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作文 历史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文案

2019-03-07 高一作文 类别:叙事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作文 历史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作文  历史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文案

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作文 历史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文案: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下学期学习历史必修2“经济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活动、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了解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
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二、学生现状简析
今年任教高一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所以教学将在基础环节中展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经济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经济活动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作文 历史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文案:

中学历史学科教案课题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时第2课时教者朴咏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能力目标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目标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教学手段课本、练习册教法与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板书设计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王朝的建立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三贞观新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及设计意图学生行为及设计意图时间教师主要处理好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和科学性只是讲解之间的关系;二是历史知识的由远及近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提出问题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历史的位置,对人类生活等产生的绝大影响。产生兴趣。5’讲授新课: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长安(今西安)解析隋灭亡的原因阅读小字,让学生对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的统治有一具体了解。10’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唐太宗的即位626年李世民2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设计思考题总结:刚直不阿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富于谋划的房玄龄;善于决断的杜如晦;出身贫贱但才华横溢的马周,加深学生对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印象。三贞观新政改革赋役制度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义》完善科举制四完成材料阅读和自我测评简介中国封建社会的王位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与李世民“杀兄逼父”即位的故事。思考题:1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善于纳谏?2怎样善于纳谏?如何善于用人?3善于纳谏和用人有何影响?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组织学生讨论:你如何看待“贞观之治”?你对唐太宗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巡视、指导自主学习及学生操作,并对发现的共性的问题进行课堂提示或指导。2.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时进行提示如有学生了解此故事,可由学生自己讲更好根据任务目标,使用课本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完成任务。学生分组讨论15’评价交流:1.部分学生代表演示操作并讲解步骤,同学评价。2.同学分组讨论本节课中所学到的新知识,选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及补充。1.组织学生演示讲解操作过程,组织学生评价,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2.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发言,并对学生没有提出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1.演示讲解操作过程2.分组讨论、总结新知识3.听讲教师补充10’强化练习1布置练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2.巡视了解学生练习情况,对共性问题集体指导。3.布置课后作业1.独立或合作完成练习任务。2.听讲:教师对共性问题的讲解3.课后完成作业5’课后反思与新学期改进:

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作文 历史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文案:

一、新课标理解:
1、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
3、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教学过程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以前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出发来命题的,有时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过程目标之一。显然,在新课标下,以往的教学过程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确定教学过程目标时,应该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这些教学目标能不能转化为教学过程目标,如果能够转化,又应该如何转化。
二、新课程教材分析:
1、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显然,解决新课标下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教学过程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已经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教材。这些教材虽然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采用的基本知识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地方大相径庭,基本知识点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不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范本,而且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在进入试验区的省份,也是多种版本并存,同时使用几种教材。一纲多本、一省多本,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因为如果平时的教学过程依然按照过去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必然导致未来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区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学情与师资状况:
1、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所了解。
2、高一历史备课组共4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高中教学经验,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个人业务素质相对较强,重点是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四、教学教研计划措施及进度:
本学期我组将以学校及教务处计划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多进行备课组备课活动,加强新教材的研究和钻研,多交流,多学习,以期达到共同提高,促进同组教师专业养成,课堂注意讲究方法,以期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取学生读书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这样的研讨中不断地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组的战斗力以促进全体学生历史水平再上新台阶。主要计划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作文 历史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文案:

