是文武双全,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国家强盛统一的杜牧,何况他身上还有遗传自祖父的文人的铮铮傲骨,于是杜牧在朝堂上就无法做到见风使舵与沉默自保,无法随波逐流苟且偷安,这样的人自然就被人排挤不容于朝,从此他只能沉沦下位,先是下放至江西、宣州诸使做幕僚,后来,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又邀杜牧到扬州做自己的幕僚。幕僚是什么?就是州县的小官,如录事、参军一流,晚唐时藩镇割据,地方的节度使、观察使等都由武人军阀充任,杜牧就是给这些武夫军阀当幕僚,长达十多年,他的满腹救世抱负都只能凭着一介武夫的喜好,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杜牧郁郁寡欢,他不能以自己的满腔热血去实现理想换来天下百姓的福祉,他只有转身逃避,除了沉醉醇酒美人和放浪形骸,杜牧又能怎么样呢?于是就有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他只有沉醉、沉醉,最好一直醉下去,最好永远不要醒来——
于是,他就有了笔下诗中放浪形骸的扬州浪漫生活: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这首《遣怀》的前两句是杜牧对自己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一个落魄的文人,潦倒江湖,漂泊四方,走到哪里都不忘借酒浇愁;那些秦楼楚馆里的美人们,舞姿曼妙,撩人动情,浪漫的风流韵事自然不必细说。此诗第二句“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楚腰”,指美人的细腰。《韩非子》中有云“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二、“掌中轻”,指西汉时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历史上赵飞燕与杨贵妃、西施、貂蝉、王昭君并称为“中国古代五大美人”,有“闭月随风羞花沉鱼落雁”之誉,《飞燕外传》上说她“体轻,能为掌上舞”。从诗的字面上看,两个典故,都是在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请注意,杜牧这首诗的开篇就是“落魄”两字,仔细玩味这“落魄”两字,就不难看出,杜牧对自己一事无成、寄人篱下的遭遇是多么的慨叹和不满!
所以,杜牧才又写下了“十年一觉扬州梦”一句,世事如梦,人生亦如梦,然而,人生也如梦初醒。十年表面上的繁华热闹,恍如隔世一梦;十年的沉醉酒色、放浪形骸,也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其实,每当午夜梦回,杜牧的心中就悲从中来,难以自已!
可更悲更痛的是,“十年一觉扬州梦”却还“赢得青楼薄幸名”,流连风尘十年,蹉跎岁月,最后竟连流连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负心薄幸!只要将杜牧与后世的大词人、北宋的柳永稍加对比,我们应该就能理解杜牧伤在何处痛有多深!
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柳永与杜牧一样,同样是相门之后,同样英俊潇洒,同样文采风流,同样都混迹青楼,不同之处就在于,柳永得到了妓女们的爱戴,这种爱竟至死不渝;而同样流连风尘十载的杜牧,又留下了些什么?竟只换来了“青楼薄幸人”的恶名!
这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柳永知道自己一生都仕途无望,所以他能将一腔赤子之心完全安放在偎红倚翠的俗世之中,他虽然也潦倒,但他坚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柳永并不痛苦,相反他在精神上是快活舒畅的。可杜牧却不是柳永,他人虽然身处烟花深处,美酒佳人,纵情畅饮,但他的心并没有在青楼驻足,他的心中依然燃烧着一展宏图的报国壮志,所以,他不能安心在扬州青楼里尽情风流,但最可悲的是,十年蹉跎岁月中,这个世界上懂得他的人,懂他的满腹文采韬略的居然是青楼的卖笑女子,每次心念及此,他怎能不痛不欲生?!
台湾女歌手李丽芬有一首歌《爱江山更爱美人》,因为被作为台视版《倚天屠龙记》的插曲而广为传唱,其实,自古英雄男儿,都是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可是悲剧在于江山和美人往往不能两全,可杜牧的悲哀却在于,以他诗赋俱佳精研兵法善论军事的绝世之才,却既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赢得江山,也不能在美人的温柔缠绵中忘却一切忧愁尽情销魂,时也性也命也,夫复何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十年一觉扬州梦】作文 文案:

