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参观博物馆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圈文案文案

2019-03-14 高二作文 类别:叙事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参观博物馆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圈文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参观博物馆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圈文案文案

参观博物馆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圈文案文案:

上个星期五,我们班全体同学一起去春游。我们去的地方是鄞州博物馆(又称宁波博物馆)。早上,我们背上准备好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听完李老师的安全教育,就上了大巴车。
到了宁波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墙,墙的外形是由一块块以前造老房子使用的石砖搭成的,看上去错落有致,非常坚固,这些石砖颜色比较深,有灰色、红色、黑色,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凹进去的石头,圆形中间空心的,还有一些是正方形的砖头。博物馆是由王澍设计的,这个设计曾获得过著名的建筑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进了博物馆,我们先来到了讲述河姆渡人的日常生活的一个大规模的展厅。我凑近一看,哇!我们祖先的生活跟我们的生活真是大不相同。先说说他们穿得衣服吧,他们的衣服是用树叶一条一条紧紧地编成的,树叶编得密密麻麻的。可是我又在想,如果在冬天,天气很冷的时候,他们只穿这么少的衣服会很冷吧!我仔细地观察,发现有一个青年男人,正在用石头使劲地向木头上敲,那木头一头尖,一头钝,好像在做弓箭。我又看到了一位光着膀子的男人在钻木取火,只见他拿着一块大木头,在一块石头上使劲地摩擦。我还看见一个小孩,和一只小狗跑来跑去开心地玩耍。
河姆渡人使用的东西都是木头、猎物的皮和骨头、草等大自然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他们的房子也基本上是用木头做成的,他们的房子虽然没有我们现在住的房子那么大,但是,都是人们亲手建造的,底下是由一根根长长的木头整齐地“顶”在房子下面,才使得房子不用水泥也那么坚固。我想当发大水时,水可以从房子下面的空档流过,不会淹没房子,我们宁波人真是聪明啊!房子中部是由大约一百多根草,密不透风地搭成一面一面的“墙”朝着外面,聪明的人们还在外面交叉着搭了一面“防盗墙”。房子的屋檐先是搭了一个个“十字架”,然后放上一层又一层的草。厚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假如下像刀子一样的雨,也不会落进屋子里面去的。
我走到右边,看了一些原始人用动物的骨头做成的工具。我仔细一看,原来这些工具是用来帮助人们耕种的,其中,有一种叫骨镰,他们都是用石头凿、打磨出来的,表面凹凸不平。并不像我们生活中的刀那么平滑、锋利。不过,在那时,只能自己手工制造工具,所以,在那时能够用石头磨出可以帮人们耕种、割草的锋利工具,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还有一种工具叫骨耜,骨耜有两只“角”,“角”的下方有一个可以用手握住的把手,骨耜的用处是:平整土地,然后人们再播种,这样庄稼会长得更快、更好。骨耜和骨镰有一个很好地区分的方法,就是:骨镰中间有两个小洞,而骨耜没有,这两个小洞有可能是用来插木棒的,插完木棒后,就可以拉着它,在田里耕地。那时的人们可真聪明啊!
这次博物馆之旅我学到了好多以前不了解的东西,真开心!

参观博物馆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圈文案文案:

今天,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金沙遗址博物馆,了解古代文明和历史。一进去,就感受到了独特的金沙氛围。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遗迹馆,里面有很多的挖掘现场的结构。沿路走去,那里有一块大玻璃,走近一看,脚下有一颗千年大树的树干,听说这树有着接近一万年的历史了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陈列馆,第一个进入的是第三展厅——天地不绝。第三展厅有出土的金器、铜器、石器、象牙和卜甲等精美文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十节玉宗,因为它展现了金沙先民的手艺和技巧。
第二个进入的是第四展厅——千载遗珍。第四展厅最显眼的当然是精美绝伦的“太阳神鸟”金饰了,在那个时期制作的金饰到现在能够保存得那么完整,不容易。而且在没有机器情况下,能制作的那么漂亮、对称,真的是很不容易。其他的三十余件精品在“它”眼里都不在话下。在这里我进行了
第三个进入的是第五展厅——解读金沙。第五展厅里最漂亮的要数玉海贝形配饰了,它温润柔和、形态逼真,简直是世间珍宝。还有其他的瓷器等精美饰物也很漂亮。
最后我们去了第一展厅——远古家园,和第二展厅——王都剪影。
远古家园展厅展示了金沙时期的自然生态环境,王都剪影从居所、工具、烧陶、冶涛、制玉、墓葬方面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古蜀王都社会生活剪影。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古蜀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了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细腻与精致。

参观博物馆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圈文案文案: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畅游了古代历史长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站在博物馆的门口,发现整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庞大的仿古建筑,走到里面,看见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我们先来到了一个叫“曾侯乙墓”的展厅,我发现这个展厅金碧辉煌,十分豪华。然后还有许多做工精致和豪华、名贵的东西。据说都是这个“曾候”的陪葬品。
接着我们上了三楼后我们到“郧县人”展厅观赏了一番,我发现到处都是“郧县人”曾经用过的石器和用现代化设备还原“郧县人”的头额骨。
在三楼,我们还看了古代陶瓷和梁庄王墓告诉你哦,在古代陶瓷这个展厅中,我还看见了很多很多非常好看的“青花瓷的花瓶”哦!
接着我们准备上顶楼,可不争气的老爸说他累了在下面等我们,于是我和老妈两个人就撇下老爸,然后就上楼去了。
我们一上就看建立一个名叫“汉剧文物展”的一个大展厅,看见后我们便毫不犹豫的进去了,一进去我们就看见一个叫“老狼神龛”的东西。接着往前走,我们看见了许多原来关于汉剧的东西,比方说什么汉剧唱片、戏票、手抄剧本、戏服……看的我眼花缭乱,数不胜数十分的多!
走着走着我和妈妈来到了“荆楚百年英杰馆”,一进去,我看见了一座建筑照片,仔细一看原来是武昌首义广场的“都督府”的照片呀!我发现这里展现的是董必武等100余位代表人物,他们有抗战名将、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艺术大师……
时间过得太快了,正当我陶醉在历史长流中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我们要回去了,于是我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圈文案文案: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x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现在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照片、油画、文物等静态的展品,还增加了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空间模拟了一辆火车,有车头工作舱,有座椅,墙上的电视是动态的草原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开往西-藏的列车之上。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内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更加大气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参观博物馆》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参观博物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