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 二泉映月听后感100字文案

2019-03-10 中考作文 类别:读后感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 二泉映月听后感1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  二泉映月听后感100字文案

《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 二泉映月听后感100字文案:

听,胡琴悠悠,引人入胜,美妙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白雪飘飞的冬季,眼前好似展现出阿炳端坐泉边的身影,耳畔似乎回响起那委婉连绵的二胡声。向我们讲述着凄切哀怨的故事。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后,热泪盈眶,认为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细细聆听。此曲还在1985年,被美国灌成唱片,在流行全美国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这一切成就都来源于瞎子阿炳。他3岁丧母,8岁当小道士,22岁丧父。他的生活的痛苦以及他的坚强令我对阿炳刮目相看。他称二泉映月为“自来腔”,后来被音乐学院称为“二泉映月”。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二泉映月》作为阿炳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琴声舒缓起伏,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月光洒在泉水上的美丽。继引子之后,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阿炳沉思往事。随着乐曲的引申,展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阿炳在街头卖艺的情景,一双颤颤的手,十指如柴,一滴,又一滴泪水落在两根琴弦上。双手轻划过挂满泪水的胡弦……听着,听着,我也被感动了,韵味深长。渐渐是激动昂扬的高潮,扣人心弦。昂扬的乐曲渐渐进入了尾声,余音袅袅,给人意犹未尽之感。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聆听《二泉映月》,感悟我们的人生。

《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 二泉映月听后感100字文案:

初次听《二泉映月》,好像还是在幼儿园时。依稀记得年幼的我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来到锡惠公园,在天下第二泉旁的亭子里看着拉二胡的乐师演奏这首曲子。依依呀呀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忧伤,让人想哭。大人们都安安静静地聆听……当时的情景在我的心里已悄然播下了二泉的种子。
随后的日子里,《二泉映月》的曲子伴随着我成长。已过了二胡十级的表哥已能把这首曲子拉得凄美悲凉。通过与表哥的交谈,我知道了阿炳的心酸身世和坎坷的一生。我敬佩他刚毅的骨气——贫病交加的他以卖艺为生从不乞讨,直到走完他苦难的人生旅程;我更敬佩他眼瞎心明,用心感知世界,在音乐的世界中执着地翱翔,最终作出了如此不朽的乐曲——《二泉映月》。
世界著名的日本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二泉映月》要跪下来听,说得真对啊!妈妈说这曲子是培养小孩情商的好教材,能够唤醒人们灵魂的好曲子,要我认真地去听。
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夜里,当这首曲子一遍遍地我耳边萦绕,婉转凄凉、如泣如诉,还有激昂愤慨。我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清泉在冷色的月光中那凄美场景。乐曲的节奏揪着我的心绪,深深地感动着我的灵魂,不知不觉,我的眼睛已经潮湿了……
这真是一首不朽的乐曲,让人回味深长。它那凄美动听的旋律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使人感动,让人成长!

《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 二泉映月听后感100字文案:

每当我听见着名二胡曲《二泉映月》时,从乐曲中透露出的一种悲伤。使我“失明”“失聪”的心情得到放松,得到开放‘使自己的心情立即变的豁然开朗,给我指明了道路,给我以信心和勇气。
原来这首二胡曲《二泉映月》是着名民间音乐家阿柄在两眼失明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阿柄的真实姓名叫华彦钧。1894年出生在江苏无锡,4岁时丧母,自幼住在婶婶家,经常受到婶婶家人的歧视与侮辱,使他幼小心灵遭受到摧残。自11岁开始,他就与热忠于音乐事业的父亲学习音乐艺术,学习到扎实的基本功。21岁时患了眼疾,35岁就双目失明,早期还当过道士,因为与民间艺人切磋艺术和用民间音乐改编道教乐曲,所以被逐出道教,成为沦落街头乞讨的流浪汉,1950年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长眠与地下。
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却还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所创作的歌曲也还在音乐艺术上长久不衰,被人们所传诵。通过我对华彦钧的认识,我认为他是挫折一生,困难一生,但是他却不认为这是对他的祸,而是对他的一种福,他把这些困难当成激烈他前进的动力,坚强的与病魔做斗争,坚持不懈的创作,创作出了着名的乐曲。我应该虚心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与病魔作斗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就是一个人,一个英勇的人,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高喊他的姓名——华彦钧。

《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 二泉映月听后感100字文案:

相信大家都认识阿炳吧?他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音乐家。他那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和别人的音乐不同——这是阿炳把自己压在心中那对人间的冷酷无情而溶质的音乐。
那是一个夜晚,幼小的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二泉”那里聆听它淙淙的流水声。师傅问他:“阿炳啊,你听见了什么呢?”年幼的阿炳侧头认真地听,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也没听见。师傅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听得见了....”
过了一天又一天,阿炳张大了,他的师傅也生老病死了。无限的悲伤以后,来临的是生活上的困难。阿炳却在这时生病,两眼失明。可怜的他并没有放弃生活,而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残旧的乐器,去街头卖艺。他感受到了人们的冷酷无情,生活可谓是度日如年,有了上顿没下顿。
直到有一天,阿炳来到二泉旁。那时而高时而低的流水声,仿佛在可怜阿炳,唾骂人间的无情。阿炳顿时感慨万分,拿起二胡,把自己多年的情感用陪伴他艰苦一生的音乐发泄了出来。就这样这首著名的《二泉映月》诞生了.......
阿炳这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很令人敬佩,可生活中——就在就在我们身边,许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小区里,在垃圾桶旁边,在阵阵臭气中,总有一位老爷爷的身影。听别人说,他的不孝之子把自己爸爸的钱骗走之后,就丢下他不闻不问。老爷爷年纪太大了,干不起什么累活,只好靠捡垃圾为生。他受尽了别人的歧视和好心人的同情,和阿炳有着差不多的经历。
你不向生活的镜子哭丧着脸,里面的脸也不会是苦的。这种道理人人都知道,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泉映月》听后感》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二泉映月》听后感》吧