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孔子故事读后感作文 孔子的故事简短文案

2019-03-10 中考作文 类别:读后感 7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孔子故事读后感作文 孔子的故事简短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孔子故事读后感作文  孔子的故事简短文案

孔子故事读后感作文 孔子的故事简短文案:

《孔子故事》讲的就是孔子的故事。其中有他和他的学生子路、子贡和颜回的故事,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问是政治学和伦理学。读了孔子故事,我知道了老师不是固定的,每个有学问有智慧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老师,正如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会从任何人身上学到知识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孔子还告诉我们,待人要彬彬有礼,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孔子说过升官发财是人人都希望的,贫穷卑贱,则人人厌恶。但如果谋取躲避的手段不正当,那就宁肯不要,宁肯不躲。所以人要做有仁德的人。
从中我还认识了子路,子路是真正男子汉,就是因为义气而死,是真君子,而子贡是最喜欢老师的学生,是个高富帅,子贡喜欢老师有很多个例子,例如老师去世,别的学生守了三年,而子贡守了六年。孔子本来名声不大,人们都崇拜子贡,子贡是唯一一个在宣传孔子的人,所以孔子现在才出名。
很多人都很快乐,而孔子的学生颜回有着高级快乐,那么,颜回的快乐是什么呢?就是谟道,读书,做学问,原来学而不厌,还觉得快乐,这就是高级快乐,所以颜回是一位很优秀的人,我们也要学这种快乐,长大就一定会成大才,可是长大要是没成才怎么办?也要快乐,因为贫穷不光荣,所以有学问就不一样了,它能改变贫穷。
其中还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就是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就是,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真知道,不懂装懂是假知道。人不能做口是心非的人,要心口相一,心里想的就怎么说,心里想错了,说出来了,那就不算犯错,要是心里想的,跟嘴上说的不一样,那就是犯了大错。

孔子故事读后感作文 孔子的故事简短文案: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书中有一则故事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终于进了太庙学习,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此后,凡是有不懂的问题,孔子都要向老师请教,迎来了许许多多人的嘲讽。孔子对这些讽刺的话语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因此才会有今后如此辉煌的成就。他一生说过许多名言警句,例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这些名言警句一直激励着后人,激励后人要努力学习。
孔子先生30岁开始教学生,一生教过的学生将近3000多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孔子先生还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几本名著。孔子先生去世后,他的弟子将孔子先生生前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记录成一本书,书名叫《论语》,后被世人们流传下来,传为佳话。
看完这本书后,我想了很多。孔子先生小时候就可以做到学而不厌,一遇到不懂的题目就去问老师,为何我们不能做到呢?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像孔子先生那样,好学上进!

孔子故事读后感作文 孔子的故事简短文案: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孔子吧!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古今人们顶礼膜拜的圣人。而今天我读的这则关于孔子的故事,说明这位圣人还是一个诚实的人。
故事讲述了孔子和他的徒弟子路周游各国时来到了齐国,碰到了正在争执的两个小朋友,于是就想帮两个小朋友一个忙。两个小朋友把争执的原因告诉了孔子,一个小朋友说:“太阳中午离我们最近,因为早上起来感到凉飕飕的,可是中午就不同了,太阳烤着大地,让人酷热难忍。所以说太阳中午离我们最近。”另一个小朋友说:“不对!不对!早上的太阳离我们最近,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又大又圆,而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好小,你是不是认为小的比大的离我们更远呢?”听了两个小朋友的话,孔子觉得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便对两个孩子为难地说:“哦,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等我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一下,再来回答你们的问题吧!”听了这句话,两个小朋友说:“孔子的学问不过如此嘛。”
事后,子路很不理解,就问孔子:“老师,您随便说些什么就可以骗过他们,您为什么要说实话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学习上,我们知道就知道,我们不知道就不能不懂装懂。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孔子最后的这句话,充分的体现了他的谦虚、诚实。也许你会问,为了芝麻大的知识,丢了面子,多不值呀。错,错,错。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自己不会,为了面子而不懂装懂,只能导致自己不思进取,生活在自己编造的谎言里,终有一天会丢尽自己的面子。细细一想,你还觉得孔子做错了吗?

孔子故事读后感作文 孔子的故事简短文案: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本书,向我们阐述了伟大的孔子充满传奇的一生。他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道德的象征,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文化核心。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在,他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灵密码。
孔子,一生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却四处遭到了拒绝与反对。经过艰苦卓绝的人生之路,他终于从一个普通的人,成为了万世师表。
在茫茫人海的普通人中,有几个终生“志于学”?孔子十五岁的境界,我们几个人能达到?孔子“三十而立”,有多少人一辈子还没“立”起来?孔子“五十知天命”,芸芸众生中,有几人意识到自己的天命并无怨无悔地履行它?生活中,几人能“耳顺”、几人可以“从心而欲而不逾矩”?在追求真理和理想时,有几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知其不可而为之”?
有人说孔子是失败者。他做过官,而且很大,但后来却丢了。当他当大官是俸禄很高,不过后来却是穷困潦倒。
不过我认为孔子是古往今来最大的成功者!
他做人,很成功。一句话,他由一位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成为一名“万世师表”的“圣人”。这是古往今来,独他一人达到的境界!
第二,他做事,很成功。他做老师,很成功。古往今来,有哪位老师像他那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有哪位老师被学生看成父亲,死后学生为他服丧守墓三年,子贡更是六年?他做学者,很成功。他整理六经,传播文化,中国学术,就是在他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他做思想家,很成功。中华民族的民族道德,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气质,就是孔子塑造出来的。以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证了一个民族在二千多年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
最后,我想引用书中的一段文字:“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真理,虽四处碰壁,却不放弃。经过艰辛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民族,不信神,却敬仰一个人,就靠着这份敬仰,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历史的民族,并且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创造出辉煌的文化。这个人,就是孔子。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孔子,与日月同辉。中华民族,与山河同在。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