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 作文审题是什么文案

2019-03-14 中考作文 类别:其他 2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 作文审题是什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  作文审题是什么文案

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 作文审题是什么文案:

有些作文题目的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意义之外,还具有某种象征含义,对于这类文题要仔细寻找其字面意义的背后隐含的某种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这类题目往往是以某种自然景物作为题目,如《路》、《小草》、《雪花》、《春天》、《牵牛花》、《落叶》等,这类自然景物往往与人的某种主观感觉相契合,形成某种对应关系,如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莲”象征君子的庄重正直、冰清玉洁、自尊自爱的品格。
此外,还可以采用作文给定的提示标记进行审题,即所谓标记法或采用求异的思维进行审题,即所谓化凡出新法等,总之审题的方法很多,在写作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依据写作的内容与表达思想等需要,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方法,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 作文审题是什么文案:

技巧一:审题类型
看到一个作文题,先要判定它是何种类型的作文题:是全命题作文还是提供话题需要再自拟题的话题作文,是选择型半命题作文还是自由填写型半命题作文,是材料作文还是用材料引题的全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是续写、扩写还是看图作文。如:
鸟儿的愿望是飞上蓝天,鱼儿的愿望是畅游大海,花儿的愿望是吐露芬芳,而你的愿望是什么呢?可能是为玉树灾区祈福,可能是为西南早灾祈雨,可能是为爸爸妈妈祈祷,也可能是为自己许下梦想……敞开心扉,尽情地写出内心的愿望吧!
请以“愿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550字,诗歌不少于20行;(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这道题属话题作文,需“题目自拟”,可写成“不少于550字”的文章,也可以写成“不少于20行”的诗歌,“文体不限”更是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尝试空间。
技巧二:析透引语
绝大部分的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部分命题作文有引语或提示语。其作用一般有三种:一是拓展写作思路,降低文题难度;二是明确写作方向,暗示写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情感共鸣,便于调动写作素构。审清引语的方法主要是提取关键词和切题联想。如:
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本人(或暗示)的姓名、校名。
从引语我们可以看出,题目中(将“季节”可以指“冬”“春”“夏”“秋”的自然季节,也可以指“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一段往事’“‘一份精彩”等难忘经历和精彩回忆。
技巧三:理清“要求”
文题后面往往都有—个“要求”或“注意”,它常对写作范围、文体、篇幅等方面作一些限定,有的给出的是副标题,要求自拟题目作文,有的要求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特别要求写成书信体,而有些要求则隐含在引语之中。如:
(1)以“我读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书信是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最常见的方式。《与朱元思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傅雷家书》传递着动人的舐犊之情;《致女儿的一封信》则用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生命的真谛……请你选择一个渴望交流的对象,以写信的方式追忆往事、传递情感、关注现实、畅想未来,展开心灵对话吧!
请以“写给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下列五个词语中的一个,填入标题横线处,使之完整(自己班主任温总理蚂蚁未来);(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这两道题都是半命题作文。但要求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由补写型的半命题作文。第(1)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填写的是“一本书的书名”,如果补写成“我读懂了他”“我读小说的经历”“我读故我在”等当然就属于跑题了。第(2)题则属于五选一的选填型半命题作文,补写内容不能游离于所供五个对象之外。当然第(2)题的引语部分“以写信的方式”也限定了文体必须是书信体。

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 作文审题是什么文案:

