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论中国礼仪作文 论中国礼仪文化文案

2019-03-14 高二作文 类别:议论文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论中国礼仪作文 论中国礼仪文化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中国礼仪作文  论中国礼仪文化文案

论中国礼仪作文 论中国礼仪文化文案: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有一些人认为这些礼仪是不必要的。如果这是一道问答题的话,这些人可能半对半错。中国众多的礼仪之中有些可以简化,但不可以除去。
举个例子:在古代饭桌上开宴前主人要将重要宾客介绍给大家,并致简明热情的祝词;开宴时主人要亲自斟酒,按顺序向长辈和客人敬酒,不能强求;主动替不胜酒力的客人喝酒,并向客人致意;向宾客敬菜时,要注意客人的饮食爱好,次数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则会让客人尴尬;主人要注意席间相互交流的广泛性,不要热此冷彼,如有女宾,更要注意谈话内容和对女宾的尊重;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辞宴;主人要陪主宾,漱口、净手后到另座饮茶。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训斥孩子和仆人;主与客的孩子发生争执,主人要将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谁是谁非,都要向对方表示歉意,但不能当着客人面教训自己的孩子,否则客人会感到不自在。
宾宴一般也是不让孩子参加的。记得小时候家宴时,要求孩子们要做到懂规矩、尊敬人、讲礼貌、有教养,有三个不准:吃饭时不准出现喧哗声、碗筷碰击声,更不准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准吧唧嘴和出虚恭。二祖母说吃饭时听到吧唧嘴的声音让人作呕,吃饭时出虚恭令人难以忍受。并让吃噎着连续打嗝的孩子主动下桌,不准拖拉椅凳以免发出刺耳的声音,这就是不准出声的要求;二是不准“下嘴”,长辈不动筷子孩子们是不能先夹菜的,不准将嘴填得满满的,不准狼吞虎咽,不准站起身来夹菜,够不到的菜可示意长辈给夹,不准用筷子在菜盘中乱挑乱翻,不准边吃边用双眼紧盯着桌上的菜,不准用筷子指人,不准将不爱吃的东西和口杂牙秽扔在或吐在地上,不准掉饭粒,揭馒头皮和剩饭要将饭碗扒拉干净。最忌讳的,就是孩子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三是绝对不准孩子喝酒。当年两个祖母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乐乐,在饭桌上玩些游戏,输了要出节目,吃完饭还要让孩子们比比谁的饭碗和桌面最干净,席间温馨的气氛十分浓厚。这里可以省去不少步骤。
举个反例:礼貌礼仪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以下两点注意:1.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2.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这是不可以省去的。
总而言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所以礼仪有些可以简化,但有些礼仪不可以除去。

论中国礼仪作文 论中国礼仪文化文案:

礼者,其制、义、仪也。——题记
中国自古就被标榜为礼仪之邦,言古,从天子百官到百姓隶民,生有诞礼、长有冠礼、婚有嘉礼、死有凶礼。望今,传统佳节、重大纪念等,国则普天同庆或同悼;出生入死、乔迁祭祖等,民则举家同喜或同哀。可见礼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人不需。伦理为制、同贺为义、交际为仪,此皆礼也。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国却同“礼”各国不同的问候方式表达都是相同的祝福即是礼仪,有利益共触但在面临共存问题上互惠互利即是礼义,各国之间的和平交往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即是礼制。盛大的阅兵仪式扬我国威耀我军威,也是处处讲“礼”——排兵布阵的礼制,相邀接待的礼仪,举国共赏的礼义,任何一处的小细节都彰显我泱泱大国的礼节。国之大礼,制、义、仪齐备。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人从出生就讲求“礼”满月周岁亲朋好友送福为礼义,第一次学会叫爸爸妈妈为礼制,记事起你的父母告诉你要尊敬长辈为礼仪。到了学校,不单是学习知识更需要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礼”做到知文达礼。生活中以“礼”待人,能使你左右逢源;事业上以“礼”处事,能让你无往不利。一个人的“礼”能够体现其学识修养,恰合了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识礼之人必广结善缘,四通八达。
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国与国之间有了礼,没有了战争,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人与人之间有了礼,没有了纷争,阖家美满邻里和睦。万物以礼而行必和之,没有了隔阂,心诚礼到万事顺。古人倡导仁义礼智信,以“礼”为中间,礼是仁义的行为表现,仁义与否看行为是否合“礼”礼是智信的基础,有“礼”才会育智养信。治国齐家修身养心,礼的地位举足轻重。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是相互的,别人对你以礼待之,也需要你以礼相回,这便是我们常道的“回礼”但此“礼”非彼“礼”你回的是你的真诚,是你的心意。礼尚往来能够通情谊、触情感,收礼之人要乐表达喜爱和珍视;授人之礼如何回礼也是一种“礼”要做到得体通义,有内涵、有韵意能够表达你的感谢之意。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做人先讲礼,我们应该提倡人人讲礼,事事从礼。生活处处都是“礼”切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论中国礼仪作文 论中国礼仪文化文案:

