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商山早行作文 商山早行古诗文案

2019-03-11 高一作文 类别:素材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商山早行作文 商山早行古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商山早行作文  商山早行古诗文案

商山早行作文 商山早行古诗文案: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2.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3.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4.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5.凫(音符):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鉴赏
这首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商山早行作文 商山早行古诗文案:

1.行游金口寺,坐爱玉泉名。
2.行尽伊吾道,胡天气候殊。
3.行行重行行,忆君行路难。
4.行逐溪流过野亭,望疑山色绕空冥。
5.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
6.行橐萧萧又出门,岂应踪迹溷东园。
7.行役日复日,奈何歧路长。
8.行人十年归不得,夜上戍楼看明月。
9.行过多歧又问歧,云林深处到来迟。
10.行行策马出皇畿,古木霜寒独鸟飞。
11.行舟少住更听歌,江上东风吹绿波。
12.行似针氈动,卧似栗裘图。
13.行尽春山翠万重,新林浦月坐闻钟。
14.行趋紫薇阙,俨是北辰居。
15.行路何难?尘沙如霰。
16.行人折柳寄相思,又见春风换故枝。
17.行行欲少歇,争奈客途长。
18.行役何仓皇,登涉念徒御。
19.行尽蓬莱弱水源,今朝忍渴过昆仑。
20.行到深深一翠微,人多畏虎闭山扉。
21.行人晓饭青山里,驱马苍茫经洛水。
22.行乐难逢在晋京,人生谁得俟河清。
23.行寻流水从吾好,卧看青山奈尔何。
24.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
25.行行道转远,于役定何求。
26.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
27.行行身渐高,长袖掠花梢。
28.行藏那用卜,皱面不重红。
29.行乐何妨纵水嬉,劝耕犹喜及花时。
30.行入投龙洞,青青见竹竿。
31.行藏本同涂,明哲遇辄安。
32.行行下长浦,玉手把荷叶。
33.行乐湖南树,清阴为飒然。
34.行到溪源尽,青山无俗氛。
35.行家织锦成染别,牡丹花红杏花白。
36.行行离故里,洒泪别交亲。
37.行旅忽闻雁,仰看天宇清。
38.行尽清溪到水涯,好山环绕故人家。
39.行旅正纷然,危亭古道边。
40.行年五十壮游肠,几把他乡作故乡。
41.行吟不放盏,坐钓亦携书。
42.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43.行看采华曲,尽是泰阶平。
44.行看采花曲,尽是太阶平。
45.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46.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
47.行遍回廊小立时,轻风吹动隔墙枝。
48.行春桥上月如钩,行春桥下月欲流。
49.行尽河桥柳色边,片帆高挂远朝天。
50.行人促家信,把笔倚前轩。
51.行雨行云少定踪,梦回时节怕闻钟。
52.行止常惊坎窑中,衰年欲作嗫嚅翁。
53.行至二十日,来临鹦鹉洲。
54.行到罗纹两华昏,似怜重见故披云。
55.行极天南仍卖文,屠沽闹里掩重门。
56.行道出深树,空庭秋飒然。
57.行止因人定,仓皇为计非。
58.行爱溪中水,坐爱溪上山。
59.行经百度水,祇是一漳河。
60.行尽沙村路,林塘得隐居。
61.行县淹朝雨,盘山转路迟。
62.行乐三春好,春来转剧愁。
63.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

商山早行作文 商山早行古诗文案: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解
1、逐水:顺着溪水。
2、去津:古渡口。
3、坐:因。
4、隈隩:山崖的幽曲处。
5、物外:世外。
6、房栊:窗户。
译文
渔船顺着溪流走观赏山水一溪春;古老的渡口夹岸的桃花艳丽缤纷。坐看红花一树树忘却究竟走多远;行至青溪尽头空空荡荡不见有人。有一山洞入口暗行小径开头曲折;走不多远旋即看见陆地广阔无垠。远远望去有一个云树相聚的去处;近看却是千家万户种满花卉竹林。樵夫最初自我介绍他们汉代姓名;村中的居民都没改变秦代的衣裙。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武陵的桃花源;还在世外仙境建起了自得的田园。月明高照松下房舍窗棂一片清静;云中朝阳初露到处是鸡犬的吠鸣。听说来了凡人大家集拢来看究竟;竞相引领回家打听家乡近来情景。天一亮,他们就开门打扫街巷花径;傍晚,渔人樵夫便乘小船回到山村。当初因为避乱先人离开混乱人间;再说来到这神仙境地就不想回还。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至今已不再怀疑仙境之难于闻见;只是尘心未尽仍然思念旧的乡县。出洞后尽管觉得桃花源山水远隔;始终打算辞家去桃花源长期游历。自以为走过的旧路应该不会迷向;怎么知道山峦沟壑而今已经改变。当时只记得进入山中后很远很深,沿着青溪几经转折才到深邃云林。春天已经来到遍溪都是桃花流水;辨不清桃花仙境该到何处去找寻?
赏析
王维的以抒写山水著称,此诗尤胜。历来评价王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细读这首诗才知道这话不假。??诗以陶潜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它能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传于世。??这首诗段落与陶潜的散文相仿,但画面却比陶文来得生动优美,绚烂多彩。全诗笔力舒健,韵脚多变,平仄相间,从容雅致,活跃多姿。

商山早行作文 商山早行古诗文案: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商山早行》作文的经历,对《商山早行》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商山早行》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商山早行》,希望对大家写《商山早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