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作文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是文案

2019-03-09 高二作文 类别:素材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作文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是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作文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是文案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作文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是文案:

古希腊是数学的故乡。古希腊人为数学的进步耗费了大量心血甚至生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文明古国哺育了许多数学家,象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波罗尼斯、阿基米德、托勒玫、海伦、丢番图等。希帕蒂娅(Hypatia)——这位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也诞生在这里。
1、乱世才女
公元前47年,罗马统治者凯撒大帝指使纵火焚毁了停泊在亚历山大的埃及舰队,大火延及该城,殃及图书馆,代表着希腊文明的大量藏书和五十万份手稿付之一炬。基督教兴起以后,出于愚昧迷信和宗教狂热,基督教的领袖们排斥异教的学问,尤其鄙视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基督徒是不许“沾染希腊学术这个脏东西的”。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以用宗教为统治工具,逐渐把数学、哲学、教育等都置于宗教的控制之下。此后,基督徒摧毁希腊文化的行径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有人甚至说:“数学家应该被野兽撕碎或者活埋。”希帕蒂娜就诞生在这样一个科学开始衰退、黑暗即将降临的时代。
公元370年希帕蒂娅出生在亚历山大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赛翁(Theon)是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着名的亚历山大博物院教学和研究,那是一个专门传授和研讨高深学问的场所。一些有名的学者和数学家常到她家做客,在他们的影响下,希帕蒂娅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她开始从父辈那里学习数学知识。赛翁也不遗余力地培养这个极有天赋的女儿。10岁左右,她已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算术和几何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她懂得了如何利用金字塔的影长去测量其高度。这一举动,倍受父亲及其好友的赞赏,因而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希帕蒂娅学习数学的兴趣,她开始阅读数学大家的专着。17岁时,她参加了全城之诺悻论的辩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芝诺的错误所在:芝诺的推理包含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假定,他限制了赛跑的时间。这次辩论,使希帕蒂娅仅名声大震,几乎所有的亚里山大城人都知道她是一个非凡的女子,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聪明好学。
20岁以前,她几乎读完了当时所有数学家的名着,包括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阿基米德的《论球和圆柱》、丢番图的《算术》等。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公元390年的一天,希帕蒂娅来到了着名的希腊城市——雅典。她在小普鲁塔克当院长的学院里进一步学习数学、历史和哲学。她对数学的精通,尤其是对欧几里德几何的精辟见解,令雅典的学者钦佩不已,大家都把这位二十出头的姑娘当作了不起的数学家。一些英俊少年不由得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求婚者络绎不绝。但希帕蒂姬认为,她要干一番大事业,不想让爱情过早地进人自己的生活。因此,她拒绝了所有的求爱者。此后,她又到意大利访问,结识了当地的一些学者,并与之探讨有关问题。大约公元395年回到家乡。这时的希帕蒂娅已经是一位相当成熟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了。
2、执着痴情
希帕蒂娅从海外归来后,便成为亚历山大博物院里的教师,主讲数学和哲学,有时也讲授天文学和力学。在传徒授业之余,她还进行了广泛地科学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数学、天文、物理等学科的发展。
希帕蒂娅在亚历山大积极传播普罗提诺和扬布里柯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新柏拉图主义将柏拉图的学说、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及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综合在一起,核心内容是由普罗提诺首创的关于存在物的统一与等级结构学说。希帕蒂娅的哲学兴趣比较倾向于研究学术与科学问题,而较少追求神秘性和排他性,强调哲学与科学,尤其是哲学与数学的结合。尽管此时基督教逐渐渗人博物院,宗教徒的活动也多了起来,她仍崇尚自由、民主,反对宗教束缚和专制。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许多青年聚到亚历山大,拜她为师,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她讲课,说她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循循善诱,讲话如行云流水,引人人胜。
