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 文案

2019-03-10 高一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  文案

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 文案: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进亦忧退亦忧——走进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者姓名徐宝娣所属单位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联系地址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联系电话135电子邮箱xubaodi37@邮政编码2551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所需时间课内4课时+课外3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纵观他的一生,是“仕”还是“隐”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最终一句“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长叹之后,他退而躬耕南野。归隐的日子里,虽有暂时的心灵宁静得以拈笔舒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萧萧哀风失,猛气冲长缨”的积郁始终荡漾在他的心头,至死亦挥之不去。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的选择?怎样理解他“进亦忧,退亦忧”的心情?结合他的人生经历,让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很多作品,本单元将依托于此,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陶渊明诗文。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人物经历,积累文言知识。专题二,解读陶渊明之选择。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等形式研究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及最终选择,分析原因,评价人物,撰写人物小传,发到班级博客上。专题三,探究“陶渊明情结”。引导学生探究“陶渊明式的选择”为什么成了很多文人的共同选择,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无奈,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设计“我的人生选择”,发到宣传吧张贴展示,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及其主要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3.积累文言知识,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归去来兮辞》等作品。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3.通过比较阅读,运用自主点评的方法来品评人物,深度解读文章,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2.探讨不同人物“进”“退”的不同选择,引导学生养成乐观、豁达、坚毅的人格品质。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陶渊明在作品中展现了怎样的内心世界?2.陶渊明归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3.陶渊明归隐之后是否过着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4.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的选择?专题划分专题1:走进陶渊明诗文专题2:解读陶渊明之选择专题3:探究“陶渊明情结”专题一走进陶渊明诗文所需课时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陶渊明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桃花源”——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这是他“大济苍生”的壮志,然而却被黑暗的现实击得粉碎,于是他选择了归隐。《归去来兮辞(并序)》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本专题以鲁人版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主,同时整合《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相关作品。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陶渊明其人其作的目的。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及其主要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作品。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5.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认为陶渊明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他理想追求的句子是哪句,为什么?2.你能说说陶渊明当时复杂的心情吗?3.你觉得文中句式长短的变化与作者心情有关吗?4.从《桃花源记》到《归去来兮辞(并序)》,你能感受到陶渊明的文风特点吗?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田居》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有关人物传记及评价搜索网站:等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1.学生交流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1)谈谈你所了解的陶渊明。(2)你认为陶渊明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他理想追求的句子是哪句,为什么?2.多媒体展示:展示(1)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文方面的成就。展示(2)欧阳修、苏轼等大家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评价。3.初读文本:扫清字词障碍,读清句读,读出语气。4.再读文本:读出作者心情变化,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度过余生情感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5.小组研讨: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6.当堂检测: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7.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第二课时:1.回顾文本:学生诵读并讲解文本主要内容。2.深读文本:(1)文中的哪些语句特别能表现陶渊明的情感体验?作者的感情只有归家的喜悦吗?如果不是,还有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这些语句在句式、修辞方面有何特点?(3)你能用两个词总结陶渊明的文风吗?3.写作训练:(1)请拿起手中的笔,描绘作者心中的自然美景。(2)面对此情此景,陶渊明心中一定感慨万千,请以作者的口吻,描述作者归家前后的心情变化。4.背诵比赛: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作业布置:请将触动你心弦的句子记下来吧,把它整理到你的“素材库”中去。背诵《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评价1.主动交流,积极参与,质疑大胆,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2.能够从文章的语言品味中提炼作者的情感信息。