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2019-03-08 高一作文 类别:其他 7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我的家乡是江苏的淮安市,我的家乡风俗很多,如:春节时吃年夜饭、放鞭炮、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庙会,这些都是传统节日,我想肯定在各个地方都有这些风俗,一年一度,给平凡的日子点燃了一起激情,大家听说过节,总觉得那天喜庆了好多,而且不光是过年过节的风俗,平时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风俗,大家也都是特别自觉的遵守,所以我想中国的传统和风俗就是在人们一辈一辈地遵守中,慢慢地发展与演变,流传至今。我记得最深的,在淮安的风俗就是庙会。我这个人本来就爱热闹,其实淮安人都很热情,很爱热闹。在庙会时,表现得就更加积极,更加明显。我听我奶奶说旧时,迷信活动中最大的是庙会,在中国传统中,确实庙会是属于迷信的,而且次数频繁。如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二月十九南海观音香期;三月初三幡桃会;四月廿眼光菩萨香期;五月十七都天庙香期……每次大的庙会,城市各家都挂灯结彩,庙会上结扎的彩轿、彩亭等等,大家都积极的去过这些节日,在这一天中置办热闹的装饰品,来营造这些热闹的氛围。除此之外,在船上习俗也比较多,我们家以前有一条船,多数的时候,爸妈都是在船上工作着,一年中以春节和中秋节最为讲究,除要供祭公鸡、鲤鱼、猪头外,还要烧香磕头,并要用公鸡血从船头挡浪板上往下流,称为“挂红”。过年节时,上桌的菜肴,哪一样都不能吃光,意谓要“有余”。有时我也跟爸妈在船上过节,所以我妈从小对我在这些细节方面要求特别严格,我懂得这些都是比较严肃的事情。虽然现在觉得这些都是迷信,可是每次遇到这样需要禁忌的细节的时候,我还是会遵守,因为习惯已经养成,风俗的存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它不是迷信,而且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约定。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地菜煮鸡蛋
才刚会走路的小朋友,早已成家立业的大朋友,走路颤巍巍的老朋友,提到三月三地菜煮鸡蛋,谁不是心里就立时升起一阵甜滋滋喜洋洋的感觉呢。把地菜洗净入锅,再加上水、红枣、桂圆,再放上几个鸡蛋,咕噜咕噜煮成一锅,让鸡蛋在水里上下翻腾的同时飘出一股股淡淡的香味,那种春天到了的独特的气息!只是闻闻,就足以把魂儿勾了去,更何况是煮熟了的蛋在嘴边冒着热气呢?
又是一个三月三,我在客厅来回踱步,激动地搓着手,期待不已。虽然鸡蛋天天吃,但一年一度的地菜煮鸡蛋完全不一样!这道菜听着草率做法也草率,然而流传至今,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风俗大有来头!
传说,早在约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到沔城采药。突遇大雨,被一位好心老者请进家中避雨。
但华佗发现,这位老者患有病症,常年头痛头晕,痛苦不堪。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他本就是一名医生,当即为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叮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半信半疑地照办,神奇的事发生了在连续吃了三枚鸡蛋后,他的病真的痊愈了!
此事传开后,瞬间引起了一大波热潮,传遍城乡。
而这天刚好是三月三。
于是,便有了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说法。
然而所有美好的东西在得到之前都要经历等待。即便只有十几分钟,在我看来仿佛经历了十几个小时。我按捺不住,每隔几分钟就要去厨房看一看。无论是妈妈清洗地菜,还是将材料放进锅中去,又或是小火炖煮,我都看得痴痴傻傻,惹得妈妈不时批评我:傻孩子,这有什么好看的,听网课去!可是,在电脑前待三分钟,我又急跑进了厨房!
终于,在第N次去前线查看情况时,热气冒出来了,香味飘出来了,鸡蛋熟了!
妈,妈!鸡蛋熟了!我激动得像三天没喝水突然发现一眼清泉的人一样。
妈妈淡淡的一句话,让我的心又饱受煎熬:还没呢!你把鸡蛋剥了壳,再煮十分钟就入味了!
再等十分钟!我一边默念一边不情不愿地捞起锅中的鸡蛋剥落蛋壳,脑子里满都是要不我别管了直接偷喝一小口吧的想法像被刻进DNA一般挥之不去。
我强行忍住自己拿汤勺的手,完成任务后默默盖上了盖子。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不知过了多久,躺在沙发上等得灵魂快出窍的我突然瞥见妈妈去厨房的身影
我瞬间感觉体内充斥着满满的鸡血,一个鲤鱼打挺坐起冲向厨房。
望着一碗碗冒着白气的地菜煮鸡蛋,我毫不犹豫左手端起碗,右手抄起勺与筷,开动!
带着丝丝甜味的蛋白,松软的蛋黄,还有风味独特的甜汤,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我细细地吃着蛋,慢慢地品着汤,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时,我内心只有一句话:近半小时的等待,值了!
