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孝故事读后感作文 孝的故事读后感文案

2019-03-14 中考作文 类别:读后感 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孝故事读后感作文 孝的故事读后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孝故事读后感作文  孝的故事读后感文案

孝故事读后感作文 孝的故事读后感文案:

这个故事和一个音乐明星有关,这个明星叫周杰伦。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感动极了,没想到周杰伦这么孝顺。
周杰伦小时候,父母离婚了,他只能和妈妈一起生活。长大以后,有着音乐天赋的周杰伦在去一所音乐公司创作歌词。没过几天,老板发现周杰伦创作的歌词古里古怪的,没有任何人喜欢他的歌。老板决定最后给他一次机会,看他能不能创作一首好歌出来。周杰伦废寝忘食地埋头创作,可怎么也没有灵感。这时,母亲来了,她鼓励周杰伦。在母亲的鼓励支持下,周杰伦终于创作出了一首好歌。后来还除了专辑,并且从此大红大紫。
周杰伦把自己赚来的前都交给母亲保管,并且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别人问他:“要是你女朋友嫌弃你母亲,怎么办?”周杰伦想也不想地说:“那就和女朋友再见。”可见,母亲对周杰伦来说多么重要!
我想,周杰伦这样的大明星都能这么孝顺,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
其实,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只要在平时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如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父母生病时,像他们关心我们一样,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
孝敬父母启示就这么简单。

孝故事读后感作文 孝的故事读后感文案:

我从来不曾对外祖母抱有任何好感,准确地说,我讨厌她。
不知为何,我可以对任何人做出容忍,但唯独她不行。
我知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也看过不少书,“扇枕温食”的故事我也知道。但直到读了《二十四孝故事》,至今才懂得何为孝。
我爱我的母亲,但我讨厌我的外祖母。为此我和母亲发生过不少的争执。爱在父亲和母亲中间,或许过多地,我会选择母亲。因为儿时,或许母亲陪伴我的时间更多。
我曾在母亲面前大诉我对外祖母的痛恨之处,母亲并非不为所动,但也无可奈何。我也并非不知道,让她在外祖母和我中间做选择,是很难的。虽然母亲一次次地选择了外祖母。
又一次,我和外祖母闹翻了。又一次,我让母亲伤心了。
那一天,我在外祖母家,外祖母不知为何,从哪儿听来了我曾在她背后如何如何讨厌她的话。她又摆出了她那副仁义无辜的样子。我怒火中烧,破门而出,拿起电话,大声对母亲吼道:“妈妈,你快回来,我们马上返回城里!”外祖母也听到了,她默默地走了。
然而让我意外的是,母亲并没有生气,平静地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外祖母,我是你的母亲,她,同时也是我的母亲,你爱你的母亲,我也爱我的母亲。”
我顿悟,“母亲”一词并非我的母亲一个人的责任,同样,我的外祖母也有。我孝顺母亲,那便要先孝顺母亲的母亲。我从来都不知道,我和外祖母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称呼,而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孝”的意义何在,我想起了《二十四孝故事》里提起的,孝不仅仅是对于父母,而我们最先考虑的应是他们的父母。
因为,像我一样,母亲也曾在外祖母的怀抱里牙牙学语。
像我一样,母亲也曾依偎着外祖母。
像我一样,母亲也爱着外祖母。
我顿悟,我明白了,孝是尊重,孝是行动。母亲,我一定会把孝运用到外祖母身上,我会好好爱她,像爱你一样。
时间悄然煮成一壶沸腾似你的清茶,芬芳依旧,爱依旧,孝依旧。

孝故事读后感作文 孝的故事读后感文案:

这个故事发生在元朝,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忠。李忠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不但外出耕田劳作还回家纺纱织衣、打理家务、教育子女。母亲的坚韧意志和勤劳的生活作风为李忠树立了一个模范榜样,让他从小就懂得理解母亲,并用幼小的身躯为母亲分担家事、照顾母亲。他时时处处都念着母亲的辛劳和需要,把家中最好的一切都奉献给母亲,还想尽办法替母亲分忧解愁。李忠的孝心感动了乡亲们,他们不但常常伸出援助之手,还纷纷以李忠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自然灾害时刻存在着,公元1303年的一天,李忠家所在一带发生了猛烈的大地震,顷刻之间房屋倒塌,被压死的村民不计其数。突然被震飞的山头径直冲向李忠家,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飞散的山头突然分做两支,从两侧绕过李忠家的房屋,一直到五十步以外才又合拢在一起。李忠的家就这样被保全了。
这真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孝子至诚的孝心行为是顺应天意的善行,连老天都照顾。孝爱是天地生灵万物和谐的根本,父母爱孕育儿女孝,儿女孝又彰显父母爱。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儿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从古至今,以孝感动邻里、感动天地的例子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儿女结婚后对父母不管不问,或者说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不孝的行为反而增多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物质得到了极大满足而孝行却缺失?究根结底就是大多数人认为孝就是让父母吃好喝好穿好,满足物质需求就可以了,殊不知父母的精神世界是很匮乏的。父母们用尽一生的心力和体力为儿女创造最好的条件,可以说让儿女生活好就是父母们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可是当儿女渐渐长大工作结婚生子后,父母们最大的目标也随之消失,突然的闲暇让父母无所适从,精神世界倍感空虚。所以这时儿女的一声问候、几句贴心的话、给父母做的一顿可口的饭菜都是慰藉父母的有效方法。记得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歌词中有这样两句话: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锤锤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问个平平安安。几句话道出天下父母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另一方面父母也要理解儿女不能常回家看看,繁忙的工作、多变的人际关系、推不掉的酒桌应酬、子女的课后辅导……每天好多忙也忙不完的事,有时要忙到半夜,拖着疲倦的身体终于可以睡觉了,还没睡醒闹表就在滴滴作响了。好不容易闲暇下来的周末又要送子女去辅导班,会朋友等……我觉得《常回家看看》是很多上班族儿女共同的心声,也相信这些上班族儿女会安排好自己的空闲时间常回家看看,尽一份儿女的孝心。

孝故事读后感作文 孝的故事读后感文案:

《百孝故事》是一本讲述关于孝文化、孝美德、孝事迹的书。全书共有103个孝的典型事例。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其中不乏有闻名中外的革命领袖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也有大文学家鲁迅、科学家杨振宁、节目主持人、表演艺术家以及我们青田本地勤劳、善良的普通农家妇女等。
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孝其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久之事,需要持之以恒。因为孝敬爸爸妈妈,不是说你做了一天两天,就算说是孝敬了,而是说你要每天都要孝顺爸妈,要把孝敬爸爸妈妈当成一种乐趣。孝不只是对我们自己的父母亲长,还应是对整个社会的老人、长者。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要学会主动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看到老人有困难,要主动上前给予帮忙。
在家里,对爸爸妈妈我以前老是不尊重他们,其实这是一种不孝敬的表现。如平时吃饭,我把喜欢吃的菜全部搬到自己的碗里,每次都给他们只留一点儿。我看了这本《百孝故事》以后,对照书中一个个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我觉得对爸爸、妈妈很惭愧,自己原来并不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所以我决定了,我一定要把这个不良的习惯给改掉,有好吃的东西要首先让给爸爸妈妈。
看完《百孝故事》之后,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孝敬长辈这一崇高的美德深深感动了我,我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美德,使自己成为一名有孝心的人。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孝故事读后感》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孝故事读后感》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孝故事读后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