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作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文案

2019-03-10 高二作文 类别:叙事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作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作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文案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作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文案:

2017-05-0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古风二首》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作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文案:

昨日山亭翠,今日百花香。
隐林离世事,田园思春光。
映苔独仗野,彩蝶戏丹黄。
无春不落处,丝雨伴碧霜。
丽景虽自艳,但少有情往。
只苦天涯处,多少人尽肠。
我心不复返,当隐归田猖。
朝来饮泉酒,暮至观斜阳。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作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文案:

《雨过山村》
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闲看一作:闲着)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小溪夹岸绿竹苍翠,窄窄板桥连接着一线山路。
姑嫂相互呼唤一起去浴蚕选种,那庭院中间的栀子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
注释
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妇姑:嫂嫂和小姑。
相唤:互相呼唤。
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中庭:庭院中间。
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赏析一
“雨里鸡鸣一两家”。诗一开头就透出山村风味,这首先是从鸡声来的。“鸡鸣桑树颠”是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倘如是平原大川,村落不会很小,一鸡打鸣往往会引起群鸡合唱(“群鸡正乱叫”)。然而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分散,即使有村,人户也不多。“鸡鸣一两家”,恰好是山村的特点,传出山村的感觉。
“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通过“曲径通幽”的描写,显出山村之深来;并让读者随着诗句的引导,体验一下款步山行的味道。雨看来不大(后文有“浴蚕”之事),沿着那斗折蛇行的小路,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这桥,不是那种气势如虹的江桥,甚至也不是精心构筑的石梁,而是山里人随意用拖来的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山溪不大,原不必铺张。从美的角度看,这“竹溪村路”中也只有横斜这样的板桥,才叫自然天成呢。
第三句中,“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赏析二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饱满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前人曾这样来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诗人处处扣住山村特色,尤其是劳动生活情事来写,从景到人,再从人到境,都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其新鲜活跳的语言,清新优美的意象,更使人百读不厌。这诚如前人所说:“心思之巧,辞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作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文案: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屡考进士不中,布衣文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有清新淡远的意味,讲究锤炼字句,写景善白描,时有佳句,为人传诵,着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注释:
1、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2、子规:杜鹃鸟。
3、才了:刚刚。
4、山野:山陵和原野。
5、蚕桑:种桑养蚕。
6、了:结束。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中心思想:
整首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