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作文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是什么文案

2019-03-12 高一作文 类别:其他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作文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是什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作文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是什么文案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作文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是什么文案:

文化,什么才是文化?中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给我们这样讲述:“文,乃文采,文藻。化,即造化大自然,讲究大自然与人和谐相依。”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文化啊!想到这里,不禁再次翻开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嗅着空气中弥漫的墨香,再次沉醉在这古典诗词中的漫漫柔情里。
沉甸甸的梦中,又见我爱慕的他,站在骊山下,天空中朦胧的细雨,更昭显了他忧愁的目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容若这两句词,参透了世情,问懵了苍生。初见即是收梢,不用惋惜,不要落泪。留得住初见时心花无涯的惊艳,才耐得住寂寞苍老。如若,人生只如初见,那些世事沧桑,不必再去理会,只留这绝美的回响,留于世人留恋。所以安意如说:“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故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惊魂。
辗转到小轩窗边,见爱妻正梳妆,本想举案齐眉,疏不知猛地一惊,那只是梦境啊!它洗润了眼眶,抱头痛哭的,是东坡啊!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妻魂归,独留他于人世间,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苏轼,是至情至性之人,它的豪放文迈之辞,至今无人能与之媲美。可以说,他是诗词中的一朵奇葩。在追逐名利的社会中,他却不为之所动,淡然处世,也许这就是他的异人之处吧。
泪眼朦胧中,有隐约看见惆怅徘徊的李后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国破!他是一国之君,如今却被俘在这小小的阁楼中,他痛,他狠。本不应是帝王身,若成为像李太白那样的闲云野鹤,定当成为一代文豪。可惜命运弄人,生来就是那高高在上的权位。也许他会在心中呐喊:我想要的不是那样的生活!他有那么多人艳羡的权力,也许可以这样说,该有的他什么都有了,但他的世界却存在一个缺口。自由,他渴望的是自由!李煜,一个本不应该这样度过他一生的男子,最后残留着一丝尊严,引颈自杀,英年早逝,可悲至极!
这是我爱慕的诗人啊!这是令我悲痛,令我感动的诗词啊!温飞卿、黄庭坚、晏几道,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文豪啊!现在却沦落在这充斥着铜臭味的世界里,受着所谓物质生活的熏染。励志,言情这类的小说摆满了货架,纯粹的文艺书类早已无人问津,为什么?只有低微的人才能写出那样低俗的小说,也只有庸俗的人才能沉迷于那样庸敝的文字里。
我也许诠释不了诗词中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但这是我执着追求的,是我爱的。而现在,我却眼睁睁的看着它被执着于功利的人们践踏,被那种低俗的文字压迫,我不甘!
文化仍那样呈现在我们面前,只是它的根被慢慢腐蚀。总会一天,它会如同一棵饱经沧桑的树一样,在微光下那样灿烂的地平线上,轰然倒下,留给我们的,只剩下残渣。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作文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是什么文案:

巍巍中华历经五千年风霜雨雪的洗礼,传承下了源远流长的文化风韵。
唐诗宋词是中华别具一格的文化风韵之一。唐诗,我独爱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李白的闲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志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的淡然。宋词,我独钟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的憔悴。“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是李清照的孤寂。唐诗宋词中无一不透出中华特有的韵味。
中华之音乐也是一大国粹。中华的乐器有编钟,箫,笛,琴,琵琶等。中国音乐主要以管弦为主,且乐风悠扬,多能抒发内心情感。箫是文人雅士的乐器,琴,筝是风尘女子的乐器,二胡,鼓是民间艺人的乐器。在中国,乐器代表着中华的灵魂。
中华韵无处不在,它既藏在文人墨士的诗文中,又藏在亭台楼阁中。总之中华文化处处都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
中华不仅有诗词曲赋乐,还有山水画。山水画没有西洋画那样的色彩,也没有抽象派的夸张,更没有素描的写实。中国山水画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清清白白。这不仅体现出中国画的内涵,更体现出中国人的品格。
要说什么能代表中国,非瓷器莫属。瓷器英文译china,中国的英文译也是CHINA,由此可见瓷器已经在世界人的心中成为中国的符号。瓷器的形成正如中华的形成一样。起初只是有了泥塑的外形,再放进窑中煅烧直到成型,再经过画工的描绘,成为一件精美的瓷器。瓷器需要将陶泥经过百般摔打,千番煅烧,才能有完美的骨骼。正如中华经过百般辛苦,诸多磨难,才具有如此气概。
中华文化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几千年历史的传承。文化是我们的底蕴,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的灵魂。中华文化的韵味不是几个文字就能表达出来的。当然中华文化不仅仅是中华的传承,它还象征着中国,代表着中华的形象。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根,更是我们中华几千年屹立不倒的基础。中华文化具有中华独特的韵味。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作文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是什么文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秋叶早已飘零,岁月日渐消逝,那些久远的笔墨,如秋叶般发黄,退色,只有那稀薄的记忆,才能激起古典的碧波。
一盏油灯,一杯清茶,几句诗词,勾勒出万株桃花,将岁月系在一起,成为那古典浪漫神话。
是否你还记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否你还会不时地听见“竹笛深夜情脉脉,竹风瞻雨寒窗滴”。是否你还会在朦胧中看见古瓦。青苔,一任阶上点滴到天明”也许那只在你的梦里睡去……
窗外的雨,是古典情怀的泪。他下着滴着不曾晴过,她滴在了雾里、松间然而又有多少汇成江流,注入赤子的心中。
当你缓缓走到镜前看见那似是美丽的自己,你会想起什么?当你轻移莲步徘徊于明月松间你会忆起些什么?当你遇景生情遇咏诗句,可出口又止时……我想古典情怀早已黯然。
是谁让你魂牵梦绕于唐朝,是谁让你心弦叩动于两宋,是谁让你听着风铃,驾着战马,回到那逐鹿中原的三国时代……
是的他便是中华文明的血液,中华文明的脊梁,是那亘古不变的古典情怀。我低徊不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就是古典情怀的命运吗?挥袖之间,枫叶将微黄的纸张染色,摒弃了一个缤纷的梦境,那美丽的古典情怀。犹如一个美丽的传说,渐渐的在记忆中不记得他的轮廓。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作文 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是什么文案:

晓风残月,寄托千年的绮梦,小桥流水,述说万事流传之佳话。华夏文化之中,多少纷杂事,尽然在诗词歌赋间。那是一种美好的寄托,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是清明的思念、是朝气的抒情、是生命的呼唤,是诗人直抒胸臆的情感,也是我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
有人说,不读诗书,不足以知上下五千年文化,有人说,不读诗词,不通晓华夏文化之精粹。古今多少事,付诸诗词间。还在幼稚园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已经能磕磕绊绊的读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步入小学时,我们已经能够口齿清晰的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能够理解诗人李白思念故乡的情感。当我们逐渐成长,我们也已经懂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学习真理。
诗词,是情感的凝聚,是寄托我们美好愿望的一种抒发方式。唐有李白、杜甫、杜牧之辈,他们的诗歌传颂千古,尤其是诗仙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沉迷其中。我最喜欢便是他写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多么豪迈的情怀,让人向往。宋朝有李清照、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我最喜欢的还是李才女的词,辞藻华丽、用语经典,字里行间尽是情感的流露,正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可能没想到千年后的现代人会用她的词作曲,以此命名电视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是中国文化中最丰富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让中国这般拥有多如繁星的诗人、词人,他们为人类文明的进程贡献了很大的心力。虽然现在诗词文化不再如从前那般盛行,但是我相信这种文化终会被人们再拾起。


结语:《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情怀》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