古城是一杯黄土,我把它溶在酒中,细细品尝,香盈唇齿,甜入喉舌。
古人是片片枫叶,我把他放在秋天,夹在历史的扉页,心心相随,枫叶飘零,落叶归根。
梦回长安,扬州城下,响的是《后庭》遗曲,于是,隋朝似一梦,梦醒在长安。遥望落日城郭,城阙犹在,物似人非。杨坚,一个能打江山却不懂治江山的英雄;杨广,一个爱江山却更爱美人的情痴。只缘一梦,唤醒了唐帝国的兴起,唤起了长安的繁华。
醉了,梦醒了。何需几多愁绪,几缕清风。人们只愿沉浸在它的纷奢中,久久沉睡,不愿醒来。
是什么让它繁华似锦,是什么让它颓废奢靡。是历史!
史官们写着历史,历史书写着朝代,抒发着八荒之大,谁主沉浮!长安,你是大诗人李白心中的天堂,却一次次让他失望;你是边塞民族的向往,却用长城将他们冷落一旁。王维在田园中描写秀丽山河,掏渊明在田舍间遥望南山,杜甫在市井中漠然徘徊。你是否看见,你在历史留下了泛黄的一页。
犹亿汴梁,九州之中心,兵家之必争。何等霸气!地利乃至人和,勘称中原之首。
心随梦求,求得一片和谐安宁,梦随心动,动的灼灼中华。宋,一个新的朝代开始了苏醒。和谐安宁又一次浮现,并且终被繁华奢靡所替代。
同样的开始注定了同样的悲剧。易安用黄花铺出了愁绪的通道;陆游用呐喊震撼着世人的耳膜;辛弃疾倾诉着壮志难酬的悲愤。历史一一记下。
长城再也抵挡不住外来的过客,走了,散了,新的黎明开始了,不是永恒,终有日暮西山,终有落日残霞。历史一一记下。
扬鞭东指。你统帅三军,威震四方。
酾酒临江。你广纳贤才,创建安文风。
谁说你是奸雄,谁说你是乱臣贼子。英雄不问出处,君无道,臣岂能再为君死?于是,你携天子以令诸侯,促成历史三国鼎立局面。你的卓越功绩为你在历史上划下骄傲的一笔。
溪水旁的芳香,因你而淡雅,波动的涟漪,因你而婀娜。你那憔悴的面容,写满了自己的生活,可依然让见者回首,闻者想象。风花雪月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可你却逃不出这个世界。有人说你红颜祸水,有人说你是历史的牺牲品,可又有谁知道,你也是个普通的女人。
历史不会有情感。曾经的碎片,历史一一记下,只缘于名花倾人,名人倾城,名城倾国,而国不可无史。然而读懂历史的人却只有懂得情感的人。

十年一觉扬州梦】作文 文案:

无疑地,那是扬州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光。它不是人们所熟知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盐商之都,而是属于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初唐,一个刚从混乱混血中涅槃的民族,正向着世界,向着宇宙,睁开一双澄明而无限憧憬的眼睛。多少次,我想象着那样一个美丽的春夜,孤独的诗人,在寂寞的江流声里踱步,徘徊,被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壅塞胸怀。突然,从蓊郁的花林那边升起,一片最初的月光击中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躯体开始透明,并随着江月一同浮升,一同俯瞰这片广博而温馨的大地,一个波光滟滟的梦幻世界。于是,仿佛江水的自然流泻一般,这样的诗句从他的胸中汨汨而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何等气象!仅此数句,已足已使一个诗人永生。然而,神明天启的诗句,继续连袂而至,几乎使我们屏住了呼吸:“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此时,他感到自己易朽的躯体,如同一叶扁舟,被潮水的韵律推涌着,在水天一色的月光里,飘向一个永恒的境界,载着人间的情爱,思念,期待。在中国文学中,能与西方相抗衡的,惟有诗歌。《春江花月夜》的诞生,于浩瀚的中国诗史,不啻是一个奇迹,那种对时间的从容追问,身心与宇宙俱溶为一体的空茫之境,均惟东方所特有。但对于尚兴趣而乏玄思的中国文化传统,《春江花月夜》又同时是一个异数。如果如梁宗岱先生所言,他曾为中国寻找出一首具有宇宙意识的伟大诗篇——《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么,我认为还应立即补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而在纯诗的意义上,后者更是空前绝后的。然而,在漫长的诗史中,张若虚是寂寞的,即使近于同一流派的李白、苏轼这样的大诗人,也未对这位前辈诗人表示应有的尊敬,甚至未置一词。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杰作,无不是从《春江花月夜》胎出。相反,他们对一些二流诗人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如李白对写下七律《黄鹤楼》的崔颢的叹服,苏轼对婉约缠绵的秦少游的推崇。这不禁使我想到歌德对三流音乐家泽尔特的完全信任,却对伟大的贝多芬视而不见。这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显然,这几位伟人所推举的对象,都不能对他们的天才提出挑战,动摇他们的位置,他们完全可以以宽容的心态而对之。况且,在喜以诗才炫胜的中国古代,以自己才华的短处,与赞美对象的擅长打个不分胜负,也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无论多么伟大的诗人,都首先是具有七情六欲的凡人,可以想象,李、苏初触《春江花月夜》的瞬间,一定会有一种被电流击中的感觉,并发出“既生亮,何生瑜”的叹息。这里,我们必须充分理解“明月”对于中国诗人的特殊意义,在中国诗史中,诗人所咏叹的对象,以明月为最多,亦最佳,明月实际上已成了大自然,或人类所面对的整个宇宙的象征,“明月诗人”已成了中国诗人所向往的最高桂冠,在这一原则问题上,天才而自负的李、苏当然都是不会拱手的,最合适的选择,自然是沉默。但在历史最终馈赠给人类的这三大“明月诗人”中,李白的明月最雄奇飘逸,苏轼的明月最富于情思,而张若虚的明月则是悬的最高的。他不仅以自己的“孤篇”盖全唐,他甚至已成了一种象征:一个诗人,与他的整个世界的全部努力,就是为了最终成就一首伟大的诗篇。博尔赫斯在他的一篇精彩随笔《论惠特曼》中曾写到:一直存在着两个惠特曼,一个是由一生枯燥乏味的日子构成的凡俗肉躯,另一个则是由诗歌的天国般的宇宙所提炼出的伟大象征。而后者在本质上,可能更接近真实。这使得我的这篇文章的展开,有了充足的勇气,甚至产生了更大的野心,试图同时从形而下和形而上两方面,勾勒出一个诗歌艺术大师的形象。作为张若虚的同乡,我有资格这样要求自己,并进而索要一本完整的《张若虚诗集》。然而,我们所面临的事实又是如此的令人难以置信,张若虚仅留存下一首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首仅为文史研究者知晓的《代答闺梦还》,这简直是造化弄人。看过《代答闺梦还》朋友应有这样的感觉,全诗艳丽工整,欲出宫体之篱,似启温李之风,一般诗人作出此等诗来,应颇可自负了。然而,若站在伟大的《春江花月夜》身边,则不啻天上人间,显的局促,拘谨,没有能够充分地铺展,放开。这里,历史又出了一个谜,为什么这首平淡的诗作,能和《春江花月夜》一道,挂在张若虚的名下,唯一合理的解释,它应是张若虚的少年成名之作,而有机会侥幸流存。如果仔细品味,此诗奏鸣曲式的结构,对时光流逝的怅然咏叹,都是张若虚风格的,并预示了日后的发展。但不论怎么说,此诗只能充当《张若虚诗集》的底座,在这底座与塔尖的《春江花月夜》之间,按常识推断,至少应布满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样风华的诗句。≤作者:庄晓明≥