早餐后,靠着沙发斜坐的我,已经开始不断打嗝了。原本放在碗上的筷子被细心地撤下来放在桌上,那红花小碟中的半碟子小虾米,平日是我的最爱,今天,肚子里的空间都交给了地菜煮鸡蛋,没它的地儿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我们家乡,节日气息十分浓烈。不管是春节还是清明节、端午节都很隆重。
每年的春节,在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室内外的祭祀活动。家里,要给自家祖宗烧香烧纸,燃放鞭炮;室外要到外公家的祖坟上去祭祀;正月初一和十五天就去自家的祖坟上去祭祀,都表示对去世的长辈的哀思,还要祈祷祖宗对祭祀人及家人的保佑。
在我们镇每年春节都要舞龙灯、跳花灯和舞狮子。特别是舞龙灯,近年来越来越时兴,正月十三是我镇的赶集日,镇政府专门设置奖项,让几十条龙龙凤呈祥,对舞得好的龙灯队成员实施经济奖励。在晚上观看龙灯更为壮观,烟花鞭炮浓烟四起,响彻云霄,观众人山人海、满街遍布。
关于龙灯,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新婚夫妇若是出钱买下“龙宝”放置家中,来年准能生下一个胖小子。你说神不神?
花灯,现在在我们镇就更加时髦了,很多家庭办喜事,都要请他们去“坐堂”,新式的老式的花灯舞应有尽有,档次越来越高。
新年,新结婚的年轻夫妇,一定要到女方娘家去拜年。玩耍几天后,回家时,每家亲戚都要发给新人“红包”和一些“回篼粑”,决不让姑爷空手而归。其他亲戚之间为了表示素有往来,也要相互拜年。一般是小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才去给小辈“还礼”。这样亲戚之间的感情联络得越来越浓厚。
亲戚之间除了春节来往甚密外,要数每年的清明节了。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买上亲纸和炮仗以及礼物到外公家去“挂亲”——挂念亲人。生的送礼,死的烧纸钱和挂亲。这一天,可以说比春节燃放的鞭炮还要多,比春节外出的人也多得多,大人小孩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鞭炮烟花从早晨连续不断地响到下午七点左右。漫山遍野的坟头都挂上了白色的亲纸,整个人间悲切沉沉、白蒙蒙一片。
每年的端午节,也是家乡的隆重节日。我们家乡人过端午节、吃粽子很有讲究。到端午节这天,男方要带上礼物去女方家“打端午”,女方则要送给未婚夫新布鞋和一个棕丝斗笠。现在,人们经济发达了,男方都要给未婚妻买贵重礼品,如高档服装,手表,项链什么的。
吃粽子也有传说,包粽子的人会在某个或几个粽子中隐匿小粽子或硬币,煮熟后看谁能吃到它,吃到的人,端午后会有好运气。
特别是大端午——五月十五,县城每年都要到乌江大河举办“赛龙舟”,场面十分热闹。江面车水马龙,河边沙滩上观众比比皆是,临时摊点应接不暇,参赛船只锣鼓喧天,吆喝声连绵不断、魂牵梦萦……此情此景使人觉得比过春节更胜一筹。
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你了解了?还有很多的乡情待下次告之,好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每次回家过年时,一大家子都要灌香肠,初一到初五吃饭时还要祭祖,这是我们家乡的习俗。
我们这里大年三十前后灌肠子了,大概的流程就是把提前剁好的肉末灌到猪肠子里,然后挂绳、晾干。听起来一灌、一挂、一晾,工艺不复杂,但是这个活至少要五六个人合力才能完成,任务艰难。用灌肠机把肉压进肠子里。灌肠机要压个把手,肉才能被灌到肠子里。我就最喜欢压那个把手。肉灌好以后,还要扎洞,不然里面有积气,还有一些水和油,这些都会让香肠的味道打折扣的。扎洞我也爱干,大人们觉得这是个活儿,而我把它当作一个乐趣,小时候只是去凑凑热闹,现在觉得这样解压又热闹。大家伙该洗盆的洗盆,该挂绳的挂绳,该打扫的打扫。有的嘴里哼着小曲,有的聊着家事,其乐融融,累也开心,看着好一个热闹啊!
但过年期间,初一到初五,在吃饭前要先祭祖,烧香。我和爸爸妈妈烧香、烧纸并跪地叩头,还在门口放了一串鞭炮。还要拿另一个碗,所有的菜都夹一点,分别倒上茶和酒,泼在门口。初一吃饭还要磕头,说一些保佑的话: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上学的学业有成,工作的事业有成,平平安安。
太爷爷太奶奶去世那年我们回去过年了,我很伤心,她们很疼我,每次磕完头以后我又会去客厅望着他们的遗像,自言自语说:老祖,你瞧,我们回来了。给你拜年了,看到了吗,给你们烧钱了,要吃什么买。每次说着说着就默默掉眼泪。
小时候的我曾经问过奶奶为什么要祭祖,奶奶说:这样是叫老祖(外曾祖)回来吃饭,放鞭炮则是告诉老祖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要等他们吃完,我们才能吃。要是没有祭过祖,直接吃,就是对老祖的大不敬!香烧完以后,盛在碗里的那一小碗饭就叫老祖饭,吃完可是会保佑你的。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家乡的春节平凡却美好,所有人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