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严肃对待的训诫作文 严肃对待的训诫文案文案

2019-03-07 高一作文 类别:话题 3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严肃对待的训诫作文 严肃对待的训诫文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严肃对待的训诫作文  严肃对待的训诫文案文案

严肃对待的训诫作文 严肃对待的训诫文案文案:

我一向偏爱完美。做事必尽心尽力,总希望做到最好。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对自己非常苛刻,常常活得很累。
如果只是对自己苛刻,我觉得还不是大问题。自虐无关乎他人,害处不大。然而,对自己苛刻,对别人的要求势必也高。如果有谁跟着我做事而不如我意,我常常怒形于色。我不善于掩饰自己。自虐进而虐人,得罪了别人,自己不知道,还以为是为别人好。
我现在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认为我自己还不够宽容,胸襟有限,器量不大。从抽象的道理层面而言,我早就懂得世界是不完美的,要学会包容。但实际上很难做到。我尚未做到。
宜宽宜和,忌刻忌巧,这是应该严肃对待的训诫。我要学会忍受自己和别人的瑕疵。努力包容所有的瑕疵,除了苛刻。苛刻不止是瑕疵,它是巨大的人格缺陷。

严肃对待的训诫作文 严肃对待的训诫文案文案:

也许现在说军训有点迟了,可能吧……
认认真真做事,认认真真过日子
——题记
“失败了,大不了重新来一次,我们不可以输气势,别人可以把自己绊倒,自己绝不可以把自己绊倒!”这句话是教官说过的唯一一句“人话”。而这句话对于我来说,不仅仅让我记住了一个人,更让我记住了一段经历。
时间的摆钟上,结了厚厚的一层蜘蛛网,用手轻轻拂去后才发现早已不再是军训的时间,心中不免有点伤感。
人做事很奇怪,有得有失———失去一些时间,换回一些记忆。在我的记忆中,教官是个让我找不到任何形容词形容的人,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想到个词:仁慈。仁慈的“仁”是一个单人旁一个二,所以一个人比较“二”就叫“仁慈”,他就是那个“二二”的教官。
他是个烂人,更是个恶人!他让我们站长达一个小时的军姿,让我们一大清早揉着惺忪的睡眼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听我口令,坐!”当我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觉他是全世界最可爱的人,但并不是好人。我从不认为他是个好人,尽管他教给我们许多道理,说过许多经典语言,给我们起的外号够叫一年的。不过功过相抵,充其量只能算做一个还行的人,一个让人不讨厌也不喜欢的人。
那天汇操结束,教官连声“再见”都没有说,敬完军礼后就离开了。一个军人用他们的方式和我们告别后就消失在视线中。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心中竟对这个烂人有些许不舍,舍不得教官,也舍不得军训。
回到家,那身迷彩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也许,那身曾被我说成是“绿蛤蟆”和“兽皮”的衣服,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再穿了。也许,那种五味俱全的军营生活,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再体验了。耳边回响着教官的口令,头一次发现那惨无人道的命令是如此的亲切……
短短一周的时间告诉我:“生活就要像军训一样,认认真真的!”

严肃对待的训诫作文 严肃对待的训诫文案文案:

《尚书》曾言,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身处紫陌红尘,也需深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对己,不宜过于松散,对他人,不宜过于苛刻。君子之身,静以修身,俭以修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何为君子,大概就是心如明镜,澄澈透明。能够擅用谏臣的君主,心中无不是端着一把尺,这把尺是他治理国家的标准,也是严以律己的分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别人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古有名言,宰相肚里能撑船。对待别人,我们也应做到将心比心,宽容待人。对于出言羞辱自己的廉颇,蔺相如并不生气,反倒处处避让,面对廉颇的负荆请罪,他并不趁此机会苛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意思是说,以严格要求别人的态度要求自我,以宽容自我的态度宽容别人。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以前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大海因为宽容,而变得浩瀚无边;天空因为宽容,云彩绵绵而美丽动人;山峰因为宽容,汇集细土尘沙而巍峨耸立。人就应学会宽容,才能放出异彩。律己宽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个人具有很高素养的标志。身处尘世,必要掌握处世之道,才可安身立命。对人不可过于严厉苛责,否则物极必反,他可能不领略你的好意,反而成仇敌。《尚书》中有言: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孔子也道:吾日三省吾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小事上不过分计较,大事上先反省自己。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分的苛刻只会激发人性的黑暗,反而偏离本身的意愿。对于朋友也是如此,毕淑敏的曾说过,我们对待朋友不可有过多的要求和期待。朋友在一起本就是共度快乐的,他们无义务接受我们的求全责备。我们也无权责怪。人性本就存在弱点,一味的批评和责怪正是抓住了这些弱点所在。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做到对你真正喜欢,更何况,人世间安有圣人?人只要跟他人接触了,就难免有摩擦。而人要是发怒了,就会像只失去理智的野兽一般。发怒的自己,算是自己内心阴暗的一面。通过发怒后做出的举止,通常可看出此人内心的阴暗面有多大。不仅如此,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会由此土崩瓦解。就算日后如何弥补,在他人心中留下的阴影面积也只能减小,不会消失。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既然有如此弊害,如此才能去除呢?不说去除,我们只能说避免或减小。从对人对己两个方面来说,有句话可以为证,“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他人要求低点,对自己要求高点,这样做,不仅自身素养会提升,与他人的矛盾冲突自然就减少。何乐而不为呢?分寸,是最难把握的。正如敲鸡蛋,力过了则蛋黄碎,力小了却又不能将其敲开。对自己和他人亦是如此。从古就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样的句子。对他人不求全责备,对自己则要严格要求。正是这样的“分寸”,才能使人进步。对人松,对己紧,一松一紧之间,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不斤斤计较的宽广胸怀,是精益求精的无上精神!每个人心里都是自己的天堂,享受舒适慈悲和被关怀。可身边不免有人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反而伸长手对他人力求完美,这样两面派的人让我想起《尚书》里的一句话——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大概意思是:对别人不严格要求,对自己要严格唯恐不够,这是现如今人们缺少的修身准则。吾日三省吾身,若如对自己没有尺度,何以干涉他人?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没有什么是会完美无缺的,切莫求全完备,本就是人生的信条之一。蔺相如不争不怨,于是成就了赵国的不亡,赢得了廉颇的敬重;汤和心如明镜,于是成就了大明的辉煌,躲过了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屠刀;楚庄王宽待兵将,于是成就了楚国的强大,获得了将士的忠心。正是因为曾经的宽容,才会有今日的精彩;正是因为曾经的淡然,才会有今日的璀璨。律己宜带秋风。秋风,是肃杀清冷之风。为人当有寂秋的清正。对于陋习缺陷,当以秋风扫叶的肃杀猛烈一般毫不留情。唯有如此才能克服自己性格的弱点,在自省之中逐渐完善自己。正如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日日反思,严于律己,终开辟大唐盛世。处世须带春风。春风,是融洽和煦之风。处事当有初春的温和。对交往之人,当以春风拂面的婉转柔和一般宽容恭敬。孔子认为恕是可以终生奉行的一个字,因此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言。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忍辱宽容廉颇,终得“将相和”之佳话。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我们既要有事事自省,修身律己的习惯,亦要有天空大海般的胸襟,怀有容纳百川的气概。一个人处于这社会中,最需要把握的就是分寸感。《尚书》中所言:“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就是一种好状态。试想,倘若连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优良行为,却偏偏要求别人去做,他人怎会同意,接受。很显然,你并没有把握好分寸感。你并不知道对自己和对他人要求的分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训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依旧在闪耀着自己的真理性光辉。试问,别人若强加给你,你自己不喜欢的物品,你是否会真的感激,真的想要?《鱼我所欲也》作出了解答:“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原因很简单,人都是有骨气的。你不懂的这一浅显的道理,自然便不会知晓分寸感的重要性,更不会去尝试努力把握分寸感。终了终了,一盘散沙,溃不成军。分寸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界限。不去把握分寸感,便仿佛失去了人与人交往的微笑,后果不也预计。长大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必须的。真的认为分寸感很重要,不是说说而已。

严肃对待的训诫作文 严肃对待的训诫文案文案: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多少年来,这句话成为无数人修身养性立世持家一贯坚守的经典训诫。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苍生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凡尘的眼力,那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人生的高峰!在物欲横流、人性沦丧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那份内在的淡泊。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抛弃权欲、物欲,守候清贫坦然面对身边的繁华喧嚣纸醉金迷。我们有着自身的人生价值体现,教的学生家长满意社会满意,走在外面一身朴素却能散发迷人的光泽,这应该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够真正看透看开,能够真正做到与世无争,淡薄名利又谈何容易!为了自己的事业,忽视了健康,淡漠了亲情、友情,甚至可以丧失人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分,为了证明自己的水平,为了得到一点点奖金,为了做一名所谓的优秀教师,为了一个虚拟的职称,总之,为了一切个人利益,许多老师不得不采取各种非常手段。抹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的天性,扼住祖国命运的喉咙。 淡泊,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一份远离名利、是非、欲望的清澈心智。名和利,都是过眼烟云,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生为名利所累,实在是本末倒置。 淡泊,是一份明悟的感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淡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一份淡泊。但是必须要清楚,淡泊人生,并不是消极逃避的处世态度,也不是看破红尘的思想懈怠,更不是消极避世的一味沉沦颓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这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
工作之余说说闲话,调节一下气氛,放松一下心情,也属正常,全都憋着,没准会憋出病来,看得见的深度那才叫深度,要城府太深了,无法看见,就该叫深渊了,那才是最恐怖的……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持一份学习的心,愉快地享受工作与生活,如此,不快乐也挺难的!所以,选择淡泊吧。不要把什么名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这些虚名看得太重。抛开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纯净……扪心自问,或许,我们只能在这个社会做着自己。该追求的去追求,该放弃的得放弃!当你看淡了一些的时候,或许,你已经淡泊名利了。随遇而安,不用去刻意。今天你想这样,明天可能又换样了,总之,去做自己想做的!做完了也不要后悔,没用。好好的做一个人就好!不迁怒,少愤怒。大道理讲不完的。
呵呵,自己去感悟或许会好些。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严肃对待的训诫》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严肃对待的训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严肃对待的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