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诗与远方作文 文案

2019-03-10 高一作文 类别:诗歌 1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诗与远方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诗与远方作文  文案

诗与远方作文 文案:

诗与远方
山水草木,
诗酒琴茶。
莺啼绿柳,
观楼台烟雨中;
停车枫林,
赏霜叶红于花;
行宫见月,
聆雨闻铃肠断;
雨过花落,
听满庭莺乱啼;
摘花煮茗,
修篱种菊,
调丝弄竹。
粗茶淡饭,
一萧一剑,
一书一琴。
看尽世间繁华,
寻遍诗与远方,
品全人世沧桑。

诗与远方作文 文案:

在如今这个繁华喧闹的世界,诗可以抚去人心灵的浮躁与杂念,指引着我们走向远方。
今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众多观众喜爱的节目,其收视率节节攀升。
诗能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你心无杂念地去领略另一种情怀,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闲适。那时的社会也有官场、有人情世故,但他却能拥有常人所没有的远见和胸怀,宁愿这样归隐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穷困潦倒、比起心为行役,他宁愿放弃官职与厚禄,而选择诗与远方,从而成就了他世外桃源的诗意人生。
诗不仅能让你领略别样情怀,亦能让人崇尚美德。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即使贫穷,但不以为忧,反而是心境恬淡。在物质上竟无要求,只要精神富足就心满意足,这便是诗歌赋予人的崇高美德。
远离诗歌的人,一味的追逐物质,丝毫不注重内在的美德。有一名日本运动员就是这样一个低俗的人:在记者访谈会上竟将记者价值近几万元的摄像机顺手牵羊。几万元对于身价过亿的运动员来说,并不算什么,但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取决于他毫不注重美德的培养,冠军与盗贼仅一步之差。
若我们能像刘禹锡一样注重于精神美德的修养,诸如此类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学诗能我们让养成勤奋刻苦的优秀品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仅读书是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勤奋、不怕吃苦。
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的武亦姝能迅速成为“网红”被大家关注,便体现了这一点,她用了一年的时间将所有的诗词学了一遍,却未夺得第一次的冠军。但她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不懈,第二年她成功了。她被人关注是应该的,因为她值得我们关注。
若我们拥有诗带给我们的不追逐名利、注重品德修养,能够艰苦耐劳,我们定能走向遥远的远方,并且越走越远。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嫉妒他人,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带着封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诗与远方作文 文案:

远方的天蓝得澄澈,让人心醉;远方的诗美妙婉转,让人神往。
无意间在微博上看到了颇具文艺风的散记《我的诗和远方》《被冷落的手机》,便也背上行囊想要去远方,去逃离这被手机主导的城市。
桂林的山水果然名不虚传!那不高的叠山被云雾缭绕,这般朦胧,似那羞涩尚未出阁的少女。随便的一处池塘里便可见池底的水草,妖娆舞动,撩人心弦。天空很静,安宁得像是饱饮母乳后酣睡的婴儿,这般柔润而又新鲜。身旁擦肩而过的游客们几乎都身挂名牌相机,颇有范儿地拍着在城市未曾见过的风景,这架势像要把风景搬回家。过后,便坐在路旁的亭宇里,低头赞叹手机或是相机里的檐牙高啄。
我也是个俗客。看到美景也想用手机定格瞬间,每天发一波照片,用绮丽的语言,来期待一场接连不断的点赞和类似于“真性情”“好文艺”这等赞叹之声。
有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去坐竹筏漂流。
这竹筏由五六根又大又粗的绿竹排列制成,筏上有两把躺椅,水会趁着竹筏的空隙渗上来,由当地船民掌船,一支长杆来回翻转,竹筏便在这硕大的湖心漂流。坐于此上,脚踩汪汪潭水,周围一片诗意盎然的美景,宛如一代隐居之士所在之处,妙趣横生。期间,便偷摸违背游客规定,拿起手机一通拍。
可,一个晃荡间,“扑通”一声,手机掉入湖中,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直往下沉,往前飘……这河势险峻,它又是个无情之物,头也不回地流向远方。因当地有明确规定:乘坐竹筏是不得使用手机,我只好讪然低头。
那几天以后,我突然变得很空虚,开始心神不定。眼中的美景也逐渐千篇一律,我的手开始不知如何安放,变得焦躁。我不是来到了远方?逃离了城市?为何会有这等感觉?
夜晚读书,想起此次游历,看到“偷渡”一词,似乎是点睛之笔,引起我的思考:可能我的远方只是个“好山好水好手机”的幻灭国度,它是我回避浮躁内心的托词。不经意间,一次次驾着手机之船偷渡回城!这是一次虚假逃离,这是一个时代的风气,这是如今社会最大的悲哀!
仰天长叹!诗和远方,奈何偷渡回城?

诗与远方作文 文案: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题记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是啊,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
这句话出自《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影响。谁要觉得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人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都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才是重要的。
诗可以指不同于世俗的追求和个人高尚的品格情操,”远方“可以没指每个人内心的远大理想。简单来说:”诗与远方“即指理想的生活。
”诗与远方“并不是实指,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这世界上的一种美好向往,一种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自己内心的憧憬。
在一般人的理想里,诗代表美好,代表远方,代表希望,而远方,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吟着诗,眺望远方,就不会困在眼前苟且里,人也会更快乐,不是吗?
诗与远方究竟是什么?我想它们绝不代表无度的挥霍和无聊的炫耀。诗与远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去某个景点,发一张美图过的照片,在配上”诗和远方“这几个字,这仅仅是些许人的一厢情愿,他们觉得,这就是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的第二个特点,是一种无负担的行为,它可以没有大量钱财做后盾,但契约社会中规定给你的事情应该完成。这是一个在契约社会中获得相对自主的关键条件。
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仍不免照旧日常,柴米油盐,美好的事情总是让人憧憬,就像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是它们更像空中的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拿来当饭吃。大多数的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一切鸡毛,对于多数人来说,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到诗和远方的价值。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诗与远方》作文的经历,对《诗与远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诗与远方》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与远方》,希望对大家写《诗与远方》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