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磨刀老人”—吴锦泉作文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精神文案

2019-03-15 高二作文 类别:读后感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作文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精神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磨刀老人”—吴锦泉作文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精神文案

“磨刀老人”—吴锦泉作文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精神文案:

他,高举着助人为乐的火把;他,践行着积极奉献的生命信仰;他,书写下了淳朴而伟大的人生。他,是谁?他,就是雷锋的后代,——“磨刀老人”吴锦泉。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九百九十八、九百九十九、一千!”于是,他听从自己心灵深处的召唤,在老伴的支持下,把自己平时四处奔波去磨刀赚来的上千枚硬币一点不剩地捐给了红十字会。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疑惑地问:“一千?捐了这么一点钱就能感动中国?不一样的只是用硬币捐的嘛!”千万千万别小看这小小的一千元钱,对众多的大慈善家来说,捐了十万百万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这样的他来说,真是太难,太难啊!
你们知道吗?吴锦泉1959年入党,曾经当过许多部队的队长,尽管如今年过八旬,却依旧关心社会、关注时事。为村里修桥补路、去孤儿院看望孩子们、把钱毫无保留地捐到灾区换来灾民们的粮食……每天,吴锦泉都会骑车走街串巷去磨刀,一把刀一元钱。看到这儿,大家觉得万分惊讶,假如一把刀一元钱,那么一千块钱要磨一把刀才可以换来。而且他捐的一千元钱几乎是他们小两口一个月的生活费,他们的生活更是朴素到了极点。虽然他不说苦不说累,仍然笑对大家,但是,在这笑脸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辛勤和苦痛。霎时,大家深深的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我也感概万分。
“我是大海的一滴水,起不了波浪,希望大家一起来做好事!”看到这儿,我抿起嘴,不断地点头,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看完他的故事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现在是多么幸福,吃得饱穿得好,还有零花钱用。但看看这位老爷爷是怎么做的?就是生活再困苦也要回报社会,现在已经累计捐了三万多元了。而我,是不是可以把我的零花钱省下来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呢?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捐到山区里面去呢?是不是可以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一份爱心去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呢?
平时多爱护环境,多养些花花草草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平时看到身边的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出来扶助他人;平时多参加一些活动,为班级、学校争光……这难道不是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老师的一种表现吗?
看看我们班的安磊,虽然不及我是大队委,却是我们班的得力干部,整天为那些琐碎的事情忙碌奔波;再看看我们班的高宇航,虽然他傻傻的,但是他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再看看我们班的朱玉洁、周海月,她们整天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还要为班级争光,黑板报、手抄报等等她们都是主力,虽然很累,却也不说半句怨言……这同样也是做好事啊!不仅可以锻炼自己、帮助他人,还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美好、更高尚!
回报社会不在你做了多少,虽然微不足道,却也是你好心的代表;助人为乐不在帮了多少,而在你满足别人的需要,这才是最好;捐钱不在多少,在心有多少,你的心越大,这份钱的价值也就越高!
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大家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动员起来助人为乐吧!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磨刀老人”—吴锦泉作文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精神文案:

老舍先生曾说过,“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正如我们所熟悉的方仲永,虽五岁便能作诗,最后却落个“泯然众人”。令人不禁叹息,世上天才本就不多,而最终能够成才的,必然是那些有所付出的人。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天夜里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了不知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能背出来。这时候他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那贼人很是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聪明,但遗憾的是,他的天赋没有用到正道上去。而曾先生却成为了连毛主席都敬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所以说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才华而有所收获。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马克思在穷困潦倒之时写下了《资本论》;居里夫人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玻尔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学派;海伦在黑暗中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这些惊人的成就都是因为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大到文学家、科学家,他们都是不断地付出与努力;小到我们身边的同学们,看到那些成绩优异的人以及我们所惊叹的“黑马”,在羡慕的同时,你可曾想过成绩背后那挑灯夜读的夜晚、课堂上全神贯注的眼神。
有人说: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我想说,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收获。冰心奶奶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开时的明艳,然而它当时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有些失落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绚丽而璀璨的彩虹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到。