点击查看:2017年中考作文复习技巧汇总
审题和立意
一:训练目的
凡文皆有题,命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立意。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心大意。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标题”对文章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这是审题的关键。
审题要点:
1: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在把握标题重心的基础上,作细致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标题的含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题的“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匆忙下笔。
二、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过程,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材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先审题而后立意。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
1: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凭个人的意愿办事。“立意”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义,必须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意深刻,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省,才能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新。表现的主题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没有品味的文章,没有品位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的主题来写才最有表现力。照抄别人的思想、因循守旧都不能写出好文章。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情”和“意”密不可分。写作时自觉地把“情”和“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定时间的考场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我家附近
提示:本题只有空间限制、内容不限,可以自找话题,如本社区的居民生活概况、特有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等。要有创意,如果将文章写成一幅风景画或风俗画,就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时代的新鲜事。新风貌,使读者觉得立意新,有余味可寻。
2:作文题目:观剧有感
提示:此题只限制写作内容,必须写观剧的感受。但剧种不限,话剧、电视剧、地方戏剧等都可以写。戏剧,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面面俱到,只能就剧中某个人物的个性或某一段情节的内容抒写感想,表达看法。如果自由把握,也可以谈谈剧的意义或演员的表演艺术。可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切忌叙事过多。
【例文】秘密
我有许多秘密,每个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其中,我一直精心珍藏着我和妈妈的一个秘密。
去年暑假,六年级升学考试后,我参加了到北京去的夏今营。我没考好,三科考完后我粗略估算一下,我最多只能得280分。我在拿通知书之前就知道了分数,我只考了278分,我没对妈妈说,怕她伤心。我是班上的尖子生,一直是妈妈的骄傲,而如今……我想让妈妈多高兴几天,哪怕一分钟也好。
准备就绪,我该启程去北京了,走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叫我和她一起睡,她对我说:“你走后的第二天才拿通知书,你去放心玩,我帮你去拿通知书,我会打电话给你的,啊!”
我转过身去,悄悄地流泪,我不敢想象妈妈拿通知书时的样子,因为我曾对她说我考得很好。
要启程了,公共汽车外面围着一群爸爸妈妈,他们远远地看着我们。妈妈挤在人堆里,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可我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她对我有多少的不舍、多少的怜惜、多少的不放心。想起妈妈平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想到自己不理想的成绩……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第二天,也就是拿通知书这天晚上,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我试探地问,我考得好吗?过了一些时候,妈妈才回答:“嗯,挺好的。”此时我已泪流满面:“妈,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也别担心。”“你放心玩儿,别去想分数,知道了吗?”妈妈的声音分明有些哽咽。我快哭出声了!我放下了电话,妈妈呀妈妈,您为什么要对我隐瞒?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实情?妈妈呀!
在以后的六天内,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妈妈的良苦用心,母女俩共同苦心经营着这个迟早要被揭穿的秘密。
六天后,成都双流机场,我回来了。一眼看到前来接我的妈妈,我的泪再次流了下来,我跑过去,妈妈抱住了我,谁也没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回家吧。”我靠在妈妈的肩上,回忆着过去,畅想着将来。将来,我也许不能做第二个刘亦婷,可我能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做一个最好的女儿。我会用行动去向他们证明: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评语】从审题来看,“秘密”只规定了文章的写作范围,不限定内容。本文选择了母女之间的秘密。妈妈为了让女儿在夏令营玩得开心,珍藏了女儿考得不好的秘密;女儿为了让妈妈能多高兴几天,也珍藏了这个秘密。习作表现母女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亲情,立意上有创意,颇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 作文审题是什么文案:

1.审题
材料作文审题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题意,二是要明确要求,可采用下列步骤:
(1)读懂材料:针对不同类型材料的不同意蕴,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抓住材料的中心。
(2)看清要求:材料作文的耍求是考生作文应遵循的法则,如果对相关要求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就会给审题和作文带来影响。要同读材料一样,逐字逐条细细品味,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据此作文。
(3)选好角度:一要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人手。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二要注意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如何避免“落俗”,就要靠求异创新,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精心布局:材料相同、所拟的题目也大体相似,要“新”就得靠“新”的思路,“新”的结构,根据所定的文体,来安排作文的结构。
(5)注意语体: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2.运用材料
(1)利用材料,引出观点,阐明观点。
读懂材料、看清要求是审题不可缺少的两大环节。读懂材料后,注意提炼观点,选好角度,恰当联系实际。选角度,一是宁小勿大,避免空谈。二是要新,能吸引人。三是针对性强,注重实际问题。联系实际,包括联系自己的实际和社会实际。
(2)围绕材料,叙写相似经历。
无论是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是发人深省的事例,里面总有一点能触动我们的情思,撞开我们的情感的闸门;写作时可围绕这一点叙写相似经历,写出对观点的体会和事件中所表现的情感。
例如:如北京海淀区中考作文:
也许沈从文《端午日》中那赛龙舟的场面曾让你激动过,也许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中那乡土气息浓郁的年俗曾令你向往过。是啊,我们有那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近年来,像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这些西方的节日,也开始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闪亮登场”,而且受到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你了解某个节日的来历、风俗吗?回首往事,哪个节日最令你难以忘怀?对于中国统传节日和西方节日,你有哪些看法和感受?请你从以上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材料解析】从上述材料,我们能强烈感受到入题有三个角度可选,写作空间大,感情的琴弦容易拨响,记忆的闸门容易打开,可回忆某个难忘的节日的人与事,可抒发自己对节日的感悟,还可大发感慨,写篇议论文。
3.写作步骤
(1)读懂材料,确定切题点;
(2)明确要求,按要求行文;
(3)写出新意,力求创新;
(4)注意语言风格。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2017年作文指导:审题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