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采风镇江感怀作文 文案

2019-03-10 高一作文 类别:散文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采风镇江感怀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采风镇江感怀作文  文案

采风镇江感怀作文 文案:

乙未之春,夏意渐迫。学子与师同车,径趋镇江采风。困意忽去,抬眸远眺。入眼皆是江面阔,和颜美意心难休。兴意泛浓,起坐凭窗。
坐卧清波,运河相通。阔浪连清空,浩浩乎,万里天光淼远;大江东去也,汤汤千簇浪花堆雪。指看江中,清波浮舟楫;回眸高桥,铁索退栏窗。遥想周中客,闲暇四望,遇索桥,只道:“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其间滨水以住,散网捕捞日月;襟江而作,荷锄耕种垄亩。风萧萧兮月明,水滔滔兮情迷。
乌金上中天,北固怀古时。登旧楼,木具写古意;望多景,绍香梳红妆。清风台阁,丝竹廊榭。层上层楼,辛子凭栏处。檐牙高啄,铜铃迎舞。高处不胜意,展臂拂风呼。天苍苍,水茫茫,草萋萋,岸青青;滩涂菏泽,野旷天低。欲道水纹合静,千丝万缕锦上绣;细却清波暗涌,朝腾暮跃瑟中流。驻足俯观,巍巍然顿见雄浑;移步盈视,恢恢乎倍增豪情!
忽闻共吟苏子词,忙去趋向藏书亭。重雾瞑翠,芳歇水清。遥凝苏东坡,身如不系舟。红蓼临风,尽抒豪意。念天地之悠悠,感先人之碌碌。岁老如梭飘逝,沧海变桑田;北固楼台依旧,吟者换新颜。鸥翔寥廓尽,将卧大荒流。
望江有感,心绪难平。偶得小意,歌以赋之。

采风镇江感怀作文 文案:

镇江——我们旁边的这个城市,虽然离着我们很近,但是我还没有完过呢! 一早,我就乘着火车去镇江,半小时后我们就到达了镇江,乍一看,这座城市灰蒙蒙的,没有常州这么多的高楼大厦。 第一站:金山公园 金山公园是围着金山寺建造的公园,公园很大,有一个人工的开凿的湖,据说这条湖是连着长江的。
第二站:金山寺 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山上每一个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于此,民间流传甚广,为这座名山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说《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到过的金山古迹“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说《水浒》中“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即今镇江城)”一回对金山瑰奇风景,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驻跸金山,留下不少“御制”文物,有关乾隆在金山的民间故事传说甚多,使金山更负盛名。历代诗人、书法家、名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张祜、孙鲂、苏东坡、王安石、沈拓、范仲淹、赵孟頫、王阳明等登临观景,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遗迹和脍炙人口的题咏。唐代起,国际友人登山游览者络绎不绝。
明代日本画僧雪舟等杨居住金山两年半时间,绘有《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等有关金山的画卷,现保存在寺庙。 金山这座青螺般的小山,却包孕着许多风流往事,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骚客和游人。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过镇江”,此话自有一番道理,当你游览金山之后,便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第三站:镇江博物馆 每去一座新城市,我都会去这个城市博物馆,因为这是一个记载过去历史的地方。 镇江博物馆是原来的英国领事馆,整个建筑有着欧式哥特式的建筑风格。 第四站:西津渡历史文化街 在博物馆的旁边有一条颇具历史的街道,它的建筑颇具民国时期的风格。黑白的瓦片,半落着山旁。
第五站:吃锅盖面 去镇江必吃锅盖面。面条全国都有,唯独镇江特殊,煮面条时锅里放小锅盖。其好处是:面条易透,不生不烂。熟后不粘,不散不乱,易于清除浮沫,面汤不浊。基本制作工艺是:面锅加清水烧沸,下入面条,盖上小锅盖等烧沸后再注入冷水,让面条浸透,大沸后揭开锅盖。清除浮沫。面碗中调好味汁,加入虾子酱油、熟猪油、芝麻油和骨汤,将面条整齐的捞入碗中即可。 特点是:汤清面软,不粘不乱,味道鲜美。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钙食物。
一天快乐的行程就此要回家了,虽然镇江文化历史不差于常州,但是整体的经济还是赶不上常州。道路不宽敞,公交车也很破旧。景区的服务也一般般,要加油啊,镇江人民!