“磨刀老人”—吴锦泉作文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精神文案: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音乐曲折委婉的传神描写;“今日-山明日-洞,八十一难在其中”,这是明代吴承恩对小说情节曲折动人的生动刻画;“好事多磨”,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事物总是曲折前进的朴素回答。“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曲折,其实也是一种美丽,何必“空喜欢”呢?
曲折犹如玫瑰花上的尖刺,总是同鲜艳芬芳同行。人类前进的步伐正是如此。从“茹毛饮血”到“钻燧取火”,从挣脱铁链到打破桎梏,从逆来顺受到奋起战争,从明哲保身到奋不顾身,从闭关自守到改革开放,从条块分割到地球村,其中的愚昧与科学、禁锢与抗争、麻木与清醒、封锁与自强、战争与和平、排斥与融合,无不充满着反反复复的曲折,这曲折中的两行歪歪斜斜却总是向前的足迹多么美丽啊!所以,尽管历史充满着血腥与暴力,历经沧桑,但历史总是能擦干眼泪,以文学的语调说话:“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毫无疑问,这种语言是美丽的,倾听这种语言也是美丽的。在这种美丽的氛围中,金字塔耸立着,莫高窟沉思着,希特勒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辛德莱却嵌在了善良的浮雕里。在这种美丽的氛围中,拉宾、克林顾、卡斯特罗、阿拉法特等在眺望未来时,无不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和平的祈盼。这些都是曲折创造的美丽。
我爱人类的这份美丽,我更爱每个个体生命的美丽。人生如山石的棱角,少不了磕磕碰碰,在磕碰的曲折中,生命的意志得到了锻炼,生命的潜力得到了发掘,生命的激情得到了张扬。历史上,多少成功人士经历过这样的人生曲折。贝多芬,在又耳失聪的曲折中激发出蓬勃的创作欲望,雄浑与悲壮的《第九交响曲》响彻了几个世纪,绵绵不息:梵高,在失去亲人与朋友理解的孤寂曲折中焕发出绚烂的生命之光,火一样的《向日葵》开放了几百年,经久不衰;马克思,在冲破重重阻碍的曲折中,高昂着奋发、向上的斗志,泣鬼神、惊天地的《共产党宣言》惊破了历史的阴霾。你看,人生的曲折可以创造出多少美来?
因此,“正入万山圈子里”并不可怕,“一山放出一山拦”并不可怕,曲折并不可怕。世界上,谁能说“美丽”是可怕的呢?

“磨刀老人”—吴锦泉作文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精神文案:

1、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
2、刀在石上磨,刀越来越快,石越来越薄。——茅盾《问题的两面观》
3、天下决无一蹴即成之事。——邹韬奋
4、困难出英雄。——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
5、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
6、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闻一多《从宗教论中西风格》
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8、不有百炼火,熟知寸金精?——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
9、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0、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茅盾《蚀·追求》
11、古人成大业者,皆自忧患始。——清·刘岩《赠人》
12、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清·崔念陵《断句》
13、任何事业的成功史中必有一段伤心史。——邹韬奋《能与为》
14、穷当志益坚。——宋·欧阳修《送黄通之郧乡》
15、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郭沫若《南下书怀四首》
1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7、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清·曹端《书户》
18、苦是甘的代价。——谢觉哉《论“同甘共苦”》
19、人生在世必遇患难。——《旧约·约伯记》
20、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古罗马]塞内加《论天意》
21、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美]富勒《至理名言》
22、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
23、铁是愈炼愈硬的。——[前苏联]高尔基《意大利童话》
24、人要经过一番苦难才能成才。——芬兰谚语
25、青年时代的锻炼比黄多还贵重。——朝鲜谚语
2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27、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28、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29、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法]巴尔扎克
30、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法]伏尔泰
31、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32、失败乃成功之母。——俗语
3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


结语:《“磨刀老人”—吴锦泉》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磨刀老人”—吴锦泉》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磨刀老人”—吴锦泉》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