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作文 文案

2019-03-09 高一作文 类别:素材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作文  文案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作文 文案:

1、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2、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3、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4、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5、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6、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8、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9、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10、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1、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12、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13、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14、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5、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16、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7、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1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0、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21、蜡鹅花下烛如银。——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2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23、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4、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5、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2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7、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28、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29、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30、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31、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3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33、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6、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8、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0、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1、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3、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5、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6、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7、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0、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2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3、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2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2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5、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6、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7、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8、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9、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0、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2、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3、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4、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15、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6、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7、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8、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9、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0、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middo;中秋夜潮》
21、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22、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3、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4、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5、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6、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7、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8、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9、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0、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1、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2、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3、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4、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5、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作文 文案:

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关于春节的古诗: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唐)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杜甫《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关于寒食节的古诗:
1)孟云卿《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2)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唐)韩偓《寒食夜》: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7、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1)(唐)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2)(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8、关于七月初七的古诗:
(宋)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作文 文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5、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6、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7、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8、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10、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1、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2、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13、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1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5、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6、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7、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8、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19、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20、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21、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2、寒食清明都过却。——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23、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24、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5、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6、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7、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8、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9、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30、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3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32、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3、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5、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6、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7、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38、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39、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40、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4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2、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3、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44、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45、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46、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7、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8、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9、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0、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作文 文案:

《一》
【原文】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说】
清明节是中国人踏青扫墓、祭念先辈的日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雨中清明图:纷纷细雨中,一群失魂落魄的扫墓人,匆匆赶路,疲惫不堪,到处打听哪里有可以避雨、歇息的酒家,一牧童用手指向,远处一片杏花盛开的地方!
【点评】
踏青扫墓,祭念先辈、亲人,是清明节的核心灵魂,正是怀着对先辈、对亲人一颗感恩的心,在外漂泊的游子才会奔走千里,回到家乡扫墓,这种不忘本、不忘根的精神才能代代相传。
《二》
【原文】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解说】
端午节的起源是从谁开始的呢?从古到今都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可惜楚江,虽然长年奔腾不息,却不能为正直的大臣,洗刷掉冤屈!
【点评】
一代名臣屈原,才华横溢,忧国忧民,志向高远!却不断受到黑暗政治势力的打压,报效祖国、施展才华无门,投奔楚江而亡,遗憾千古!屈原虽然死了,但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三》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说】
中国古代重阳节,有登高望远和喝菊花酒的习俗。本诗描绘的是一幅重阳节思乡图:一个人独自在异乡作客,每逢过节,就加倍思念亲人。又到了重阳节,又到了登高地时候,遥想兄弟们在分插茱萸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今年比往年少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
【点评】
思乡之情,人皆有知。故乡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人在旅途,身不由己,要想常回故乡,谈何容易!故乡只能是我们心灵上的驿站,精神上的家园。
《四》
【原文】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说】
端起酒杯,问一问青天,明月是什么时候才有的?不知此时此刻,天上的皇宫里是何年何月?我想乘着东风飞到天上去,又害怕在天上的琼台楼阁中,承受不了寂寞和寒冷。在月光下起舞,身影摇曳,天宫哪里比得上美好的人间啊!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从雕花的门窗洒进来,照在失眠的游子身上。月亮不应该对人产生怨恨,为什么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却变得特别圆呢?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又何必为离别而悲伤呢?但愿人们都能够健康长寿,在千里之外也能共同领略感受月亮的清辉。
【点评】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的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紧扣人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宇宙与人生的自然规律,大自然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难以保持长圆,人生又怎能苛求永远团聚、没有分离呢!最后祝福人与月亮的和谐共处。全词境界高远,构思奇特,感情真挚又极富有浪漫色彩,千年来传诵不衰。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受到环境制约,悲欢离合也在所难免,只要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五》
【原文】
青玉案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解说】
这是一首描绘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景的作品。描写树上张灯结彩,布满各种花灯,好象东风吹开了万树鲜花。满天飞舞的烟花,似繁星洒落人间。十五之夜,美女如云,坐着华贵的马车,香水味道弥漫一路。笛箫悠扬,令人心醉,明月当空,时光流转,一夜劲舞。尽情狂欢之后,身着华丽的美女们,说说笑笑,体态轻盈,暗香浮动,飘然而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千百次地寻找她的身影,结果在不经意间,忽然回首一瞥,她却独自一人,在远离众人之处。
【点评】
这首词将元宵节的繁华和热闹,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展现了作者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保持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结语:《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