十年一觉扬州梦】作文 文案:

昔日峥嵘岁月,犹在记忆中回味。然,胜地不常,好景难再,试看今日之风云,看江河日下,望一落千丈,飞泻九天,疑在梦中。
幻耶?梦耶?似梦非梦,疑邪非邪。犹如酬醐灌顶,希是扬州一梦。盖天地之数,会万物之盈虚,明成败有时,知乎欲速不可骤得,唯托心曲于悲风。
忆往昔,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年少轻狂,曾梦青天换日,与日月争辉。挥笔如剑,剑指九天的狂傲不再。踏上红尘,尘世物欲横流,横沙飞漫,遑遑乎迷失于路途。时而风驰电掣,时而大雨倾盆,时而乌云密布,时而风雨扑打。征志动摇,惊途之遥远,畏路之艰难。风急路滑,小心翼翼而迈步,跌跌撞撞于中途。奈何路之艰兮,见天虹以何年?
命邪?性邪?风雨兼程乎?坐待晴而征乎?仰天长啸,怒向苍穹,唯山原之空旷,天地之高远,复之以霹雳,摄心神于当时。茫然无计,进退维艰。随手擦脸,隐然有温,欲语泪先流。茫然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羡万物之无穷,哀吾生之崎岖。
人生苦短,安能行叹复坐愁。命运多舛,道阻且长。昔日诳语,犹已作古。空有长梦,不亦悲夫?
有感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亦闻人定胜天之说。继之以日夜,飞笔于青案间,不舍昼夜。字里行间,汗纸相得益彰,手倦神疲,笔上生花。惜语文数学,略输神采,物理化学,稍逊风骚,叹为天机,英语生物,只识埋头抓大蚤。俱往矣!数泪流科目,不看今朝。
试观今日,小心翼翼,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成绩不堪回首失望中,昔日风光应犹在,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罢了。可笑!几番努力,付诸东流,笔力不赘,苦果萌生。
痛哉!哀哉!彷徨无计,回天乏力。朝天问,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否?
叹苍穹无限兮,群山亦老。
问千古沉浮兮,谁人长笑?


结语:《十年一觉扬州梦】》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十年一觉扬州梦】》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十年一觉扬州梦】》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