3.大胆想象,书面描写生动、有个性,对他人有借鉴意义。专题二解读陶渊明之选择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一直以来,学界对陶渊明出仕与归隐的问题探讨颇多,有人认为归隐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也有人认为认为出仕才是陶渊明的人生归宿,本专题在学习教材提供的陶渊明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他的了解,探究他的人生理想及最终选择。各小组借助网络工具交流学习体会,力求合理个性化的分析人物。采用自主评点的方式对人物进行品评,学生品评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知人论世”,分析时代对作者经历及创作的影响。2.能够辩证的看待作者的人生选择。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人物,深度解读人物的内心世界。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知道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吗?2.你能还原作者归隐后的生活吗?3.你能说说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吗?4.你如何看待他的人生选择?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班级博客
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田居》等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搜索网站:等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回顾文本1.检查《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掌握情况,包括背诵及文言字词的检查。2.找出能够体现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互相交流,试着说说作者当时的心情。活动二:知人论世1.你知道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吗?多媒体展示归田之后的陶渊明作品《述酒》《拟古》等,引导学生了解躬耕陇亩的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忘情于政治与现实。既然退居江湖的生活让人心忧,那他为什么最终不再入仕呢?2.你知道陶渊明归隐背后的原因吗?小组交流展示资料,汇报结论。提示:时代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性格影响活动三:思想碰撞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出世选择,说说理由。活动四:成果展示引导学生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人物,深度解读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少于500字。要求上传到班级博客圈交流。教学评价1.能够比较辩证的看待理解人物。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3.掌握自主评点的方法,学会解读文章,评价人物。4.撰写博文,观点新颖独到,能够依据充分的事实资料有条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专题三探究“陶渊明情结”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三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是一次由点及面的探究活动。对于陶渊明“出世”之选择,古来褒贬不一,但后世竟有众多文人竞相效仿,形成了一种“陶渊明情结”,而陶潜理所当然的成为“千古隐逸之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情结”,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很多挫折与无奈,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引导学生设计“我的人生选择”。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陶渊明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学会辩证地来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本专题问题设计1.陶渊明其人其精神为何历千年而不衰?2.如何看待“进”与“退”之间不同的选择?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鲍鹏山《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孔子的气质》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成果展示你还知道哪些像陶渊明一样退而出世的人?活动二:思想碰撞引导学生分正反方,来一场小小的辩论赛:你认为“陶渊明情结”是固守精神家园的城堡还是教唆国人退缩的包袱?教师提示:正方: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这种大无畏的不合作精神历世传颂。反方:要保持特立独行的节操并不一定要以避世归隐来实现。活动三:智慧结晶共同阅读鲍鹏山先生的文章《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节选)以及《孔子的气质》,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四:推己及人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困难、方方面面的无奈,我该如何抉择,是自始不悔的“进”还是固守品行的“退”?活动五:单元总结我国的漫画家丰子恺曾说:人生应该有三层楼,底楼住物质,二楼住精神,三楼住灵魂。法国的雨果也认为,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在今后的道路上,不管“进”还是“退”,我们都要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更要追求一种高品质的人生境界。教学评价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 文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生命的高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生命的高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生命的高度。
看,那躬耕于东篱之下的陶翁,他辞官归隐,他跨越他生命的高度。是的,他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身。面对昏君,面对腐败的朝廷,他选择归隐。他,跨越了生命的高度,丰富了他的一生。即便是“茅屋八九间”,也能怡然自得。他注定是“少无适俗韵”,所以他辞官,归隐,回到他的东篱下,回到他的茅屋中,回到他的菊花边。他,跨越了生命的高度。
听,那站在岳阳楼上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站在岳阳楼上,他感慨古今大事,他挥笔而就。在他的笔下,一切景色都是如此之美;在他的心中,国家和百姓是如此之重。
看,那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他的一生注定与众不同。他孤傲,他在朝要高力士为其脱靴,在野要“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他的一生何其辉煌,力士脱靴,贵妃磨墨,这是别人不敢的啊!他,跨越了生命的高度。当别人都到边塞去时,他却从西城来到当时的朝廷。他的与众不同,注定他的人生不同寻常。他一生醉得太多,然而他的最后一次醉却是死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亮在水中,就扑进水中,这是他一生的最后一次醉。他跨越了生命的高度,连死都是一首诗。当朋友去逝,他为其选择葬地,将其背至葬地并亲自埋下。作为朋友,他跨越了生命的高度。
跨越生命的高度,丰富人的一生。学着跨越,向前,再向前,我们的一生注定与众不同。
陶渊明在一片菊花中寻找自我,跨越了生命的高度。
范仲淹在一片忧国忧民的情怀中,跨越了生命的高度。
李白在一片旷达中,跨越了生命的高度。
跨越生命的高度,丰富你的一生!