几年后,希帕蒂娅便成为亚历山大最引人注目的学者了。虽然当时的基督教与科学的对立日益明显,希帕蒂娅的声望还是吸引了一些基督教徒成为其学生。其中最着名的是来自西兰尼的西奈修斯,他后来成为托勒玫城的主教,他向希帕蒂娅请教学问的信件至今尚存,信中问及如何制作星盘(一种借助投影原理制作的反映星空的天文仪器)和滴漏(古代计时工具)及液体比重计。他热情赞扬希帕蒂娅,说她不仅是一位老师,而且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和善解人意的姐姐。
希帕蒂娅与某些基督徒的友好关系并没有改善教会对她的态度。恰恰相反,教会为自己的教徒被一个不信教的科学家吸引过去而恼火,攻击她为“异教徒”。尽管希帕蒂娅发现自己已处于十分危险境地,但她相信邪不压正,仍然执着地追求着科学的进步。希帕蒂娅太热衷于自己的事业了,她把所有的爱都投人到学生身上及科学研究上,以至很少考虑个人问题,而终身未婚。
希帕蒂娅时代离《几何原本》成书已经六百多年了,由于当时没有印刷术,这本着作抄来抄去,出现了不少错误。希帕蒂娅同父亲一起,搜集了能够找到的各种版本,通过认真修订、润色、加工及其大量评注,一个新的《几何原本》问世了。它更加适合读者阅读,因而立即受到广泛欢迎,以至成为当今各种文字的《几何原本》的始祖。
希帕蒂娅曾独立写了一本《丢番图(算术)评注》,书中有她自己的不少新见解,并补充了一些新问题,有的评注写得很长,足以看作是一篇论文。希帕蒂娅还评注了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出适于教学的普及读本。希帕蒂娅对圆锥曲线很人迷,写过好几篇研究圆锥曲线的论文。此外,希帕蒂娅还研究过托勒玫的着作,与父亲合写了《天文学大成评注》,独立写了《天文准则》等。这在当时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为了使读者了解更深刻,请看以下事实并作以比较。在15世纪中叶,象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着名大学的学生所学的数学内容极少,几何仅限于《几何原本》的前两卷,考试只限于第一卷,一般学生只能掌握第一卷的前4个命题。算术水平更低,一般大学生只会做加减法和乘法,而不会用除法计算。
3、流芳百世
公元412年,来自耶路撒冷的西瑞尔当上了亚历山大的大主教,这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他在全城系统地推行所谓反对“异教”和“邪说”的计划,新柏拉图主义也在“邪说”之例,这对希帕蒂娅是极为不利的。但是希帕蒂妞从不向基督教示弱,拒绝放弃她的哲学主张,坚持宣传科学,提倡思想自由。对那些找麻烦的基督徒,希帕蒂娅毫不退让,常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但这不是一个崇尚一理性的社会。那些狂热的基督徒并不指望“说服”这位数学家和哲学家,只想有朝一日拔掉这颗眼中钉。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暗杀活动正在酝酿之中。
公元415年3月的一天,希帕蒂娅象往常一样,乘着其漂亮的马车到博物院讲学。行至凯撒瑞姆教堂旁边,一伙暴徒立刻冲过去,拦住马车。他们把她从马车中拉下来,迅速拖进教堂。希帕蒂娅意识到,他们要对自己下毒手了,但她毫不畏惧,高声怒斥他们的无耻行为。灭绝人性的暴徒剥得她一丝不挂,然后用锐利的蚌壳割她的皮肉,直割得她全身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暴徒们仍不罢手,又砍去她的手脚,将她那颤抖的四肢投人到熊熊烈火之中……。一颗数学明星就这样陨落了。处于垂死状态的希腊数学,现在终于断气了。
希帕蒂娅虽已故去一千五百多年了,但她的科学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尤其是一些女数学家。有迹象表明,当代女数学博士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本世纪30年代以来的40年中,美国数学博士只有7%是女性。1969-1972年间,这一数字为7.3%。1972-1974年再上升为9.11%,而在1974-1975年度1022个数学博士中有103个女性。197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第一次有一名妇女进人,她就是罗宾逊(JuliaRobinson)。她在解决希尔伯特第10个问题的过程中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1976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数学与性别》的文章,探讨了女数学家很少的原因,结论是:①在中小学生中男女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不同;②教师和家长的态度是不鼓励女孩子学数学的;③数学仍然是排挤妇女的筛子;④大学数学教授中,妇女只占1.6%。
希帕蒂娅在数学上的光辉成就,仍将鼓舞广大妇女向数学高峰不断挺进,将有越来越多的女数学家涌现出来。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作文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是文案:

她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同时也是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是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科学家,也是第一个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科学家。她的一生都是不朽的传奇,她将会在人类科学史上永远熠熠生辉。她,更是我永远崇拜的偶像。
她,名叫玛丽·居里,是一位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1898年12月26日,她成为第一个登上法国科学院宣布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的女科学家。她的光辉形象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居里夫人是美丽的,既指她端庄的形象,更指她身上所体现的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她身上闪耀着的光环,亘古不变。试问,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像居里夫人那样对科学执着追求?有多少人能拥有居里夫人那样的远大目标与坚定信念?有多少人能拥有丰硕的成果且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又有几个女子能像居里夫人那样拥有跨越百年的超越生死的美丽?此时此刻,我内心无比震惊:那是怎样一个伟大传奇的女子!
