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 君子之道下一句文案

2019-03-10 中考作文 类别:叙事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 君子之道下一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  君子之道下一句文案

-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 君子之道下一句文案:

君子之道之我见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古往今来,“君子”一词,是来比喻那些胸怀坦荡,有远大抱负的人,比喻那些说话算数,有极高信用度的人。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是我们所称谓的君子呢,下面的两则小故事给了我一些启发。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特别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得到一百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许诺”。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开始搜捕项羽的部下。季布曾经是项羽的得力干将。所以刘邦下令,只要谁能将季布送到官府,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但是,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三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一个姓周的人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对朋友的信义,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他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他也很欣赏季布的信义,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刘邦还任命他做了河东太守。后来人们就用“一诺千金”来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这就是闻鸡起舞寓言故事的由来,他告诉我们的启示,如果想要成就事业,就要努力。不经过努力奋斗,不能成就事业。

-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 君子之道下一句文案:

1、知耻近乎勇。——孔丘
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4、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5、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6、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7、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8、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林逋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10、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1、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12、去谗贱x,所以修身。——康有为
1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4、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
15、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17、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1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9、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2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2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22、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2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2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5、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26、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27、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
28、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29、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0、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31、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32、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3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35、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36、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37、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38、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帕利克
39、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40、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4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4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 君子之道下一句文案:

为人,要有一定的思想;为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一所谓主见,也就是一个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及看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君子”的说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心中有主,不随波逐流。正所谓:大事不糊涂,小事分清明。
这使我想到了汉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燥难耐,巧遇路边也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前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
“何不摘梨解渴?”有人问他。
许衡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呢?”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而我心中有主。”
在浑浊的乱世中保持一颗干净纯洁的心,据守着物我交融的本真颜色。君子心中有主,是一种修养、一种准则、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敢于走自己的路并勇于担当命运的气魄。我心中有主,如晚风般温柔飘香的话语,吹动了那漂浮在心湖上的萍草,顺着世人远去的脚步和嘲笑似的叹息,又有谁还会忆起那句“心中有主”的轻声呢喃呢?

-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 君子之道下一句文案: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语译: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道是无微不入的,这一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因此我才知道无为的益处。但是像这样的道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人懂得,也很少人能做到。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语译:善于做将帅的,不会显出凶猛的样子;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制的人,不用和敌人交锋;善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下。这些是不和人争的德,就是利用别人能力的处下。能做到不争和处下这二者就是合“道”的极致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语译:天下没有一样东西比水还柔弱,但任何能够攻克坚强的东西,却都不能胜过水,世上再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换它,也再也没有比它力量更大的东西。世人皆知弱胜强,柔胜刚的道理,却无法付诸实行,主要的原因,乃是因为人们爱逞一时的刚强,而忽略了永久的平和。所以圣人才说:“能承受全国的侮辱,才配做社稷之主;能承受全国的灾祸,才配做天下之王。”这就是“正言若反”——合于真理的话,表面上多与俗情相反——的道理。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君子之道之我见》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君子之道之我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