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 文案:

读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乞食》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陶渊明的归宿,也是他的初心。
年少颇有壮志,却终不得志。胸怀壮志亦心向自然的陶渊明,出生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因家境贫寒而被迫出仕。
官场的污浊不仅无法实现他“大济苍生”的理想,反使得他身心疲惫,他想逃,却又不敢逃。“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在《饮酒(其十九)》中陶渊明如是写道。本是独立之年,内心却又受到无穷的煎熬。为了糊口而低声下气,又因出身庶族饱受白眼。为什么?究竟为什么?他想呐喊,想逃离,想投身于自己向往的生活——可是生活,生活压迫着他。煎熬呵煎熬!终于在隆安五年冬,陶渊明选择了辞官还乡。

“躬耕南山下,饮酒赏佳境”“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脱离了官场的束缚,官场的污浊此刻通通烟消云散,似乎天地也变得异常开阔,连星空也变得更加璀璨。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当陶渊明回归山水,也该觉得作出的一切决定都是值得的吧,也许会后悔自己没有早些作出这样的决定!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不正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那个世外桃源?那些污浊虚假,那些阿谀奉承,作文通通灰飞烟灭。这里有的是淳朴,有的是真实,有的是自然和谐,有的是放飞自我!为了那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呐喊,他等了多少年!摆脱了一切羁绊,不再违背初衷而沉浮于世俗,而醉心于内心深处的那片净土。
晚年的陶渊明,体弱多病,生活困顿。由《乞食》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知”可见,陶渊明的生活仍旧不尽人意,“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可是,这又何妨?纵使饥寒交迫,困不住内心洒脱!也许在污浊的官场里卑躬屈膝能够混个饱饭锦衣,但这就不是陶渊明想要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晏如也!这是何等之豁然!
也许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但只要是自己选择的路,自己所热爱的,是又何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跟着自己的心走,不成为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也许路不一定好走,但也是无怨无悔吧!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于山水之间,寻找最真实的自己。这也许,就是陶渊明的初心吧。高一郑迦乐

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 文案:

做人要有几分淡泊的心态,否则欲望会让你痛苦不堪。
人生贵在淡泊,古往今来,多少名士终其一生都在向往或操守着淡泊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着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钱锺书学富五车,闭门谢客,静心于书斋,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了旷世名篇;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匠。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得失;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豁然,豁然对待人生中的进退;淡泊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珍惜眼前从不好高骛远。
拥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在、没有羁绊。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仍然保持恬静。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守住一份简朴,不再显山露水;认识生命的无常,时刻保持一种几部留恋过去、又不期待未来的心态。淡泊人生,并非消极逃避,也非看破红尘,甘于沉沦。淡泊是一种境界,要做到真正的淡泊,没有极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唐朝著名高僧慧宗禅师特别喜欢兰花,于是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栽培。第二年春天,满山开满了兰花,小和尚们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不料一场暴风雨之后,满山的兰花被乱七八糟地打倒在稀泥里,花朵撒了一地。小和尚们看到后都忐忑不安地等待高僧的数落,哪知高僧却心平气和地说:“我栽花是为了寻找爱好和乐趣,而不是要得到愤怒和埋怨。”小和尚们顿时醍醐灌顶,不由得对高僧宽广的胸怀钦佩起来。
是啊,只要我们将那些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会盈满幸福与快乐、安详与宁静。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希望在写《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山东省淄博学年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进亦忧,退亦忧——我看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