韶华易逝。容颜易老,什么样的美丽方能跨越百年?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她漂亮、端庄而又显疲惫的形象是美,她对科学的执著追求是美,她骄人的成绩是美,她淡泊名利是美……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并打动了我。那就像是一朵历久弥香的花,永不凋零。她的荣誉是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
居里夫人坚定执着,在条件艰苦的实验室仍埋头工作;她淡泊名利,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将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孩当玩具。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赞美居里夫人:“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这是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赞美,她是当之无愧的!
居里夫人说过的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这句话激励着我迎难而上,让我明白:如果只是怨天尤人,那么将会失败一生!
我十分赞同诸葛亮的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更是形象地描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一生。我也会以它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淡泊名利、谦虚好学的人。
一个人的偶像会给她带来无限动力,因为那是她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居里夫人也是我的目标,我会用她来激励自己,用我自己的品格和毅力书写自己的美丽人生!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作文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是文案:

没有一种痛苦是单为你而准备的,就算是痛苦也美丽。回溯历史,那些君王,那些文人骚客,那些革命烈士,或许他们的人生是痛苦的、是残缺的,但也就是这种别样的美丽成就他们不朽的人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王—武则天,虽然她成功的登上了帝王的宝座,但谁又能知晓她作为一名寻常女子的愁苦与失意呢?她本出身于一个家境殷实的世家大族,整日与琴棋书画作伴。然而世事无常,在无意中被选入这看似富丽堂皇,却暗藏着黑暗与冷漠的宫廷中。她终日面对宫人的冷嘲热讽,丈夫与姐妹的相继背叛,那颗千疮百孔的心已是再也拾不起。当年过七旬的武则天衣着龙袍一人独自伫立在风中,那是怎样的不可言状的凄凉与沧桑?年轻时,受到挫折时,总以为自己终能走出这座宫殿,不料回首往事已是物是人非。但她悲苦的人生经历却丝毫不影响到她在政治上的叱诧风云,这位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女性也必将会在历史上写下浓装重彩的一笔。海风拂来,听,李白正怀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迎着风浪前行;看,屈原正题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壮诗篇,然后却是投入江中终己不顾。文人骚客因他们残缺的人生而惆怅、失意、痛苦,但尽管如此,他们却以着不同方式来诠释和绽放自己独特的生命之花。殊不知,多年之后,一声号角吹响了整个神州大地。清王朝残酷的封建统治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抗,谭嗣同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发动变法,却遭到镇压。但他就是面临死亡也不屈服,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歌;革命将领叶挺同志在狱中写下了“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千古绝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人生的一面是痛苦,相信另一面会是成功与辉煌。因为只有经历过无数困难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积聚更多的力量,创造更多的奇迹。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而准备的。因此不要遇到困难就感叹时光的不怜,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幸。不要认为你是孤独的痛苦者,也不要认为,自己经历着最疼的疼痛。这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事就有多少痛。当把自己的痛放到万千人群中,在芸芸众生的痛苦里,你才会发现,自己的这点痛,真的不算什么。记得有人说过,人最大的悲伤不是失去,而是失去后又放不下,放不下那些曾经你经历过的痛苦,放不下那些沉重的往事。可是,这样的放不下也并未改变什么,相反它只会让你一味沉浸在过去而不能自拔。时光的力量之所以巨大,是因为它连最为细枝末节的东西也悄然改变。时间在变,事物在变,而你却停留在原地。活着就是要痛一痛的。有声有色地活着,其实就是有滋有味的痛过。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从痛苦中发现美丽,从痛苦中收获快乐,从痛苦中获得动力,也许你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世界。苦难是人生的财富,痛苦也是人生的美丽!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作文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是文案:

据说芈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
中古时代,天文星占是重要的一门学问,它主要并不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而是为了预测国家命脉和军国大事的起伏。一事(天象)一占(占卜)一验(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是史书解释历史的一种重要模式。
纵观历史,芈月也罢,武则天也罢,皆牵系星象。古人之星象占卜,真的那么神奇吗?