采风镇江感怀作文 文案:

当天气回暖,冬的足迹已经渐渐消失,而春的脚步却越来越近了。阳光普照着大地,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缕衣,万物复苏之际,我校展开了亲近大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镇江。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长江边上与焦山对峙的象山脚下的渡口,在渡口登上焦山3号的渡船驶向对岸的绿色的小岛—焦山。迎面的焦山大门,朱漆彩画,一对石狮镇守大门。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经过了不波亭、定慧寺、东泠泉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御碑亭。古式结构的方亭中竖立一块石碑上面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在诗中乾隆皇帝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的景色更胜金山一筹。巨大的石碑上虽然不是每个字都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字字铿锵有劲,更是凸显出乾隆皇帝对于焦山的喜爱,欣赏之情。我依稀还记得其中一句: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绕过御碑亭,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漫步那是一件多么令人身心愉悦的事啊!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观澜阁,阁前有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一株四百多年前的古枫杨挺拔秀丽,进入阁中楼上下东、南、西三面都有透明大窗,于楼上长廊观赏江景,视野开阔,近看花木扶疏,远看江涛拍案,白云飘逸,群山整秀,真是一副绝妙的图画。当我还沉浸在美妙的图画中时,一边的同学拍着我的手臂,拉着我向盛开的桃树跑去。白里透红的桃花绽放在枝头,走近靠着桃花闻了闻,一缕清香沁入心脾,令人神旷心怡。忍不住的想摘几枝但都不忍心将他们硬生生的摘下,就多拍了几张照片,将它们的美丽风姿定格在我的手机和脑海里。
不知不觉已走到出口,再次登上渡船,在渡船上看着焦山离我们越来越远,心中依依不舍,直至登上江边,向江对岸的焦山挥一挥手,与此同时在心中也与焦山定下一个约定,等到一放假我一定会带着家人再来一睹你的魅力。

采风镇江感怀作文 文案:

赏大江东去,江南烟雨,美哉! 品诗仙之奇,诗圣之怨,福也! 尝粽香飘飘,家味浓浓,幸哉! (一) 端坐长江岸边,黄鹤楼上。听涛声滚滚,浪涌浪回;看古城朴素,阁楼典雅;闻杨花香甜,茶浓四溢。我既如一条巨龙,盘踞在长江之上,感受着浪花的簇拥;又如一只蜜蜂,暗伏于迎春花内,享受着百花斗艳的美艳;还如一杯龙井,站在江南古镇中,品味江城的杂陈。 这一刻,微不足道,心中却泛起以诗人为梦的微幸福。 (二) 行走在回乡的路上,任它大雨滂沱,雷电交加,却依旧前行。因为,我知道,在不远处,是一份隔别多月的思念,是一脸焦急的等待,是一双憧憬的眼睛。又有什么,比一次相逢更为珍贵? 跨进家门,一声亲切的“爷爷”,“奶奶”,一个温暖的拥抱,一碗清香的粽子,凝聚在一起,组成幸福的拼图。 轻轻打开粽叶,咬上一口,是家的味道!我心中泛起一层涟漪。忽而想起冰心的诗句:啊,母亲,我是红莲,你是荷叶,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一刻,微不足道,如此平凡,心中却是一阵未曾停却的微幸福。 (三) 一张书桌,一杯清茶,一本书。莫大的享受不过于此,遨游诗海,细品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幽静;冥悟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乡情;想象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感受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博大胸怀。 诗,就是如此美妙,组成我们那颗最清澈如初的心。 这一刻,微不足道,心中却是诗香沁满的微幸福。 人生就是如此。在生活中那些不以为奇的事中,便是我们渴望已久的微幸福。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采风镇江感怀》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采风镇江感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采风镇江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