有一样东西,叫文化;有一种文化,叫传统;有一种传统,叫礼仪。中华礼仪五千年,更有礼仪之邦的称号。
利益就好像一样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而礼仪也绝不止如此。
有一种礼仪叫尊老敬老。在古代,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皆要孝敬父母,即使不是自己的父母,也有长者为尊。更有子路翻山借米,只为让父母吃上米饭。
但现在呢?现在社会的发展,是老一辈人所付出艰辛努力的成果。现在,该是他们享受劳动成果的啥时候了。可是,他们受到的是什么?“谩骂,冷漠,羞辱,敬老院”。这一个个普通的词,组成了老人们可怕的现实。可是,他们能怎么办?这些老人已经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昨天,打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今天他们会是如此结果。他们一行行孤苦的泪水,谁能懂?他们内心的渴望又有谁能懂?这就是所谓的尊老敬老吗?
有一种礼仪叫礼贤下士。在古代,尤逢乱世人才更是珍贵。有曹操求贤若渴;亦有刘备三顾茅庐,只为请得卧龙先生。
而如今的职场,有一种现象:当一个愚蠢平庸的上司遇到一个精干聪明的下属会发生什么?一种是上司主动请辞,精干之人掌控全局;再有就是上司把下属辞退,再请一个比自己还愚蠢的下属,而下属找下属时,也会如此。那么最后会是什么样子?愚不可及!一家有蠢货们组成的公司,还能走多久?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可以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礼贤下士吗?
有一种礼仪叫形式。在现在,这可不少见,礼仪穿肠过,自私心中留。尊老是尊老,只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说完便忘记;敬贤是敬贤,也就是装装样子罢了,装完就开除。中华名族千百年来传承下的礼仪难道只剩下这么一个形式,一点本职业没有嘛?虽然并非如此,但长久发展下去,便离此不远了。到时候何谈谦让,和睦?中华名族,不就成了夷蛮之地吗?
礼仪,也称道德,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当礼仪真的只剩下虚有其表的形式之时,便是道德沦丧之日。那时便可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在这里已渐渐走向形式之际,难道不应该将其挽留,不应该有人站出来吗?有一种礼仪叫当仁不让!!!

论中国礼仪作文 论中国礼仪文化文案: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应被有批判的继承,而非一票否决。
礼是文明和野蛮的分水岭,礼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左传中有言道:“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足可见礼仪在文明社会和民生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洗濯和沉淀的,那些优秀的文化价值礼仪不应被摒弃,而应被完善、继承和发扬。
驻德全权大使吴红波曾被德国记者问道“德国人能从中国学到什么?”,吴红波答道:“谦虚。譬如:中国人完成一个项目,他不会突出自己的作用,他首先讲得是他的团队,他的导师,较少提到自己”,自卑尊人便是中国礼制精神原则所在。所谓“自卑”不是要故装卑微自己,而是放低姿态,谦恭待人。若要好,大敬小。这种诚敬谦让,合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社会仍值得提倡。
传统礼仪还传播了许多优秀的基本价值观,如敬、恕、诚、信、仁、爱。在现代功利主义教学模式下,我们早已忘了传什么“道”,中国应该传什么“道”。而礼仪文化却给我们提供一个精神平台来领会这些优秀的精神内核。着名文学史者刘梦溪指出:“敬、恕、诚信、仁、爱等,应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然而,传统礼仪也有其闭塞成旧的一面。如古时女子以纤小玉足为美,从小裹脚造成女子足部骨骼被硬性弯折,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儿女应听父母媒约,指腹为婚是谨守孝道的错误观念也使许多有情人分隔天涯。传统礼仪的封建思想一定程度框限了思想的自由,也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礼仪文化虽有落后、陈旧弊端,但究其本质是对现代社会极有现实意义的优秀精神遗产,永不过时。择善而之,其不善而改之,让其成为国人深层价值的“根”。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论中国礼仪》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中国礼仪》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论中国礼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