恰巧又看到一史记之事,说的是东晋女李陵容。李陵容本是奴隶,皇帝生不出儿子找到她,结果生了儿子,当了太后。
如果说薄姬当上太后是因为运气够好,那么李陵容成为太后就是一个奇迹,因为她的发达只是因为她拥有健康强大的身体素质。
李陵容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当初,司马昱还只是会稽王的时候,她只不过一个在宫中做粗活、打下手的宫女,她出身贫寒,从小就被卖入王府从事纺织工作,来历无人知晓。因为李陵容的样貌身材让人不敢恭维,她身上有一些当时的中原人不具备的体貌特征:人高马大,皮肤黝黑,头发卷曲,也因此被人戏谑地称为“昆仑”,另外,也有人叫她“昆仑奴”。至于她外貌体态的样子,《晋书·后妃传》用“形长而色黑”来概述,《资治通鉴.晋纪》说她“黑而长”,《续晋阳秋》称她“形长色黑”。这三本史书的记录虽然略有不同,但依然可以推断,她一定是,人高马大、肤色黝黑。
由此可见,皮肤白净润泽,是魏晋美女的首要标准。李陵容的身材虽然颀长,但皮肤黝黑却成了她的致命伤。所以,“本出微贱”的她,只能在王府的纺织车间籍籍无名地做事,并且还被人嘲笑,将她唤作“昆仑”,似乎就要这样下去一辈子,年复一年,这个女子的.绚烂似乎永无机会绽放。
司马昱,东晋第八任皇帝。父亲是晋元帝,他三岁封琅琊王,七岁封会稽王,二十五岁当抚军大将军、录尚六条书事,二十六岁辅政,四十六岁当丞相、录尚书事双兼会稽与琅琊王,五十二岁当皇帝,成一国之主。但是,当英雄得志之时,有一件事让司马昱很烦恼,即《晋书》所讲的“会稽王,有三子,俱夭。自道生废黜,献王早世,其后诸姬绝孕将十年”。当时,司马昱曾有过三个儿子,可是全都夭折了。之后,姬妾们就再也没有为他生过孩子。司马昱担心自己的江山事业无人继承,又为此招纳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女子入宫。但是不知原因何在,“播种“了几年却始终没有儿子。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司马昱对儿子的渴望简直迷了他的心窍。
此时,有人把一名相士介绍给了司马昱,据说这个相士道行很深,特别会看女人,只要女人从他眼前一过,他就能马上知道女人能生男孩还是女孩。这让司马昱欣喜若狂,他毫不犹豫地将为自己的儿子找娘的重任全权委托给了这位相士。相士把司马昱所有的姬妾都观察了一遍之后,断言没有一个能给他诞下儿子。但是司马昱并不死心,他让相士将选妃范围扩大到王府里所有的女人,每一个女人都让相者一一验看。当看到李陵容的样貌时,相面先生终于吐出:“就是此人。”大费周章、历经波折的司马昱,终于在最后发现了李陵容。
李陵容的样貌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堪入目,难以接受的。对于相士给自己找的这样一位老婆,司马昱心里是十分难以接受的,但考虑到传宗接代的大业,他还是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召之侍寝”。不久,李陵容果然顺利怀孕。李陵容为此还告诉宫中其他女人,她曾梦见“两龙枕膝,日月入怀,意以为吉祥”。司马昱一听也觉得事有蹊跷。几年的时间里,李陵容先后为司马昱生下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正所谓母凭子贵,李陵容在宫中的地位节节攀升。
公元371年,五十一岁的司马昱登上了皇位,封李陵容为淑妃。由于司马昱并没有册封过皇后,因此李陵容在实际上就相当于后宫之主。两年后,司马昱驾崩。十岁的司马曜顺理成章地继位为孝武帝,作为母亲的李陵容地位也是一路扶摇直上,成为尊贵的皇太妃,仪式服装上已与太后基本相同了。二十年后,李陵容的次子司马道子上书,劝哥哥封母亲为皇太后。司马曜听从了弟弟劝谏,不久尊母亲为“皇太后”。司马曜驾崩后,他的儿子司马德宗继位当皇帝,又尊奶奶为“太皇太后”,李陵容的地位又再升一级。就这样,长相普通、出身卑微的李陵容仅仅因为“碰巧”,不仅飞上枝头变成成了后妃,而且还因为生了儿子的原因,母凭子贵,使得她在错综复杂、明争暗斗的后宫中,一直被夫君所眷顾,牢牢地守住了自己的地位。更幸运的是,她的儿子、孙子们,一个个都顺利地继承了帝位,她的后半生反而越过越好,一路富贵。纵观历朝历代的后妃命运,这可是十分罕见的。李陵容命中似乎注定是为了“生天子”而来的,所以,在婚姻和生活中,她的人生虽然乏善可陈,了无生趣,但作为母亲、女人,她无疑是幸福、幸运的。
这些个神奇的女子,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徒留下神秘,叫我向往破解其情其景。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