高一历史必修2学案及答案(2.1-2.3)
第二单元第一课:《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知识链接】
1、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3、《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4、(08?江苏)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基础过关】
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
自给自足的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
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解体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解体表现:
①农村家庭衰败,造成耕与织的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农产品商品化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3)解体影响:
①自然经济解体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②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市场、劳动力、原料)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背景:清王朝面临
目的、实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维护清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主张、口号: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后期以“求富”为旗号。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代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大多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有些商人为了赢利,投资入股,这些民用工业,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③从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十年之中,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结果:清军在中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了。
评价: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开端,诱导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③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认识: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历史背景
①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2、产生:
时间:
途径:①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矿业。
②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分布区域:上海、广东、天津等地。
代表性企业:方举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特点:分布:集中在,内地很少
结构:绝大部分是,重工业很少
基础:资金少、规模少、技术力量薄弱,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
意义: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自主探究】
“风云浙商”在当今媒体频频出现。近代民族企业家里,“宁波帮”曾经叱咤风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八八七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二(通久源纱厂)纺纱机器现经安妥,开工在即,外洋机器厂派洋人二名来甬(宁波),已为该局雁佣。……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搅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
一一金普森等《浙江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阻力?(6分)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浙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这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吗?为什么?(10分)
第一课:晚清中国经济结沟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知识链接】CCCC
【基础过关】一、1、自然经济2、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手工棉纺织业
二、内忧外患、西方先进的科技、奕、曾国藩、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甲午中日战争
三、19世纪60、7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
【自主探究】
(1)宁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甲午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略的加深,当地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为近代民族工业提供必要的劳动力;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甲午战争后也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三层意思,每点3分)
(2)主要障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西方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本国封建势力和一些陋习也在一定对民族工业起阻碍作用。(最大障碍2分,其他阻力至少列举两个,4分)
(3)主要在纺织、火柴等轻工业。这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因此只有在轻工业领域有所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为外国资本所垄断。(领域2分,普遍2分,原因6分)
第二单元第二课:《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
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知识链接】
1、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
2、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B.3个C.2.5个D.0.55个
3、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
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D.中庸自保思想
4、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5、(海南单科)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9%上表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B.抗日根据地扩大C.国际援助的增多D.民营工业的发展
【基础过关】
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短暂春天)
1.原因
①的鼓舞: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③反帝爱国运动和“”思潮的推动;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
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2.概况
①成为当时最大的新式企业,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显著;
②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如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等。
3.特点: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①体系:轻工业显著,重工业薄弱。
②力量:在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外资超过民族资本。
③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④时间:短暂。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了。
4.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二、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的发展
1.原因
⑴国民政府的建立,并很快统一了全国。⑵为巩固统治,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的经济政策:
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业;开展“改订新约运动”
⑶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2.概况
(1)工商业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2)官僚资本发展迅速: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形成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3)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
三、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①沦陷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行经济掠夺;②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
2、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原因:
①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①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大量输入,对华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②与国民政府签定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进一步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自主探究】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⑴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
⑵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2分)
⑶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6分)
⑷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第二课: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知识链接】ACCDA【基础过关】辛亥革命、实业救国、欧洲列强、纺织业
【自主探究】
(1)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1分)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1分)⑵一战期间
(3)迅速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状元实业家特殊的地位和经历,尤其是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衰落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对华经济侵略。
(4)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第二单元第三课《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命运》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链接】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基础过关】
一、历史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
民族工业自诞生以来受到、、的压迫。
一、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1)限制机器进口;(2)攫取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3)侵华战争摧残;(4)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1)封建政府不正式承认,严重束缚阻碍:甲午战争以前,都没有得到正式承认;
(2)苛捐杂税勒索:以厘金的危害最大;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1)大举内债,滥发纸币;(2)官僚直接投资、加入官股;(3)官僚收买、敲诈甚至没收;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抵制洋货、购买国货2、投身反帝爱国运动3、要求提高政治地位,发展实业
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
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的重要经济前提。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
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因而不能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考点拓展】
1、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不利因素:
①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③后天畸形;(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大部分是轻工业)
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有利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认识
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自主探究】
1、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1912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扼要指出其成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原因。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
(4)综合上述材料和答案,归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处境。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近代民族工业的上述特点和处境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如何?它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
第三课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命运
【知识链接】A【基础过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自主探究】
1、(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入侵;洋务运动的官僚资本产生.
(2)1912--1925年:上升;1925--1949年:下降
上升的原因: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鼓舞);一战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下降:日本侵华(日本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长期的战乱,缺乏有利环境;美国经济的入侵。
(3)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
(4)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抓住机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2、(1)特点: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2)民族企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3)民族企业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4)处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原因: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5)政治态度:对外来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反抗的要求,又有妥协性和依赖性;影响:他们一方面同外来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斗争,推动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发展,但同时这些运动总是不彻底的。例如,戊戌变法运动(或辛亥革命)。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