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 白沙渡翻译文案

2019-03-09 高一作文 类别:素材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 白沙渡翻译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  白沙渡翻译文案

《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 白沙渡翻译文案:

白沙渡[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 白沙渡翻译文案:

夔州歌十绝句[唐]杜甫
其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其二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三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其四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其五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其六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其七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其把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其九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其十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江滔滔东流至四川奉节,即古代的夔州,就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第一峡──瞿塘峡。此诗作于大历初,描绘歌颂了此处的山川形胜。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巴”、“东”字在首句重复,前分后合,构成由舒缓转急促的节拍,使人从声音上感受到大山的气势。“中巴之东巴东山”,七字皆阴平声,更属创格,形成奇崛拗峭的音调,有助于气氛渲染,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次句写江水,“开辟”用如时间副词,意为从开天辟地以来,自古以来。不说“自古”而说“开辟”,极见推敲。因为“自古”只能表达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开辟”这个动词联合结构的词汇富于形象性,能引起一种动感,仿佛夔门的形成是浪打波穿的结果,既形容出自然的伟力,又见出其地势的古老和险要。前两句从较大角度,交代出夔州的地理环境,下两句进而更具体地描绘其山川形胜。“白帝”即白帝城,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这里是公孙述割据称雄之处,也是三国时蜀汉防东吴的要冲,因它守住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所以说是“三峡镇”。在湍急的瞿塘峡江心,旧时有滟滪堆,冬日出水,夏日没入水中成为暗礁,所以“其间道路古来难”,不可谓不险。“百牢关”在汉中,两岸绝壁相对而立,六十里不断,因为它和夔州的瞿塘相似,所以用来作比。下联十四字抓住“高”、“险”特征,笔力千钧,把“高江急峡”写得极有气势。两句分承山水,句式对仗,音韵砍截,与散行作结风味全殊。如果我们用盛唐绝句传统手法作对照,就会发现此诗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传统绝句注重音调的平仄谐调,句格的稳顺;而此诗有意追求拗调,首句全用平声字,给人以奇离突兀之感。二,传统绝句注重风调,追求一唱三叹之音,尾联多取散行,一般“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发之”(杨仲弘语),构成转合,即使用对结,也多采取流水对;此诗用“的对”作结,类半首律诗,诗意的转折在两联之间,结束的音调戛然而止。三,传统绝句注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纯写景的不多,而此诗两联皆分写山水。纯乎写景,却又并非无情。它通过奇突雄浑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取得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而抒情已存乎写景之中,读者能感到诗人对祖国奇异山川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 白沙渡翻译文案:

绝句二首[唐]杜甫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其二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 白沙渡翻译文案: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6、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0、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11、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
1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13、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14、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5、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16、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1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18、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长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1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2、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2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2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28、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2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希望在写《《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白沙渡》_杜甫的诗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